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存一不費吹灰之力製服了銀蚺仙李熙潸,李熙潸自知遠非眼前這位道人的對手,便隨機應變領著施存一去往參天眾所在萬歲山大則莊,也好探明此人到底是何用意。
來至莊內,李熙潸將施存一領至徐百祥所住“層雲閣”內,便命人備上茶水點心招待,自己轉到後院去請徐百祥出來。
施存一一邊飲茶,一邊端詳這閣內,雖說是正堂,卻有一架藤床置於堂內,藤床上紮有紙帳,紙帳上繪有歲寒三友,紙帳內的帳柱四頭各自掛著一個壁瓶,插著曬幹的梅枝,床架角落有個竹製小書架,架上存有枕邊愛書,伸手可得,還置有一個熏香小爐,香煙縹緲,如雪的紙帳頃刻間籠起縷縷的清香。
施存一心中暗想,想必這層雲閣的主人,定是仰慕魏晉名士之流,若逢夏日,伴著百花繽紛之香,於午夜夢回之際,皺紋隱隱的紙賬上疊映圓月淡淡的疏影,必是一番愜意之境。就在施存一觀看閣內陳設入神之時,門口傳來一聲輕嗽,施存一轉頭看去,見一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踱入閣內,身後跟隨著一個仆從,手裏捧著香爐和一塊合香。
中年人先是對施存一深施一禮,然後招呼施存一坐到書案之前,仆從放好香爐,點燃合香,便開始在一旁烹茶。此合香並非凡品,香氣清遠深長,施存一恐怕其中有詐,便運了一口內力品了一下香氣,香氣中有烏沉、丁香、龍腦、麝香,並無有毒之物,施存一不由自主讚了一句“好香!”
聽到施存一讚歎,中年男人不禁微微一笑,輕聲道:“在下徐百祥是也,不知施道長雲鬥幾何?上字為何?”
施存一聽罷,連忙拱手施禮“小道施存一乃是華陽子施真人門下。”
“原來是施真人高足,失敬,失敬。”徐百祥此時眼中略過一絲驚喜之色,從仆從手中接過研磨好的茶末及茶具,將身邊仆從遣走。一邊調製茶膏一邊輕聲說道:“適才之事,還望道長見諒,不知道長隨李掌門前來,所為何事?”
“先生不必客氣,小道開門見山,此番前來,正是為得先生所說‘改天’二字。”徐百祥此時正用茶筅擊拂茶膏,聽到施存一說出“改天”,手中不免慌亂了一下,於是放下手中茶筅,穩了一下心神,將一盞清茶奉到施存一身前。“道長請用茶。”
施存一雙手捧起建盞,細細品了一口,目光卻並未離開徐百祥。
徐百祥並未作聲,隻是繼續擊拂茶膏,片刻,也為自己點了一盞清茶,才慢悠悠地說道:“道長既然已經知道,那在下便直陳肺腑。百祥乃是嶺南人士,幼年也曾寒窗苦讀,博覽群書,才略絕不在人之後,卻屢試不中。縱觀太祖立朝以來,至今已有五帝,幅員至廣,官吏至眾。然廉吏十之有一,貪吏十之有九。小吏貪腐,便冤案叢生,封疆大吏黷貨,則朝野上下一片閉塞,能者不能居其位,廉者不能聞其名。如百祥這般,士林之中,又何止千萬人。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不過八百。一朝興亡,不過區區數百載,而天下有識之士,無窮盡矣,百祥不曾有不臣之心,所言‘改天’,為的是天下寒士能有容身之所,普天之下再無道旁餓莩。人人安居樂業,無尊卑之分,凡事陳力就列,無屍位素餐。此乃大同,此乃天道。”
施存一看徐百祥神色,此時已經全然忘我,便對其所言更確信了幾分,如若此人果真有如此心胸,倒與司馬皓不謀而合。施存一雖心中仍存有些許疑慮,但已對徐百祥徒增了幾分認同。隻見施存一緩緩放下手中建盞,微微一笑,問道:“先生此話當真?”語氣中略帶質疑,但又有幾分威嚇之意。
徐百祥正色道:“方才所說,並無半句戲言。”
施存一口中說了一個“好”字,手腕一抖,手中刀已架在徐百祥脖頸之上,“既然先生有如此抱負,想必也做了成仁的打算,無論先生初衷為何,單憑這兩個字,也當以謀反論處。”
徐百祥雖是一介寒儒,卻也有幾分骨氣,見施存一兵刃相向,並未慌張,慢慢說道:“成敗憑機緣,生死皆承負,既然事已至此,全憑道長發落便是。”說罷,雙眼一閉。
施存一見狀,緩緩收了手中刀,語氣又恢複平常,“先生不必如此,剛剛小道隻是試探,還望先生見諒,畢竟茲事體大,絕非三言兩語便可證明心意的。”
徐百祥睜開眼睛,看了看施存一,“道長有此疑慮,也不足為奇,隻是我等損兵折將,費盡心力隻為請司馬少卿當麵一敘,這一番功夫,道長應該都清楚的很。”
“先生確實煞費苦心。”施存一一邊應和,一邊心中暗想當日在司馬皓府上用槍的那位大漢,出招之時並未見其有留手之意,況且之前偷聽那幾個人密談,言語中已然透露殺機,與徐百祥所言頗為不符。再加之私自下山之前,便得知師傅欲對司馬皓不利,看來這參天眾內,也有不為徐百祥所知的隱情。想到這裏,施存一話鋒一轉:“既然先生想請司馬少卿,何不遣人送去書信,又何必用此綠林草莽之舉。”
徐百祥此時麵露慚色,“在下誌在必得,才想到以此朝施暮戮之策讓司馬少卿屈從,實在慚愧。”
施存一聽罷微微點頭,心中卻是一驚,沒想到眼前這位風雅之士行事卻如此果決,絕非等閑之輩。
二人正欲繼續攀談,忽聽得外麵有人來報,說是一女子前來闖莊,武功甚是高強,李掌門已經帶人前去探明究竟,徐百祥急忙止住來人,示意去閣外等候,回過身來給施存一施禮以表歉意,便急匆匆走出閣外。
施存一以資質而言,乃是千年一遇的學武奇才,不僅骨骼精奇,更是耳聰目明,非凡人可比,二人於閣外耳語之際,施存一隱約聽到“得手”二字,心下莫不是司馬皓已經被人虜到莊中,正欲仔細聆聽,隻見報信之人已經輕輕帶上房門,在閣外叮囑道:“道長在閣內稍事休息,我家主人有要緊事,去去就回,道長若有差遣,吩咐小人便是。”
施存一隨口應了一句,悄悄轉至窗前,見窗外無人,便輕身一躍,出了層雲閣,隨即縱身上了房頂,伏身向下看去,隻見徐百祥帶著十餘名鄉勇正往莊外趕去。
施存一不敢耽擱,見不遠處有幾件晾曬的鄉勇衣服,便偷偷換在身上,尾隨眾人一起來到莊外。
此時莊外,丁素錦和李熙潸正打在一處,原來追趕丁素錦的五個大漢,不但沒能擒住丁素錦,反倒四死一傷,受傷的這個被丁素錦押著當做向導,一路來到大則莊前。丁素錦正欲等待入夜再潛入莊內之時,負傷的大漢卻掙脫了捆綁的繩索,偷偷跑了回來,李熙潸得到消息便迅速帶了十餘個門人和鄉勇出莊查探,不巧正遇上丁素錦,於是二人便動起手來,一時間打的難解難分。
來至莊內,李熙潸將施存一領至徐百祥所住“層雲閣”內,便命人備上茶水點心招待,自己轉到後院去請徐百祥出來。
施存一一邊飲茶,一邊端詳這閣內,雖說是正堂,卻有一架藤床置於堂內,藤床上紮有紙帳,紙帳上繪有歲寒三友,紙帳內的帳柱四頭各自掛著一個壁瓶,插著曬幹的梅枝,床架角落有個竹製小書架,架上存有枕邊愛書,伸手可得,還置有一個熏香小爐,香煙縹緲,如雪的紙帳頃刻間籠起縷縷的清香。
施存一心中暗想,想必這層雲閣的主人,定是仰慕魏晉名士之流,若逢夏日,伴著百花繽紛之香,於午夜夢回之際,皺紋隱隱的紙賬上疊映圓月淡淡的疏影,必是一番愜意之境。就在施存一觀看閣內陳設入神之時,門口傳來一聲輕嗽,施存一轉頭看去,見一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踱入閣內,身後跟隨著一個仆從,手裏捧著香爐和一塊合香。
中年人先是對施存一深施一禮,然後招呼施存一坐到書案之前,仆從放好香爐,點燃合香,便開始在一旁烹茶。此合香並非凡品,香氣清遠深長,施存一恐怕其中有詐,便運了一口內力品了一下香氣,香氣中有烏沉、丁香、龍腦、麝香,並無有毒之物,施存一不由自主讚了一句“好香!”
聽到施存一讚歎,中年男人不禁微微一笑,輕聲道:“在下徐百祥是也,不知施道長雲鬥幾何?上字為何?”
施存一聽罷,連忙拱手施禮“小道施存一乃是華陽子施真人門下。”
“原來是施真人高足,失敬,失敬。”徐百祥此時眼中略過一絲驚喜之色,從仆從手中接過研磨好的茶末及茶具,將身邊仆從遣走。一邊調製茶膏一邊輕聲說道:“適才之事,還望道長見諒,不知道長隨李掌門前來,所為何事?”
“先生不必客氣,小道開門見山,此番前來,正是為得先生所說‘改天’二字。”徐百祥此時正用茶筅擊拂茶膏,聽到施存一說出“改天”,手中不免慌亂了一下,於是放下手中茶筅,穩了一下心神,將一盞清茶奉到施存一身前。“道長請用茶。”
施存一雙手捧起建盞,細細品了一口,目光卻並未離開徐百祥。
徐百祥並未作聲,隻是繼續擊拂茶膏,片刻,也為自己點了一盞清茶,才慢悠悠地說道:“道長既然已經知道,那在下便直陳肺腑。百祥乃是嶺南人士,幼年也曾寒窗苦讀,博覽群書,才略絕不在人之後,卻屢試不中。縱觀太祖立朝以來,至今已有五帝,幅員至廣,官吏至眾。然廉吏十之有一,貪吏十之有九。小吏貪腐,便冤案叢生,封疆大吏黷貨,則朝野上下一片閉塞,能者不能居其位,廉者不能聞其名。如百祥這般,士林之中,又何止千萬人。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不過八百。一朝興亡,不過區區數百載,而天下有識之士,無窮盡矣,百祥不曾有不臣之心,所言‘改天’,為的是天下寒士能有容身之所,普天之下再無道旁餓莩。人人安居樂業,無尊卑之分,凡事陳力就列,無屍位素餐。此乃大同,此乃天道。”
施存一看徐百祥神色,此時已經全然忘我,便對其所言更確信了幾分,如若此人果真有如此心胸,倒與司馬皓不謀而合。施存一雖心中仍存有些許疑慮,但已對徐百祥徒增了幾分認同。隻見施存一緩緩放下手中建盞,微微一笑,問道:“先生此話當真?”語氣中略帶質疑,但又有幾分威嚇之意。
徐百祥正色道:“方才所說,並無半句戲言。”
施存一口中說了一個“好”字,手腕一抖,手中刀已架在徐百祥脖頸之上,“既然先生有如此抱負,想必也做了成仁的打算,無論先生初衷為何,單憑這兩個字,也當以謀反論處。”
徐百祥雖是一介寒儒,卻也有幾分骨氣,見施存一兵刃相向,並未慌張,慢慢說道:“成敗憑機緣,生死皆承負,既然事已至此,全憑道長發落便是。”說罷,雙眼一閉。
施存一見狀,緩緩收了手中刀,語氣又恢複平常,“先生不必如此,剛剛小道隻是試探,還望先生見諒,畢竟茲事體大,絕非三言兩語便可證明心意的。”
徐百祥睜開眼睛,看了看施存一,“道長有此疑慮,也不足為奇,隻是我等損兵折將,費盡心力隻為請司馬少卿當麵一敘,這一番功夫,道長應該都清楚的很。”
“先生確實煞費苦心。”施存一一邊應和,一邊心中暗想當日在司馬皓府上用槍的那位大漢,出招之時並未見其有留手之意,況且之前偷聽那幾個人密談,言語中已然透露殺機,與徐百祥所言頗為不符。再加之私自下山之前,便得知師傅欲對司馬皓不利,看來這參天眾內,也有不為徐百祥所知的隱情。想到這裏,施存一話鋒一轉:“既然先生想請司馬少卿,何不遣人送去書信,又何必用此綠林草莽之舉。”
徐百祥此時麵露慚色,“在下誌在必得,才想到以此朝施暮戮之策讓司馬少卿屈從,實在慚愧。”
施存一聽罷微微點頭,心中卻是一驚,沒想到眼前這位風雅之士行事卻如此果決,絕非等閑之輩。
二人正欲繼續攀談,忽聽得外麵有人來報,說是一女子前來闖莊,武功甚是高強,李掌門已經帶人前去探明究竟,徐百祥急忙止住來人,示意去閣外等候,回過身來給施存一施禮以表歉意,便急匆匆走出閣外。
施存一以資質而言,乃是千年一遇的學武奇才,不僅骨骼精奇,更是耳聰目明,非凡人可比,二人於閣外耳語之際,施存一隱約聽到“得手”二字,心下莫不是司馬皓已經被人虜到莊中,正欲仔細聆聽,隻見報信之人已經輕輕帶上房門,在閣外叮囑道:“道長在閣內稍事休息,我家主人有要緊事,去去就回,道長若有差遣,吩咐小人便是。”
施存一隨口應了一句,悄悄轉至窗前,見窗外無人,便輕身一躍,出了層雲閣,隨即縱身上了房頂,伏身向下看去,隻見徐百祥帶著十餘名鄉勇正往莊外趕去。
施存一不敢耽擱,見不遠處有幾件晾曬的鄉勇衣服,便偷偷換在身上,尾隨眾人一起來到莊外。
此時莊外,丁素錦和李熙潸正打在一處,原來追趕丁素錦的五個大漢,不但沒能擒住丁素錦,反倒四死一傷,受傷的這個被丁素錦押著當做向導,一路來到大則莊前。丁素錦正欲等待入夜再潛入莊內之時,負傷的大漢卻掙脫了捆綁的繩索,偷偷跑了回來,李熙潸得到消息便迅速帶了十餘個門人和鄉勇出莊查探,不巧正遇上丁素錦,於是二人便動起手來,一時間打的難解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