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之於李家來說,真是多事之秋。恭王造反,獻宗賓天,皇嗣相繼夭折,新皇登基。。。赴京奔喪的皇親一時還回不去,恐怕要去趟恒州崇王府悼念。
晏說晏大人聽後輕點了下頭,眼角一瞥,看見身旁的齊大人神情一絲凝重,再細看並沒有什麽異樣,也許是他瞧錯了。他與齊大人認識的時日不長,也就百日吧!他曾自詡通過細微的觀察能識清一個人的本來麵目,揭穿偽裝‘褫其華袞,示人本相’是刑部官員所必須具備的技能。可是為何看不懂他?而且總覺得這人身上有故事。或許是因為這些天沒日沒夜的審閱陳年舊案,變得疑神疑鬼,看誰都像是案中主角。
顏大人隨口問道:“齊大人之前在袁州任職,我若是沒有記錯,袁州好像是長樂公主的封地。”
“是。”齊大人神色平靜的回道,眼瞼輕垂,眸底的波瀾被纖長濃密的睫毛遮擋了去,誰也不知他在想什麽。
晏大人剛要再說什麽,沅引立於殿前,對他們幾位說:“各位大人,天家召見。”
“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三位大人拱手拜見。
“免禮,賜坐。”宣元帝放下手中的信箋,看向屋中的三人。
“今年因戰事、國喪,科舉還未進行,朕在想,大科要不要定於明年春。”他其實想更快些進行,但今年過了半載,考生沒有準備的時日,朝中要事因皇兄病情以及喪期耽擱許多日,諸事繁忙。若是再設科舉選拔,不知能不能顧得過來。
“臣讚同,當然入秋後各州可先進行兩場初選,這兩場日期要間隔開來,結合兩場成績取高分者再參加明年春的大科選舉。”孫汝謙孫大人起身回道。
“嗯,坐下說。”宣元帝飲了口茶示意他。
“啟稟陛下,臣覺得既然是製科選舉,是為陛下選拔賢士能人入朝任職,為陛下分憂,為百姓造福,可放寬參加初試的考生條件,除了生徒、鄉貢,文人學子皆可參加。”思量半響,齊域說道。
“齊大人所言極是,臣讚同。”晏大人附議。
宣元帝聽後點頭,然後對孫汝謙囑咐:“盡快通知到各州縣,宣傳鼓舞文人學子參加科考。”至於試題,叫他定好之後,拿來讓他過目。
“晏說,名單整理的如何?”宣元帝叫沅引給他們上了茶,問道。
要赦免、減刑的名單不過是個由頭罷了,本意是讓晏說重新審核昔日案件,可否有冤情。
“啟稟陛下,臣慚愧,還需些時日。”晏大人起身拱手,語氣十分自責愧疚地說道,可感情放得多了,倒有些假了。
所以宣元帝一抬漆黑的眉,慢條斯理的說:“晏說,這倒不像你平日的作風。”
“刑部的陳年舊案實在太多,陛下讓臣從前二十年看起,自然費了些時候。”晏大人身板挺直,語氣中有著不加掩飾的哀怨。
不翻看就罷了,既然重新閱卷宗,他又擔著刑部侍郎的職,豈可糊弄了事,自要明察秋毫、秉公而斷。
宣元帝看晏大人眼下烏青又神情憔悴,想來是多日熬夜所致,便不再追問,讓他整理好後公布,標注重閱過後的案件批注。
君臣四人又聊起科考,討論考題方向。
齊大人對初考試題的看法,學子不應‘死讀書’。隻知讀書,雖閱書萬卷,但並沒有學以致用,推陳出新,反而固步自封,迂腐又自視甚高。更不能‘讀死書’,對書本知識超乎尋常的崇拜,不會對書中內容有所質疑。
有些書中論斷,隻是作者個人看法,一人之見。正所謂‘百家之言,各執一詞’,很多事無法斷定是非對錯,可無論哪種判斷也隻是百家之言中的一種意見與看法。
可以結合當地發生的實事出題,要求考生對自己所在地方出現的災難或變革暢聊看法,提出意見。這也能清楚地看出應考學子的從政能力,納士招賢,為朝廷選拔才識膽略過人的臣子。
君臣聊得盡興,不知不覺臨近中午。幾位大人起身退下,留給天家用膳、午休的時辰,他們也好去忙自己手頭上堆得山高的公務了。
孫大人與晏大人退身出去,齊大人走在最後,剛要邁出內屋門檻,就聽天家出言說道:“齊域,你留下。”
偌大的書房側屋中隻有三人,被喚回來的齊大人,立於門口的沅引,桌案後麵英武矜貴的宣元帝。
宣元帝:“坐吧!”
齊域:“謝陛下。”
宣元帝眯了眯眼,看他撩袍坐下,舉手投足間的從容淡定,優雅又灑脫。依舊豐神俊朗,灼灼其華。
想起兒時,在賽馬場,在獵場,他們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的模樣,策馬疾馳穿過朱雀大街,那景象還曆曆在目。隻不過一回神,已過去許久。
他了解北辰,欽佩他的為人與胸襟,文采與武藝,詩書禮樂,他是不可多得的全才。再次相遇,更佩服他能在逆境中磨礪前行,未曾因不公的命運而一蹶不振或藏怒宿怨,依舊踔厲奮發。
宣元帝眼中微漾水光,猛然垂眼,視線卻無意間落在了那封報喪信箋上,樺緔,可惜了那段天賜良緣終究無果。
‘一切安好,勿掛念。七叔,吾心中少年已歸,護他周全,樺緔萬分感念。’
那傻姑娘,依舊矢誌不渝。
宣元帝靠向身後椅背,在齊域抬眼看過來的時候,出言:“在兵部上任有些時日了吧!”
從他的眉眼、挺拔的身姿,難以想象他人生經曆過那樣一場疾風驟雨。卻依舊堅韌的走過風雨越過荊棘,站在他的麵前,站在誰都夢寐以求的高位,他一直都優秀的令人豔羨嫉妒。
不愧為顧家的男兒,風骨峭峻。今日的成績,是對昔日仇家最有力的反擊。當然,此時他的身份還不能公開,可他也期待那一日,期待他可以以顧琰曦的身份站在他的身後。
晏說晏大人聽後輕點了下頭,眼角一瞥,看見身旁的齊大人神情一絲凝重,再細看並沒有什麽異樣,也許是他瞧錯了。他與齊大人認識的時日不長,也就百日吧!他曾自詡通過細微的觀察能識清一個人的本來麵目,揭穿偽裝‘褫其華袞,示人本相’是刑部官員所必須具備的技能。可是為何看不懂他?而且總覺得這人身上有故事。或許是因為這些天沒日沒夜的審閱陳年舊案,變得疑神疑鬼,看誰都像是案中主角。
顏大人隨口問道:“齊大人之前在袁州任職,我若是沒有記錯,袁州好像是長樂公主的封地。”
“是。”齊大人神色平靜的回道,眼瞼輕垂,眸底的波瀾被纖長濃密的睫毛遮擋了去,誰也不知他在想什麽。
晏大人剛要再說什麽,沅引立於殿前,對他們幾位說:“各位大人,天家召見。”
“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三位大人拱手拜見。
“免禮,賜坐。”宣元帝放下手中的信箋,看向屋中的三人。
“今年因戰事、國喪,科舉還未進行,朕在想,大科要不要定於明年春。”他其實想更快些進行,但今年過了半載,考生沒有準備的時日,朝中要事因皇兄病情以及喪期耽擱許多日,諸事繁忙。若是再設科舉選拔,不知能不能顧得過來。
“臣讚同,當然入秋後各州可先進行兩場初選,這兩場日期要間隔開來,結合兩場成績取高分者再參加明年春的大科選舉。”孫汝謙孫大人起身回道。
“嗯,坐下說。”宣元帝飲了口茶示意他。
“啟稟陛下,臣覺得既然是製科選舉,是為陛下選拔賢士能人入朝任職,為陛下分憂,為百姓造福,可放寬參加初試的考生條件,除了生徒、鄉貢,文人學子皆可參加。”思量半響,齊域說道。
“齊大人所言極是,臣讚同。”晏大人附議。
宣元帝聽後點頭,然後對孫汝謙囑咐:“盡快通知到各州縣,宣傳鼓舞文人學子參加科考。”至於試題,叫他定好之後,拿來讓他過目。
“晏說,名單整理的如何?”宣元帝叫沅引給他們上了茶,問道。
要赦免、減刑的名單不過是個由頭罷了,本意是讓晏說重新審核昔日案件,可否有冤情。
“啟稟陛下,臣慚愧,還需些時日。”晏大人起身拱手,語氣十分自責愧疚地說道,可感情放得多了,倒有些假了。
所以宣元帝一抬漆黑的眉,慢條斯理的說:“晏說,這倒不像你平日的作風。”
“刑部的陳年舊案實在太多,陛下讓臣從前二十年看起,自然費了些時候。”晏大人身板挺直,語氣中有著不加掩飾的哀怨。
不翻看就罷了,既然重新閱卷宗,他又擔著刑部侍郎的職,豈可糊弄了事,自要明察秋毫、秉公而斷。
宣元帝看晏大人眼下烏青又神情憔悴,想來是多日熬夜所致,便不再追問,讓他整理好後公布,標注重閱過後的案件批注。
君臣四人又聊起科考,討論考題方向。
齊大人對初考試題的看法,學子不應‘死讀書’。隻知讀書,雖閱書萬卷,但並沒有學以致用,推陳出新,反而固步自封,迂腐又自視甚高。更不能‘讀死書’,對書本知識超乎尋常的崇拜,不會對書中內容有所質疑。
有些書中論斷,隻是作者個人看法,一人之見。正所謂‘百家之言,各執一詞’,很多事無法斷定是非對錯,可無論哪種判斷也隻是百家之言中的一種意見與看法。
可以結合當地發生的實事出題,要求考生對自己所在地方出現的災難或變革暢聊看法,提出意見。這也能清楚地看出應考學子的從政能力,納士招賢,為朝廷選拔才識膽略過人的臣子。
君臣聊得盡興,不知不覺臨近中午。幾位大人起身退下,留給天家用膳、午休的時辰,他們也好去忙自己手頭上堆得山高的公務了。
孫大人與晏大人退身出去,齊大人走在最後,剛要邁出內屋門檻,就聽天家出言說道:“齊域,你留下。”
偌大的書房側屋中隻有三人,被喚回來的齊大人,立於門口的沅引,桌案後麵英武矜貴的宣元帝。
宣元帝:“坐吧!”
齊域:“謝陛下。”
宣元帝眯了眯眼,看他撩袍坐下,舉手投足間的從容淡定,優雅又灑脫。依舊豐神俊朗,灼灼其華。
想起兒時,在賽馬場,在獵場,他們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的模樣,策馬疾馳穿過朱雀大街,那景象還曆曆在目。隻不過一回神,已過去許久。
他了解北辰,欽佩他的為人與胸襟,文采與武藝,詩書禮樂,他是不可多得的全才。再次相遇,更佩服他能在逆境中磨礪前行,未曾因不公的命運而一蹶不振或藏怒宿怨,依舊踔厲奮發。
宣元帝眼中微漾水光,猛然垂眼,視線卻無意間落在了那封報喪信箋上,樺緔,可惜了那段天賜良緣終究無果。
‘一切安好,勿掛念。七叔,吾心中少年已歸,護他周全,樺緔萬分感念。’
那傻姑娘,依舊矢誌不渝。
宣元帝靠向身後椅背,在齊域抬眼看過來的時候,出言:“在兵部上任有些時日了吧!”
從他的眉眼、挺拔的身姿,難以想象他人生經曆過那樣一場疾風驟雨。卻依舊堅韌的走過風雨越過荊棘,站在他的麵前,站在誰都夢寐以求的高位,他一直都優秀的令人豔羨嫉妒。
不愧為顧家的男兒,風骨峭峻。今日的成績,是對昔日仇家最有力的反擊。當然,此時他的身份還不能公開,可他也期待那一日,期待他可以以顧琰曦的身份站在他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