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細中取,富貴險中求,風險總是伴隨著機遇。武媚精明過人,有著遠超常人的頭腦,她的大腦飛速運轉,思索著妖月話的真實性。
如果是別人想抓自己和李治的把柄,那她隻要在感業寺稍微有所異動,就瞞不過有心人的眼睛。
她思慮了很久,始終想不出來有這個心思的人會是誰。屁股決定大腦,現在朝中能想到她武媚的人寥寥無幾,甚至可以說沒有。先帝的一個小才人,區區五品,沒有人會放在眼裏,感業寺有的是比她名頭大的女人,還不是一樣被人遺忘。
如果真的如妖月所說,那皇後的目的是什麽?成人之美這種傻話打死她都不會相信,把自己的男人推向別的女人懷抱,這種蠢事沒有一個正常的女人會做。
皇後當然不傻,她這麽做無非兩個目的。
一是她隻是懷疑自己和李治有染,但是並沒有證據,隻是一種猜測。讓妖月過來,隻不過是要印證她內心的疑問。武媚如果真的有所異常,那就證明她的猜測不錯。
二是她已經知道這件事,讓她進宮的目的極有可能是為了對付蕭淑妃。皇後和蕭淑妃關係之惡劣人所共知,為得李治歡心無所不用其極。但是皇後到底計差一籌,在李治麵前並沒有得到多大恩寵。反而是蕭淑妃日夜霸占著李治,不僅占去了大部分龍精,連孩子都生了好幾個。而皇後的肚子卻一直沒有動靜。
如果是第一個原因,那皇後的猜測即使得到了印證,又能如何?她武媚已經身在感業寺,如果沒有意外,這輩子她會被困在這裏。至於見到李治,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愛情是有保質期的,並且保質期異常的短,甚至連一年都不會超過。
作為大唐皇帝的李治身邊從來不缺少美麗的女人,她武媚何德何能能讓一個帝王對自己日夜思念。
男人對於愛情的最終目的永遠是性,其次才是所謂的愛。不會顛倒過來,如果顛倒過來了也無需高興,那不過是因為他還沒有遇到更美麗的女子而已。
為什麽人們常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因為女人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身體本身對男人的誘惑。
沒有幾個男人能對麵前一絲不掛的女子無動於衷,即使這個女子長相普通的不能普通,也依然有效。
平康坊夜夜笙歌,絲竹亂耳,多少男子竟折腰。恨不能死在那個溫柔鄉。
何也?
他們尋找的永遠是身體的刺激,而不是精神的慰藉。至於才子佳人這樣的美麗故事,一般隻會發生在才子沒有取得功名之前。她從未見過哪個才子得勢之後依然對平康坊的仙女不離不棄的。如果有,那是因為他暫時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女子。
色衰而愛弛,這是男女之間永恒的法則,沒有誰能夠逃脫。
皇後名門望族,大家之後,見過太多了悲歡離合,這樣淺顯的道理她不會不懂。
如果僅僅是因為當年的那點事兒武媚覺得皇後斷然不會再翻出來。畢竟這件事最好的結局就是大家都淡忘,誰也不用再提起。不管是對李治,對她武媚,還是對皇後,有選擇的遺忘才是最正確。
這樣的事提起來又沒有什麽好處,尤其是對於皇後而言,百害而無一利。如果李治沒有興趣還好,如果引起李治的傷心事,突然想起了武媚的千嬌百媚,那對她皇後而言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個蕭淑妃已經足夠讓她焦頭爛額了,再來一個武媚,她能招架的住?
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皇後讓妖月過來,應該是想利用她武媚來對付蕭淑妃,畢竟她武媚是李治的老情人。
雖然不知道李治對武媚的態度到底如何,但是多一個美女在身邊,李治應該不會反對。
皇帝招女,多多益善。
而且皇後這麽做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看重了她武媚的身份。
一方麵她是李治的老情人,有感情基礎,操作起來對李治來說沒有障礙,舊情複燃,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小別還勝新婚呢,她離開李治已經一年多了,新鮮感更勝從前。
而且當年的李治是太子,現在可是皇帝,身份更加尊貴,再見到武媚,心中的那份得意肯定會極大的得到滿足。
錦衣夜行心裏最為不爽,再美好的東西無人欣賞無人仰慕,和沒有有什麽區別?
此刻的李治在朝中大臣那裏得不到一絲尊重。
貞觀老臣牛氣衝天,沒有了李二的壓製,一個個猶如蛟龍出海,當著李治的麵就敢大打出手,叫罵的口水能噴到他的臉上。
左邊是勳貴,右邊是重臣,哪一個都不能得罪,李治唯有唾麵自幹,給雙方陪著笑臉。
皇帝當到這個份上,李治無比的憋屈。
隱忍是必要的,雖然很不爽,但是李治不能發作,權力的爭奪不是過家家,看誰不爽直接就開打,需要高明的手段和恰到好處的時機。
心裏的苦悶無處訴說,他需要發泄,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這種需要源於人性,就想一個孩子考試得了滿分希望得到誇獎一樣。李治此刻就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承認和誇獎,需要人的敬仰,哪怕是表麵上。
皇後身為六宮之主,本該母儀天下,可是皇後說到底還是太年輕了,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李治的苦悶。
況且她出身尊貴,自己的那點虛榮心早就得到了滿足。她已經達到女子所能達到的最高點,不管是家裏人還是宮中諸妃嬪,都需要看她的臉色。縱使蕭淑妃這樣的人,見到她也不得不行禮參拜。
門當戶對,皇後的內心是驕傲的,憑什麽她要去恭維皇帝?憑什麽她要仰慕李治?
君不見,帥哥和美女永遠走不到一起,不是醜男拱了美女,就是恐龍占了帥哥。總要有一方處於弱勢並且不斷的讓另一方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才會走都長久。
皇後不懂。
但是她能讓妖月來找自己,就說明已經有人在提醒她。
這方麵的缺陷可以讓武媚來填補。
如果是別人想抓自己和李治的把柄,那她隻要在感業寺稍微有所異動,就瞞不過有心人的眼睛。
她思慮了很久,始終想不出來有這個心思的人會是誰。屁股決定大腦,現在朝中能想到她武媚的人寥寥無幾,甚至可以說沒有。先帝的一個小才人,區區五品,沒有人會放在眼裏,感業寺有的是比她名頭大的女人,還不是一樣被人遺忘。
如果真的如妖月所說,那皇後的目的是什麽?成人之美這種傻話打死她都不會相信,把自己的男人推向別的女人懷抱,這種蠢事沒有一個正常的女人會做。
皇後當然不傻,她這麽做無非兩個目的。
一是她隻是懷疑自己和李治有染,但是並沒有證據,隻是一種猜測。讓妖月過來,隻不過是要印證她內心的疑問。武媚如果真的有所異常,那就證明她的猜測不錯。
二是她已經知道這件事,讓她進宮的目的極有可能是為了對付蕭淑妃。皇後和蕭淑妃關係之惡劣人所共知,為得李治歡心無所不用其極。但是皇後到底計差一籌,在李治麵前並沒有得到多大恩寵。反而是蕭淑妃日夜霸占著李治,不僅占去了大部分龍精,連孩子都生了好幾個。而皇後的肚子卻一直沒有動靜。
如果是第一個原因,那皇後的猜測即使得到了印證,又能如何?她武媚已經身在感業寺,如果沒有意外,這輩子她會被困在這裏。至於見到李治,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愛情是有保質期的,並且保質期異常的短,甚至連一年都不會超過。
作為大唐皇帝的李治身邊從來不缺少美麗的女人,她武媚何德何能能讓一個帝王對自己日夜思念。
男人對於愛情的最終目的永遠是性,其次才是所謂的愛。不會顛倒過來,如果顛倒過來了也無需高興,那不過是因為他還沒有遇到更美麗的女子而已。
為什麽人們常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因為女人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身體本身對男人的誘惑。
沒有幾個男人能對麵前一絲不掛的女子無動於衷,即使這個女子長相普通的不能普通,也依然有效。
平康坊夜夜笙歌,絲竹亂耳,多少男子竟折腰。恨不能死在那個溫柔鄉。
何也?
他們尋找的永遠是身體的刺激,而不是精神的慰藉。至於才子佳人這樣的美麗故事,一般隻會發生在才子沒有取得功名之前。她從未見過哪個才子得勢之後依然對平康坊的仙女不離不棄的。如果有,那是因為他暫時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女子。
色衰而愛弛,這是男女之間永恒的法則,沒有誰能夠逃脫。
皇後名門望族,大家之後,見過太多了悲歡離合,這樣淺顯的道理她不會不懂。
如果僅僅是因為當年的那點事兒武媚覺得皇後斷然不會再翻出來。畢竟這件事最好的結局就是大家都淡忘,誰也不用再提起。不管是對李治,對她武媚,還是對皇後,有選擇的遺忘才是最正確。
這樣的事提起來又沒有什麽好處,尤其是對於皇後而言,百害而無一利。如果李治沒有興趣還好,如果引起李治的傷心事,突然想起了武媚的千嬌百媚,那對她皇後而言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一個蕭淑妃已經足夠讓她焦頭爛額了,再來一個武媚,她能招架的住?
所以基本上可以斷定,皇後讓妖月過來,應該是想利用她武媚來對付蕭淑妃,畢竟她武媚是李治的老情人。
雖然不知道李治對武媚的態度到底如何,但是多一個美女在身邊,李治應該不會反對。
皇帝招女,多多益善。
而且皇後這麽做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看重了她武媚的身份。
一方麵她是李治的老情人,有感情基礎,操作起來對李治來說沒有障礙,舊情複燃,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小別還勝新婚呢,她離開李治已經一年多了,新鮮感更勝從前。
而且當年的李治是太子,現在可是皇帝,身份更加尊貴,再見到武媚,心中的那份得意肯定會極大的得到滿足。
錦衣夜行心裏最為不爽,再美好的東西無人欣賞無人仰慕,和沒有有什麽區別?
此刻的李治在朝中大臣那裏得不到一絲尊重。
貞觀老臣牛氣衝天,沒有了李二的壓製,一個個猶如蛟龍出海,當著李治的麵就敢大打出手,叫罵的口水能噴到他的臉上。
左邊是勳貴,右邊是重臣,哪一個都不能得罪,李治唯有唾麵自幹,給雙方陪著笑臉。
皇帝當到這個份上,李治無比的憋屈。
隱忍是必要的,雖然很不爽,但是李治不能發作,權力的爭奪不是過家家,看誰不爽直接就開打,需要高明的手段和恰到好處的時機。
心裏的苦悶無處訴說,他需要發泄,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這種需要源於人性,就想一個孩子考試得了滿分希望得到誇獎一樣。李治此刻就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承認和誇獎,需要人的敬仰,哪怕是表麵上。
皇後身為六宮之主,本該母儀天下,可是皇後說到底還是太年輕了,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李治的苦悶。
況且她出身尊貴,自己的那點虛榮心早就得到了滿足。她已經達到女子所能達到的最高點,不管是家裏人還是宮中諸妃嬪,都需要看她的臉色。縱使蕭淑妃這樣的人,見到她也不得不行禮參拜。
門當戶對,皇後的內心是驕傲的,憑什麽她要去恭維皇帝?憑什麽她要仰慕李治?
君不見,帥哥和美女永遠走不到一起,不是醜男拱了美女,就是恐龍占了帥哥。總要有一方處於弱勢並且不斷的讓另一方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才會走都長久。
皇後不懂。
但是她能讓妖月來找自己,就說明已經有人在提醒她。
這方麵的缺陷可以讓武媚來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