堇衣還記得二人往昔並不如當下和睦,那時殷芮雖也會時常找自己談論許多家中的事情,但卻從不會與她傾吐心事。
便是如今,兩人之間親厚非常,不同以往,而殷芮最好的手帕交方筠又離開鄴城,一時無人可與其交心,但彼此卻都還遵循著往日的默契,並不主動談及各自的心中隱秘。
因此細細想來,殷芮卻是從未向自己言明她不喜歡程術的,但堇衣還是十分確定這點,甚至隱隱覺得,她恐怕是厭惡程術的。
她從來都不是一個擅於隱藏自己情緒的人,大多數時候,她對人對事的看法甚至都直接擺在臉上,表現在其言語和動作間。
每次程術借拜訪元風和立墨的機會到府中時,殷芮都能避則避。
每逢上巳踏春、端午競渡、重陽登高等隆重的舉家出門的節日,程術也必會出現在蘇家的車旁,一路守著殷芮,而殷芮往往一臉不耐,和程術寥寥幾語時麵上的神情更稱得上是冷若冰霜。
堇衣還曾偶然撞見過她和方筠抱怨程術,隻聽到一句恨恨的“我便是嫁給路邊的一個貨郎,也比嫁給他強”,堇衣還記得那時她臉上的表情,簡直比以往她被雁回激怒時還要咬牙切齒上兩分。
其實堇衣一直不明白為何殷芮對程術的排斥會那麽深,若按時下的標準而言,程術便算不上頂好,也是極佳的夫婿人選了,尤其他對殷芮還如此死心塌地。
鄴城程氏屬二流世家,但卻是二流中的尖上,而一流望族也就那四姓,因此其實力可見一斑,且其一向以清貴立戶,族中出過不少名士大儒,眼下於士林學子中聲望極盛的程岩,便出自程氏,因此若論士林中的影響力,其勢力更是不可小覷,程術便是程家的嫡支子弟。
依此細論起來,這門婚事可算得上是蘇家高攀。
但殷芮也自是不俗——一張傾城傾國貌,石榴裙下多俯首,鄴城中為她傾心的世家公子也不知凡幾。時人慕才,但也愛美,對才識之士敬重,但愛美之心也不遑多讓。
眼下殷芮即將及笄,等到雁回的婚事一定,她和程術的婚約怕也是板上釘釘,無可逆轉了。
堇衣也知道她曾和母親抗爭過許多次,但每當母親質問——“你不嫁程術,那你要嫁誰?誰還會比程術對你更好?”時,殷芮卻隻能啞口無言,有些話她可以在心裏嘶喊,和閨中好友怒言,但卻不能向母親訴說。
盡管堇衣此刻知道她不喜歡甚至厭惡程術,卻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麽來幫她。且觀其今日舉止,似乎她還沒意識到雁回的平城之行,除了可以讓她一段時間內不用再見到雁回之外,還意味著什麽。
堇衣此刻也不知道自己是該讓她繼續維持如今的懵懂愉悅,還是及早向她道清其中關礙,無論哪種,她和程術的婚事似乎都無可動搖。
蘇家需要程家這門姻親,且程術也是殷芮目前最好的人選。
也許殷芮之後會改變想法呢?也許她漸漸接受程術,兩人最終和美的一起生活呢?堇衣出神地想著,雖然她心底似乎也隱隱知道這一想法的結局。
此時她倚著院中的葡萄架,看著被夕陽西下的餘暉染紅的屋宇,突然想起那日她在聽濤苑前嗅到過的薔薇花香,一時悵然,原已是“五月榴花紅似火”的時節了,光陰似乎總是悄然間便從指縫溜走。
自殷芮到汀水苑中拜訪後,已過了三日,這三日裏有許多事懸在堇衣心中,但頭一樁還是雁回即將離家前往平城一事。
堇衣之前遣綠沁去打聽過,雁回出發的日子定在六月初五,而今日已是五月二十七了,她卻還在東府,隻說到時極有可能直接從東府出發。
這卻實在莫名其妙,便是再親的叔伯兄弟,豈有遠遊不從自家出門,卻從隔壁伯父家出門的?
原本一心想等雁回歸家,再去尋她探問一二的堇衣,雖心中知道從東府出門該是無稽之言,但一想到自己原本以為的許多事,近來似乎都變了樣子,再加心中總有一股對雁回可能再也不會回來的恐慌,一時間隻覺坐立難安,決定今日便再去一回東府。
及至坐在垂花小轎上時,她腦中還是一團亂麻,一時不知若見了雁回自己該如何開口,自己又該與她聊些什麽,整個人隻覺混亂不安,一時又不斷勸慰自己,那是你的大姐,你最親的姐妹,何苦如此作態,隻安心去見便是。
這時她才意識到自己並未想好到底想問雁回什麽,或者她到底期望從這次的探訪中得出什麽結果。她隻是被腦海中久久不寧的思緒擺布,憑了一時衝動便過來。
因兩府毗鄰,中間隻隔了一條巷子,便在巷子處各開了一扇小門,以便二府人員往來。但堇衣以往幾乎沒走過這門,基本隻有免不掉的場合她才會去東府,而往往那樣的場合,需要她出入的也是東府的正門,因此這小門對她而言全然隻是個擺設。
她還記得自己上次去探望雁回時,走的便是這小門,守門的婆子聞說是三小姐時,還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此番再坐上去往東府的小轎,比起上次的義憤填膺,心中卻隻覺複雜難言。
看著兩旁一一從眼前掠過的風景,堇衣突然覺得往日慢悠悠的小轎,今日也莫名迅疾起來,忙急急叫停轎夫,決心步行而去。
綠沁忙在一旁將傘撐開,如今已是五月末了,太陽正是辣人的時候,汀水苑和前往東府的小門正在府中的兩個對角方向上,距離頗遠。
雖然不知堇衣為何突然決定下轎行走,綠沁還是默默地在一旁為堇衣撐著傘,隻覺得今日的三小姐格外沉默。
就去看看吧,也許看了,你就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離譜了,雁回還是以往的雁回,母親和她也深愛著彼此,一切都是你的臆想,堇衣在心裏反複告訴自己道。
便是如今,兩人之間親厚非常,不同以往,而殷芮最好的手帕交方筠又離開鄴城,一時無人可與其交心,但彼此卻都還遵循著往日的默契,並不主動談及各自的心中隱秘。
因此細細想來,殷芮卻是從未向自己言明她不喜歡程術的,但堇衣還是十分確定這點,甚至隱隱覺得,她恐怕是厭惡程術的。
她從來都不是一個擅於隱藏自己情緒的人,大多數時候,她對人對事的看法甚至都直接擺在臉上,表現在其言語和動作間。
每次程術借拜訪元風和立墨的機會到府中時,殷芮都能避則避。
每逢上巳踏春、端午競渡、重陽登高等隆重的舉家出門的節日,程術也必會出現在蘇家的車旁,一路守著殷芮,而殷芮往往一臉不耐,和程術寥寥幾語時麵上的神情更稱得上是冷若冰霜。
堇衣還曾偶然撞見過她和方筠抱怨程術,隻聽到一句恨恨的“我便是嫁給路邊的一個貨郎,也比嫁給他強”,堇衣還記得那時她臉上的表情,簡直比以往她被雁回激怒時還要咬牙切齒上兩分。
其實堇衣一直不明白為何殷芮對程術的排斥會那麽深,若按時下的標準而言,程術便算不上頂好,也是極佳的夫婿人選了,尤其他對殷芮還如此死心塌地。
鄴城程氏屬二流世家,但卻是二流中的尖上,而一流望族也就那四姓,因此其實力可見一斑,且其一向以清貴立戶,族中出過不少名士大儒,眼下於士林學子中聲望極盛的程岩,便出自程氏,因此若論士林中的影響力,其勢力更是不可小覷,程術便是程家的嫡支子弟。
依此細論起來,這門婚事可算得上是蘇家高攀。
但殷芮也自是不俗——一張傾城傾國貌,石榴裙下多俯首,鄴城中為她傾心的世家公子也不知凡幾。時人慕才,但也愛美,對才識之士敬重,但愛美之心也不遑多讓。
眼下殷芮即將及笄,等到雁回的婚事一定,她和程術的婚約怕也是板上釘釘,無可逆轉了。
堇衣也知道她曾和母親抗爭過許多次,但每當母親質問——“你不嫁程術,那你要嫁誰?誰還會比程術對你更好?”時,殷芮卻隻能啞口無言,有些話她可以在心裏嘶喊,和閨中好友怒言,但卻不能向母親訴說。
盡管堇衣此刻知道她不喜歡甚至厭惡程術,卻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麽來幫她。且觀其今日舉止,似乎她還沒意識到雁回的平城之行,除了可以讓她一段時間內不用再見到雁回之外,還意味著什麽。
堇衣此刻也不知道自己是該讓她繼續維持如今的懵懂愉悅,還是及早向她道清其中關礙,無論哪種,她和程術的婚事似乎都無可動搖。
蘇家需要程家這門姻親,且程術也是殷芮目前最好的人選。
也許殷芮之後會改變想法呢?也許她漸漸接受程術,兩人最終和美的一起生活呢?堇衣出神地想著,雖然她心底似乎也隱隱知道這一想法的結局。
此時她倚著院中的葡萄架,看著被夕陽西下的餘暉染紅的屋宇,突然想起那日她在聽濤苑前嗅到過的薔薇花香,一時悵然,原已是“五月榴花紅似火”的時節了,光陰似乎總是悄然間便從指縫溜走。
自殷芮到汀水苑中拜訪後,已過了三日,這三日裏有許多事懸在堇衣心中,但頭一樁還是雁回即將離家前往平城一事。
堇衣之前遣綠沁去打聽過,雁回出發的日子定在六月初五,而今日已是五月二十七了,她卻還在東府,隻說到時極有可能直接從東府出發。
這卻實在莫名其妙,便是再親的叔伯兄弟,豈有遠遊不從自家出門,卻從隔壁伯父家出門的?
原本一心想等雁回歸家,再去尋她探問一二的堇衣,雖心中知道從東府出門該是無稽之言,但一想到自己原本以為的許多事,近來似乎都變了樣子,再加心中總有一股對雁回可能再也不會回來的恐慌,一時間隻覺坐立難安,決定今日便再去一回東府。
及至坐在垂花小轎上時,她腦中還是一團亂麻,一時不知若見了雁回自己該如何開口,自己又該與她聊些什麽,整個人隻覺混亂不安,一時又不斷勸慰自己,那是你的大姐,你最親的姐妹,何苦如此作態,隻安心去見便是。
這時她才意識到自己並未想好到底想問雁回什麽,或者她到底期望從這次的探訪中得出什麽結果。她隻是被腦海中久久不寧的思緒擺布,憑了一時衝動便過來。
因兩府毗鄰,中間隻隔了一條巷子,便在巷子處各開了一扇小門,以便二府人員往來。但堇衣以往幾乎沒走過這門,基本隻有免不掉的場合她才會去東府,而往往那樣的場合,需要她出入的也是東府的正門,因此這小門對她而言全然隻是個擺設。
她還記得自己上次去探望雁回時,走的便是這小門,守門的婆子聞說是三小姐時,還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此番再坐上去往東府的小轎,比起上次的義憤填膺,心中卻隻覺複雜難言。
看著兩旁一一從眼前掠過的風景,堇衣突然覺得往日慢悠悠的小轎,今日也莫名迅疾起來,忙急急叫停轎夫,決心步行而去。
綠沁忙在一旁將傘撐開,如今已是五月末了,太陽正是辣人的時候,汀水苑和前往東府的小門正在府中的兩個對角方向上,距離頗遠。
雖然不知堇衣為何突然決定下轎行走,綠沁還是默默地在一旁為堇衣撐著傘,隻覺得今日的三小姐格外沉默。
就去看看吧,也許看了,你就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離譜了,雁回還是以往的雁回,母親和她也深愛著彼此,一切都是你的臆想,堇衣在心裏反複告訴自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