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武媚的大日子,同樣是感業寺的大日子。
從昨夜起整個感業寺上下沒有一個人能睡著。燈火通明的感業寺正在進行最後一遍的排練。
皇帝前來上香是大事,有很多規矩需要遵守,有很多流程需要走完。
禮部的官員來了一波又一波,反複核對著所有的流程,確保不出差錯。禮部尚書於誌寧親自察看感業寺內的儀仗,反複三次,生怕有所遺漏。
曹仁來了,帶著千騎司八十人,一路駕馬狂奔,隆隆的馬蹄聲震天響,皆玄甲黑衣,在夜色下猶如一道黑色的洪流。黑色洪流在距離感業寺一裏路程之時四下散去,隱沒在黑暗裏。
羽林衛右將軍薛仁貴站在禁苑的土坡之上,將整個感業寺收在眼底。這裏的地形他玩就爛熟於心,閉著眼睛都知道哪棵樹上有鳥窩,哪個地方能藏人。
羽林衛難得能出長安城,一個個摩拳擦掌,想象著能發生行刺這樣的驚天之事來,好讓他們饑渴的橫刀能夠砍殺幾人沾上點血性。生鏽的身體也能活動活動,畢竟每天除了在營地操練就是在皇城值守,實在沒意思透了。
聽說陛下要去感業寺上香,羽林衛的幾個偏將已經瘋了,叫嚷著要為國捐軀,護陛下周全雲雲。一群沒讀過幾本書的混蛋,說的驢頭不對馬嘴。
被選中前去護送的人一個個興奮的漲紅了臉,舉止癲狂,在校場拎著百斤石鎖狂奔,以示自己勇猛過人。
底下看不過去的大有人在,不就是去禁苑嘛,又不是上陣殺敵,興奮個屁。就你手裏的石鎖,老子能拎二百斤重的。
還有人把橫刀放在磨刀石上來回磨拭,說萬一遇到幾個匪人也好動手,不至於兵器不利。
還有一個家夥把自家珍藏的兩百斤重甲都搬出來了,準備披掛上陣。
被薛仁貴一巴掌呼過去,才悻悻的放了回去。
你們這群混蛋聽好了,這次陛下是去上香,不是禦駕親征,把那些甲胄都給我收起來。看看你們那點出息,連八牛弩都運過來了,這是護駕還是攻城?
所有人聽好,一人一馬,橫刀在身,長矛在手,弓弩兵十矢,身披軟甲。
皇城到感業寺不過幾十裏路程,快的話一個時辰就能走到。殺人這種事你們估計趕不上,有這等好事千騎司早就解決了,哪裏輪得到你們。
曹仁已經提前去了,偷偷的感業寺察看了個底朝天,連帶點刺的木柴都拿走了,至於匪人,現在感業寺五裏之內,估計連個活物都沒有。
他的脾氣你們還不知道?
為了確保陛下身安,一般都是全麵清除,連一隻野雞都不放過。指望從他的眼皮底下漏點什麽,基本沒可能。
下麵的羽林衛一陣哀嚎,曹仁這個變態不能這樣,總要給他們羽林衛留點活路吧!不然真的就成了儀仗隊了。
還不如金吾衛。
起碼人家能在城外晃悠,閑來無事獵殺幾隻野物,也算練練手,總好過他們天天值守皇城。
李治已經很久沒有出宮了,好像自從他登基以來,這還是第一次進宮。
一年以來李治過的十分辛苦,雖然他是皇帝,可是一直活在父皇的陰影下。
所有的事情父皇都已經替他安排好,托孤重臣就有好幾個,長孫無忌,李績,褚遂良,程知節,文臣武將,一個不少。
父皇的苦心他能理解,就像任何父親一樣,李二也擔心自己死後李治不能做一個合格的帝王,害怕大唐的萬裏江山不能萬代相傳。
李治在他的眼裏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需要他的不斷教導,可是他要死了,為了有人能夠保護他,李二給了李治最強的班子。
每一個拿出來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足以和任何一朝的肱骨之臣相媲美。
這些人久經考驗,自打江山的時候就跟隨他,忠勇可靠。
貞觀一朝,這些人更是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一樣運轉著,為大唐盛世貢獻著自己的才智。
李二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些老臣會想當年輔佐自己一樣輔佐自己的兒子。
他和所有的帝王都不一樣,狡兔死,走狗烹這種事他向來不屑。強大的李二是驕傲的,也很自負。他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力量讓這些人臣服,功高蓋主這種事不會發生,因為他才是那個功勳最高的人。
嬴政逼死了呂不韋,劉邦殺了韓信,這些著名的事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連尋常百姓都能津津樂道的說上三天三夜。李二豈能不聞?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李二當世奇才,對曆史學的非常好,放在今日,做一個曆史學的教授綽綽有餘。
但是他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效仿嬴政、劉邦,誅殺功臣。反而淩煙閣上群畫像,把他的追隨者捧上了天。
自秦國一統天下以來,登上帝位的人很多,然能和李二相比較的著實有限。
李二有強大的自信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來駕馭群臣。
殺戮並不是唯一的辦法。
說到底還是人才難得啊!
世事造就的英才就那麽多,就這麽殺掉實在可惜。畢竟在那個時代,人才真的太稀少了。能識得幾個字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如果能寫首歪詩,絕對能讓十裏八鄉的鄉親刮目相看,譽為文曲星。
可想而知,能出幾個如長孫無忌、魏征、房玄齡者,該多麽的不易。
李二的大腦異常的清醒,比之秦皇和漢高祖,他更加的冷靜,對政治和權力的認知更加的成熟。
殺戮是保持皇位穩固的一種方法,懷柔則是另一種方法。
隻不過大部分的帝王為了省事也為了保險起見,還是選擇的殺掉。
君不見,每次新朝初立,那些從龍之臣能幸存善終的寥寥無幾。
李二很想換一種方法,他有這樣的信心,也有這樣的魄力。
況且他更加的懂人心。
如果要造反,那些人不會等到現在,因為成本和風險實在太高太大了。
當初為何跟隨自己一起打天下?是他們想做皇帝想做老大?
不是!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麽當初他們就不會追隨自己,而是會選擇單幹。
從昨夜起整個感業寺上下沒有一個人能睡著。燈火通明的感業寺正在進行最後一遍的排練。
皇帝前來上香是大事,有很多規矩需要遵守,有很多流程需要走完。
禮部的官員來了一波又一波,反複核對著所有的流程,確保不出差錯。禮部尚書於誌寧親自察看感業寺內的儀仗,反複三次,生怕有所遺漏。
曹仁來了,帶著千騎司八十人,一路駕馬狂奔,隆隆的馬蹄聲震天響,皆玄甲黑衣,在夜色下猶如一道黑色的洪流。黑色洪流在距離感業寺一裏路程之時四下散去,隱沒在黑暗裏。
羽林衛右將軍薛仁貴站在禁苑的土坡之上,將整個感業寺收在眼底。這裏的地形他玩就爛熟於心,閉著眼睛都知道哪棵樹上有鳥窩,哪個地方能藏人。
羽林衛難得能出長安城,一個個摩拳擦掌,想象著能發生行刺這樣的驚天之事來,好讓他們饑渴的橫刀能夠砍殺幾人沾上點血性。生鏽的身體也能活動活動,畢竟每天除了在營地操練就是在皇城值守,實在沒意思透了。
聽說陛下要去感業寺上香,羽林衛的幾個偏將已經瘋了,叫嚷著要為國捐軀,護陛下周全雲雲。一群沒讀過幾本書的混蛋,說的驢頭不對馬嘴。
被選中前去護送的人一個個興奮的漲紅了臉,舉止癲狂,在校場拎著百斤石鎖狂奔,以示自己勇猛過人。
底下看不過去的大有人在,不就是去禁苑嘛,又不是上陣殺敵,興奮個屁。就你手裏的石鎖,老子能拎二百斤重的。
還有人把橫刀放在磨刀石上來回磨拭,說萬一遇到幾個匪人也好動手,不至於兵器不利。
還有一個家夥把自家珍藏的兩百斤重甲都搬出來了,準備披掛上陣。
被薛仁貴一巴掌呼過去,才悻悻的放了回去。
你們這群混蛋聽好了,這次陛下是去上香,不是禦駕親征,把那些甲胄都給我收起來。看看你們那點出息,連八牛弩都運過來了,這是護駕還是攻城?
所有人聽好,一人一馬,橫刀在身,長矛在手,弓弩兵十矢,身披軟甲。
皇城到感業寺不過幾十裏路程,快的話一個時辰就能走到。殺人這種事你們估計趕不上,有這等好事千騎司早就解決了,哪裏輪得到你們。
曹仁已經提前去了,偷偷的感業寺察看了個底朝天,連帶點刺的木柴都拿走了,至於匪人,現在感業寺五裏之內,估計連個活物都沒有。
他的脾氣你們還不知道?
為了確保陛下身安,一般都是全麵清除,連一隻野雞都不放過。指望從他的眼皮底下漏點什麽,基本沒可能。
下麵的羽林衛一陣哀嚎,曹仁這個變態不能這樣,總要給他們羽林衛留點活路吧!不然真的就成了儀仗隊了。
還不如金吾衛。
起碼人家能在城外晃悠,閑來無事獵殺幾隻野物,也算練練手,總好過他們天天值守皇城。
李治已經很久沒有出宮了,好像自從他登基以來,這還是第一次進宮。
一年以來李治過的十分辛苦,雖然他是皇帝,可是一直活在父皇的陰影下。
所有的事情父皇都已經替他安排好,托孤重臣就有好幾個,長孫無忌,李績,褚遂良,程知節,文臣武將,一個不少。
父皇的苦心他能理解,就像任何父親一樣,李二也擔心自己死後李治不能做一個合格的帝王,害怕大唐的萬裏江山不能萬代相傳。
李治在他的眼裏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需要他的不斷教導,可是他要死了,為了有人能夠保護他,李二給了李治最強的班子。
每一個拿出來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足以和任何一朝的肱骨之臣相媲美。
這些人久經考驗,自打江山的時候就跟隨他,忠勇可靠。
貞觀一朝,這些人更是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一樣運轉著,為大唐盛世貢獻著自己的才智。
李二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些老臣會想當年輔佐自己一樣輔佐自己的兒子。
他和所有的帝王都不一樣,狡兔死,走狗烹這種事他向來不屑。強大的李二是驕傲的,也很自負。他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力量讓這些人臣服,功高蓋主這種事不會發生,因為他才是那個功勳最高的人。
嬴政逼死了呂不韋,劉邦殺了韓信,這些著名的事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連尋常百姓都能津津樂道的說上三天三夜。李二豈能不聞?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李二當世奇才,對曆史學的非常好,放在今日,做一個曆史學的教授綽綽有餘。
但是他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效仿嬴政、劉邦,誅殺功臣。反而淩煙閣上群畫像,把他的追隨者捧上了天。
自秦國一統天下以來,登上帝位的人很多,然能和李二相比較的著實有限。
李二有強大的自信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來駕馭群臣。
殺戮並不是唯一的辦法。
說到底還是人才難得啊!
世事造就的英才就那麽多,就這麽殺掉實在可惜。畢竟在那個時代,人才真的太稀少了。能識得幾個字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如果能寫首歪詩,絕對能讓十裏八鄉的鄉親刮目相看,譽為文曲星。
可想而知,能出幾個如長孫無忌、魏征、房玄齡者,該多麽的不易。
李二的大腦異常的清醒,比之秦皇和漢高祖,他更加的冷靜,對政治和權力的認知更加的成熟。
殺戮是保持皇位穩固的一種方法,懷柔則是另一種方法。
隻不過大部分的帝王為了省事也為了保險起見,還是選擇的殺掉。
君不見,每次新朝初立,那些從龍之臣能幸存善終的寥寥無幾。
李二很想換一種方法,他有這樣的信心,也有這樣的魄力。
況且他更加的懂人心。
如果要造反,那些人不會等到現在,因為成本和風險實在太高太大了。
當初為何跟隨自己一起打天下?是他們想做皇帝想做老大?
不是!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麽當初他們就不會追隨自己,而是會選擇單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