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竇憲之前,甚至整個前漢,大將軍一職一直都位居三公之下,按太尉標準設置官屬。
但自竇憲勒石燕然之後,威震天下,朝中各大公卿們迎和旨意,奏請朝廷,使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同時,也提高了他設置官屬的檔次。
自此之後,大將軍無論是地位上,還是設置官署的檔次上,都比主管軍事的三公之一太尉高了一級。
也就是從那時前,太尉幾乎被大將軍架空為虛職。
張讓、趙忠等人正是利用有這個先例,誘導漢靈帝劉宏,讓他下令將驃騎將軍提升一級,與三公並列。
這個正可堵住朝堂之上的悠悠之口。
劉宏想了之後覺得有理,不過他仍舊覺得有一絲不妥,“盧尚書是為天下名士,士人皆知的大儒,封為驃騎將軍這樣的武將官職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這點張讓、趙忠等人私下早已經商議妥當。
張讓拱手道:“陛下,盧尚書雖是文臣,可此番出征正是掛號車騎將軍,平定涼州叛亂立下的又是軍功,仆以為隻要將驃騎將軍列為三公一級,再以冠軍侯彰顯他功冠三軍的不世之功,正可顯示陛下論功行賞之得體。何況若是盧尚書這等奇功都當不起將軍的稱號,那不是更令其他的武將蒙羞嗎?”
他這一番說辭,讓劉宏連連點頭,“所說有理,那就這麽辦。”
翌日,漢靈帝下令百官覲見,他在朝堂之上,宣布冊封盧植為驃騎將軍、冠軍侯,食邑一萬兩千戶,同時提升驃騎將軍位列三公一級,將軍府各屬官皆按三公標準設置。
盧植副將袁滂封為互鄉侯食邑八千戶。
董卓受封為並州刺史、東武亭侯,食邑四千戶。
孫堅受封吳郡太守,黃忠受封上黨郡太守。
其他諸校尉、軍侯乃至屯長各自有封賞不提。
各出征將領中唯有周慎不曾得到賞賜,實因盧植因他有勾結宦官之嫌,自此功過相抵。
朝廷詔書宣讀完畢,京兆尹司馬防、議郎傅燮等皆不解盧植為何受封驃騎將軍。
傅燮越眾而出,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盧使君為海內明儒,為何要封武職?莫非以盧使君之才不能安邦定國?”
崔烈出列附議,“盧使君雖是文武雙全,但叛亂既定,以他之大才該安置合適的職位,方能為朝廷為社稷做出更大的貢獻。”
封為驃騎將軍,雖可開府設置屬官,但畢竟將軍為武職,無法直接參與朝廷的重大決策。
他二人帶頭之後,幾乎有一半的公卿皆出列附議。
“眾卿稍安勿躁,”劉宏示意朝堂先安靜下來,“盧卿擊潰叛軍主力,解決了朝廷一大邊患,是不世之功,封驃騎將軍乃是為激勵眾武將,當以盧卿為榜樣。至於你們所說,盧卿是為明儒,朕如何不知?可立下軍功,就該以軍功論賞,這才叫賞罰分明不是?”
傅燮拱手道:“陛下所說極是,可驃騎將軍不參與朝政,臣以為不妥,莫非陛下是忘記了尚有太傅一職更適合盧使君?”
張讓心頭一跳,果然還是有提出來了。
在後漢一朝,大將軍唯獨位於太傅之下,當傅燮提出太傅時,何進亦眼角一跳。
時任太仆的袁基拱手啟奏,“陛下,臣以為太傅一職位高權重,通常設立於太子幼年之時,而陛下尚未設置太子,先立太傅是為不妥,至於盧使君不能參政一事,倒也不是沒有解決之法。”
劉宏正頭疼怎麽說服眾人,聞言忙道:“太仆盡可直言。”
袁基道:“盧使君之前擔任吏曹尚書,政績顯著,臣以為可封盧使君為尚書令,尚書令總覽尚書台,當可讓盧使君一展所長。”
這裏簡單說一下尚書令,尚書令本為少府的屬官,負責管理少府文書和傳達命令,在最初設立時屬於職輕,而權重的代表。
少府是曆代朝廷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
最早設置的年代已經無從考證,據說是始設於戰國,秦漢沿置。
其職掌主要分兩方麵,其一負責征課山海池澤之稅和收藏地方貢獻,以備宮廷之用。其二負責宮廷所有衣食起居、遊獵玩好等需要的供給和服務。
因封建皇帝至尊至貴、高居國家之上,致使少府機構龐大,屬官眾多,超過掌理國家財政事務的機構和人員們實際需要。
前漢成帝時,隨著朝廷的政務越來越繁瑣,尚書的權力日益龐大,開始實行分曹治事,始置五曹尚書。
各曹以尚書令為首,尚書令成為對君主負責執行一切政令的首腦。但是由於是內朝職務,尚書令尚未完全脫離少府序列,品級不高。
到了後漢時,隨著尚書台權重日大,作為尚書台的長官,尚書令權職重大,為“三獨坐”之一。
兩漢時漢百官朝會,一般接席而坐。
而所謂的三獨坐是指在後漢時,尚書令、司隸校尉、禦史中丞在朝會時均專席而坐。此三官獨坐一席,以示皇帝優寵。
不過此時的尚書令在製度上仍沒有徹底從少府中獨立出來,屬於少府,秩僅千石,盡管它實際上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事權。
還有一點,後漢朝廷常以大將軍、三公錄尚書事,尚書令不得不受其製約。
而此時的何進正是如此。
崔烈時任司徒對這些自然一清二楚,他頗有些憤慨的看向袁基,“太仆此言當真是讓人大跌眼睛,以盧使君之大功,居然以千石尚書令搪塞。”
朝堂之上,對於冊封盧植為冠軍侯均無異議。
但就驃騎將軍、以及尚書令意見不小。
驃騎將軍無法參與政務,而尚書令有品階太低。
士人和公卿們希望盧植能夠總攬政務,而宦官一黨和大將軍一派卻不希望盧植大權獨攬。
幾方爭執之下,讓漢靈帝劉宏大是煩惱,“你們都嫌尚書令品階太低對嗎?那讓尚書令獨立於少府之外有何不可?”
劉宏大手一揮,反正都已經讓驃騎將軍與三公同級。
那讓尚書令總攬尚書台,獨立於少府之外就當時一同改革了。
但自竇憲勒石燕然之後,威震天下,朝中各大公卿們迎和旨意,奏請朝廷,使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同時,也提高了他設置官屬的檔次。
自此之後,大將軍無論是地位上,還是設置官署的檔次上,都比主管軍事的三公之一太尉高了一級。
也就是從那時前,太尉幾乎被大將軍架空為虛職。
張讓、趙忠等人正是利用有這個先例,誘導漢靈帝劉宏,讓他下令將驃騎將軍提升一級,與三公並列。
這個正可堵住朝堂之上的悠悠之口。
劉宏想了之後覺得有理,不過他仍舊覺得有一絲不妥,“盧尚書是為天下名士,士人皆知的大儒,封為驃騎將軍這樣的武將官職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這點張讓、趙忠等人私下早已經商議妥當。
張讓拱手道:“陛下,盧尚書雖是文臣,可此番出征正是掛號車騎將軍,平定涼州叛亂立下的又是軍功,仆以為隻要將驃騎將軍列為三公一級,再以冠軍侯彰顯他功冠三軍的不世之功,正可顯示陛下論功行賞之得體。何況若是盧尚書這等奇功都當不起將軍的稱號,那不是更令其他的武將蒙羞嗎?”
他這一番說辭,讓劉宏連連點頭,“所說有理,那就這麽辦。”
翌日,漢靈帝下令百官覲見,他在朝堂之上,宣布冊封盧植為驃騎將軍、冠軍侯,食邑一萬兩千戶,同時提升驃騎將軍位列三公一級,將軍府各屬官皆按三公標準設置。
盧植副將袁滂封為互鄉侯食邑八千戶。
董卓受封為並州刺史、東武亭侯,食邑四千戶。
孫堅受封吳郡太守,黃忠受封上黨郡太守。
其他諸校尉、軍侯乃至屯長各自有封賞不提。
各出征將領中唯有周慎不曾得到賞賜,實因盧植因他有勾結宦官之嫌,自此功過相抵。
朝廷詔書宣讀完畢,京兆尹司馬防、議郎傅燮等皆不解盧植為何受封驃騎將軍。
傅燮越眾而出,拱手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盧使君為海內明儒,為何要封武職?莫非以盧使君之才不能安邦定國?”
崔烈出列附議,“盧使君雖是文武雙全,但叛亂既定,以他之大才該安置合適的職位,方能為朝廷為社稷做出更大的貢獻。”
封為驃騎將軍,雖可開府設置屬官,但畢竟將軍為武職,無法直接參與朝廷的重大決策。
他二人帶頭之後,幾乎有一半的公卿皆出列附議。
“眾卿稍安勿躁,”劉宏示意朝堂先安靜下來,“盧卿擊潰叛軍主力,解決了朝廷一大邊患,是不世之功,封驃騎將軍乃是為激勵眾武將,當以盧卿為榜樣。至於你們所說,盧卿是為明儒,朕如何不知?可立下軍功,就該以軍功論賞,這才叫賞罰分明不是?”
傅燮拱手道:“陛下所說極是,可驃騎將軍不參與朝政,臣以為不妥,莫非陛下是忘記了尚有太傅一職更適合盧使君?”
張讓心頭一跳,果然還是有提出來了。
在後漢一朝,大將軍唯獨位於太傅之下,當傅燮提出太傅時,何進亦眼角一跳。
時任太仆的袁基拱手啟奏,“陛下,臣以為太傅一職位高權重,通常設立於太子幼年之時,而陛下尚未設置太子,先立太傅是為不妥,至於盧使君不能參政一事,倒也不是沒有解決之法。”
劉宏正頭疼怎麽說服眾人,聞言忙道:“太仆盡可直言。”
袁基道:“盧使君之前擔任吏曹尚書,政績顯著,臣以為可封盧使君為尚書令,尚書令總覽尚書台,當可讓盧使君一展所長。”
這裏簡單說一下尚書令,尚書令本為少府的屬官,負責管理少府文書和傳達命令,在最初設立時屬於職輕,而權重的代表。
少府是曆代朝廷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
最早設置的年代已經無從考證,據說是始設於戰國,秦漢沿置。
其職掌主要分兩方麵,其一負責征課山海池澤之稅和收藏地方貢獻,以備宮廷之用。其二負責宮廷所有衣食起居、遊獵玩好等需要的供給和服務。
因封建皇帝至尊至貴、高居國家之上,致使少府機構龐大,屬官眾多,超過掌理國家財政事務的機構和人員們實際需要。
前漢成帝時,隨著朝廷的政務越來越繁瑣,尚書的權力日益龐大,開始實行分曹治事,始置五曹尚書。
各曹以尚書令為首,尚書令成為對君主負責執行一切政令的首腦。但是由於是內朝職務,尚書令尚未完全脫離少府序列,品級不高。
到了後漢時,隨著尚書台權重日大,作為尚書台的長官,尚書令權職重大,為“三獨坐”之一。
兩漢時漢百官朝會,一般接席而坐。
而所謂的三獨坐是指在後漢時,尚書令、司隸校尉、禦史中丞在朝會時均專席而坐。此三官獨坐一席,以示皇帝優寵。
不過此時的尚書令在製度上仍沒有徹底從少府中獨立出來,屬於少府,秩僅千石,盡管它實際上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事權。
還有一點,後漢朝廷常以大將軍、三公錄尚書事,尚書令不得不受其製約。
而此時的何進正是如此。
崔烈時任司徒對這些自然一清二楚,他頗有些憤慨的看向袁基,“太仆此言當真是讓人大跌眼睛,以盧使君之大功,居然以千石尚書令搪塞。”
朝堂之上,對於冊封盧植為冠軍侯均無異議。
但就驃騎將軍、以及尚書令意見不小。
驃騎將軍無法參與政務,而尚書令有品階太低。
士人和公卿們希望盧植能夠總攬政務,而宦官一黨和大將軍一派卻不希望盧植大權獨攬。
幾方爭執之下,讓漢靈帝劉宏大是煩惱,“你們都嫌尚書令品階太低對嗎?那讓尚書令獨立於少府之外有何不可?”
劉宏大手一揮,反正都已經讓驃騎將軍與三公同級。
那讓尚書令總攬尚書台,獨立於少府之外就當時一同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