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人的適應能力很強,兩個月後,新聞中傳來了各種好消息,大部分城市被收複,存活下來的人們也慢慢適應了現在生活,社會也慢慢走上了正軌。


    這日,文申坐在沙發上,看著兩女微微隆起的肚子,笑道:“昭君,這個兩個月你老爸看起來很忙啊,沒怎麽來看你啊,看來對你挺放心。”


    “哼,他對我放心才怪呢,之所以不來,主要有兩個願意,一個是忙著收複城市,二來是對你放心。”王昭君不自覺地摸了摸小腹,哼道。


    “看新聞,現在城市基本上都已經收複了,這會你爸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了。”文申笑道,同時心想:“這裏基本上沒有什麽危險了,自己也該去宋代看看了。算算那邊過去了四個月,也不知道怎麽樣了。”


    ……


    回到沂州已是七月時節,又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文申首先來到沂州兵營造幣廠,看見劉德華也在這裏,於是問道:“德華,你也在這裏啊!”


    劉德華先是一愣,接著作揖道:“東家,現在錢莊分店越開越多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金銀入庫,同時每天取款的人也越多越多,所以對金銀幣的需求也多了起來。這不,今天我又運了一批金銀來做成金銀幣。”


    留守沂州的王朝也在這裏,敬禮道:“委座!”


    文申笑了笑,“怎麽樣,這一年多呆在沂州還行吧!”


    “好什麽好!”王朝有點埋怨道,“弟兄們都在外麵忙大事,就我自己在家裏無所事事!委座,什麽時候也把我派出去啊!”


    “沂州的工作也很重要,你們都出去了,誰來保衛沂州安危啊!”


    “這個還不簡單,這段時間我培養了幾個部下,感覺還不錯,留守沂州完全可以勝任。”說著,王朝指著身旁的一個年輕人,“這個就是其中之一,叫周一發!”


    周一發急忙上前一步,敬禮道:“委座好!”


    “小夥子不錯,看起來很精神!”文申老氣橫秋地說道,接著看了看劉德華,問:“這段時間張龍有沒有發電報說銀子的事情?”


    “一個月前,張將軍說修建運河需要三百萬元!我已經通過經遠號,發往中州了。看日子應該快到了!”


    文申點了點頭,“恩,如果他那裏還需要,你就發給他好了。另外,你派十個賬房,下個月隨班船到中州報道,對運河資金進行監管,並製作使用明細。”


    “是!”劉德華想了想,“東家,這些賬房的工錢由誰出?我這裏還是運河那邊?”


    “凡是你這邊派出的賬房全部有你負責發放工錢!外派賬房不得收取監管企業的任何好處,一旦發現定當嚴懲!”


    文申覺得如果有監管的企業發放工錢,那賬房還怎麽工作,所以認為還是有錢莊這麽負責更好一些,相當於第三方監管。


    “我都記下了!”劉德華恭敬地回道,突然又想起什麽事情,“東家,上個月朝廷在膠州設立了市舶司負責北方出海船隻的管理!”


    “哦!”


    朝廷設立市舶司,文申一點都不意外,但把市舶司設在膠州而不是沂州,就比較耐人尋味了。要知道,北方的貨物大部分都是從沂州的日照和石臼運出去的,而且量非常大,每年上百萬噸。


    為了一探究竟,文申離開兵營,來到沂州府衙。在衙役的引領下,來到後堂大廳,發現原先沂州知縣林士尹也在這裏。


    眾人見國師來了,紛紛起身作揖,一番禮儀。


    “我記得林大人現在密州做知州吧,怎麽有空來沂州做客啊?”


    幾年沒見,文申發現林知縣老了許多,沒有以前那麽皮實了,臉上皮膚有些鬆弛。林知縣見國師還和原來一樣水嫩,心中羨慕不已,聽到問話,急忙回道:“前段時間,朝廷下旨建立市舶司,並命本官暫時負責。這市舶司的職責就是管理這個北方的出海船隻,而北方能進行出海的碼頭也就是膠州、日照、石臼三地,當然登州也有幾個碼頭,但都比較小。”


    文申看了看張商英,“張大人對此有何見解?”


    “本官認為朝廷設立市舶司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能嚴格實施,初步估算每年的稅銀達上百萬元,也算一筆巨款了。”


    文申突然想起青島的事情,於是笑道:“林大人,聽說膠州附近建一個大港,你覺得怎麽樣?”


    林士尹頓時大喜道:“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不知道國師打算什麽時候建哦,本官一定全力配合。”


    文申想了想,笑道:“當然越快越好!這樣,你回去後,就組織民夫做好準備。”


    “沒問題!成立市舶司後,會有一些官員進駐港口,可能會對商船有一定影響,還望國師海涵。”林士尹作揖道。


    “市舶司打算如何收取稅賦?”


    “貨物二十抽一!”


    “抽取貨物不是很麻煩嘛,為什麽不直接收取金銀呢?”


    “國師說得不錯,但這貨物的價格不好確定啊。如果貨物值一百元,而貨主報五十元,這樣收稅不就減少了嘛,所以還是直接收取貨物更好些。”


    “我覺得貨物分兩種,一種是進口,一種是出口。對進口的可以征收關稅,對出口貨物可以不進行征稅。”


    “國師何處此言?”林士尹感興趣的問道。


    “出口嘛,就是貨物賣給其他國家,是我們賺錢。進口嘛,是我們買其他國家的貨物,是花錢……”


    文申把現代關稅理念簡單地介紹了一番,同時推薦了一些如何快速收取稅賦的方法。林士尹聽後,笑道:“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啊!”


    ……


    一個月後,大量的工匠和民夫在青島集結,開始了青島港口大建設,同時文申還組織了一百多艘船隻,向青島運送建設物資。


    在文申強大財力物力的支持下,青島港口很快就初見雛形。為了連接內陸,文申計劃修建一條青島到濟南大名府的鐵路和一條膠州到沂州的支線。


    還沒有把這個計劃告訴張君寶,他找到文申訴起苦來。


    “這是咋了,修建鐵路是不是遇到問題了?”


    “是啊,這次遇到大問題了。現在我們正在修大名府道幽州的鐵路,陸地上的都修的差不多了,現在就一個地方沒有修好!”


    “什麽地方?”文申想了想,笑道:“不會是黃河吧?”


    張君寶伸出大拇指,“就是黃河!這黃河寬上千丈,水有深,現有的條件,根本就無法修。但如果不修,這鐵路那不就白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現代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峰竹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峰竹葉並收藏宋朝現代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