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時剛過,待漏院門前已然燈火通明,賣吃食的小商販從四處聚集而來,紛紛支起了攤位,居住在汴京各處的常參官們也陸陸續續趕到待漏院。小廝們伺候自家主人落座,便各自出去張羅早飯,沽酒的沽酒,買肉的買肉,寒暄聲、議價聲交織一起,在一盞盞燈火的映襯之下,頓時將冷清的皇城一隅變成了一番熱鬧景象。
在眾多小廝當中,有一人甚是與眾不同,此人從麵相來看,剛過而立年紀,麵若銀盤,一雙濃眉,一對鳳眼,舉手投足卻不似一般家仆隨從,眉宇間帶了幾分沉穩雍容之氣。此人名為曾正,正是魯國公曾公亮的仆從。
估酒的小販見曾正過來,連忙招呼到:“哥哥這廂來,”然後用手指了指身邊的一個酒壇,“這是我昨日取出的一壇陳年好酒,今日何不篩些與你家國公爺品嚐品嚐。”曾正聽罷微微一躬,“煩勞惦念,”小販一邊打開壇封,一邊繼續說道:“現在已過秋分時節,正好買些給你家主人暖暖身子”。
壇封一開,果然一陣酒香撲麵而來,身邊不禁傳來陣陣讚歎:“好酒!”曾正本就是好酒之人,見了此等好酒,一邊從懷中取錢,一邊低聲說道:“店家多賣一瓶於我,待我回去細細品來。”小販哂笑道:“這有甚難,都說哥哥是在世的劉伶,這瓶送與哥哥便是。”
正在二人寒暄之際,身旁有人朗聲道:“此等酒香,必是佳釀,世人都讚我‘蒲中酒’,卻不流於市井,而坊間所讚眉壽、仙醪,俗豔俊烈又難登大雅之堂,不似這般清香悠遠。”曾正循著聲音轉頭看去,借著燈火,隻見說話之人身著朱色朝服,腰束大帶,白綾襪黑皮履,腰間配有玉佩、錦綬,年紀大約也在而立上下,五官卻是看不真切。曾正看來人腰間所帶之物,必在六品以上,便深鞠一躬,揖手道:“見過大人。”一旁的小販也連忙學著曾正的樣,作揖鞠躬。
來人對二人也不理睬,徑直走到酒壇前,深吸一口氣,隨即麵露喜色,命令身邊的仆從:“你等將這壇好酒抬回府中,切莫虧待了這位店家。”言罷轉身就要離去,就在轉身的一瞬,不經意間與曾正四目相對,來人麵色突然一沉,嘴唇微微一顫,似是要說些什麽,但並未出口。
曾正此時卻情不自禁,口中喃喃自語道:“苗......昌裔。”
聽到曾正小聲說出自己的名字,那人輕輕抬起右手向他擺了擺,意思是不要聲張,不過他的動作幅度之小,就連一旁的估酒小販都未察覺。此時,五更梆聲響起,一旁有剛到的官員過來給那人見禮:“這可是新遷的司天監少監司馬皓?”那人回禮答道:“正是在下。”旋即和那位官員一邊寒暄,一邊攬腕向皇城大門走去,神情泰然如初。
曾正看著司馬皓遠去的背影,不禁暗自搖了搖頭。
散朝之時,天光已經大亮,曾正一邊伺候著主人上馬,一邊四下用餘光掃視著周圍,卻並未見到司馬皓的身影。曾公亮看出曾正似乎有點心不在焉,便問道:“你可是有什麽事情要向我稟報?”曾正回過神來答道:“稟大人,無事。”曾公亮也不多問,輕叩了一下馬鐙,“回府!”
曾公亮時年七十有餘,雖也算得上矍鑠,但早已不複當年之勇,曾府卻依然門庭若市,賓客絡繹不絕,每每對付這些迎來送往就已覺得甚是乏力的魯國公,早生了歸隱田園的念頭,所以一進府門,便差遣管家把那些等候多時的訪客一一打發走,獨自一人半臥在書房的床榻上閉目養神。
不多時,曾正端著一碗剛剛煎好的滋補湯藥進了書房,見魯國公正在小憩,便輕手輕腳地將藥放在桌子上,緩緩向後退下,還沒退出書房,就聽到魯國公喚他:“曾正,到近前來,我有話問你。”曾正急忙快步走到近前,身體微躬,輕輕地說了一個“是”字。
“曾正,你來我府上已有十載了吧?”魯國公慢慢直起身子,未等曾正作答繼續說到:“你來時應當是而立之年,如今已過不惑,但我觀你容顏,始終無甚變化。”說罷抬起頭來看著曾正,少頃,半開玩笑地追問了一句:“你可是有什麽駐顏之法?”
曾正似乎早有這一問的準備,謙恭地深施一禮,答道:“主人不要拿小人的取笑,依小人看來,似是咱們府裏有一股浩然之氣,滋人養物,主人老驥伏櫪,精神日漸矍鑠,我等下人們當然也是個個精神百倍。”
魯國公聽罷哈哈大笑,“花言巧語,不過老夫看來,‘潛龍勿用,陽在下也’,你恐怕並非這麽簡單吧。不過無妨,老夫在朝為官多年,觀人不勝枚舉,依老夫看,你不是什麽奸佞之徒,隻是不知你另有什麽隱情,今日並無旁人在側,可否告知老夫一二?”
曾正臉上露出一副驚恐的神情,又深施了一躬,“主人何出此言,小人惶恐。”
魯國公站起身,用手托起曾正,“你不必如此驚慌,幾日前你與管事曾陶飲酒,酒醉之時你說不日我們就要遷至河陽,可有此事啊?”
曾正聽罷麵色微微一變,默不作聲。
“你可知老夫今日上朝,官家給了我什麽恩典?”魯國公托起曾正的手,突然用力攥住:“官家賜了老夫一個河陽節度使的差事,我倒要問問,你又是從何而知的?”
曾正此時並未立刻回答,隻是雙目低垂,也不正視魯國公的眼睛,思忖了片刻,才緩緩輕聲說道:“主人可知道司天監少監司馬皓。”
魯國公一怔,曾正繼續說道:“司馬皓,字晗正,乃是小人的同鄉,又是兒時好友,此事正是司馬皓酒後失言,告知小人的。”
“此話當真?司馬皓官至四品,又怎會與你飲酒敘舊。”
“小人不敢欺瞞主人,司馬皓初入京師為官,喚小人一同飲酒,為的是從小人這裏知悉一些風物人情。”
“老夫姑且信你,你速去命人備轎,看來這司馬少監,是一定要去拜一拜了。”
曾正退出書房,心中暗想:果然天意難違,正好借此機會讓國公去試探試探這司馬晗正。
在眾多小廝當中,有一人甚是與眾不同,此人從麵相來看,剛過而立年紀,麵若銀盤,一雙濃眉,一對鳳眼,舉手投足卻不似一般家仆隨從,眉宇間帶了幾分沉穩雍容之氣。此人名為曾正,正是魯國公曾公亮的仆從。
估酒的小販見曾正過來,連忙招呼到:“哥哥這廂來,”然後用手指了指身邊的一個酒壇,“這是我昨日取出的一壇陳年好酒,今日何不篩些與你家國公爺品嚐品嚐。”曾正聽罷微微一躬,“煩勞惦念,”小販一邊打開壇封,一邊繼續說道:“現在已過秋分時節,正好買些給你家主人暖暖身子”。
壇封一開,果然一陣酒香撲麵而來,身邊不禁傳來陣陣讚歎:“好酒!”曾正本就是好酒之人,見了此等好酒,一邊從懷中取錢,一邊低聲說道:“店家多賣一瓶於我,待我回去細細品來。”小販哂笑道:“這有甚難,都說哥哥是在世的劉伶,這瓶送與哥哥便是。”
正在二人寒暄之際,身旁有人朗聲道:“此等酒香,必是佳釀,世人都讚我‘蒲中酒’,卻不流於市井,而坊間所讚眉壽、仙醪,俗豔俊烈又難登大雅之堂,不似這般清香悠遠。”曾正循著聲音轉頭看去,借著燈火,隻見說話之人身著朱色朝服,腰束大帶,白綾襪黑皮履,腰間配有玉佩、錦綬,年紀大約也在而立上下,五官卻是看不真切。曾正看來人腰間所帶之物,必在六品以上,便深鞠一躬,揖手道:“見過大人。”一旁的小販也連忙學著曾正的樣,作揖鞠躬。
來人對二人也不理睬,徑直走到酒壇前,深吸一口氣,隨即麵露喜色,命令身邊的仆從:“你等將這壇好酒抬回府中,切莫虧待了這位店家。”言罷轉身就要離去,就在轉身的一瞬,不經意間與曾正四目相對,來人麵色突然一沉,嘴唇微微一顫,似是要說些什麽,但並未出口。
曾正此時卻情不自禁,口中喃喃自語道:“苗......昌裔。”
聽到曾正小聲說出自己的名字,那人輕輕抬起右手向他擺了擺,意思是不要聲張,不過他的動作幅度之小,就連一旁的估酒小販都未察覺。此時,五更梆聲響起,一旁有剛到的官員過來給那人見禮:“這可是新遷的司天監少監司馬皓?”那人回禮答道:“正是在下。”旋即和那位官員一邊寒暄,一邊攬腕向皇城大門走去,神情泰然如初。
曾正看著司馬皓遠去的背影,不禁暗自搖了搖頭。
散朝之時,天光已經大亮,曾正一邊伺候著主人上馬,一邊四下用餘光掃視著周圍,卻並未見到司馬皓的身影。曾公亮看出曾正似乎有點心不在焉,便問道:“你可是有什麽事情要向我稟報?”曾正回過神來答道:“稟大人,無事。”曾公亮也不多問,輕叩了一下馬鐙,“回府!”
曾公亮時年七十有餘,雖也算得上矍鑠,但早已不複當年之勇,曾府卻依然門庭若市,賓客絡繹不絕,每每對付這些迎來送往就已覺得甚是乏力的魯國公,早生了歸隱田園的念頭,所以一進府門,便差遣管家把那些等候多時的訪客一一打發走,獨自一人半臥在書房的床榻上閉目養神。
不多時,曾正端著一碗剛剛煎好的滋補湯藥進了書房,見魯國公正在小憩,便輕手輕腳地將藥放在桌子上,緩緩向後退下,還沒退出書房,就聽到魯國公喚他:“曾正,到近前來,我有話問你。”曾正急忙快步走到近前,身體微躬,輕輕地說了一個“是”字。
“曾正,你來我府上已有十載了吧?”魯國公慢慢直起身子,未等曾正作答繼續說到:“你來時應當是而立之年,如今已過不惑,但我觀你容顏,始終無甚變化。”說罷抬起頭來看著曾正,少頃,半開玩笑地追問了一句:“你可是有什麽駐顏之法?”
曾正似乎早有這一問的準備,謙恭地深施一禮,答道:“主人不要拿小人的取笑,依小人看來,似是咱們府裏有一股浩然之氣,滋人養物,主人老驥伏櫪,精神日漸矍鑠,我等下人們當然也是個個精神百倍。”
魯國公聽罷哈哈大笑,“花言巧語,不過老夫看來,‘潛龍勿用,陽在下也’,你恐怕並非這麽簡單吧。不過無妨,老夫在朝為官多年,觀人不勝枚舉,依老夫看,你不是什麽奸佞之徒,隻是不知你另有什麽隱情,今日並無旁人在側,可否告知老夫一二?”
曾正臉上露出一副驚恐的神情,又深施了一躬,“主人何出此言,小人惶恐。”
魯國公站起身,用手托起曾正,“你不必如此驚慌,幾日前你與管事曾陶飲酒,酒醉之時你說不日我們就要遷至河陽,可有此事啊?”
曾正聽罷麵色微微一變,默不作聲。
“你可知老夫今日上朝,官家給了我什麽恩典?”魯國公托起曾正的手,突然用力攥住:“官家賜了老夫一個河陽節度使的差事,我倒要問問,你又是從何而知的?”
曾正此時並未立刻回答,隻是雙目低垂,也不正視魯國公的眼睛,思忖了片刻,才緩緩輕聲說道:“主人可知道司天監少監司馬皓。”
魯國公一怔,曾正繼續說道:“司馬皓,字晗正,乃是小人的同鄉,又是兒時好友,此事正是司馬皓酒後失言,告知小人的。”
“此話當真?司馬皓官至四品,又怎會與你飲酒敘舊。”
“小人不敢欺瞞主人,司馬皓初入京師為官,喚小人一同飲酒,為的是從小人這裏知悉一些風物人情。”
“老夫姑且信你,你速去命人備轎,看來這司馬少監,是一定要去拜一拜了。”
曾正退出書房,心中暗想:果然天意難違,正好借此機會讓國公去試探試探這司馬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