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幾乎都被氣笑了,還真是打不死的小強啊。
類似這樣的奏折很多,根本就沒有辦法杜絕,你也無法懲罰他們,隻能自己生氣。畢竟人家也沒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隻是給皇帝你上了一道拍馬屁的奏折而已,拍馬屁又不是罪,你翻遍所有的律法也沒有這一條。
不過時間一長,武媚反而十分享受這種過程。她看著那些拍馬屁的奏折,想象著那些大臣的神情,不由生出一種我就是神的感覺。
不過武媚把這種感覺隱藏的很好,她十分清楚,這份得意舒服的感覺隻能自己知道,不能言說。
批閱奏折這種事不僅沒有讓武媚感到厭煩,反而成為了她一項不可多得的樂趣。
朝中的大臣十分奇怪,皇帝在洛陽真的對身體好?他們明顯感覺的出來,送過去的奏折不管批閱的數量還是質量,明顯比前一段時間要好。
也許洛陽真的適合養病,他們也沒有多想,以為是李治頭疼的毛病減輕了。
畢竟李治患有頭疾這件事早就不是什麽秘密,滿長安的人都知道。
當然有很多大臣不高興,他們之所以慫恿那麽多人有事沒事的給李治上奏折,就是為了消耗他的精力,讓他筋疲力盡,無暇顧及,然後繳械投降,重新把權力下放。
不過現在看來,這招沒怎麽奏效啊!
而且他們彈劾李義府之事,怎麽連個聲響都沒有?已經上過很多奏折彈劾了,皇帝一點表示都沒有,連提都沒提過?這是什麽意思?
大臣們的疑惑是有理的,因為李治根本就沒有看到這些彈劾奏折,武媚把所有彈劾李義府的奏折,悄悄的給藏起來了。
第一次看到這種奏折的時候武媚心裏一驚,對於李義府私下裏幹的壞事她再清楚不過,賣官鬻爵,霸占田地這種事李義府做的不少。還順帶著打擊異己。
武媚當然這種事,也十分的反感,但是現在正是她用人之際,她故意忽略了李義府的這種缺陷。而且,李義府對自己很忠心,隻要自己交代的事他都會不折不扣的執行。
關鍵是,不管是賣官鬻爵,還是打擊異己,都或多或少的有她武媚的影子在裏麵。比如那些得來的錢財,大部分都進了武媚的口袋。
不能讓李治知道,這是武媚的第一想法,雖然她覺得李治並不會對李義府進行嚴厲懲處,畢竟李義府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的支持李治,可以說是她和李治的嫡係了。但是到底會到什麽程度,她心裏也沒底,所以幹脆不讓李治知道。
不過武媚也覺得必須告誡一下李義府,該低調還是要低調一點,畢竟現在的朝堂還有很多猛人,被人抓住把柄就不好了。而且,李治對李義府這樣的人是打心裏反感的,之所以他們現在還能如此囂張,隻是因為李治和武媚一樣,需要人支持而已。
而且,她和李治也必須把李義府推出來,讓那些還在猶豫的人看看,靠向他們是有好處的,李義府就是最好的例子。
身在長安的李義府臉色鐵青,他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敢上奏折彈劾他,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武媚隻是提了一句讓你收斂一點,並沒有提到到底是誰。不過李義府不會這麽善罷甘休,他要找出這個人,然後進行無情的打擊,最好能把他幹掉,讓那些有此想法的家夥徹底熄火。
憤怒的李義府開始了大規模的排查,由於李治和武媚都不在長安,所以李義府十分囂張,連最起碼的遮掩都沒有,儼然一副我是老大的架勢。
這種作死的行為不說別人,連許敬宗都看不下去。
雖然他們兩個人同屬於一個陣營,但是許敬宗打心眼裏瞧不起這個政治暴發戶。
他許敬宗可是才高八鬥滿腹經綸,雖然人損了點,但是治國的本事還是有一些的。況且他的領路人是馬周,所以許敬宗並不能算是一個完全的佞臣,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抱負。
如果沒有當年長孫無忌的打壓,也許他會成為下一個馬周,躋身朝堂,為天下蒼生而奮鬥,成為皇帝身邊一個不可多得的大臣。
現在他雖然走了一些彎路,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但是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和李義府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李義府的目的很簡單,也很單純,就是獲得高官厚祿,除此之外,他好像沒有什麽特別的理想。兼濟天下?拯救蒼生?這和他沒有一點關係。
所以許敬宗瞧不起李義府,和沒有底線的人在一起,讓許敬宗感到危險。所以他幾乎和李義府沒有什麽交集,也談不上熟悉。如果可能,他寧可不認識這個家夥。李義府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罪了多少人。
他仗著背後是武媚和李治,完全不懂得收斂。典型的小人得誌啊,這樣的人注定走不了太長遠,還是趁早離他遠點,免得被誤傷。
所以當李義府大肆的賣官鬻爵,鏟除異己的時候,許敬宗總是一言不發,遠遠的躲開,從不發表意見,夾起尾巴做人。
相比於李義府,許敬宗更像是一個透明人,雖然他現在是宰相之一,但是他很低調,即使要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也隻會悄悄的做,不會像李義府這麽囂張。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裏,很多人都遺忘了他的存在。
連上官儀這樣耿直的人都覺得許敬宗是一個老實人。
所以整個朝堂的不滿情緒都集中在了李義府身上。
你李義府不過就是一個政治投機者,沒有根基,沒有家世,連起碼的能力也沒有。如果不是投靠武媚,你不過就是一個芝麻大的小官。我們為大唐出血出力的時候你這家夥還穿著開襠褲玩尿和泥呢,現在居然也好爬到我們的頭上作威作福,老子不發威你當我們真的怕你啊!
有膽來戰,不服就幹,誰怕誰啊!
於是李義府和朝堂之上的眾臣們鬧的不可開交。
類似這樣的奏折很多,根本就沒有辦法杜絕,你也無法懲罰他們,隻能自己生氣。畢竟人家也沒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隻是給皇帝你上了一道拍馬屁的奏折而已,拍馬屁又不是罪,你翻遍所有的律法也沒有這一條。
不過時間一長,武媚反而十分享受這種過程。她看著那些拍馬屁的奏折,想象著那些大臣的神情,不由生出一種我就是神的感覺。
不過武媚把這種感覺隱藏的很好,她十分清楚,這份得意舒服的感覺隻能自己知道,不能言說。
批閱奏折這種事不僅沒有讓武媚感到厭煩,反而成為了她一項不可多得的樂趣。
朝中的大臣十分奇怪,皇帝在洛陽真的對身體好?他們明顯感覺的出來,送過去的奏折不管批閱的數量還是質量,明顯比前一段時間要好。
也許洛陽真的適合養病,他們也沒有多想,以為是李治頭疼的毛病減輕了。
畢竟李治患有頭疾這件事早就不是什麽秘密,滿長安的人都知道。
當然有很多大臣不高興,他們之所以慫恿那麽多人有事沒事的給李治上奏折,就是為了消耗他的精力,讓他筋疲力盡,無暇顧及,然後繳械投降,重新把權力下放。
不過現在看來,這招沒怎麽奏效啊!
而且他們彈劾李義府之事,怎麽連個聲響都沒有?已經上過很多奏折彈劾了,皇帝一點表示都沒有,連提都沒提過?這是什麽意思?
大臣們的疑惑是有理的,因為李治根本就沒有看到這些彈劾奏折,武媚把所有彈劾李義府的奏折,悄悄的給藏起來了。
第一次看到這種奏折的時候武媚心裏一驚,對於李義府私下裏幹的壞事她再清楚不過,賣官鬻爵,霸占田地這種事李義府做的不少。還順帶著打擊異己。
武媚當然這種事,也十分的反感,但是現在正是她用人之際,她故意忽略了李義府的這種缺陷。而且,李義府對自己很忠心,隻要自己交代的事他都會不折不扣的執行。
關鍵是,不管是賣官鬻爵,還是打擊異己,都或多或少的有她武媚的影子在裏麵。比如那些得來的錢財,大部分都進了武媚的口袋。
不能讓李治知道,這是武媚的第一想法,雖然她覺得李治並不會對李義府進行嚴厲懲處,畢竟李義府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的支持李治,可以說是她和李治的嫡係了。但是到底會到什麽程度,她心裏也沒底,所以幹脆不讓李治知道。
不過武媚也覺得必須告誡一下李義府,該低調還是要低調一點,畢竟現在的朝堂還有很多猛人,被人抓住把柄就不好了。而且,李治對李義府這樣的人是打心裏反感的,之所以他們現在還能如此囂張,隻是因為李治和武媚一樣,需要人支持而已。
而且,她和李治也必須把李義府推出來,讓那些還在猶豫的人看看,靠向他們是有好處的,李義府就是最好的例子。
身在長安的李義府臉色鐵青,他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敢上奏折彈劾他,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武媚隻是提了一句讓你收斂一點,並沒有提到到底是誰。不過李義府不會這麽善罷甘休,他要找出這個人,然後進行無情的打擊,最好能把他幹掉,讓那些有此想法的家夥徹底熄火。
憤怒的李義府開始了大規模的排查,由於李治和武媚都不在長安,所以李義府十分囂張,連最起碼的遮掩都沒有,儼然一副我是老大的架勢。
這種作死的行為不說別人,連許敬宗都看不下去。
雖然他們兩個人同屬於一個陣營,但是許敬宗打心眼裏瞧不起這個政治暴發戶。
他許敬宗可是才高八鬥滿腹經綸,雖然人損了點,但是治國的本事還是有一些的。況且他的領路人是馬周,所以許敬宗並不能算是一個完全的佞臣,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抱負。
如果沒有當年長孫無忌的打壓,也許他會成為下一個馬周,躋身朝堂,為天下蒼生而奮鬥,成為皇帝身邊一個不可多得的大臣。
現在他雖然走了一些彎路,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但是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和李義府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
李義府的目的很簡單,也很單純,就是獲得高官厚祿,除此之外,他好像沒有什麽特別的理想。兼濟天下?拯救蒼生?這和他沒有一點關係。
所以許敬宗瞧不起李義府,和沒有底線的人在一起,讓許敬宗感到危險。所以他幾乎和李義府沒有什麽交集,也談不上熟悉。如果可能,他寧可不認識這個家夥。李義府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罪了多少人。
他仗著背後是武媚和李治,完全不懂得收斂。典型的小人得誌啊,這樣的人注定走不了太長遠,還是趁早離他遠點,免得被誤傷。
所以當李義府大肆的賣官鬻爵,鏟除異己的時候,許敬宗總是一言不發,遠遠的躲開,從不發表意見,夾起尾巴做人。
相比於李義府,許敬宗更像是一個透明人,雖然他現在是宰相之一,但是他很低調,即使要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也隻會悄悄的做,不會像李義府這麽囂張。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裏,很多人都遺忘了他的存在。
連上官儀這樣耿直的人都覺得許敬宗是一個老實人。
所以整個朝堂的不滿情緒都集中在了李義府身上。
你李義府不過就是一個政治投機者,沒有根基,沒有家世,連起碼的能力也沒有。如果不是投靠武媚,你不過就是一個芝麻大的小官。我們為大唐出血出力的時候你這家夥還穿著開襠褲玩尿和泥呢,現在居然也好爬到我們的頭上作威作福,老子不發威你當我們真的怕你啊!
有膽來戰,不服就幹,誰怕誰啊!
於是李義府和朝堂之上的眾臣們鬧的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