劉安聽李繼隆連說了三個不好之後便明白了,李繼隆是真正的心懷正義,要滅倭以除惡揚善。


    至於自己,劉安突然間認為自己也崇高了許多,自己也是好人。


    當天,劉安憑借聖旨、樞密院、中書給予的權力,下達了一條軍令,軍令從出了李繼隆府門開始,僅半個時辰,整個汴梁的軍人幾乎全知道了。


    汴梁禁軍六大營,其中包括新兵營、廂軍調用訓練營,甚至是城衛都知道了這道軍令。


    劉安手上再次掌握了大元帥兵符。


    同時,劉安受命調十萬禁軍作戰,其任務,保護一座超級銀山。


    十萬禁軍來保護的一座銀山有多大?


    汴梁的茶樓在軍令下發一個時辰後熱鬧了起來。


    有位六十多歲,擁有子爵封號的老副將一隻手拿著筆,一隻手捧著茶碗站在茶樓那麵白牆前。


    “守護一座銀山,老朽不知這銀山有多大,但老朽從軍多年,十萬兵馬負責駐守,那麽這駐軍需要多大地方,這個老朽知道,在座的怕是許多人也知道。”


    “一營三千兵馬,加上雜、輔、役、勞。步兵需要兩千畝這麽大一塊地方駐軍,若加上操兵校場的話,便需要三千畝。”


    平均一人一畝地。


    有人就問了:“一人一畝地,要這麽大嗎?”


    “這是常備駐軍的營盤,最少三道防線,拒馬為第一道、陷坑為第二道、營牆才是第三道。除此之外,這之間還有巡邏以及方便快速奔跑的輕馳道。再說營內,三千人吃喝,倉庫要有,存水的水池,存水的木桶,還要引活水入營……”


    老校尉就這麽算著。


    騎兵需要的營盤更大,十萬禁軍拉開了駐守,這裏需要一個縣這麽大的地盤。


    那麽銀山有多大呢?


    緊接著,一條小道消息不知道從何處傳出來,據說是來自嵩山,有個商人無意中聽到的。


    據說是,寇相公派人去找銀匠查問,最大的爐一天可以煉多少銀。


    大宋最大的銀爐,一爐可以裝二十石銀礦石,用灰吹法三天一個大循環,平均一天可以煉七爐,依大宋原先許多銀礦的出銀率,八石礦出七兩銀來計算,那麽一天約在七斤半的純銀。


    而寇相公派人問的是,三百隻爐大概什麽時候能造出來。


    那麽,商人的推算就是,爐不可能滿負荷使用,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清洗,就要整修。隻有每天出銀至少十五石,否則根本不需要三百隻爐。


    這個數字是錯誤的。


    因為劉安給的推算是一年約千石,也就是差不多五十噸的產量。


    可張齊賢用羊湯胡扯了一把,寇準腦袋給張齊賢搞亂了,認為一天就可以產一千多斤銀,也就是十石,把這個數據再翻了三倍。


    而寇準派出去的人想的是,這爐運到海外,萬一損壞了沒有辦法及時修理怎麽辦,所以加一倍的量備足,萬一有損壞的還有其他的爐可以用。


    所以加一倍,再取整。


    這就是三百隻爐。


    按這樣算下來,日產量從商人嘴裏傳出來的就是,每天至少十五石,一年就是四千多石。


    事實上,那銀山在巔峰時期,一年就也就二千多石的產量。


    而且這還是在有了蒸汽機之後,才達到的產量。


    純靠人力,三十七噸便是巔峰,折下來就是七百石左右。


    其餘的銅、鉛、鋅不算。


    可民間卻不這麽看。


    特別是劉安調一千禁軍精銳護衛那天然銀樹去嵩山,被無數百姓圍觀之後。


    僅僅三天時間,汴梁城內連負責清掃路麵的下等雜工都知道了,大宋發現了一處超大規模的銀山,但那不在大宋境內,禁軍調十萬準備前往駐守。


    有人根據朝廷開出的預采購清單推算了。


    毛線、毛氈代表那個地點比較冷,占城那裏很熱。而後,海船的造船量無限量擴大化,僅明州就要增加兩個大型船塢,證明要出海。


    杭州、金陵、徽州商盟的人提出,極有可能在倭島。


    因為高麗若發現超大規模銀礦,根本不需要駐軍,隻要倭島需要。


    同時,朝廷已經開始定製煉銀用的大爐,五百隻。


    有銀子,有無數的銀子。


    原本在嵩山借祭天想作點大生意的商號留下的二掌櫃,大掌櫃紛紛趕往汴梁。


    一夜之間,汴梁的客棧日租都漲了五成。


    李繼隆府,正門、偏門、側門、後門,連圍牆一圈都站滿了人,這些人從天亮開始出現,一直到日落才離開。


    他們要見劉安。


    劉安披著雪白的一件純色貂皮大衣站在雪地裏,麵前是一株梅。


    “你心情挺好。”


    李繼隆挺喜這種熱鬧,商人們的熱情代表著這銀山有挖的價值。


    劉安回頭看了李繼隆一眼,又轉頭看向梅花:“李將軍,我一首詠梅的詩被你給嚇回去了。”


    “梅可賞,門外的人卻不可不管。”


    “我是沒想好。”


    李繼隆反問:“還需要想,不挖等著別人去挖嗎?”


    劉安轉過身:“李將軍,原本咱們考慮的是想騙遼人過去,可官家的意思把這銀山當為大宋私產了。這計劃沒有變化快。還有,就我所知,咱們國庫雖然還有不少錢,但今年免農稅,錢要留著不能動用。大規模開發銀山前期投入至少是五百萬貫起。”


    聽完劉安的話,李繼隆伸出一隻手:“五百萬貫,最多就是五百萬兩銀子,你說一年能挖一千石的話,這就是一百六十萬兩,三個就能回本。”


    “賬不是這麽算的,這隻是銀,還有附加的產業價值,五百萬貫最多半年就能回本。因為那裏還有銅、鉛、鋅。不算木料,不算商貿,隻說礦產的價值,一年也能回本。”


    “那還不趕緊去挖。”


    劉安繼續搖頭:“就算回本,一年的利潤也不夠高,我想掙一把快錢。”


    “你隨意,想怎麽樣都行,官家已經有授權給你。”


    劉安點了點頭,對站在遠處的鐵頭吩咐道:“去通告一下,一個時辰後,摘星閣正堂。”


    “是!”


    摘星閣正堂在汴梁還有一個私底下的名稱,叫大宋總商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探花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風天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風天堂並收藏宋朝探花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