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張燕並不這麽覺得,因為之前趙普謀斷太準,所提的建議有直接切中利害。
“先生這話可就太自謙了,”張燕微一停頓,繼續道:“近日我聽聞京師之中的大人物,對於宦官一黨有要動手征兆,先生如何看待?而我又該如何自處呢?”
他出身賊寇,自知是不為士人所容的。
可改變這種現狀不是沒有辦法,這事曹操就幹過,他直接將犯禁夜行的大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棒打致死,以示和宦官一黨劃清界限。
張燕是想要設法改變自身處境,他以為趁著此次士人門庭掀起的誅宦浪潮,投身其中,或許是個好機會也好不定。
這想法固然是極好的。
但是,趙普年前的書信中已經向盧植闡明利害,力勸盧植一定要壓住士人迫切誅宦,清平君側的行為。
這次看起來暗流湧動的誅宦舉動最終大概率是要無疾而終。
這事無關正義和邪惡。
權利鬥爭,有時候真的很難很難辨別善惡,後漢王朝有如今天下凋敝的局麵,從王朝中期就開始的外戚專權宦官亂政自然難辭其咎。
但即便是沒有宦官一黨,大漢王朝就一定會繁榮昌盛嗎?
這也未必,兩漢時的主流思想導致士人門庭對匡扶社稷,治世興邦有著不懈追求。
他們對自身的道德約束也遠遠高於其他階層,尤其是後漢,在這個階段出現過諸多為大義凜然赴死的典型。
可以說在後漢魏晉時期,士人們對名節的看重是曆朝之最。
前麵的竇武、陳藩,這個時代的司馬直、盧植,再向後的荀彧和諸葛亮,皆是典範中的典範。
可這其中就沒有類似張讓、趙忠等禍國殃民之流嗎?
自然也是有的,這次的士人集團中,有為天下大義,朝政清平想要誅殺宦官閹黨的。
可渾水摸魚、圖謀私利的也不是沒有,甚至大有人在。
就拿此時的張燕來說,他想要參與誅宦,是發自清平君側的本心嗎?
或許有,但絕對不多,他更多的是從自身的處境出發,覺得他參與了此事,有很多機會可以融入士人,接納他不好,甚至是很差的賊寇出身的身份。
這樣他於仕途之中,才能夠走的更遠,再不濟也不會處處受人排擠。
“我覺得載福不如先穩坐釣魚台,看清楚京中的形勢再做決定不遲。”趙普勸張燕按兵不動。
張燕詫異道:“先生此話怎講?”
趙普道:“這事,以你如今平難中郎將的身份,不太容易參與其中,這是其一。第二,這件事看起來有不少人推動,但今年必然行不通。”
張燕聞言沉吟許久,他這地方將官,又是朝廷被迫冊封的,這等事沒人引薦,自然不好參與的。這也是他來找趙普的原因之一,趙普是盧植舊部,兩人關係匪淺,可以代為引薦。
如果要誅宦盧植毫無疑問必然是發起人,眼下除了他沒有人能有這個威望。
可後麵的行不通是何意呢?
他自從擔任了平難中郎將一職,在京中早就安排了耳目。
盧植獲封驃騎將軍、尚書令、冠軍侯,與大將軍何進共錄尚書事之後,蟄伏許久的士人公卿們都已經按捺不住了,誅宦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
而且,按理而言,若要誅宦此刻毫無疑問是絕佳的機會。
盧植聲望如日中天,手中又握有大權,真要行事不是不可能,漢靈帝縱然昏庸,又如何駕得住百官悠悠之口,他們他們陳列的種種鐵證。
大將軍何進不管內心支持與否,如果真到那份上,也隻能做出支持的姿態。
“我有一事不明,先生為何會覺得誅宦行不通呢?”張燕最終還是開口詢問。
趙普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答,張燕其人眼下還不是牢不可破的聯盟,他有許多事都不便推心置腹相告。
沉默了片刻之後,他才開口道:“這事原本隻是猜測,我與盧使君有過書信來往,都覺得此刻尚非誅宦的最佳時機,載福若是信我,就暫且將此事放置一邊,待朝中形勢明朗再做決定不遲。”
張燕見趙普已經如此說,也不便再追問,“我自然是信得過先生,一切遵照先生吩咐行事便是。”
趙雲這時從隔壁兄嫂那裏回來,見院門口有三四個人守著,不覺有些詫異。
周倉生恐有什麽誤會,忙出來言明是黑山軍張燕前來拜訪。
趙雲對張燕印象一向不大好,皆因那次青崖寨圍困,幾乎導致他叔父趙普和盧植喪命,這時擔心這張燕有什麽不軌之事,就跪坐在趙普一側。
不過,經過這段時間的成長,他的禮節倒是沒有什麽缺失,先是拱手向張燕行禮,“趙雲見過張將軍。”
張燕拱手回禮,然後又問趙普,“先生曾派周兄弟到我那裏說什麽借道,不知先生是要做什麽大事?借道之事自是毫無問題。燕自問在這太行山周遭還有些勢力,先生可有什麽需要幫助的地方嗎?”
對於趙普而言,這才算是切入了正題。
原本張燕隻需要借道給他,運煤的這等事完全可以讓常山郡的軍士喬裝打扮。
他所需的煤炭也不是太多,雖然他不通武器打造之事,更不知道以這個時代的技術,要將普通的鐵器百煉成鋼,耗費煤炭的數量是多少。
但他猜想應該不會特別多。
以千餘人秘密運送往返兩次應該是足夠了。
但這等事自然是越隱秘越好,更重要的是修建武庫不僅事關他們趙氏的生死,更會禍及崔氏,一旦事發崔氏甚至會作為謀逆的主使。
崔超此次協助他修建武庫,可以說是拿全族的性命在做擔保。
如果讓黑山軍直接運過來會省去不少的麻煩,至少讓崔氏少擔了不少的風險。
“載福提起的話,還真有事需要你幫忙。”趙普思索了片刻,“上黨郡附近有石墨,我準備開采一些回來售賣,為我們趙氏置辦一些基業。數量可能有些龐大,正需要載福部下幫忙運送。你也知道崔公那裏畢竟是朝廷登記在冊的軍士,調動多有不便之處,當然作為報酬,你也可以派人開采,互惠互利。”
張燕原本以為會是什麽大事,聞言當即應允,“原來是這等小事,這還不好辦,先生到時隻需通知我一聲,人手自然應有盡有。”
“先生這話可就太自謙了,”張燕微一停頓,繼續道:“近日我聽聞京師之中的大人物,對於宦官一黨有要動手征兆,先生如何看待?而我又該如何自處呢?”
他出身賊寇,自知是不為士人所容的。
可改變這種現狀不是沒有辦法,這事曹操就幹過,他直接將犯禁夜行的大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棒打致死,以示和宦官一黨劃清界限。
張燕是想要設法改變自身處境,他以為趁著此次士人門庭掀起的誅宦浪潮,投身其中,或許是個好機會也好不定。
這想法固然是極好的。
但是,趙普年前的書信中已經向盧植闡明利害,力勸盧植一定要壓住士人迫切誅宦,清平君側的行為。
這次看起來暗流湧動的誅宦舉動最終大概率是要無疾而終。
這事無關正義和邪惡。
權利鬥爭,有時候真的很難很難辨別善惡,後漢王朝有如今天下凋敝的局麵,從王朝中期就開始的外戚專權宦官亂政自然難辭其咎。
但即便是沒有宦官一黨,大漢王朝就一定會繁榮昌盛嗎?
這也未必,兩漢時的主流思想導致士人門庭對匡扶社稷,治世興邦有著不懈追求。
他們對自身的道德約束也遠遠高於其他階層,尤其是後漢,在這個階段出現過諸多為大義凜然赴死的典型。
可以說在後漢魏晉時期,士人們對名節的看重是曆朝之最。
前麵的竇武、陳藩,這個時代的司馬直、盧植,再向後的荀彧和諸葛亮,皆是典範中的典範。
可這其中就沒有類似張讓、趙忠等禍國殃民之流嗎?
自然也是有的,這次的士人集團中,有為天下大義,朝政清平想要誅殺宦官閹黨的。
可渾水摸魚、圖謀私利的也不是沒有,甚至大有人在。
就拿此時的張燕來說,他想要參與誅宦,是發自清平君側的本心嗎?
或許有,但絕對不多,他更多的是從自身的處境出發,覺得他參與了此事,有很多機會可以融入士人,接納他不好,甚至是很差的賊寇出身的身份。
這樣他於仕途之中,才能夠走的更遠,再不濟也不會處處受人排擠。
“我覺得載福不如先穩坐釣魚台,看清楚京中的形勢再做決定不遲。”趙普勸張燕按兵不動。
張燕詫異道:“先生此話怎講?”
趙普道:“這事,以你如今平難中郎將的身份,不太容易參與其中,這是其一。第二,這件事看起來有不少人推動,但今年必然行不通。”
張燕聞言沉吟許久,他這地方將官,又是朝廷被迫冊封的,這等事沒人引薦,自然不好參與的。這也是他來找趙普的原因之一,趙普是盧植舊部,兩人關係匪淺,可以代為引薦。
如果要誅宦盧植毫無疑問必然是發起人,眼下除了他沒有人能有這個威望。
可後麵的行不通是何意呢?
他自從擔任了平難中郎將一職,在京中早就安排了耳目。
盧植獲封驃騎將軍、尚書令、冠軍侯,與大將軍何進共錄尚書事之後,蟄伏許久的士人公卿們都已經按捺不住了,誅宦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
而且,按理而言,若要誅宦此刻毫無疑問是絕佳的機會。
盧植聲望如日中天,手中又握有大權,真要行事不是不可能,漢靈帝縱然昏庸,又如何駕得住百官悠悠之口,他們他們陳列的種種鐵證。
大將軍何進不管內心支持與否,如果真到那份上,也隻能做出支持的姿態。
“我有一事不明,先生為何會覺得誅宦行不通呢?”張燕最終還是開口詢問。
趙普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答,張燕其人眼下還不是牢不可破的聯盟,他有許多事都不便推心置腹相告。
沉默了片刻之後,他才開口道:“這事原本隻是猜測,我與盧使君有過書信來往,都覺得此刻尚非誅宦的最佳時機,載福若是信我,就暫且將此事放置一邊,待朝中形勢明朗再做決定不遲。”
張燕見趙普已經如此說,也不便再追問,“我自然是信得過先生,一切遵照先生吩咐行事便是。”
趙雲這時從隔壁兄嫂那裏回來,見院門口有三四個人守著,不覺有些詫異。
周倉生恐有什麽誤會,忙出來言明是黑山軍張燕前來拜訪。
趙雲對張燕印象一向不大好,皆因那次青崖寨圍困,幾乎導致他叔父趙普和盧植喪命,這時擔心這張燕有什麽不軌之事,就跪坐在趙普一側。
不過,經過這段時間的成長,他的禮節倒是沒有什麽缺失,先是拱手向張燕行禮,“趙雲見過張將軍。”
張燕拱手回禮,然後又問趙普,“先生曾派周兄弟到我那裏說什麽借道,不知先生是要做什麽大事?借道之事自是毫無問題。燕自問在這太行山周遭還有些勢力,先生可有什麽需要幫助的地方嗎?”
對於趙普而言,這才算是切入了正題。
原本張燕隻需要借道給他,運煤的這等事完全可以讓常山郡的軍士喬裝打扮。
他所需的煤炭也不是太多,雖然他不通武器打造之事,更不知道以這個時代的技術,要將普通的鐵器百煉成鋼,耗費煤炭的數量是多少。
但他猜想應該不會特別多。
以千餘人秘密運送往返兩次應該是足夠了。
但這等事自然是越隱秘越好,更重要的是修建武庫不僅事關他們趙氏的生死,更會禍及崔氏,一旦事發崔氏甚至會作為謀逆的主使。
崔超此次協助他修建武庫,可以說是拿全族的性命在做擔保。
如果讓黑山軍直接運過來會省去不少的麻煩,至少讓崔氏少擔了不少的風險。
“載福提起的話,還真有事需要你幫忙。”趙普思索了片刻,“上黨郡附近有石墨,我準備開采一些回來售賣,為我們趙氏置辦一些基業。數量可能有些龐大,正需要載福部下幫忙運送。你也知道崔公那裏畢竟是朝廷登記在冊的軍士,調動多有不便之處,當然作為報酬,你也可以派人開采,互惠互利。”
張燕原本以為會是什麽大事,聞言當即應允,“原來是這等小事,這還不好辦,先生到時隻需通知我一聲,人手自然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