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卻是又被孟嫻擰了一下,罵他:“好好說話!”
孟璋齜牙咧嘴捂著自己被擰的地方,連聲求饒:“好好好,到了我這個年紀……阿姐你下手也輕些……”
孟嫻板著臉看他,不為所動:“不許叫喚,繼續說!”
孟璋哀怨地瞥了孟嫻一眼,嘟囔道:“我這不是和那個牛大壯都看上了他們村子的村花麽,牛大壯知道了就要找我單挑。男人在這種事情上怎麽可能認慫,自然是上啊!結果……結果就這樣了……”
“就這樣?”孟嫻挑眉。
“對啊,那不然還能是怎樣!”
孟嫻抿唇不語,探尋地看著自家阿弟的眼睛。
孟璋亦是不回不避,仿佛要證明自己說的都是真的。
孟嫻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若真是為著這個被人打了,那阿弟怕丟臉不告訴阿娘也不是說不過去。
僵持不過半刻,孟嫻還是敗下陣來,沒好氣道:“該,讓你逞能。被比自己還小一歲的人揍了,也活該你忍氣吞聲不敢聲張!”
“阿姐!”孟璋忍不住大叫,“你還是不是我親姐了,我都被揍成這樣了,你還有心思說風涼話呢!”
孟嫻冷哼一聲:“看你以後還跟不跟人打架了!”語氣卻是和緩了不少。
她一麵將藜央可以治好他的舊疤痕卻因著沒有益膚木而無果的事告訴他,解釋了為什麽會看到他的腿傷,一麵也絮絮叨叨地勸他讓他日後成熟些穩重些,莫要再像小時候那樣一言不合就和別人鬥毆打架。
孟璋起先還耐心聽著,說什麽“多謝藜姐姐”“疤痕不礙事”,聽到後來就耐不住性子了,連連擺手道:“好了好了,阿姐我都知道了,你看太陽都掛這麽高了,我該去果園了,有什麽事等我回來再說啊!”說罷,頭也不回地一溜跑走了。
留下孟嫻又氣又笑地站在原地。
殊不知孟璋一離了孟嫻的視線,就立刻沉下臉來,麵上的嬉笑煙消雲散,帶了幾分與年紀不符的肅然與沉重。
到了果園後,他立刻尋到了孟父。
孟父一麵抽著煙,一麵坐在大石頭上看著兒子,問道:“怎麽了?和你阿姐鬧不愉快了?你阿姐在家也住不了幾日,莫要惹她生氣。”
孟璋搖頭,沉聲道:“阿爹,阿姐發現了。”
“什麽?”孟父手裏的煙一抖,煙灰登時灑了一地。
“阿姐看到了我的腿傷,問我怎麽回事。”
“你告訴她了?”孟父驚得站直了身子。
“我沒有,我記得您和阿娘的囑咐,絕對不能讓阿姐知道,就編了個謊。”說著,便將方才與孟嫻的對話告訴了孟父。
孟父聞言久久不語,最終長歎一聲,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卻倏然發現兒子不知何時已經長得比自己還高了,他麵露欣慰道:“你做得很好,你阿姐孤身一人在寅城已經很艱難了,好容易回來一趟,家裏的這些糟心事就不要讓她知道了。她打小是個操心命,護短又性子直,要是知道了,指不定氣成什麽樣,”說到這裏,他又歎了口氣,喃喃道,“就是知道了,又能怎麽辦呢……”
孟璋猛吸一口氣,紅著眼睛抬頭看著原該新鮮翠綠的果樹葉子上結滿的一片片黑斑,心涼得像是數九寒冬裏的冰塊,無一絲熱氣。
腿上的淤青出似乎又在隱隱作痛。
他們沒有辦法,阿姐也沒有辦法,做什麽都是徒勞……
能怎麽辦?
隻能認命!
本該處於秋季熱鬧豐收季節的果園一片死寂。
良久,孟父才道:“你阿姐心細,說不定還有所懷疑。你這就去隔壁村跑一趟,和牛大壯串個話,叮囑他千萬不要說漏了嘴。”
孟璋緊緊攥住了拳頭,點了點頭。
“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孟嫻一麵剝玉米,一麵將孟璋告訴她的話說給了藜央聽。
藜央問:“隔壁村的牛大壯?你認識嗎?”
“認識的。從小就長得結實,和阿弟玩的還挺好,也不知這村花長得多漂亮,倆人竟打成這樣。”孟嫻的語氣很是不滿。
藜央一麵拿起一個新玉米,一麵笑道:“反正你現在也有時間,不如去看看,權當相弟媳了?”
孟嫻抄起一個玉米葉子就朝藜央扔了過來:“我阿弟還小呢!”卻最終和藜央笑成了一團。
孟母一麵走過來將裝滿玉米粒的簸箕端走,一麵嗔怪地瞪了女兒一眼。
孟嫻假裝沒有看到,對藜央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我總覺得阿弟有事瞞著我,或許我真該去一趟。”
藜央靦腆地朝著孟母笑了笑,低聲回道:“那個劉師傅,你不是說他是隔壁村的人麽?和這個牛大壯是一個村嗎?”
孟嫻聞言一拍大腿:“是呀,就在隔壁的南村。”
藜央就問封炑:“劉師傅現在怎麽樣了?”
封炑正坐在一旁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公司事務,聞言抿唇道:“這我就不知道了,如果你想知道的話我問問曹儲。”
孟嫻就道:“不用不用,咱們可以直接去趟南村,反正也不遠,”見孟母過來,又壓低了聲音道,“一來去看看劉師傅怎麽樣了,那日他護著我們,我們怎麽也該跟他說聲謝謝才是;二來也可以去問問牛大壯我阿弟的事情,或者去見見那個村花。”
那日在青龍山遇上阮家人的事情,孟嫻回家後是一個字也沒敢提的,生怕令父母親人擔憂。對孟家人來說,阮家人簡直是高不可攀的巨峰。
孟母不疑有他,從屋裏頭拿出一個空的簸箕來,笑著問藜央:“咱們下午要不要做玉米烙餅吃?”
藜央眼睛一亮:“好啊好啊。”
孟母就道:“那咱們這就做,你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
“還分甜的鹹的嗎?”
“當然!”孟母道,“你想吃什麽口味的都行,要不都試試?”
藜央連連點頭。
孟嫻就嚷道:“阿娘,做玉米烙餅還要把玉米磨成漿,太費時間啦!”
孟母一指頭戳上了孟嫻的腦門:“你是沒有時間還是沒有功夫?阿央想吃,你還不趕緊忙活起來!”
藜央聞言,就翹著唇朝著孟嫻得意一笑。
可令藜央沒有想到的是,孟母實在是太熱情了。
今日做的是玉米烙餅,第二天就換成了南瓜粑粑,第三天又做了麻糍,第四日……第五日……如此接連一周過去了,孟嫻都沒有找到時間去隔壁村。藜央卻得償所願,嚐到了孟母的許多拿手手藝,煞是滿足。
孟璋齜牙咧嘴捂著自己被擰的地方,連聲求饒:“好好好,到了我這個年紀……阿姐你下手也輕些……”
孟嫻板著臉看他,不為所動:“不許叫喚,繼續說!”
孟璋哀怨地瞥了孟嫻一眼,嘟囔道:“我這不是和那個牛大壯都看上了他們村子的村花麽,牛大壯知道了就要找我單挑。男人在這種事情上怎麽可能認慫,自然是上啊!結果……結果就這樣了……”
“就這樣?”孟嫻挑眉。
“對啊,那不然還能是怎樣!”
孟嫻抿唇不語,探尋地看著自家阿弟的眼睛。
孟璋亦是不回不避,仿佛要證明自己說的都是真的。
孟嫻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若真是為著這個被人打了,那阿弟怕丟臉不告訴阿娘也不是說不過去。
僵持不過半刻,孟嫻還是敗下陣來,沒好氣道:“該,讓你逞能。被比自己還小一歲的人揍了,也活該你忍氣吞聲不敢聲張!”
“阿姐!”孟璋忍不住大叫,“你還是不是我親姐了,我都被揍成這樣了,你還有心思說風涼話呢!”
孟嫻冷哼一聲:“看你以後還跟不跟人打架了!”語氣卻是和緩了不少。
她一麵將藜央可以治好他的舊疤痕卻因著沒有益膚木而無果的事告訴他,解釋了為什麽會看到他的腿傷,一麵也絮絮叨叨地勸他讓他日後成熟些穩重些,莫要再像小時候那樣一言不合就和別人鬥毆打架。
孟璋起先還耐心聽著,說什麽“多謝藜姐姐”“疤痕不礙事”,聽到後來就耐不住性子了,連連擺手道:“好了好了,阿姐我都知道了,你看太陽都掛這麽高了,我該去果園了,有什麽事等我回來再說啊!”說罷,頭也不回地一溜跑走了。
留下孟嫻又氣又笑地站在原地。
殊不知孟璋一離了孟嫻的視線,就立刻沉下臉來,麵上的嬉笑煙消雲散,帶了幾分與年紀不符的肅然與沉重。
到了果園後,他立刻尋到了孟父。
孟父一麵抽著煙,一麵坐在大石頭上看著兒子,問道:“怎麽了?和你阿姐鬧不愉快了?你阿姐在家也住不了幾日,莫要惹她生氣。”
孟璋搖頭,沉聲道:“阿爹,阿姐發現了。”
“什麽?”孟父手裏的煙一抖,煙灰登時灑了一地。
“阿姐看到了我的腿傷,問我怎麽回事。”
“你告訴她了?”孟父驚得站直了身子。
“我沒有,我記得您和阿娘的囑咐,絕對不能讓阿姐知道,就編了個謊。”說著,便將方才與孟嫻的對話告訴了孟父。
孟父聞言久久不語,最終長歎一聲,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卻倏然發現兒子不知何時已經長得比自己還高了,他麵露欣慰道:“你做得很好,你阿姐孤身一人在寅城已經很艱難了,好容易回來一趟,家裏的這些糟心事就不要讓她知道了。她打小是個操心命,護短又性子直,要是知道了,指不定氣成什麽樣,”說到這裏,他又歎了口氣,喃喃道,“就是知道了,又能怎麽辦呢……”
孟璋猛吸一口氣,紅著眼睛抬頭看著原該新鮮翠綠的果樹葉子上結滿的一片片黑斑,心涼得像是數九寒冬裏的冰塊,無一絲熱氣。
腿上的淤青出似乎又在隱隱作痛。
他們沒有辦法,阿姐也沒有辦法,做什麽都是徒勞……
能怎麽辦?
隻能認命!
本該處於秋季熱鬧豐收季節的果園一片死寂。
良久,孟父才道:“你阿姐心細,說不定還有所懷疑。你這就去隔壁村跑一趟,和牛大壯串個話,叮囑他千萬不要說漏了嘴。”
孟璋緊緊攥住了拳頭,點了點頭。
“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孟嫻一麵剝玉米,一麵將孟璋告訴她的話說給了藜央聽。
藜央問:“隔壁村的牛大壯?你認識嗎?”
“認識的。從小就長得結實,和阿弟玩的還挺好,也不知這村花長得多漂亮,倆人竟打成這樣。”孟嫻的語氣很是不滿。
藜央一麵拿起一個新玉米,一麵笑道:“反正你現在也有時間,不如去看看,權當相弟媳了?”
孟嫻抄起一個玉米葉子就朝藜央扔了過來:“我阿弟還小呢!”卻最終和藜央笑成了一團。
孟母一麵走過來將裝滿玉米粒的簸箕端走,一麵嗔怪地瞪了女兒一眼。
孟嫻假裝沒有看到,對藜央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我總覺得阿弟有事瞞著我,或許我真該去一趟。”
藜央靦腆地朝著孟母笑了笑,低聲回道:“那個劉師傅,你不是說他是隔壁村的人麽?和這個牛大壯是一個村嗎?”
孟嫻聞言一拍大腿:“是呀,就在隔壁的南村。”
藜央就問封炑:“劉師傅現在怎麽樣了?”
封炑正坐在一旁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公司事務,聞言抿唇道:“這我就不知道了,如果你想知道的話我問問曹儲。”
孟嫻就道:“不用不用,咱們可以直接去趟南村,反正也不遠,”見孟母過來,又壓低了聲音道,“一來去看看劉師傅怎麽樣了,那日他護著我們,我們怎麽也該跟他說聲謝謝才是;二來也可以去問問牛大壯我阿弟的事情,或者去見見那個村花。”
那日在青龍山遇上阮家人的事情,孟嫻回家後是一個字也沒敢提的,生怕令父母親人擔憂。對孟家人來說,阮家人簡直是高不可攀的巨峰。
孟母不疑有他,從屋裏頭拿出一個空的簸箕來,笑著問藜央:“咱們下午要不要做玉米烙餅吃?”
藜央眼睛一亮:“好啊好啊。”
孟母就道:“那咱們這就做,你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
“還分甜的鹹的嗎?”
“當然!”孟母道,“你想吃什麽口味的都行,要不都試試?”
藜央連連點頭。
孟嫻就嚷道:“阿娘,做玉米烙餅還要把玉米磨成漿,太費時間啦!”
孟母一指頭戳上了孟嫻的腦門:“你是沒有時間還是沒有功夫?阿央想吃,你還不趕緊忙活起來!”
藜央聞言,就翹著唇朝著孟嫻得意一笑。
可令藜央沒有想到的是,孟母實在是太熱情了。
今日做的是玉米烙餅,第二天就換成了南瓜粑粑,第三天又做了麻糍,第四日……第五日……如此接連一周過去了,孟嫻都沒有找到時間去隔壁村。藜央卻得償所願,嚐到了孟母的許多拿手手藝,煞是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