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緊追不舍的一群惡人也衝了上來,刹不住閘。可是一個個瞪大眼睛,臉上肌肉都跟著掙紮用力躲開前方,齜牙咧嘴的怪模樣讓他們變得更醜,最後摔倒一旁的地上,還心有餘悸。
隻因,少年一手攥著糖包,一手持劍。劍尖穩穩地直指前方,不曾有一絲的晃動。劍身晃耀冰冷的寒光,如同少年的眼眸。
口中含糖,懷中還窩著個比糖都甜的漂亮姑娘。劍柄上的紅布夜風中飛舞飄蕩,輕盈妖嬈。
一群地痞被打的鼻青眼腫,灰溜溜的跑了,還不忘撂下句狠話,走著瞧。
周圍的遊人愣了半晌,響起陣陣喝彩與掌聲:“小哥好俊的功夫。”這幾個地痞,平日便無惡不作,縣衙牢中的常客,都是令清水城百姓頭疼的角色。
少年依舊神色淡淡,慢條斯理的將手中的長劍插回劍鞘,動作瀟灑又優雅。
人群散去,少年轉身欲離開,不想一轉頭,一張桃花嫣然的小臉帶著崇拜與甜甜的笑意仰頭望著他,那樣近的距離,清亮的秀眸如星光閃耀,那裏麵映著少年淡漠的神情,英俊的麵容。
一雙白嫩的小手捧起青冥的臉,黑瞳烏溜溜的轉著仔細盯看他,半晌,不無遺憾的說:“你,長得可真好看,若是能笑一笑該多好?”
第一次,漆黑冷漠的長眸有了一絲別樣的情緒,隻是,那樣短暫。
燕然與丫鬟分開了,拜托青冥送她回府,她說她爹定會重重酬謝。少年沒說好,亦沒有拒絕。燕然失望轉身,慢慢朝回家的路走去。
即使遇到這段插曲,並沒有影響燕然的好心情。淡粉絹絲羅裙隨著走動蕩漾出層層波浪,飄渺靈動。隻瞧背影也能覺察她的歡欣喜悅,少女無憂又明媚的笑臉光亮下,那樣耀眼。青冥不遠不近的跟著,視線不自覺被吸引。
燕然看著擦肩而過的稚童搖晃著腦袋唱著兒歌走過,一轉身,發現身後的少年。許多年後,茫茫人群中,她隻記得清瘦的少年孤獨的身影。
“我能吃塊糖嗎?”燕然想嚐嚐他手中的糖,因為他一直攥在手中,誘惑著燕然。
少年猶豫了許久,真的是許久,才將手中的油紙包遞上前。
少年的舉動令燕然想笑,打開紙包,更加想笑,粉嫩嫩的顏色,聞著桃子的甜香:“你喜歡什麽口味的,我喜歡葡萄。”
“。。。桃子。”少年開口回答,低沉磁性的嗓音震動耳膜。
“我叫燕然,你呢?”女子的閨名是不能輕易告知陌生人的。
“。。。青冥。”師傅走了,已經許久沒有人喚過他名字了。
“青冥,你我的名字皆出自李白的‘長相思’,所以注定有緣。”白皙的手指拉著少年的袖子,歪著頭,笑意盈盈的說。
“你武藝一定很高強。”剛剛少年舞劍得身影還浮現眼前。
“你家在哪裏?你還會來找我嗎?”燕然問完,一轉身已經到了府門口,丫鬟焦急的等待。
回答少女的是長久的沉默,少年背光而立,暖柔的燈光照不到他的臉上,所以瞧不清他麵上的情緒。
府門打開,奶娘拉著小姐的手回了府中,門緩緩合上,少女從緩緩合上的門縫中回頭望,少年早已離開。
此後,少女常常坐在窗前,坐在秋千下,望著遠處出神。
。。。。。。
故事還未寫完,薄薄的一本。
當年訂婚過後,她去顧府,見了顧太傅,也見了顧琰羲的二哥。誰能想到那就是名聲大噪的‘多情公子’,雖然險些要忘卻了。可是一經提醒,好似塵封記憶深處的事,被扒了出來。
記得小時候讀韋莊的《思帝鄉·春日遊》,那時就會想,怎麽能將姑娘的心思描寫的那樣到位?當她知曉多情公子就是顧二公子的時候,人不可貌相。誰說男子寫不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誰說公子不了解姑娘的心?
可是顧家二公子離世多年了,死在九年前的長安西市。屍首小皇姑命人收驗的,不可能有誤。或許是有人冒用嗎?可是這故事明明是她的一句戲言。當時還有人在場,顧琰羲。顧琰羲是習武的,耳力絕佳,小院中自然聽得到她與二公子聲音不小得對話。
所以,顧琰羲,他真的還活著。
月兒高掛,誤入夢中
前麵一座高樓,月下透著神秘,層樓疊榭,美輪美奐。一身輕紗夜風中飛蕩,墨發身後輕輕飄舞。拾階走進去,雕梁畫棟,無處不透著雅致。四周牆麵繪有錦鯉,逼真的宛如水底。
拉合的木門,空曠的屋內,寂靜無聲。前方一麵巨大的,類似屏風一般的白色幕布,它的麵前一張長木椅。
樺緔環顧四下,正在這時,屋中燈滅,嚇了她一跳。幕布卻泛著朦朧的光影,一個人物剪影映照上麵。影人繪製的十分精美,倒映幕布上栩栩如生。一部皮影戲,一段纏綿悱惻的故事。
幾年後,沈燕然的父親升遷去了太原府,這段年少的偶然相遇漸漸淡忘。
燕然十六了,花一般的年紀,媒人前來說媒了。
因偶然的機會,如今最受寵的貴妃娘娘侄子對燕然心生好感。不過公子的脾性不大招人喜歡,有些紈絝習氣且自大目中無人。並不是良配,好在沈大人還沒有答應這門婚事。
某日,聽說因一場騷亂,大街上抓了不少人。燕然養在深閨隻是聽說,卻瞧見管家急匆匆抱著個長布袋去了書房,沉甸甸的模樣。她好奇地跟了過去,聽到一段對話:
“你可看仔細了?”太原尹沈大人一臉緊張。
“老爺,看仔細了,的確是當年胥王的劍,不會有錯。”胥王是當今主上的堂叔,一母同胞。自幼聰敏過人,武藝超群,驍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多年前,太後故去沒多久的一個響午,因造反而被誅殺。
坊間傳,王妃抱著幼子投江。胥王的罪,便是功高蓋主。
“老爺,怎麽辦,要不要。。。”管家目露焦急,出聲詢問。
“容我尋思尋思。”沈大人頹然的擺擺手,命管家將劍放下,先行退下。
隻因,少年一手攥著糖包,一手持劍。劍尖穩穩地直指前方,不曾有一絲的晃動。劍身晃耀冰冷的寒光,如同少年的眼眸。
口中含糖,懷中還窩著個比糖都甜的漂亮姑娘。劍柄上的紅布夜風中飛舞飄蕩,輕盈妖嬈。
一群地痞被打的鼻青眼腫,灰溜溜的跑了,還不忘撂下句狠話,走著瞧。
周圍的遊人愣了半晌,響起陣陣喝彩與掌聲:“小哥好俊的功夫。”這幾個地痞,平日便無惡不作,縣衙牢中的常客,都是令清水城百姓頭疼的角色。
少年依舊神色淡淡,慢條斯理的將手中的長劍插回劍鞘,動作瀟灑又優雅。
人群散去,少年轉身欲離開,不想一轉頭,一張桃花嫣然的小臉帶著崇拜與甜甜的笑意仰頭望著他,那樣近的距離,清亮的秀眸如星光閃耀,那裏麵映著少年淡漠的神情,英俊的麵容。
一雙白嫩的小手捧起青冥的臉,黑瞳烏溜溜的轉著仔細盯看他,半晌,不無遺憾的說:“你,長得可真好看,若是能笑一笑該多好?”
第一次,漆黑冷漠的長眸有了一絲別樣的情緒,隻是,那樣短暫。
燕然與丫鬟分開了,拜托青冥送她回府,她說她爹定會重重酬謝。少年沒說好,亦沒有拒絕。燕然失望轉身,慢慢朝回家的路走去。
即使遇到這段插曲,並沒有影響燕然的好心情。淡粉絹絲羅裙隨著走動蕩漾出層層波浪,飄渺靈動。隻瞧背影也能覺察她的歡欣喜悅,少女無憂又明媚的笑臉光亮下,那樣耀眼。青冥不遠不近的跟著,視線不自覺被吸引。
燕然看著擦肩而過的稚童搖晃著腦袋唱著兒歌走過,一轉身,發現身後的少年。許多年後,茫茫人群中,她隻記得清瘦的少年孤獨的身影。
“我能吃塊糖嗎?”燕然想嚐嚐他手中的糖,因為他一直攥在手中,誘惑著燕然。
少年猶豫了許久,真的是許久,才將手中的油紙包遞上前。
少年的舉動令燕然想笑,打開紙包,更加想笑,粉嫩嫩的顏色,聞著桃子的甜香:“你喜歡什麽口味的,我喜歡葡萄。”
“。。。桃子。”少年開口回答,低沉磁性的嗓音震動耳膜。
“我叫燕然,你呢?”女子的閨名是不能輕易告知陌生人的。
“。。。青冥。”師傅走了,已經許久沒有人喚過他名字了。
“青冥,你我的名字皆出自李白的‘長相思’,所以注定有緣。”白皙的手指拉著少年的袖子,歪著頭,笑意盈盈的說。
“你武藝一定很高強。”剛剛少年舞劍得身影還浮現眼前。
“你家在哪裏?你還會來找我嗎?”燕然問完,一轉身已經到了府門口,丫鬟焦急的等待。
回答少女的是長久的沉默,少年背光而立,暖柔的燈光照不到他的臉上,所以瞧不清他麵上的情緒。
府門打開,奶娘拉著小姐的手回了府中,門緩緩合上,少女從緩緩合上的門縫中回頭望,少年早已離開。
此後,少女常常坐在窗前,坐在秋千下,望著遠處出神。
。。。。。。
故事還未寫完,薄薄的一本。
當年訂婚過後,她去顧府,見了顧太傅,也見了顧琰羲的二哥。誰能想到那就是名聲大噪的‘多情公子’,雖然險些要忘卻了。可是一經提醒,好似塵封記憶深處的事,被扒了出來。
記得小時候讀韋莊的《思帝鄉·春日遊》,那時就會想,怎麽能將姑娘的心思描寫的那樣到位?當她知曉多情公子就是顧二公子的時候,人不可貌相。誰說男子寫不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誰說公子不了解姑娘的心?
可是顧家二公子離世多年了,死在九年前的長安西市。屍首小皇姑命人收驗的,不可能有誤。或許是有人冒用嗎?可是這故事明明是她的一句戲言。當時還有人在場,顧琰羲。顧琰羲是習武的,耳力絕佳,小院中自然聽得到她與二公子聲音不小得對話。
所以,顧琰羲,他真的還活著。
月兒高掛,誤入夢中
前麵一座高樓,月下透著神秘,層樓疊榭,美輪美奐。一身輕紗夜風中飛蕩,墨發身後輕輕飄舞。拾階走進去,雕梁畫棟,無處不透著雅致。四周牆麵繪有錦鯉,逼真的宛如水底。
拉合的木門,空曠的屋內,寂靜無聲。前方一麵巨大的,類似屏風一般的白色幕布,它的麵前一張長木椅。
樺緔環顧四下,正在這時,屋中燈滅,嚇了她一跳。幕布卻泛著朦朧的光影,一個人物剪影映照上麵。影人繪製的十分精美,倒映幕布上栩栩如生。一部皮影戲,一段纏綿悱惻的故事。
幾年後,沈燕然的父親升遷去了太原府,這段年少的偶然相遇漸漸淡忘。
燕然十六了,花一般的年紀,媒人前來說媒了。
因偶然的機會,如今最受寵的貴妃娘娘侄子對燕然心生好感。不過公子的脾性不大招人喜歡,有些紈絝習氣且自大目中無人。並不是良配,好在沈大人還沒有答應這門婚事。
某日,聽說因一場騷亂,大街上抓了不少人。燕然養在深閨隻是聽說,卻瞧見管家急匆匆抱著個長布袋去了書房,沉甸甸的模樣。她好奇地跟了過去,聽到一段對話:
“你可看仔細了?”太原尹沈大人一臉緊張。
“老爺,看仔細了,的確是當年胥王的劍,不會有錯。”胥王是當今主上的堂叔,一母同胞。自幼聰敏過人,武藝超群,驍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多年前,太後故去沒多久的一個響午,因造反而被誅殺。
坊間傳,王妃抱著幼子投江。胥王的罪,便是功高蓋主。
“老爺,怎麽辦,要不要。。。”管家目露焦急,出聲詢問。
“容我尋思尋思。”沈大人頹然的擺擺手,命管家將劍放下,先行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