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蕃兵在鬆林內搜尋了一陣,並未尋得陸伯庸,領頭的軍士借著火把的光亮四處照了一番,口中喃喃道:“這便怪了,初進這片鬆林,行了不久,便見過這棵怪鬆。”而後提高嗓音:“你們過來看!”說罷將火把向麵前一顆鬆樹湊了湊,身邊眾人圍攏過來,原來是一棵形如蛟龍出海之態的怪鬆,“怎的尋了這許久,在此地又見了?”
身旁一個蕃兵打趣道:“許是這林中怪鬆都是這般形態,某要大驚小怪。”
於是眾蕃兵又繼續搜尋陸伯庸,搜了約莫二刻,幾個蕃兵覺得有些乏累,便找了棵鬆樹依著坐下歇息,剛剛坐定,便有人驚呼:“這可是剛剛那棵怪鬆?”眾人打著火把照將過去,真真和適才所見的那棵怪鬆一模一樣。
此時眾蕃兵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隻覺得背後一整惡寒,似有千百鬼魅從四麵八方消無聲息聚攏而來,有些膽小的竟腳下癱軟,癡癡地坐在了地上。正在眾人驚恐之際,忽的又刮來一陣陰風,吹滅了幾個火把,頓時更加昏暗起來,前方鬆林之中還傳來窸窣之聲,幾個膽大的蕃兵見此情形,各自舉起手中的兵刃,身貼身向鬆林深處探去,剛剛走出一箭開外,突然從幾棵樹後竄出幾條人影,不由分說便向這幾個蕃兵殺來,幾人急忙迎戰,後麵的蕃兵見有埋伏,連忙舉起火把趕了上來,接著光亮方才看清,原來對麵正是前麵進來搜尋梁督監的軍士。
見是自己人,大家各自收手,有人便詢問梁督監的下落,那幾個人隻是低頭歎氣,說道:“進來這片鬆林也有半個多時辰了,莫說督監的下落,就連自家兄弟都走散了大半,這林中不知是有什麽障眼,我等也是誤打誤撞才遇在一起,就如方才情形一般無二,交手之時都不知是敵是友。”
有人驚道:“莫非是中了那妖道的埋伏?”
一旁又有人道:“中了埋伏又當如何?還能破了這埋伏不成。此番不知辦的什麽鳥差,引來這些神仙鬼怪,先是來了一男一女,身高足有八尺,猶如惡鬼一般,逢人便殺,後又來了這妖道,若有人近他身前,不是兵刃脫手便是下跪,依我看,不妨就在此歇息,待到明日天光大亮,再做出去的打算。”
眾人細想,也唯有如此。便各自收了兵刃,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生了幾堆篝火,歇息去了。
這廂蕃兵歇息,不遠處鬆林暗處之中真真看呆了傅義亥等人。適才傅義亥等人看得真切,無端的一眾軍士卻個個猶如籠中飛鳥,在鬆林之中盤旋數遭,就是尋不得出路,心中不由得生了敬佩之情,便轉過身去看了看一旁的李文英,壓低聲音問道:“李先生這是用了什麽法術?怎的這些人兀自有進無回。”
李文英微微一笑,低聲回道:“便不是什麽法術,傅掌門可聽過後漢三國諸葛武侯所用奇門遁甲麽?”
原來在傅義亥遊說朱彤、王盛之時,李文英與薛伏已然到了這片鬆林,查驗了一番地形,便起了羅經盤,而後找了附近的樵夫,用了些銀兩,伐倒了幾棵,隻是橫在地上也不拖走,又讓薛伏等人折了些灌木,按照李文英的部署,插在了地上。待“休、開、生”三門處置停當,李文英便去做了引路的標記,薛伏等人各自記在心中,便早早去了大營之外埋伏妥當。李文英自己則找了個隱秘的所在等候。
依照李文英的安排,陸伯庸先是趕到油坊莊,在莊上“仙不過”內擒了梁督監,故意放走一人前去報信,見這“調虎離山”之計奏效,便挾持梁督監直奔鬆林而來,路上故意讓外探窺見,進了鬆林之後遇到李文英接應,由李文英引領,說明一路之上所做標記,便來到鬆林深處一處所在,將梁督監堵住口舌,綁在一棵鬆樹之上。之後便到鬆林之外引誘救援的蕃兵。這些蕃兵剛剛入了埋伏,後麵傅義亥等人又引了一隊人馬過來,陸伯庸如法炮製,將傅義亥等人帶到林中,後麵追趕的蕃兵又入了埋伏。陸伯庸這才返回大營之中與薛伏等人會和,解救囚犯。
現下傅義亥看得真真切切,這眾多蕃兵,就生生被這幾棵鬆樹,幾叢灌木困住,不得脫身。生平算是頭一遭見人用這奇門遁甲,莫說是凡夫俗子,恐怕神仙進了這奇門遁甲之中,也是難逃。再看李文英身邊眾人,個個武藝拔群,又不知從哪裏尋來這西夏的王宮貴胄,確實不是等閑的作為,若是真的跟隨他們去往西夏走上一遭,這一套富貴,縱是後世三代,怕是也受用不盡。想到這裏,傅義亥整了整衣冠,向李文英深施一禮,“李先生這番手段,小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如蒙不棄,日後但憑先生差遣便是。”
李文英連忙用手攙扶,“傅掌門莫要多禮,此處不宜久留,押上這梁督監,我還需等星夜趕路,隨著景思立將軍手下這幾位官差去個落腳的所在。”
一行人押著梁督監,走出鬆林上了官道,行不多遠,又轉至驛道,走到醜時,方才見到不遠處有燈火閃耀,景思立手下用手指了指前麵,“前方便是驛館。”
眾人來至驛館,薛伏向守夜的軍士交了驛券,並叮囑道:“我等拿了一個細作,安排個僻靜的所在,要連夜審問於他。”軍士會意,便帶著眾人來到驛館後院一排房屋,“此處無人,諸位上差請自便。”
李文英、陸伯庸二人帶著梁督監進了西廂的屋子,其餘人等各自安排停當,便睡下了。
陸伯庸掌了燈,將梁督監綁至在一把椅子之上,李文英坐在對麵,仔細打量了一番,才開口問道:“暫且委屈督監,隻是有些事情不明由來,小人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將督監請到此處。還望督監據實相告,你我方可各自成全。”
這梁督監倒是昨夜比別人多吃了一頓飽飯,此時雙眉一豎,喝道:“本官與你這一介草民無話可談!”
李文英微微一笑,“都監此話差矣,人生一世,或為國泰民安,或為榮華富貴,或為逍遙自在,自太祖立朝以來至我主萬歲登基大寶,自是國泰民安,似都監這般,定是錦衣玉食,自然不缺榮華富貴,唯在萬歲身側侍奉左右,少了這逍遙自在。”說到此處,李文英頓了頓,話鋒一轉:“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陰陽和合,天清地寧。故夫婦為人倫之始,造萬化之端。都監既無人倫之樂,自是無法逍遙。所以依在下之見,都監正是為求這逍遙,才如此這般。”
梁督監聽李文英如此一說,兩頰一紅,低頭不語。李文英繼續說道:“東漢魏郡內黃人士欒叔元,性質直,學覽經典,雖在中官,不與諸常侍交接。後陽氣通暢,白上乞退。這東漢欒巴既然有還陽之造化,都監又如何不能。”
梁督監聽到“還陽”二字,身子微微一顫,似是有話要說,卻又按奈下去。李文英見狀,起身走到梁督監身前,將綁繩鬆開:“都監不必羞臊,昔廣成子教黃帝房中之術,恐走失真氣而虧修養之宜,止欲禦敵可欲之境。世人煉外丹以補久虛積傷之損,以無情金石,鍛煉於煙焰之中,才是大謬,故借丹石還陽之說,更謬矣。今日我若成全都監,不知都監可否成全在下呢?”
此時梁督監霍然起身,一把攬住李文英的腕子,“你又如何成全於咱家?”
“這便不難,大而為天地,明而為日月,靈而為人。莫不稟二氣而生五行,運五行而貫三才也,法本無法,理歸自然,在下所說之法,與那東漢欒巴之法並無二致。隻有一折,都監需將那蕃客之事從實道來,我便將此法傳與都監。”
李文英一席話,其實正中梁督監下懷,那蕃客遊說梁督監為其所用,用的正是這丹藥還陽之說,今日被李文英一一道破。一席話下來,梁督監聽得字字有理,便也不再矯揉造作,揉了揉兩膀,在椅子上從新坐定,討了杯茶,吃了兩口,便開口道:“實不相瞞,咱家與那蕃客素不相識。皆因一日咱家途徑長安孫家瓦子前,聽的勾欄內鑼響,鬼使神差一般,便要聽聽宮調,怎料那說唱的頂老竟是個回鶻女子,那樣貌生的猶如月中的仙子一般,咱家見了,便著了心病,每日魂牽夢縈,不得好生安睡,於是命人四處尋醫問藥,想著若是能重振乾綱,再使些銀兩,定能與那女子陰陽和合,那便此生無憾了。正在命人打探之時,這蕃客毛遂自薦到了咱家的府上,隻說有還陽的丹藥,咱家心切,便依了他。這蕃客已然與咱家約定,此番若是擒得衛穆父女,待交於他手,咱家便能得這丹藥。”
“那這蕃客是何樣貌年紀?如何辨認?”
“這蕃客也是回鶻人模樣,年紀嗎......”梁督監剛剛說到這裏,突然窗外“嗖”的一聲響,陸伯庸說了句“不好!”便一個箭步上前將李文英撲倒在地。再轉頭看去,那梁督監已然中箭倒地。陸伯庸起身躍出屋外,隻見一個黑影輕輕上了房脊,陸伯庸心中暗想,此人適才突施冷箭之時,自己並未察覺,定是一等一的輕功身法,昨夜未進飯食,又施展內力耗費了許多氣力,縱使追將過去,也是徒勞。於是折返屋內。此時李文英正在給梁督監把脈,見陸伯庸進來,起身搖了搖頭,歎道:“不祿!”
陸伯庸也歎了口氣,“先生真真老漢一般的性子,為何不先問樣貌年紀,看這光景,怕是要托夢才能問出個端倪了。”
李文英苦笑一下,“罷了,那就有勞陸道長守夜,容在下試上一試。”說罷,上床歇息去了。
身旁一個蕃兵打趣道:“許是這林中怪鬆都是這般形態,某要大驚小怪。”
於是眾蕃兵又繼續搜尋陸伯庸,搜了約莫二刻,幾個蕃兵覺得有些乏累,便找了棵鬆樹依著坐下歇息,剛剛坐定,便有人驚呼:“這可是剛剛那棵怪鬆?”眾人打著火把照將過去,真真和適才所見的那棵怪鬆一模一樣。
此時眾蕃兵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隻覺得背後一整惡寒,似有千百鬼魅從四麵八方消無聲息聚攏而來,有些膽小的竟腳下癱軟,癡癡地坐在了地上。正在眾人驚恐之際,忽的又刮來一陣陰風,吹滅了幾個火把,頓時更加昏暗起來,前方鬆林之中還傳來窸窣之聲,幾個膽大的蕃兵見此情形,各自舉起手中的兵刃,身貼身向鬆林深處探去,剛剛走出一箭開外,突然從幾棵樹後竄出幾條人影,不由分說便向這幾個蕃兵殺來,幾人急忙迎戰,後麵的蕃兵見有埋伏,連忙舉起火把趕了上來,接著光亮方才看清,原來對麵正是前麵進來搜尋梁督監的軍士。
見是自己人,大家各自收手,有人便詢問梁督監的下落,那幾個人隻是低頭歎氣,說道:“進來這片鬆林也有半個多時辰了,莫說督監的下落,就連自家兄弟都走散了大半,這林中不知是有什麽障眼,我等也是誤打誤撞才遇在一起,就如方才情形一般無二,交手之時都不知是敵是友。”
有人驚道:“莫非是中了那妖道的埋伏?”
一旁又有人道:“中了埋伏又當如何?還能破了這埋伏不成。此番不知辦的什麽鳥差,引來這些神仙鬼怪,先是來了一男一女,身高足有八尺,猶如惡鬼一般,逢人便殺,後又來了這妖道,若有人近他身前,不是兵刃脫手便是下跪,依我看,不妨就在此歇息,待到明日天光大亮,再做出去的打算。”
眾人細想,也唯有如此。便各自收了兵刃,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生了幾堆篝火,歇息去了。
這廂蕃兵歇息,不遠處鬆林暗處之中真真看呆了傅義亥等人。適才傅義亥等人看得真切,無端的一眾軍士卻個個猶如籠中飛鳥,在鬆林之中盤旋數遭,就是尋不得出路,心中不由得生了敬佩之情,便轉過身去看了看一旁的李文英,壓低聲音問道:“李先生這是用了什麽法術?怎的這些人兀自有進無回。”
李文英微微一笑,低聲回道:“便不是什麽法術,傅掌門可聽過後漢三國諸葛武侯所用奇門遁甲麽?”
原來在傅義亥遊說朱彤、王盛之時,李文英與薛伏已然到了這片鬆林,查驗了一番地形,便起了羅經盤,而後找了附近的樵夫,用了些銀兩,伐倒了幾棵,隻是橫在地上也不拖走,又讓薛伏等人折了些灌木,按照李文英的部署,插在了地上。待“休、開、生”三門處置停當,李文英便去做了引路的標記,薛伏等人各自記在心中,便早早去了大營之外埋伏妥當。李文英自己則找了個隱秘的所在等候。
依照李文英的安排,陸伯庸先是趕到油坊莊,在莊上“仙不過”內擒了梁督監,故意放走一人前去報信,見這“調虎離山”之計奏效,便挾持梁督監直奔鬆林而來,路上故意讓外探窺見,進了鬆林之後遇到李文英接應,由李文英引領,說明一路之上所做標記,便來到鬆林深處一處所在,將梁督監堵住口舌,綁在一棵鬆樹之上。之後便到鬆林之外引誘救援的蕃兵。這些蕃兵剛剛入了埋伏,後麵傅義亥等人又引了一隊人馬過來,陸伯庸如法炮製,將傅義亥等人帶到林中,後麵追趕的蕃兵又入了埋伏。陸伯庸這才返回大營之中與薛伏等人會和,解救囚犯。
現下傅義亥看得真真切切,這眾多蕃兵,就生生被這幾棵鬆樹,幾叢灌木困住,不得脫身。生平算是頭一遭見人用這奇門遁甲,莫說是凡夫俗子,恐怕神仙進了這奇門遁甲之中,也是難逃。再看李文英身邊眾人,個個武藝拔群,又不知從哪裏尋來這西夏的王宮貴胄,確實不是等閑的作為,若是真的跟隨他們去往西夏走上一遭,這一套富貴,縱是後世三代,怕是也受用不盡。想到這裏,傅義亥整了整衣冠,向李文英深施一禮,“李先生這番手段,小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如蒙不棄,日後但憑先生差遣便是。”
李文英連忙用手攙扶,“傅掌門莫要多禮,此處不宜久留,押上這梁督監,我還需等星夜趕路,隨著景思立將軍手下這幾位官差去個落腳的所在。”
一行人押著梁督監,走出鬆林上了官道,行不多遠,又轉至驛道,走到醜時,方才見到不遠處有燈火閃耀,景思立手下用手指了指前麵,“前方便是驛館。”
眾人來至驛館,薛伏向守夜的軍士交了驛券,並叮囑道:“我等拿了一個細作,安排個僻靜的所在,要連夜審問於他。”軍士會意,便帶著眾人來到驛館後院一排房屋,“此處無人,諸位上差請自便。”
李文英、陸伯庸二人帶著梁督監進了西廂的屋子,其餘人等各自安排停當,便睡下了。
陸伯庸掌了燈,將梁督監綁至在一把椅子之上,李文英坐在對麵,仔細打量了一番,才開口問道:“暫且委屈督監,隻是有些事情不明由來,小人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將督監請到此處。還望督監據實相告,你我方可各自成全。”
這梁督監倒是昨夜比別人多吃了一頓飽飯,此時雙眉一豎,喝道:“本官與你這一介草民無話可談!”
李文英微微一笑,“都監此話差矣,人生一世,或為國泰民安,或為榮華富貴,或為逍遙自在,自太祖立朝以來至我主萬歲登基大寶,自是國泰民安,似都監這般,定是錦衣玉食,自然不缺榮華富貴,唯在萬歲身側侍奉左右,少了這逍遙自在。”說到此處,李文英頓了頓,話鋒一轉:“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陰陽和合,天清地寧。故夫婦為人倫之始,造萬化之端。都監既無人倫之樂,自是無法逍遙。所以依在下之見,都監正是為求這逍遙,才如此這般。”
梁督監聽李文英如此一說,兩頰一紅,低頭不語。李文英繼續說道:“東漢魏郡內黃人士欒叔元,性質直,學覽經典,雖在中官,不與諸常侍交接。後陽氣通暢,白上乞退。這東漢欒巴既然有還陽之造化,都監又如何不能。”
梁督監聽到“還陽”二字,身子微微一顫,似是有話要說,卻又按奈下去。李文英見狀,起身走到梁督監身前,將綁繩鬆開:“都監不必羞臊,昔廣成子教黃帝房中之術,恐走失真氣而虧修養之宜,止欲禦敵可欲之境。世人煉外丹以補久虛積傷之損,以無情金石,鍛煉於煙焰之中,才是大謬,故借丹石還陽之說,更謬矣。今日我若成全都監,不知都監可否成全在下呢?”
此時梁督監霍然起身,一把攬住李文英的腕子,“你又如何成全於咱家?”
“這便不難,大而為天地,明而為日月,靈而為人。莫不稟二氣而生五行,運五行而貫三才也,法本無法,理歸自然,在下所說之法,與那東漢欒巴之法並無二致。隻有一折,都監需將那蕃客之事從實道來,我便將此法傳與都監。”
李文英一席話,其實正中梁督監下懷,那蕃客遊說梁督監為其所用,用的正是這丹藥還陽之說,今日被李文英一一道破。一席話下來,梁督監聽得字字有理,便也不再矯揉造作,揉了揉兩膀,在椅子上從新坐定,討了杯茶,吃了兩口,便開口道:“實不相瞞,咱家與那蕃客素不相識。皆因一日咱家途徑長安孫家瓦子前,聽的勾欄內鑼響,鬼使神差一般,便要聽聽宮調,怎料那說唱的頂老竟是個回鶻女子,那樣貌生的猶如月中的仙子一般,咱家見了,便著了心病,每日魂牽夢縈,不得好生安睡,於是命人四處尋醫問藥,想著若是能重振乾綱,再使些銀兩,定能與那女子陰陽和合,那便此生無憾了。正在命人打探之時,這蕃客毛遂自薦到了咱家的府上,隻說有還陽的丹藥,咱家心切,便依了他。這蕃客已然與咱家約定,此番若是擒得衛穆父女,待交於他手,咱家便能得這丹藥。”
“那這蕃客是何樣貌年紀?如何辨認?”
“這蕃客也是回鶻人模樣,年紀嗎......”梁督監剛剛說到這裏,突然窗外“嗖”的一聲響,陸伯庸說了句“不好!”便一個箭步上前將李文英撲倒在地。再轉頭看去,那梁督監已然中箭倒地。陸伯庸起身躍出屋外,隻見一個黑影輕輕上了房脊,陸伯庸心中暗想,此人適才突施冷箭之時,自己並未察覺,定是一等一的輕功身法,昨夜未進飯食,又施展內力耗費了許多氣力,縱使追將過去,也是徒勞。於是折返屋內。此時李文英正在給梁督監把脈,見陸伯庸進來,起身搖了搖頭,歎道:“不祿!”
陸伯庸也歎了口氣,“先生真真老漢一般的性子,為何不先問樣貌年紀,看這光景,怕是要托夢才能問出個端倪了。”
李文英苦笑一下,“罷了,那就有勞陸道長守夜,容在下試上一試。”說罷,上床歇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