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五月初一,大昏君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京師郊外——通州;此刻他正站在船頭觀賞運河兩岸的風景,隻見兩岸樹枝上已經掛滿了掙脫束縛的嫩芽,鮮嫩的小草也爭著冒出了那尖尖的葉子,隻有透著寒意的陽光還是一成不變。
不多時,船隊已經到了有些破敗的碼頭,隻見碼頭到處都是迎接他的人群,不僅有黃立極等小人,還有張瑞圖這樣的大君子。
當然還有提前回京的牛冠,已經在碼頭上安排了近1000名羽林衛將士,他們各個嚴整以待…….
“臣等恭迎吾皇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船隊停靠之後,身為內閣首輔的黃立極便率領在京文武百官立即叩拜道。
就見大昏君一手牽著徐茵茵的手,緩緩地從船梯上走了下來,身後還跟著老王、曹變蛟以及二十位錦衣親軍。
當大昏君下了船站立在分排兩邊的羽林衛將士們前時,1000名將士則一邊敬起抬手禮一邊用盡全身的力氣大吼道:
“天佑吾皇!”
大昏君則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回禮道:
“天佑大明!”
然後才緩緩地看向跪在前麵黑壓壓一片的文武百官,冷哼一聲後,便淡淡地道:
“眾卿平身吧”
跪在前麵的幾位帝國重臣聽到陛下冷哼,頓時大驚;雖然他們都對剛剛陛下過分親武人的舉動不滿,但是在看到這些下賤的武人那麽精銳且士氣高昂,他們隻好硬生生地咽了那口氣…….
“臣等謝陛下。”
……
羽林衛大營
大昏君一到京師,便沒有立即回到皇宮,而是第一時間來視察自己的親軍;眼下將士們的田地、新家,都在參謀們的組織下,已經全部安置好了,正是士氣最為高昂的時候。
但是時刻牢記刀把子的大昏君,決定還是先來看看他們,他才放心,因為眼下京師正是暗流湧動之時,自是小心無大錯!
當檢閱完羽林衛和明漢軍後的同時,大昏君又再一次發揚了大手大腳的風格,又是賞銀子,又是賞糧食,這下子就算是有不軌之人,也得乖乖趴著了。
中軍大帳,大昏君正在接見曹文詔、黃立極、朱碩熿、王誌等人,他坐在上位,掃視了一圈眾人臉上的表情後,又把目光投在王誌身上,後者立刻意會,便上前道:
“陛下,京師已在掌握,請陛下決斷!”
大昏君則是慢條斯理的品起了茶,似乎在權衡著什麽東西,帳中眾人真是緊張到了極點,久久之後,他才緩緩抬起頭剛想說話,牛冠便匆匆進了帳中,稟告道:
“陛下,內閣學士張大人求見”
眾人一驚,這是怎麽回事?這位大君子平時可是一次都沒有來過這軍營啊,莫不是投案自首來了吧?
大昏君倒是無所謂的衝牛冠點了點頭,後者連忙出了大帳,不多時就看見似乎老了不少的張大君子正亦步亦趨的走了進來。
“老臣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哦,張卿可是稀客啊,快快平身吧,嗬嗬”
張大君子起身後,掃視了一圈眾人,便直徑開口道:
“陛下,老臣要舉報有人謀逆!”
說完這位大君子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就直直的站立在那裏。
聽到此話的眾人,差點掉下了下巴!
好你個濃眉大眼的家夥,沒想到你也是個叛徒啊!
但是黃立極在心裏卻是微微一歎……
大昏君猛地睜大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眼前的這位道貌岸然的大君子,竟不知說什麽了,最後隻好歎一聲道:
“哦,張卿要舉報誰啊?”
張大君子此刻便像變戲法一樣,從袖中掏出一本奏章,一邊呈了上去,一邊開口道:
“老臣要舉報吏科給事中劉宏化、禮部主事賀烺、尚寶司少卿黃正賓…….左僉都禦史程正己等人私下串聯,私通惠王,並欲意勸說曹文詔將軍和京營諸將支持,行謀逆之事,望陛下明察!”
惠王就是神宗皇帝的六子朱常潤,也是最接近皇位繼承人血脈的親王,所以諸位“東林參謀”們一商量,便選擇了他作為他們的明君聖主。
大昏君頓時在心裏鄙夷起了這位大君子,不過還是一邊看著奏章、一邊聽著張大君子徐徐道來;最後隻是淡淡地道:
“好啊,真是朕的好臣子,嗯,張卿你幹的不錯”,他頓了頓繼續道:“朕尚來是賞罰分明的,等朕處理完這幫亂臣賊子後,你就做內閣次輔吧。”
張大君子心裏頓時大喜,卻是沒有表漏出來,隻是用君子般不卑不亢的神情道:
“老臣謝陛下!”
此時黃立極在心裏一萬個草泥馬奔騰而過…….
朱碩熿:……..
王誌:這就是君子?我呸!不要臉的老東西,搶勞資功勞!
曹文詔:到底是君子啊,惹不起!惹不起…….
大昏君一把丟下手裏的奏章,用手輕輕彈了下桌案,便看向了正在一臉懵逼的朱碩熿道:
“老唐王,事涉大明一位親王,又是神宗皇帝的血脈,你怎麽看?”
老唐王心裏苦啊,怎麽這事也能讓自己遇上?可是這次要是不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恐怕自己也要倒黴啊,於是一咬牙一跺腳,道:
“稟陛下,此事必須嚴懲,向那些心懷不軌的親王們看看,誰敢行謀逆之事,必然要受到嚴懲,惠王的下場就是他們的榜樣!”
大昏君滿意地點了點頭,彈了一下手指間的灰燼,用一種不可置疑的口氣道:
“哦,那朕這次就聽老唐王的;抄了惠王一家,另賜他白綾一條,其家眷悉數流放瓊州;王誌、大伴你等速速帶廠衛捉拿涉案人等,務必一網打盡!將他們抄家,關進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再昭告天下,有人願意給他們每人交10萬兩銀子的議罪銀,朕就放他們出去!”
老唐王:又是我背鍋……….
張大君子卻是渾然不在意的站在那裏,似乎在他眼裏這次完蛋的不是他們東林君子一脈一樣!
果然是大大滴君子啊,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之風範啊!
一旁的王承恩和王誌齊聲道:“遵旨,皇爺(陛下)”,便領命而去……
不多時,船隊已經到了有些破敗的碼頭,隻見碼頭到處都是迎接他的人群,不僅有黃立極等小人,還有張瑞圖這樣的大君子。
當然還有提前回京的牛冠,已經在碼頭上安排了近1000名羽林衛將士,他們各個嚴整以待…….
“臣等恭迎吾皇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船隊停靠之後,身為內閣首輔的黃立極便率領在京文武百官立即叩拜道。
就見大昏君一手牽著徐茵茵的手,緩緩地從船梯上走了下來,身後還跟著老王、曹變蛟以及二十位錦衣親軍。
當大昏君下了船站立在分排兩邊的羽林衛將士們前時,1000名將士則一邊敬起抬手禮一邊用盡全身的力氣大吼道:
“天佑吾皇!”
大昏君則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回禮道:
“天佑大明!”
然後才緩緩地看向跪在前麵黑壓壓一片的文武百官,冷哼一聲後,便淡淡地道:
“眾卿平身吧”
跪在前麵的幾位帝國重臣聽到陛下冷哼,頓時大驚;雖然他們都對剛剛陛下過分親武人的舉動不滿,但是在看到這些下賤的武人那麽精銳且士氣高昂,他們隻好硬生生地咽了那口氣…….
“臣等謝陛下。”
……
羽林衛大營
大昏君一到京師,便沒有立即回到皇宮,而是第一時間來視察自己的親軍;眼下將士們的田地、新家,都在參謀們的組織下,已經全部安置好了,正是士氣最為高昂的時候。
但是時刻牢記刀把子的大昏君,決定還是先來看看他們,他才放心,因為眼下京師正是暗流湧動之時,自是小心無大錯!
當檢閱完羽林衛和明漢軍後的同時,大昏君又再一次發揚了大手大腳的風格,又是賞銀子,又是賞糧食,這下子就算是有不軌之人,也得乖乖趴著了。
中軍大帳,大昏君正在接見曹文詔、黃立極、朱碩熿、王誌等人,他坐在上位,掃視了一圈眾人臉上的表情後,又把目光投在王誌身上,後者立刻意會,便上前道:
“陛下,京師已在掌握,請陛下決斷!”
大昏君則是慢條斯理的品起了茶,似乎在權衡著什麽東西,帳中眾人真是緊張到了極點,久久之後,他才緩緩抬起頭剛想說話,牛冠便匆匆進了帳中,稟告道:
“陛下,內閣學士張大人求見”
眾人一驚,這是怎麽回事?這位大君子平時可是一次都沒有來過這軍營啊,莫不是投案自首來了吧?
大昏君倒是無所謂的衝牛冠點了點頭,後者連忙出了大帳,不多時就看見似乎老了不少的張大君子正亦步亦趨的走了進來。
“老臣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哦,張卿可是稀客啊,快快平身吧,嗬嗬”
張大君子起身後,掃視了一圈眾人,便直徑開口道:
“陛下,老臣要舉報有人謀逆!”
說完這位大君子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就直直的站立在那裏。
聽到此話的眾人,差點掉下了下巴!
好你個濃眉大眼的家夥,沒想到你也是個叛徒啊!
但是黃立極在心裏卻是微微一歎……
大昏君猛地睜大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眼前的這位道貌岸然的大君子,竟不知說什麽了,最後隻好歎一聲道:
“哦,張卿要舉報誰啊?”
張大君子此刻便像變戲法一樣,從袖中掏出一本奏章,一邊呈了上去,一邊開口道:
“老臣要舉報吏科給事中劉宏化、禮部主事賀烺、尚寶司少卿黃正賓…….左僉都禦史程正己等人私下串聯,私通惠王,並欲意勸說曹文詔將軍和京營諸將支持,行謀逆之事,望陛下明察!”
惠王就是神宗皇帝的六子朱常潤,也是最接近皇位繼承人血脈的親王,所以諸位“東林參謀”們一商量,便選擇了他作為他們的明君聖主。
大昏君頓時在心裏鄙夷起了這位大君子,不過還是一邊看著奏章、一邊聽著張大君子徐徐道來;最後隻是淡淡地道:
“好啊,真是朕的好臣子,嗯,張卿你幹的不錯”,他頓了頓繼續道:“朕尚來是賞罰分明的,等朕處理完這幫亂臣賊子後,你就做內閣次輔吧。”
張大君子心裏頓時大喜,卻是沒有表漏出來,隻是用君子般不卑不亢的神情道:
“老臣謝陛下!”
此時黃立極在心裏一萬個草泥馬奔騰而過…….
朱碩熿:……..
王誌:這就是君子?我呸!不要臉的老東西,搶勞資功勞!
曹文詔:到底是君子啊,惹不起!惹不起…….
大昏君一把丟下手裏的奏章,用手輕輕彈了下桌案,便看向了正在一臉懵逼的朱碩熿道:
“老唐王,事涉大明一位親王,又是神宗皇帝的血脈,你怎麽看?”
老唐王心裏苦啊,怎麽這事也能讓自己遇上?可是這次要是不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恐怕自己也要倒黴啊,於是一咬牙一跺腳,道:
“稟陛下,此事必須嚴懲,向那些心懷不軌的親王們看看,誰敢行謀逆之事,必然要受到嚴懲,惠王的下場就是他們的榜樣!”
大昏君滿意地點了點頭,彈了一下手指間的灰燼,用一種不可置疑的口氣道:
“哦,那朕這次就聽老唐王的;抄了惠王一家,另賜他白綾一條,其家眷悉數流放瓊州;王誌、大伴你等速速帶廠衛捉拿涉案人等,務必一網打盡!將他們抄家,關進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再昭告天下,有人願意給他們每人交10萬兩銀子的議罪銀,朕就放他們出去!”
老唐王:又是我背鍋……….
張大君子卻是渾然不在意的站在那裏,似乎在他眼裏這次完蛋的不是他們東林君子一脈一樣!
果然是大大滴君子啊,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之風範啊!
一旁的王承恩和王誌齊聲道:“遵旨,皇爺(陛下)”,便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