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州城外,十裏長亭。
送別的人很少,隻有三兩個門生弟子。
弟子劉勇為秦誼斟酒,酒未倒滿,眼淚已經落了下來。
他不想還讓老師傷心,所以低下了頭。
邊上的兩位弟子也紅了眼眶。
秦誼歎道:“哎,癡兒,何必傷懷?老夫一生,兢兢業業數十年,如今陛下準許告老還鄉,正是天大的恩賜。”
劉勇憤然道:“就算是告老,那也該是雕車寶馬,衣錦還鄉。先生勞苦功高,陛下……”
秦誼喝斷他的話:“鬆直慎言,為人臣者,怎可心懷怨懟,背後論君?”
鬆直是劉勇的字,他心懷不滿,但被秦誼訓斥,他依舊俯首認錯:“先生教訓的是,學生知錯。”
他不敢接著說下去,旁邊的田進卻不似他這般循規蹈矩,反而更加激進。
田進說道:“先生自是忠君愛國,但先生何錯之有,落得這般下場?滿朝文武,皆是麻木不仁,阿諛奉承之輩,陛下也不過刻薄寡恩之人。”
秦誼勃然色變,怒斥道:“進之!”
田進怡然不懼的看著先生。
劉勇麵色有些驚慌,田進旁邊的田實拉了拉田進的衣袖,勸說道:“兄長別叫先生生氣。”
田進看著秦誼的目光不曾有半點退讓。
秦誼不得不勸說道:“進之你如此口不擇言,豈是為臣之道?”
田進笑道:“先生說的是,我也自覺不是能做官之人,所以已經辭去官職,打算還跟著先生做兩年學問。”
田進長拜而下,道:“還望老師成全。”
其他三人俱都色變,沒想到田進說辭就辭了。
秦誼歎息道:“進之,你這又是何必?”
田進卻反問道:“那先生又是何必?”
秦誼搖頭道:“我與你不同,為官作宰,自然該為君上查缺補漏,為天下黎民爭一線生機。”
田進笑道:“先生果然忠勇正直,學生雖然不及先生,但也不願意與那些奸佞狡猾之輩同流合汙。所以,還請先生成全。”
秦誼歎息道:“罷……罷,既然你已決定,我又如何能勸?你性子太急,此番辭官,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田進奉酒,笑道:“多謝先生成全。”
秦誼接過酒碗,對劉勇,田實說道:“你二人今後就好好做事,不要學進之,隻懂激進,不知容忍。”
劉勇二人拜謝:“謝先生教誨。”
其實送別也沒有什麽好說的,說什麽呢?
不過是一些以後保重的話,此時說起來,顯得格外的幹癟。
問一問先生為什麽這麽執著於關外三郡的事情?
這不是早就知道的嗎?
所以反而是秦誼叮囑他們多一些。
心情沉痛,氣憤慘然。便不如早些分首。
劉勇二人自然是萬般不舍。
秦誼也回首宛州城,他在這裏辛勞幾十年,到現在離開,反而不覺得難舍,隻是擔憂,這座沉寂了千年的古城,近兩年來煥發出一點點新的生機,不知道會不會是回光返照的燦爛。
“回吧回吧,不過回鄉歸養,就用不著這般依依惜別。”
“先生保重。”
秦誼離開了,帶著一老仆,還跟著一個田進。
三十裏外,卻見到了早在此等候的大將軍馬醇。
秦誼愣了一下,諷刺道:“沒想到竟然能勞動大將軍大駕。”
大將軍卻不惱,反而躬身行禮,道:“先生一生為大周殫精竭慮,如今能回鄉歸養,醇自然要為先生賀。”
兩人入座,馬醇敬酒。
秦誼問道:“大將軍認為當賀?”
“為何不當?”
“死民六千萬,得白地三千裏,何賀之有?”
“大周能安然度過此次大災,不損元氣,自然當賀。”
“得之以利,失之以仁,恐天下向背。”
“誰家天下?諸侯早已為國,大周稱禦天下,然能控製的不過是宛州一州之地,還有三郡羈縻。現在能實際掌控一州之地,然後謀取天下,此為浴火重生之壯舉。至於諸侯,早已向背。”
“無天下之心,而想取天下之地,如何能成?”
“天下從來都是打下來的,而不是靠施展什麽仁義道德得到的。”
秦誼搖頭,再勸:“算盡天機,恐遭天譴。”
“天譴又如何,天機批示,大周當有三千年天下。如今正好三千年。若處處以天機行事,大周今年就當亡了。”
秦誼低頭喝酒,話不投機,不必多說。
“酒已喝過,從今往後,隻望大將軍善自珍重。”
馬醇笑道:“還請先生看著大周,蒸蒸日上。”
“告辭!”
“保重。”
……
前行二十裏,有岔路口,秦誼家鄉在東,秦誼往西行去。
田進問:“先生要去西邊?”
秦誼道:“黎民受難,是天子百工之失,既不能改變,我也當前去看看,自己造下的罪孽。”
田進勸道:“先生已經盡力,這罪孽與先生何幹?”
秦誼搖頭:“身為禦史大夫,不能阻攔,已是罪孽。”
他對田進說道:“此行前去,不知凶吉,你可離去。”
田進笑道:“弟子辭官,隻為跟先生學習,先生去哪兒,弟子當然跟隨。”
秦誼歎息道:“不必如此,我有秦武照料,不必掛懷。”
田進道:“那不僅僅是先生的罪孽,也是弟子的罪孽。弟子也想去親眼看看自己犯下的罪孽。”
秦誼不再勸,一行三人,前往清河。
宛州皇宮內,姬環把玩著酒杯,問道:“那老匹夫離開了?”
一個玄衣衛回答道:“是。”
姬環冷笑道:“出了宛州,殺了他。”
“是。”玄衣衛領命而去。
姬環喝幹杯中的酒,獨自冷笑:“目無君王的老匹夫,朕豈能任由你安享晚年?”
宛州丞相府內,南岐正在批閱奏折。有侍衛進來稟報:“先生預料不錯,秦先生確實往西邊去了。”
南岐點了點頭,道:“調派人手,暗中守護。”
“是!”侍衛領命,遲疑一下,接著問道:“那要是秦先生在清河郡內發現什麽?”
南岐淡淡的回答:“有阻攔計劃者,殺。”
“是。”侍衛領命離開。
送別的人很少,隻有三兩個門生弟子。
弟子劉勇為秦誼斟酒,酒未倒滿,眼淚已經落了下來。
他不想還讓老師傷心,所以低下了頭。
邊上的兩位弟子也紅了眼眶。
秦誼歎道:“哎,癡兒,何必傷懷?老夫一生,兢兢業業數十年,如今陛下準許告老還鄉,正是天大的恩賜。”
劉勇憤然道:“就算是告老,那也該是雕車寶馬,衣錦還鄉。先生勞苦功高,陛下……”
秦誼喝斷他的話:“鬆直慎言,為人臣者,怎可心懷怨懟,背後論君?”
鬆直是劉勇的字,他心懷不滿,但被秦誼訓斥,他依舊俯首認錯:“先生教訓的是,學生知錯。”
他不敢接著說下去,旁邊的田進卻不似他這般循規蹈矩,反而更加激進。
田進說道:“先生自是忠君愛國,但先生何錯之有,落得這般下場?滿朝文武,皆是麻木不仁,阿諛奉承之輩,陛下也不過刻薄寡恩之人。”
秦誼勃然色變,怒斥道:“進之!”
田進怡然不懼的看著先生。
劉勇麵色有些驚慌,田進旁邊的田實拉了拉田進的衣袖,勸說道:“兄長別叫先生生氣。”
田進看著秦誼的目光不曾有半點退讓。
秦誼不得不勸說道:“進之你如此口不擇言,豈是為臣之道?”
田進笑道:“先生說的是,我也自覺不是能做官之人,所以已經辭去官職,打算還跟著先生做兩年學問。”
田進長拜而下,道:“還望老師成全。”
其他三人俱都色變,沒想到田進說辭就辭了。
秦誼歎息道:“進之,你這又是何必?”
田進卻反問道:“那先生又是何必?”
秦誼搖頭道:“我與你不同,為官作宰,自然該為君上查缺補漏,為天下黎民爭一線生機。”
田進笑道:“先生果然忠勇正直,學生雖然不及先生,但也不願意與那些奸佞狡猾之輩同流合汙。所以,還請先生成全。”
秦誼歎息道:“罷……罷,既然你已決定,我又如何能勸?你性子太急,此番辭官,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田進奉酒,笑道:“多謝先生成全。”
秦誼接過酒碗,對劉勇,田實說道:“你二人今後就好好做事,不要學進之,隻懂激進,不知容忍。”
劉勇二人拜謝:“謝先生教誨。”
其實送別也沒有什麽好說的,說什麽呢?
不過是一些以後保重的話,此時說起來,顯得格外的幹癟。
問一問先生為什麽這麽執著於關外三郡的事情?
這不是早就知道的嗎?
所以反而是秦誼叮囑他們多一些。
心情沉痛,氣憤慘然。便不如早些分首。
劉勇二人自然是萬般不舍。
秦誼也回首宛州城,他在這裏辛勞幾十年,到現在離開,反而不覺得難舍,隻是擔憂,這座沉寂了千年的古城,近兩年來煥發出一點點新的生機,不知道會不會是回光返照的燦爛。
“回吧回吧,不過回鄉歸養,就用不著這般依依惜別。”
“先生保重。”
秦誼離開了,帶著一老仆,還跟著一個田進。
三十裏外,卻見到了早在此等候的大將軍馬醇。
秦誼愣了一下,諷刺道:“沒想到竟然能勞動大將軍大駕。”
大將軍卻不惱,反而躬身行禮,道:“先生一生為大周殫精竭慮,如今能回鄉歸養,醇自然要為先生賀。”
兩人入座,馬醇敬酒。
秦誼問道:“大將軍認為當賀?”
“為何不當?”
“死民六千萬,得白地三千裏,何賀之有?”
“大周能安然度過此次大災,不損元氣,自然當賀。”
“得之以利,失之以仁,恐天下向背。”
“誰家天下?諸侯早已為國,大周稱禦天下,然能控製的不過是宛州一州之地,還有三郡羈縻。現在能實際掌控一州之地,然後謀取天下,此為浴火重生之壯舉。至於諸侯,早已向背。”
“無天下之心,而想取天下之地,如何能成?”
“天下從來都是打下來的,而不是靠施展什麽仁義道德得到的。”
秦誼搖頭,再勸:“算盡天機,恐遭天譴。”
“天譴又如何,天機批示,大周當有三千年天下。如今正好三千年。若處處以天機行事,大周今年就當亡了。”
秦誼低頭喝酒,話不投機,不必多說。
“酒已喝過,從今往後,隻望大將軍善自珍重。”
馬醇笑道:“還請先生看著大周,蒸蒸日上。”
“告辭!”
“保重。”
……
前行二十裏,有岔路口,秦誼家鄉在東,秦誼往西行去。
田進問:“先生要去西邊?”
秦誼道:“黎民受難,是天子百工之失,既不能改變,我也當前去看看,自己造下的罪孽。”
田進勸道:“先生已經盡力,這罪孽與先生何幹?”
秦誼搖頭:“身為禦史大夫,不能阻攔,已是罪孽。”
他對田進說道:“此行前去,不知凶吉,你可離去。”
田進笑道:“弟子辭官,隻為跟先生學習,先生去哪兒,弟子當然跟隨。”
秦誼歎息道:“不必如此,我有秦武照料,不必掛懷。”
田進道:“那不僅僅是先生的罪孽,也是弟子的罪孽。弟子也想去親眼看看自己犯下的罪孽。”
秦誼不再勸,一行三人,前往清河。
宛州皇宮內,姬環把玩著酒杯,問道:“那老匹夫離開了?”
一個玄衣衛回答道:“是。”
姬環冷笑道:“出了宛州,殺了他。”
“是。”玄衣衛領命而去。
姬環喝幹杯中的酒,獨自冷笑:“目無君王的老匹夫,朕豈能任由你安享晚年?”
宛州丞相府內,南岐正在批閱奏折。有侍衛進來稟報:“先生預料不錯,秦先生確實往西邊去了。”
南岐點了點頭,道:“調派人手,暗中守護。”
“是!”侍衛領命,遲疑一下,接著問道:“那要是秦先生在清河郡內發現什麽?”
南岐淡淡的回答:“有阻攔計劃者,殺。”
“是。”侍衛領命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