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其人自盧子幹被罷免了冀州牧,一直都白身,年前聖上欲征召他為侍中,他還托病給推掉了。”趙忠負手來回踱步,“這等白身若是派遣刺客殺他,有成功的可能嗎?”
暗殺自古以來就是對付政敵最常用的方式,趙忠據中常侍多年,身邊自然是有培養的刺客,因此第一選擇仍然是暗殺。
許嵩道:“恐怕不太行,去年趙爺就曾經買通岑熙的妹夫夏德,派遣刺客到太守府暗殺盧植。那趙普的侄子趙雲勇冠三軍,以一敵四給全殺了。何況趙普庇護於崔氏門下,那崔超是常山郡太守,對他器重有加,派遣刺客多半不能行。”
趙忠沉吟道:“暗殺不行,他又不是官員,想要治他的罪都沒有個由頭。你可有什麽辦法嗎?”
許嵩這等人既然已經在趙忠麵前提起趙普,自然胸有已有謀略。
“君侯勿慮,這趙普托病推掉侍中,我們不是正可加以利用嗎?隻要能證明他身體康健,這可是欺君之罪,還怕他死不了?”
這年代托病推辭赴任的士人多得是,趙忠一開始還真沒往這方麵想。
這事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哪怕是漢靈帝劉宏,因此事他心中還頗為不滿,可因此治罪那也說不過去。
但是,倘若再加點別的事情進去,那可就不一樣了。
“我這就去見聖上,”趙忠一刻也不停留,直奔南宮而去。
“趙常侍,陛下正有事再忙,”宮門的小太監見到趙忠慌忙行禮。
趙忠聽著裏麵嬉鬧的聲音,知道漢靈帝在和繽紛宮女們玩鬧,此時確實不便打擾,“無妨,我等等便好。”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趙忠再遣那太監進內通報。
不一時,那小太監折回,向趙忠恭敬行禮,“趙常侍,陛下有請。”
“趙常侍這般急於見我,是有什麽事嗎?”漢靈帝赤腳跪坐在軟塌上,頗有些意興闌珊。
“確有要事稟告。”趙忠拱手行禮。
漢靈帝道:“有什麽事,你不妨直說。”
趙忠輕聲道:“此事乃是事關盧尚書舊部趙普,仆深知陛下對他甚是抬愛,曾想征召為近侍,因此對他也就額外上心了些。上午時有賓客回稟,說...說那趙普...”
漢靈帝微皺眉頭,“趙常侍何故吞吞吐吐?你直說便是。”
趙忠這才道:“那趙普居然誹謗朝廷,說是如今陛下昏庸朝政混亂,他寧可做一布衣百姓,也絕不入京為官。”
漢靈帝大怒,“竟有此事?”
趙忠忙伏首道:“千真萬確,那趙普實是狂妄自大之徒,屢屢托病不應征召,不過瞧不起陛下,不把朝廷放在眼裏罷了。陛下若是不信,正可派人暗中查探,此事定然不假。”
他這六分假話,四分事實的說法,正中漢靈帝逆鱗。
被憤怒衝昏頭腦的帝王,哪裏還會想這麽多,當即就下令,捉拿趙普入京查辦。
消息從宮中傳到尚書台時,盧植正和京兆尹司馬防談論誅宦一事。
立誌成為忠貞名臣的司馬防,覺得此刻朝內士人公卿萬眾一心,正是徹底誅殺閹黨的絕佳時機。
盧植的態度卻因為趙普力勸,有所轉變,一直以來都想要把誅宦的浪潮給壓下去。
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以他一人之力,很難說服眾人,如果不是此刻非他號召不能成事,這夥人早就撇開他,興起刀兵殺向宦官們了。
司馬防是誅宦態度非常堅決的公卿代表人物,他幾乎每日都會來尚書台勸說盧植。
兩人常常一談就是一個下午,結果往往是彼此不能說服對方。
這日,司馬防早早就來了尚書台,與盧植展開了一場唇槍舌戰,這時宮中要捉拿趙普的消息傳進了尚書台。
尚書台作為後漢朝廷的政務樞紐,幾乎所有的政務都無法避開尚書台,其消息之靈便,由此可想而知。
“今日暫停,我有大事要處理。”盧植收到消息,立刻起身要趕往宮中。
司馬防追問,“是出了什麽大事?”
盧植邊走邊道:“那趙忠蠱惑聖上,說趙普誹謗朝廷,聖上大怒,正要派人去常山郡捉拿趙普。”
趙普其人經過盧植的宣傳,已經是士人公卿中的名人。
司馬防聞言臉色一變,“這等事,我該與你同去才是。”
兩人匆匆趕到南宮求見漢靈帝劉宏,不料劉宏猜到盧植定然會來求情,讓內侍直接攔阻,推說身體不適,誰也不見。
盧植和司馬防無法,隻得暫且回來。
“聖上態度堅決,我看不好處理了,”司馬防見改變聖命已經不現實,於是建議道:“我看不如盡快通知趙普,讓他躲避起來,等過些時日,聖上怒氣消了,再去求情不遲。”
“不行,”盧植搖頭道:“若是如此,他仕途可全毀了。這可是王佐之才,不能為朝廷所用,殊為可惜。”
司馬防道:“這時候可不是保什麽前程的時候,欺君之罪,是要殺頭的。如果真被抓到京師,你我救不下來,那不是白送了性命。”
盧植歎了口氣,隻得同意司馬防所說,盡快派人連夜趕往常山郡元氏縣,讓趙普躲起來,對外聲稱是,趕往外地求醫。
隻是,他也不清楚趙普此刻在不在元氏縣。
如果是按照年前趙普信中所說,他大概率是在上黨郡,或者在去上黨郡的路上。
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都還好,怕就怕他派去的人沒找到,偏偏漢靈帝派去捉拿的禁軍趕到時,他回了元氏縣。
此刻,趙普的確不在元氏縣,而是在武安縣境內徘徊,正不知該如何是好。
董卓要與黑山軍開戰的消息,他已經讓周倉前去通知張燕。
沒有別的原因,黑山軍縱然多行不法,可這是被時代所迫,人都餓死、壓迫而死,總不能不允許反抗吧!
相比之下,曆史上的董卓在短短的執政期間,所犯下的罪行,不知比黑山軍劫掠大上多少倍。
更何況,他始終覺得張燕是一股完全可以爭取的勢力,讓他有所防範,還可以減少董卓在並州樹立的威望。
也算是一舉兩得吧!
暗殺自古以來就是對付政敵最常用的方式,趙忠據中常侍多年,身邊自然是有培養的刺客,因此第一選擇仍然是暗殺。
許嵩道:“恐怕不太行,去年趙爺就曾經買通岑熙的妹夫夏德,派遣刺客到太守府暗殺盧植。那趙普的侄子趙雲勇冠三軍,以一敵四給全殺了。何況趙普庇護於崔氏門下,那崔超是常山郡太守,對他器重有加,派遣刺客多半不能行。”
趙忠沉吟道:“暗殺不行,他又不是官員,想要治他的罪都沒有個由頭。你可有什麽辦法嗎?”
許嵩這等人既然已經在趙忠麵前提起趙普,自然胸有已有謀略。
“君侯勿慮,這趙普托病推掉侍中,我們不是正可加以利用嗎?隻要能證明他身體康健,這可是欺君之罪,還怕他死不了?”
這年代托病推辭赴任的士人多得是,趙忠一開始還真沒往這方麵想。
這事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哪怕是漢靈帝劉宏,因此事他心中還頗為不滿,可因此治罪那也說不過去。
但是,倘若再加點別的事情進去,那可就不一樣了。
“我這就去見聖上,”趙忠一刻也不停留,直奔南宮而去。
“趙常侍,陛下正有事再忙,”宮門的小太監見到趙忠慌忙行禮。
趙忠聽著裏麵嬉鬧的聲音,知道漢靈帝在和繽紛宮女們玩鬧,此時確實不便打擾,“無妨,我等等便好。”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趙忠再遣那太監進內通報。
不一時,那小太監折回,向趙忠恭敬行禮,“趙常侍,陛下有請。”
“趙常侍這般急於見我,是有什麽事嗎?”漢靈帝赤腳跪坐在軟塌上,頗有些意興闌珊。
“確有要事稟告。”趙忠拱手行禮。
漢靈帝道:“有什麽事,你不妨直說。”
趙忠輕聲道:“此事乃是事關盧尚書舊部趙普,仆深知陛下對他甚是抬愛,曾想征召為近侍,因此對他也就額外上心了些。上午時有賓客回稟,說...說那趙普...”
漢靈帝微皺眉頭,“趙常侍何故吞吞吐吐?你直說便是。”
趙忠這才道:“那趙普居然誹謗朝廷,說是如今陛下昏庸朝政混亂,他寧可做一布衣百姓,也絕不入京為官。”
漢靈帝大怒,“竟有此事?”
趙忠忙伏首道:“千真萬確,那趙普實是狂妄自大之徒,屢屢托病不應征召,不過瞧不起陛下,不把朝廷放在眼裏罷了。陛下若是不信,正可派人暗中查探,此事定然不假。”
他這六分假話,四分事實的說法,正中漢靈帝逆鱗。
被憤怒衝昏頭腦的帝王,哪裏還會想這麽多,當即就下令,捉拿趙普入京查辦。
消息從宮中傳到尚書台時,盧植正和京兆尹司馬防談論誅宦一事。
立誌成為忠貞名臣的司馬防,覺得此刻朝內士人公卿萬眾一心,正是徹底誅殺閹黨的絕佳時機。
盧植的態度卻因為趙普力勸,有所轉變,一直以來都想要把誅宦的浪潮給壓下去。
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以他一人之力,很難說服眾人,如果不是此刻非他號召不能成事,這夥人早就撇開他,興起刀兵殺向宦官們了。
司馬防是誅宦態度非常堅決的公卿代表人物,他幾乎每日都會來尚書台勸說盧植。
兩人常常一談就是一個下午,結果往往是彼此不能說服對方。
這日,司馬防早早就來了尚書台,與盧植展開了一場唇槍舌戰,這時宮中要捉拿趙普的消息傳進了尚書台。
尚書台作為後漢朝廷的政務樞紐,幾乎所有的政務都無法避開尚書台,其消息之靈便,由此可想而知。
“今日暫停,我有大事要處理。”盧植收到消息,立刻起身要趕往宮中。
司馬防追問,“是出了什麽大事?”
盧植邊走邊道:“那趙忠蠱惑聖上,說趙普誹謗朝廷,聖上大怒,正要派人去常山郡捉拿趙普。”
趙普其人經過盧植的宣傳,已經是士人公卿中的名人。
司馬防聞言臉色一變,“這等事,我該與你同去才是。”
兩人匆匆趕到南宮求見漢靈帝劉宏,不料劉宏猜到盧植定然會來求情,讓內侍直接攔阻,推說身體不適,誰也不見。
盧植和司馬防無法,隻得暫且回來。
“聖上態度堅決,我看不好處理了,”司馬防見改變聖命已經不現實,於是建議道:“我看不如盡快通知趙普,讓他躲避起來,等過些時日,聖上怒氣消了,再去求情不遲。”
“不行,”盧植搖頭道:“若是如此,他仕途可全毀了。這可是王佐之才,不能為朝廷所用,殊為可惜。”
司馬防道:“這時候可不是保什麽前程的時候,欺君之罪,是要殺頭的。如果真被抓到京師,你我救不下來,那不是白送了性命。”
盧植歎了口氣,隻得同意司馬防所說,盡快派人連夜趕往常山郡元氏縣,讓趙普躲起來,對外聲稱是,趕往外地求醫。
隻是,他也不清楚趙普此刻在不在元氏縣。
如果是按照年前趙普信中所說,他大概率是在上黨郡,或者在去上黨郡的路上。
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都還好,怕就怕他派去的人沒找到,偏偏漢靈帝派去捉拿的禁軍趕到時,他回了元氏縣。
此刻,趙普的確不在元氏縣,而是在武安縣境內徘徊,正不知該如何是好。
董卓要與黑山軍開戰的消息,他已經讓周倉前去通知張燕。
沒有別的原因,黑山軍縱然多行不法,可這是被時代所迫,人都餓死、壓迫而死,總不能不允許反抗吧!
相比之下,曆史上的董卓在短短的執政期間,所犯下的罪行,不知比黑山軍劫掠大上多少倍。
更何況,他始終覺得張燕是一股完全可以爭取的勢力,讓他有所防範,還可以減少董卓在並州樹立的威望。
也算是一舉兩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