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軍隊被打得投降,這路合縱聯軍幾乎被全滅,剩下的一路合縱聯軍也好不到哪裏去,其也在經過一片森林時,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三路合縱聯軍全被擊敗,消息被緊急傳回六國高層手中,六國高層倒不是那麽震驚,因為在開戰前,他們就已經想過可能打不敗大夏人,隻是沒想到合縱聯軍會覆滅得這般快。
收到消息後的六國高層自然不是籌備下一次合縱攻夏,而是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跑路。
大夏人太彪悍了,滅韓用了一天多、攻楚也隻用了兩天多,現六十萬合縱聯軍連個泡都沒冒就被消滅了,這還怎麽打?
六國大多數高層已生不出繼續和大夏人打下去的心思。
如果是之前不知道外麵有更廣闊的天地,六國高層們定然會和大夏人死磕到底,可現在已經知道世界很大,外麵天地很廣,有了別的選擇,六國高層們自然不願跟大夏人死磕到底,因為大夏人的實力太硬了,宛如一塊鋼鐵,六國高層的頭可沒這麽鐵,明知撞不過,還要死命往上撞。
知道現在打不過,那就自然想要跑路,可大夏人軍隊那推進起來的速度又太恐怖了,鬼知道啥時候就能打到自己國中。
因此,畏懼於山穀營地軍隊的推進速度,六國高層們都著急著想要跑路,恨不得馬上能往外跑。
幸虧六國高層在籌備合縱聯軍時已在為跑路做準備,一接到合縱聯軍戰敗,也不必要從開頭為跑路做準備。
在合縱聯軍覆滅的第二天,迎著晨起的朝陽,嬴政站在鹹陽宮裏平時與諸大臣議事的大殿外,眺望著遠處,目光含著不甘和不舍。
不甘於他的雄心霸業還沒實現,他的千秋帝國還沒建成,就這麽被逼得要離開了;不舍是這次離開是背井離鄉,離開這片他熟悉的故鄉大地,去往一陌生之地,不知未來如何,不知何年能回。
嬴政是個明白人,並不迂腐固執,所以他在未掌權時,能隱忍嫪毐和呂不韋,他深刻地明白,活著才有希望,人死了,則什麽都沒有。
如果他堅持留在這裏,那麽他的未來也就留在了這兒,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隻有現在離開,他未來才有更多的可能。
這是當年在趙國為質子時,嬴政領悟到的!
但是他真的很不甘啊,不甘心就這麽離去!
這時,李斯走到嬴政身邊,嬴政頭也不回地道:“都備置妥當了?”
李斯恭敬地回道:“備置妥當,已可出發。”
聽到李斯話後,嬴政並未立即回複,他緊握著拳頭,目光冷冽地看著遠處,李斯躬身低著頭,陪在嬴政身邊,默不作聲。
過了好會兒,嬴政衝著遠方道:“有朝一日,寡人定會回來!寡人若回不來,那寡人之子會代寡人而歸,若寡人之子也回不來,那就是寡人之孫、寡人之曾孫、寡人之玄孫……寡人之所在,便是大秦之所在,大秦絕不會滅亡!”
說完這通話,嬴政恢複了平常時的冷靜,道:“李斯,傳令,出發吧!”
“是,王上!”
不久,一支龐大的隊伍自鹹陽城向西出發,而受到自鹹陽的命令,秦國多處多支隊伍也往西出發。
這麽多人一起遷移,自然不是把所有人集中到一起再出發,而是自不同的地方出發,然後到一處匯合。
嬴政在北秦威望頗高,加上北秦政府的各種宣傳(將山穀營地妖魔化、鼓吹外麵世界有多好、到達目的地之後會有多少好處),不少大秦百姓都願意跟著嬴政向西而去,但也有許多人留了下來。
這些留下來的人對山穀營地也沒有好感,但故土難離,或者因為其他這種那種的原因,沒有選擇跟著離開,他們這時不知道相對於跟著嬴政離開的親人,他們撿了便宜!
秦國在大遷移,楚、燕、趙、魏、齊幾國也在大遷移。
楚國從領土上來講,已經被滅國了,隻是楚王負芻帶著一群楚國的王公貴族跑了,由於沒有領土,也沒幾個楚國百姓,楚王負芻跑得比嬴政還快,接到合縱聯軍戰敗的消息,當天就跑了。
由於嬴政這位英明的君王和秦國的律法,秦國進行大遷移時,並未對秦國百姓造成多大傷害,可燕、趙、魏、齊不一樣,他們在進行大遷移時,瘋狂搶掠平民百姓,搶糧、搶人、搶任何值得搶的東西……整個國家到處是打砸搶亂,這是由那些王公貴族發起的。
因為現在要跑路了,這些個王公貴族當然想有更多人口、更多糧食物資,這樣才能保障他們未來的生活。
而且,他們覺著自己不“拿”,到時那些大夏人來了,不是會白白便宜那些大夏人?
與其留給大夏人,當然還是自己“拿”走了好!
最終,他們搶掠夠了,也出發離開了,留下幾個滿目瘡痍的國家及大量被他們拋棄的平民百姓。
山穀營地看到這幾個國家王公貴族的行為,卻並沒有出手做什麽,因為有這些王公貴族作為對比,山穀營地才更好收攏這幾個國家平民的民心。
這些王公貴族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幫助了山穀營地平定天下的民心,隻是這對幾國的平民百姓們而言,就比較的殘酷。
除了北秦、燕、趙、魏、齊、楚幾國在遷移之外,南秦也在進行大遷移,嫪毐也是個明白人,知道南秦的存在對於大夏人來說,已經是一個多餘的障礙,大夏人絕不會允許南秦再繼續存在,他遵從了大夏駐南秦大使的提議,向外遷移。
不像其他六國,南秦的遷移準備得更加充分,因為南秦是山穀營地扶持起來的小老弟,山穀營地對其進行了一定的照顧,如售賣給了其一些熱武器,幫助其訓練熱武器軍隊,如給予一些物資上的支援……
各國遷移的方向並不一樣,楚、趙、韓、北秦、燕、齊在向西遷移,而南秦則在往西南遷移,遷移方向一致的六國結成了攻守同盟,約定先放下昔日恩怨,暫時一致對外,熬過這困難的遷移時期。
這場大遷移在這世界前所未有,對這世界的格局造成了極大影響。
三路合縱聯軍全被擊敗,消息被緊急傳回六國高層手中,六國高層倒不是那麽震驚,因為在開戰前,他們就已經想過可能打不敗大夏人,隻是沒想到合縱聯軍會覆滅得這般快。
收到消息後的六國高層自然不是籌備下一次合縱攻夏,而是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跑路。
大夏人太彪悍了,滅韓用了一天多、攻楚也隻用了兩天多,現六十萬合縱聯軍連個泡都沒冒就被消滅了,這還怎麽打?
六國大多數高層已生不出繼續和大夏人打下去的心思。
如果是之前不知道外麵有更廣闊的天地,六國高層們定然會和大夏人死磕到底,可現在已經知道世界很大,外麵天地很廣,有了別的選擇,六國高層們自然不願跟大夏人死磕到底,因為大夏人的實力太硬了,宛如一塊鋼鐵,六國高層的頭可沒這麽鐵,明知撞不過,還要死命往上撞。
知道現在打不過,那就自然想要跑路,可大夏人軍隊那推進起來的速度又太恐怖了,鬼知道啥時候就能打到自己國中。
因此,畏懼於山穀營地軍隊的推進速度,六國高層們都著急著想要跑路,恨不得馬上能往外跑。
幸虧六國高層在籌備合縱聯軍時已在為跑路做準備,一接到合縱聯軍戰敗,也不必要從開頭為跑路做準備。
在合縱聯軍覆滅的第二天,迎著晨起的朝陽,嬴政站在鹹陽宮裏平時與諸大臣議事的大殿外,眺望著遠處,目光含著不甘和不舍。
不甘於他的雄心霸業還沒實現,他的千秋帝國還沒建成,就這麽被逼得要離開了;不舍是這次離開是背井離鄉,離開這片他熟悉的故鄉大地,去往一陌生之地,不知未來如何,不知何年能回。
嬴政是個明白人,並不迂腐固執,所以他在未掌權時,能隱忍嫪毐和呂不韋,他深刻地明白,活著才有希望,人死了,則什麽都沒有。
如果他堅持留在這裏,那麽他的未來也就留在了這兒,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隻有現在離開,他未來才有更多的可能。
這是當年在趙國為質子時,嬴政領悟到的!
但是他真的很不甘啊,不甘心就這麽離去!
這時,李斯走到嬴政身邊,嬴政頭也不回地道:“都備置妥當了?”
李斯恭敬地回道:“備置妥當,已可出發。”
聽到李斯話後,嬴政並未立即回複,他緊握著拳頭,目光冷冽地看著遠處,李斯躬身低著頭,陪在嬴政身邊,默不作聲。
過了好會兒,嬴政衝著遠方道:“有朝一日,寡人定會回來!寡人若回不來,那寡人之子會代寡人而歸,若寡人之子也回不來,那就是寡人之孫、寡人之曾孫、寡人之玄孫……寡人之所在,便是大秦之所在,大秦絕不會滅亡!”
說完這通話,嬴政恢複了平常時的冷靜,道:“李斯,傳令,出發吧!”
“是,王上!”
不久,一支龐大的隊伍自鹹陽城向西出發,而受到自鹹陽的命令,秦國多處多支隊伍也往西出發。
這麽多人一起遷移,自然不是把所有人集中到一起再出發,而是自不同的地方出發,然後到一處匯合。
嬴政在北秦威望頗高,加上北秦政府的各種宣傳(將山穀營地妖魔化、鼓吹外麵世界有多好、到達目的地之後會有多少好處),不少大秦百姓都願意跟著嬴政向西而去,但也有許多人留了下來。
這些留下來的人對山穀營地也沒有好感,但故土難離,或者因為其他這種那種的原因,沒有選擇跟著離開,他們這時不知道相對於跟著嬴政離開的親人,他們撿了便宜!
秦國在大遷移,楚、燕、趙、魏、齊幾國也在大遷移。
楚國從領土上來講,已經被滅國了,隻是楚王負芻帶著一群楚國的王公貴族跑了,由於沒有領土,也沒幾個楚國百姓,楚王負芻跑得比嬴政還快,接到合縱聯軍戰敗的消息,當天就跑了。
由於嬴政這位英明的君王和秦國的律法,秦國進行大遷移時,並未對秦國百姓造成多大傷害,可燕、趙、魏、齊不一樣,他們在進行大遷移時,瘋狂搶掠平民百姓,搶糧、搶人、搶任何值得搶的東西……整個國家到處是打砸搶亂,這是由那些王公貴族發起的。
因為現在要跑路了,這些個王公貴族當然想有更多人口、更多糧食物資,這樣才能保障他們未來的生活。
而且,他們覺著自己不“拿”,到時那些大夏人來了,不是會白白便宜那些大夏人?
與其留給大夏人,當然還是自己“拿”走了好!
最終,他們搶掠夠了,也出發離開了,留下幾個滿目瘡痍的國家及大量被他們拋棄的平民百姓。
山穀營地看到這幾個國家王公貴族的行為,卻並沒有出手做什麽,因為有這些王公貴族作為對比,山穀營地才更好收攏這幾個國家平民的民心。
這些王公貴族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幫助了山穀營地平定天下的民心,隻是這對幾國的平民百姓們而言,就比較的殘酷。
除了北秦、燕、趙、魏、齊、楚幾國在遷移之外,南秦也在進行大遷移,嫪毐也是個明白人,知道南秦的存在對於大夏人來說,已經是一個多餘的障礙,大夏人絕不會允許南秦再繼續存在,他遵從了大夏駐南秦大使的提議,向外遷移。
不像其他六國,南秦的遷移準備得更加充分,因為南秦是山穀營地扶持起來的小老弟,山穀營地對其進行了一定的照顧,如售賣給了其一些熱武器,幫助其訓練熱武器軍隊,如給予一些物資上的支援……
各國遷移的方向並不一樣,楚、趙、韓、北秦、燕、齊在向西遷移,而南秦則在往西南遷移,遷移方向一致的六國結成了攻守同盟,約定先放下昔日恩怨,暫時一致對外,熬過這困難的遷移時期。
這場大遷移在這世界前所未有,對這世界的格局造成了極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