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念偉回來了,宋念君上去摟住了他的脖子。
宋念偉哭笑不得的拉下她的手,眼裏有笑意,“趕快把衣服穿上去吃飯了。”
宋念君快速的把薄襖穿上。
她們三個小姑娘睡一塊,大家都是隻脫棉襖和棉褲,所以剛剛宋念君才敢掀開被子去抱自家哥哥。
宋念君起來,發現三舅他們已經去新家吃飯了,兩個孩子今天要去上學,所以要早早的去吃飯,家裏就剩她和哥哥了。
洗漱好,宋念偉領著她和姥爺他們打個招呼也去新家了。
新家距離老宅有點遠,兄妹倆不急不慢的走著。
宋念君緊張的看著自家哥哥,時不時的瞄他一眼,在瞄第三眼的時候,宋念偉低聲笑了,側過臉看她。
“好了,別看了,先去吃飯,吃過飯咱們再說。”
宋念君眼睛頓時亮了,握住他的手,一甩一甩的。
宋念偉搖頭笑笑,真是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
今天一大早他就到家了,到家之後就被告知分家了,二舅更是把二妗子的所作所為毫無掩飾的說了一遍。
二舅的愧疚和傷痛,他都看在眼裏。
他沒啥好說的,在他不在家期間,妹妹受了這麽大的委屈,他說不出原諒二妗子的話,可也不想二舅夾在中間為難,所以隻能說分家了也好。
他就是擔心妹妹會再次受傷,生出輕生的念頭。
可母親告訴他,妹妹一切都好,還樂嗬嗬的。
他知道自妹妹自殺醒來之後整個人都變了,還是這張臉,可是性格,完全不同了。
不再自怨自艾,不再懶惰,母親還把這幾天妹妹的表現告訴了他。
他很欣慰。
不過多少還是有擔心的,張大壯醜的看著都吃不下飯,二妗子明顯就是來唑心他們的,就是告訴他們,妹妹隻配嫁張大壯那樣的人。
他怕妹妹也這樣想她自己。
不過現在看來,是他想多了。
妹妹笑眯眯的,又蹦又跳的,牽著他的手一路往新家這邊走。
兩人到的時候大家都吃好了,興邦兄妹倆要去上學了。
萬月香招呼孩子過來吃飯,她就等倆孩子回來呢,剛剛都沒吃。
娘仨幹脆坐在地上,萬月香還在說宋念君,“君君,可不能再起床這麽晚了,大家都等著你吃飯,不禮貌。”
宋念君連連點頭。
看閨女這麽聽話,萬月香不好在責備她。
隻說:“等咱們起了房子,你想什麽時候起都行,但現在咱們還和你舅舅一起吃飯,你弟弟妹妹還要上學,不能讓大家等你的。”
宋念君還是點頭,告訴母親以後不會了,就是昨晚睡得晚,今早睡得又太死了。
飯後,萬月香去收拾廚房,兄妹倆去了不遠處談心。
說是談心,就是宋念偉說,宋念君聽。
“念君,不管別人怎麽看輕你,你都不要看輕你自己。”
宋念君點頭,她知道的。
不光是大妗子和二妗子,或許很多人都這樣認為,她就隻配得上張大壯那樣,年紀大,長得又醜,又一無是處的男人。
可她不這麽認為。
“念君,我這次去縣城,掙了十五塊錢,我想好了,等湊夠了二百塊錢,帶你去省城看嗓子。”
妹妹不是天生不會說話,他在縣城有打聽過,妹妹的嗓子很大程度上可以治好。
宋念君一怔。
哥哥,要帶她去看病?
對上她感動的目光,宋念偉心裏也不好受,“之前我和娘都沒錢,後來把錢都給了姥姥,我和娘做不了主,但現在分家了,我掙錢很快的,這次雇主又給我介紹了一個活,是省城的,說隻要我幹得好,不僅能拿到糧票和布票,還能給一百塊錢,就是可能要去一個月。”
一個月能掙一百塊錢,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天價了。
可是這次蓋房子也需要錢,還有家具要做一點,他還想給母親和妹妹買點好吃的,這樣一算下來,需要不少錢。
所以,湊夠二百塊錢,可能要等到明年開春,最早也得今年年底。
但是,妹妹的嗓子,他是一定要治的。
“省城的醫院比咱縣城的好,聽說有進口的醫療器械,一定會把你的嗓子治好的。”
等妹妹能說話了,還愁找不到好男人嗎?
宋念君抿緊唇,這個家給她的感動太多了,母親和哥哥都這麽愛她,讓她體會到了人間真情。
想了想,她告訴哥哥最近有在跟著姥姥學手藝,主要是學繡花和醫術。
宋念偉詫異,“你想當醫生?”
學繡花他還能理解,女孩子都會學的,私下繡個手絹,做個鞋子,趁著天黑去黑市賣,運氣好還能賣個好價錢。
可是學醫,念君能學會嗎?
念君小學畢業,識字不多,知識麵不廣,想要學醫,有點難,也就隻能和姥姥一樣,懂得一點皮毛。
宋念君在哥哥懷疑的目光中點了點頭。
是的,她要學醫。
宋念偉低下頭,好大一會兒才抬起來,“那就更得治嗓子了。”
宋念君笑了,她就知道,哥哥雖然不相信她能學好,但是一定會支持她的。
看見她笑,宋念偉也笑了。
此時,村委會那邊喇叭響起來了,喊話的是村長萬福壽。
“紅旗生產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宣布一個重大消息!咱們村,要來知青了!”
即使是有小道消息,可聽到村長親自確認,宋念君還是激動的站了起來。
來了!
主人他真的要來了!
宋念偉也是沒想到村裏會來知青。
那可是城裏的文化人啊!
不僅他們兄妹倆,就是家裏人也激動壞了,全村都沸騰了。
“啥,咱們村要來知青了?”
“知青啊,真的假的?”
大家一個比一個激動,都從屋裏跑出來。
萬福壽的話還在繼續,“我知道父老鄉親很激動,我也很激動!”
宋念君笑,她和大家夥都聽出村長的激動了,聲音都變了。
“現在大家派代表到村委會來,商量一下知青的住宿問題,九點在村委會集合。”
大喇叭收了音,村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是啊,知青來了,住哪裏啊?
宋念偉哭笑不得的拉下她的手,眼裏有笑意,“趕快把衣服穿上去吃飯了。”
宋念君快速的把薄襖穿上。
她們三個小姑娘睡一塊,大家都是隻脫棉襖和棉褲,所以剛剛宋念君才敢掀開被子去抱自家哥哥。
宋念君起來,發現三舅他們已經去新家吃飯了,兩個孩子今天要去上學,所以要早早的去吃飯,家裏就剩她和哥哥了。
洗漱好,宋念偉領著她和姥爺他們打個招呼也去新家了。
新家距離老宅有點遠,兄妹倆不急不慢的走著。
宋念君緊張的看著自家哥哥,時不時的瞄他一眼,在瞄第三眼的時候,宋念偉低聲笑了,側過臉看她。
“好了,別看了,先去吃飯,吃過飯咱們再說。”
宋念君眼睛頓時亮了,握住他的手,一甩一甩的。
宋念偉搖頭笑笑,真是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
今天一大早他就到家了,到家之後就被告知分家了,二舅更是把二妗子的所作所為毫無掩飾的說了一遍。
二舅的愧疚和傷痛,他都看在眼裏。
他沒啥好說的,在他不在家期間,妹妹受了這麽大的委屈,他說不出原諒二妗子的話,可也不想二舅夾在中間為難,所以隻能說分家了也好。
他就是擔心妹妹會再次受傷,生出輕生的念頭。
可母親告訴他,妹妹一切都好,還樂嗬嗬的。
他知道自妹妹自殺醒來之後整個人都變了,還是這張臉,可是性格,完全不同了。
不再自怨自艾,不再懶惰,母親還把這幾天妹妹的表現告訴了他。
他很欣慰。
不過多少還是有擔心的,張大壯醜的看著都吃不下飯,二妗子明顯就是來唑心他們的,就是告訴他們,妹妹隻配嫁張大壯那樣的人。
他怕妹妹也這樣想她自己。
不過現在看來,是他想多了。
妹妹笑眯眯的,又蹦又跳的,牽著他的手一路往新家這邊走。
兩人到的時候大家都吃好了,興邦兄妹倆要去上學了。
萬月香招呼孩子過來吃飯,她就等倆孩子回來呢,剛剛都沒吃。
娘仨幹脆坐在地上,萬月香還在說宋念君,“君君,可不能再起床這麽晚了,大家都等著你吃飯,不禮貌。”
宋念君連連點頭。
看閨女這麽聽話,萬月香不好在責備她。
隻說:“等咱們起了房子,你想什麽時候起都行,但現在咱們還和你舅舅一起吃飯,你弟弟妹妹還要上學,不能讓大家等你的。”
宋念君還是點頭,告訴母親以後不會了,就是昨晚睡得晚,今早睡得又太死了。
飯後,萬月香去收拾廚房,兄妹倆去了不遠處談心。
說是談心,就是宋念偉說,宋念君聽。
“念君,不管別人怎麽看輕你,你都不要看輕你自己。”
宋念君點頭,她知道的。
不光是大妗子和二妗子,或許很多人都這樣認為,她就隻配得上張大壯那樣,年紀大,長得又醜,又一無是處的男人。
可她不這麽認為。
“念君,我這次去縣城,掙了十五塊錢,我想好了,等湊夠了二百塊錢,帶你去省城看嗓子。”
妹妹不是天生不會說話,他在縣城有打聽過,妹妹的嗓子很大程度上可以治好。
宋念君一怔。
哥哥,要帶她去看病?
對上她感動的目光,宋念偉心裏也不好受,“之前我和娘都沒錢,後來把錢都給了姥姥,我和娘做不了主,但現在分家了,我掙錢很快的,這次雇主又給我介紹了一個活,是省城的,說隻要我幹得好,不僅能拿到糧票和布票,還能給一百塊錢,就是可能要去一個月。”
一個月能掙一百塊錢,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天價了。
可是這次蓋房子也需要錢,還有家具要做一點,他還想給母親和妹妹買點好吃的,這樣一算下來,需要不少錢。
所以,湊夠二百塊錢,可能要等到明年開春,最早也得今年年底。
但是,妹妹的嗓子,他是一定要治的。
“省城的醫院比咱縣城的好,聽說有進口的醫療器械,一定會把你的嗓子治好的。”
等妹妹能說話了,還愁找不到好男人嗎?
宋念君抿緊唇,這個家給她的感動太多了,母親和哥哥都這麽愛她,讓她體會到了人間真情。
想了想,她告訴哥哥最近有在跟著姥姥學手藝,主要是學繡花和醫術。
宋念偉詫異,“你想當醫生?”
學繡花他還能理解,女孩子都會學的,私下繡個手絹,做個鞋子,趁著天黑去黑市賣,運氣好還能賣個好價錢。
可是學醫,念君能學會嗎?
念君小學畢業,識字不多,知識麵不廣,想要學醫,有點難,也就隻能和姥姥一樣,懂得一點皮毛。
宋念君在哥哥懷疑的目光中點了點頭。
是的,她要學醫。
宋念偉低下頭,好大一會兒才抬起來,“那就更得治嗓子了。”
宋念君笑了,她就知道,哥哥雖然不相信她能學好,但是一定會支持她的。
看見她笑,宋念偉也笑了。
此時,村委會那邊喇叭響起來了,喊話的是村長萬福壽。
“紅旗生產大隊的父老鄉親們,宣布一個重大消息!咱們村,要來知青了!”
即使是有小道消息,可聽到村長親自確認,宋念君還是激動的站了起來。
來了!
主人他真的要來了!
宋念偉也是沒想到村裏會來知青。
那可是城裏的文化人啊!
不僅他們兄妹倆,就是家裏人也激動壞了,全村都沸騰了。
“啥,咱們村要來知青了?”
“知青啊,真的假的?”
大家一個比一個激動,都從屋裏跑出來。
萬福壽的話還在繼續,“我知道父老鄉親很激動,我也很激動!”
宋念君笑,她和大家夥都聽出村長的激動了,聲音都變了。
“現在大家派代表到村委會來,商量一下知青的住宿問題,九點在村委會集合。”
大喇叭收了音,村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是啊,知青來了,住哪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