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獨自前來,李俊和朱顯真進入了青衣城。
他們觀察著城牆的狀況,還有城裏這些災民的狀態,不知為何,總感覺這些災民對自己的敵意格外的明顯。
他們想不明白,到底是這些災民因為跟著莫問,所以也變得和莫問一樣嫉惡如仇,還是這些災民天然排外。
但不論是因為什麽,這都會對自己一方人進入城池,產生莫大的障礙。
李俊和朱顯真對視一眼,沒有交談,卻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沉重。
來到縣衙,莫問和秦誼他們都坐在縣衙大堂裏,有一種三堂會審的氣勢。這讓身為土匪的兩人心情更是沉了一下。
他們抱拳行禮:“見過莫舵主。”
然後又看了看旁邊坐著的秦誼、田進,不明白這兩人的身份。
但莫問也沒有要介紹的意思,他看著兩人,頗為冷淡的問道:“先前在城牆上已經說過了,不知兩位前來,還有何事?”
有過第一次的接觸,兩人也知道莫問的態度。所以,哪怕是現在莫問的表現很冷淡,連座位都沒有招呼他們坐下,但兩人卻似乎一點都不氣憤,反而露出一副悲苦的神色,對著說道:“我們知道莫舵主對我們的身份懷有芥蒂,但天氣寒冷,若是不能進城,我等或許還可以勉強支撐,但父母妻兒卻都隻能凍死在這青衣城外了,還請莫舵主垂憐,讓我等進城避寒。”
他們說的是實情,所以也說的情真意切。
莫問臉上露出猶豫的神色,他討厭所有的土匪強盜,但這些土匪強盜的家人,在此刻,卻是站在弱者的位置上。
如果僅僅是青壯,所有土匪凍死餓死在青衣城外,莫問連眼都不會眨一下,但除了青壯,還有十來萬的老幼。
莫問做不到視而不見。
李俊他們一直稱呼莫問為莫舵主,而不是鬼王,就是想要激起他的俠義心懷,若果見死不救,還算什麽俠義之士?
朱顯真看到莫問的猶豫,於是再次出言道:“還請莫舵主慈悲,我們縱然有罪惡,但父母妻兒卻是無辜的,莫舵主俠義無雙,難道忍心看著十多萬婦孺就這麽活生生的凍死在自己的眼前?”
坐在莫問邊上的秦誼看著李俊二人的表演,麵帶哂笑,看到莫問的猶豫之後,欲言又止。
他嚴格遵守著自己的身份,並不替莫問做任何決定。
莫問沉吟片刻,終於開口:“婦孺可以進城,你們留在城外。”
李俊兩人愣了一下,秦誼他們也愣了一下。
邊上的秦誼也暗自點了點頭,這樣也好,那些婦孺,或也有幾個好人,看著他們死,秦誼的心也沒有這樣硬。
莫問顯示了自己的俠義之心,也避開了李俊兩人‘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計策。
他看著兩人明明白白的說道:“我對你們並無好感,甚至換個地方,我可能會先拔刀。但那些婦孺,未必真的親自犯下了多大的罪惡,所以,他們可以進城。但你們不行,我信不過你們。你們先前也說,青壯還能支撐,那就讓婦孺進城,你們留在城外。”
李俊苦笑道:“莫舵主高義,但城內既然有居住之地,也還請莫舵主允許我們進城,我們願意接受莫舵主的看守。我們一定隻在莫舵主規定的區域之內活動,絕不踏出半步。若有違背,全憑莫舵主責罰。”
莫問堅決的搖頭,他說:“那些婦孺,或許真有可憐之人,但你們,可憐在哪裏?”
朱顯真道:“其實我們原來也不過是普通百姓,活不下去了,這才躲進了山裏。”
他說:“莫舵主這大半年,不也為了自己帶領的百萬災民,打下了數座城池嗎,何以對我們就如此厭惡?”
他說得頗為可憐,莫問卻冷笑起來:“青雲郡裏,雲嶺之中,三十六股土匪,有誰是良善之輩?”
莫問對他們也頗有耳聞,那是連青雲郡官兵都要害怕的存在。
邊上的秦誼也再也忍不住出口大罵:“好不要臉,莫舵主允許婦孺進城,已是善心大發,你們還尤不知足,今年以前,青雲郡數十年沒天災人禍,何以就把你們逼到落草為寇的地步了?”
被人道出了跟腳,李俊兩人的神色也沒有絲毫的變化。
當土匪,講究個能屈能伸,現在有求於人,被罵兩句,他們也能笑著應了。
朱顯真對著秦誼說道:“老先生此言有誤,雖無天災,人禍卻不少,這天下,苛捐雜稅,那年都能逼死幾個人。”
秦誼頗為憤怒,但卻不能反駁,因為他知道,朱顯真說的是實情。他當著這麽多年的禦史,彈劾的此類官員,也不再少數。
朱顯真讓秦誼閉了口,也就不再追問。
他轉頭對著莫問說道:“就算莫舵主對我們多有鄙夷,我等也不在辯解。畢竟這天下是何模樣,莫舵主也頗為清楚。”
“但我等現在不過是祈求庇護而已,與莫舵主你們一樣,都是災民。”
“就算對我等有不放心,但已經派人看守,難道我們十來萬人,還能比得上莫舵主麾下百萬餓鬼,若有異動,豈不是自取滅亡?”
莫問搖頭:“你們先前也說了,並無多少糧食,進了城,沒了糧食,難免鋌而走險。我如何能讓你們進城?”
這就是雙方的症結所在了。
李俊皺著眉頭,問道:“莫舵主真的拿不出一點糧食,賑濟一下我等?”
他說:“這天氣冷下來了,眼看雲河馬上就要凍住。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往雲國,那裏自然有更多的糧食。”
莫問搖頭:“八十七萬餓鬼,每日一頓清粥,伴著枯草、樹葉,能撐十日。”
十天……誰也不敢說,雲河十天之內就能凍住。
若是再加上二十萬人口,就隻能夠支撐七天。
李俊問道:“能否先給予我們一份,七天之後,若雲河還沒有凍住,大家再一起想辦法?”
莫問認真的看著他問道:“你能有什麽辦法?”
李俊沒有回答,他確實沒能想到什麽辦法。糧食不能憑空變出來。
沒有辦法,莫問怎會帶著百萬災民與這些土匪抱著一起餓死?
雙方終究是沒有談攏,莫問答應他們讓婦孺進城,他們也隻說,回去考慮一下。
其實就像莫問為了避免讓他們進城之後,鋌而走險的作亂,對已經能活下去的百萬餓鬼造成更多的損傷,所以直接把他們拒絕在城外,讓他們攻城的時候,自己防守,會減少更多的損傷。
他們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就為了自己自己的家人,就完全拋棄自己活下去的希望。
沒有糧食,他們終究是要攻城的,如果此時將家人放進城內,豈不是把人質主動送到了莫問手中?
所有人都在兩難。
莫問難在怎麽樣將現在這些人,最大限度的,全都帶到雲國。
而李俊他們為難在是讓家人活,自己去死,還是帶著家人,一起拚一把,說不定能一起活下去。
莫問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門外,始終沒有說出能去雲國的話。
因為,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一夥土匪。
其實這也是莫問不答應他們進城的一個很大原因。
畢竟如果讓他們進城了,離開的時候,是帶著一起走,還是撇開他們,自己這些人過去?
但是隻要進了城,還能撇開嗎?
現在他們在城外,自己這些人出城的時候,他們就算之後跟上來,也不敢太過接近,到時候就給雲國留出了防守的時間窗口。
他們觀察著城牆的狀況,還有城裏這些災民的狀態,不知為何,總感覺這些災民對自己的敵意格外的明顯。
他們想不明白,到底是這些災民因為跟著莫問,所以也變得和莫問一樣嫉惡如仇,還是這些災民天然排外。
但不論是因為什麽,這都會對自己一方人進入城池,產生莫大的障礙。
李俊和朱顯真對視一眼,沒有交談,卻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沉重。
來到縣衙,莫問和秦誼他們都坐在縣衙大堂裏,有一種三堂會審的氣勢。這讓身為土匪的兩人心情更是沉了一下。
他們抱拳行禮:“見過莫舵主。”
然後又看了看旁邊坐著的秦誼、田進,不明白這兩人的身份。
但莫問也沒有要介紹的意思,他看著兩人,頗為冷淡的問道:“先前在城牆上已經說過了,不知兩位前來,還有何事?”
有過第一次的接觸,兩人也知道莫問的態度。所以,哪怕是現在莫問的表現很冷淡,連座位都沒有招呼他們坐下,但兩人卻似乎一點都不氣憤,反而露出一副悲苦的神色,對著說道:“我們知道莫舵主對我們的身份懷有芥蒂,但天氣寒冷,若是不能進城,我等或許還可以勉強支撐,但父母妻兒卻都隻能凍死在這青衣城外了,還請莫舵主垂憐,讓我等進城避寒。”
他們說的是實情,所以也說的情真意切。
莫問臉上露出猶豫的神色,他討厭所有的土匪強盜,但這些土匪強盜的家人,在此刻,卻是站在弱者的位置上。
如果僅僅是青壯,所有土匪凍死餓死在青衣城外,莫問連眼都不會眨一下,但除了青壯,還有十來萬的老幼。
莫問做不到視而不見。
李俊他們一直稱呼莫問為莫舵主,而不是鬼王,就是想要激起他的俠義心懷,若果見死不救,還算什麽俠義之士?
朱顯真看到莫問的猶豫,於是再次出言道:“還請莫舵主慈悲,我們縱然有罪惡,但父母妻兒卻是無辜的,莫舵主俠義無雙,難道忍心看著十多萬婦孺就這麽活生生的凍死在自己的眼前?”
坐在莫問邊上的秦誼看著李俊二人的表演,麵帶哂笑,看到莫問的猶豫之後,欲言又止。
他嚴格遵守著自己的身份,並不替莫問做任何決定。
莫問沉吟片刻,終於開口:“婦孺可以進城,你們留在城外。”
李俊兩人愣了一下,秦誼他們也愣了一下。
邊上的秦誼也暗自點了點頭,這樣也好,那些婦孺,或也有幾個好人,看著他們死,秦誼的心也沒有這樣硬。
莫問顯示了自己的俠義之心,也避開了李俊兩人‘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計策。
他看著兩人明明白白的說道:“我對你們並無好感,甚至換個地方,我可能會先拔刀。但那些婦孺,未必真的親自犯下了多大的罪惡,所以,他們可以進城。但你們不行,我信不過你們。你們先前也說,青壯還能支撐,那就讓婦孺進城,你們留在城外。”
李俊苦笑道:“莫舵主高義,但城內既然有居住之地,也還請莫舵主允許我們進城,我們願意接受莫舵主的看守。我們一定隻在莫舵主規定的區域之內活動,絕不踏出半步。若有違背,全憑莫舵主責罰。”
莫問堅決的搖頭,他說:“那些婦孺,或許真有可憐之人,但你們,可憐在哪裏?”
朱顯真道:“其實我們原來也不過是普通百姓,活不下去了,這才躲進了山裏。”
他說:“莫舵主這大半年,不也為了自己帶領的百萬災民,打下了數座城池嗎,何以對我們就如此厭惡?”
他說得頗為可憐,莫問卻冷笑起來:“青雲郡裏,雲嶺之中,三十六股土匪,有誰是良善之輩?”
莫問對他們也頗有耳聞,那是連青雲郡官兵都要害怕的存在。
邊上的秦誼也再也忍不住出口大罵:“好不要臉,莫舵主允許婦孺進城,已是善心大發,你們還尤不知足,今年以前,青雲郡數十年沒天災人禍,何以就把你們逼到落草為寇的地步了?”
被人道出了跟腳,李俊兩人的神色也沒有絲毫的變化。
當土匪,講究個能屈能伸,現在有求於人,被罵兩句,他們也能笑著應了。
朱顯真對著秦誼說道:“老先生此言有誤,雖無天災,人禍卻不少,這天下,苛捐雜稅,那年都能逼死幾個人。”
秦誼頗為憤怒,但卻不能反駁,因為他知道,朱顯真說的是實情。他當著這麽多年的禦史,彈劾的此類官員,也不再少數。
朱顯真讓秦誼閉了口,也就不再追問。
他轉頭對著莫問說道:“就算莫舵主對我們多有鄙夷,我等也不在辯解。畢竟這天下是何模樣,莫舵主也頗為清楚。”
“但我等現在不過是祈求庇護而已,與莫舵主你們一樣,都是災民。”
“就算對我等有不放心,但已經派人看守,難道我們十來萬人,還能比得上莫舵主麾下百萬餓鬼,若有異動,豈不是自取滅亡?”
莫問搖頭:“你們先前也說了,並無多少糧食,進了城,沒了糧食,難免鋌而走險。我如何能讓你們進城?”
這就是雙方的症結所在了。
李俊皺著眉頭,問道:“莫舵主真的拿不出一點糧食,賑濟一下我等?”
他說:“這天氣冷下來了,眼看雲河馬上就要凍住。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往雲國,那裏自然有更多的糧食。”
莫問搖頭:“八十七萬餓鬼,每日一頓清粥,伴著枯草、樹葉,能撐十日。”
十天……誰也不敢說,雲河十天之內就能凍住。
若是再加上二十萬人口,就隻能夠支撐七天。
李俊問道:“能否先給予我們一份,七天之後,若雲河還沒有凍住,大家再一起想辦法?”
莫問認真的看著他問道:“你能有什麽辦法?”
李俊沒有回答,他確實沒能想到什麽辦法。糧食不能憑空變出來。
沒有辦法,莫問怎會帶著百萬災民與這些土匪抱著一起餓死?
雙方終究是沒有談攏,莫問答應他們讓婦孺進城,他們也隻說,回去考慮一下。
其實就像莫問為了避免讓他們進城之後,鋌而走險的作亂,對已經能活下去的百萬餓鬼造成更多的損傷,所以直接把他們拒絕在城外,讓他們攻城的時候,自己防守,會減少更多的損傷。
他們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就為了自己自己的家人,就完全拋棄自己活下去的希望。
沒有糧食,他們終究是要攻城的,如果此時將家人放進城內,豈不是把人質主動送到了莫問手中?
所有人都在兩難。
莫問難在怎麽樣將現在這些人,最大限度的,全都帶到雲國。
而李俊他們為難在是讓家人活,自己去死,還是帶著家人,一起拚一把,說不定能一起活下去。
莫問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門外,始終沒有說出能去雲國的話。
因為,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一夥土匪。
其實這也是莫問不答應他們進城的一個很大原因。
畢竟如果讓他們進城了,離開的時候,是帶著一起走,還是撇開他們,自己這些人過去?
但是隻要進了城,還能撇開嗎?
現在他們在城外,自己這些人出城的時候,他們就算之後跟上來,也不敢太過接近,到時候就給雲國留出了防守的時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