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之前孫承宗的話,大家還隻是驚詫的話,那麽這句話頓時就讓殿內文武百官炸鍋了,就連黃大奸佞也是下意識的皺了幾下眉,隻是他並不想過早的表明自己的立場,得先看看天子的意思,當他抬起頭的時候,卻看見天子微微點頭,就連嘴角都是上揚的。
“陛下,老臣附議,,孫大人之計乃是關係到我大明千秋萬代......”
老黃果斷出口了,這下可好了,當朝的兩位內閣大佬都讚成了此事,而且還是首輔和次輔,這下該怎麽辦?
不過東林君子們看到溫體仁和張君林也附議了此事,大家隻得敢怒不敢言了,楊一鵬隻是臉上裝出一副狠狠的樣子,心裏卻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已經投靠這狗昏君了,哦,是明君聖主。
當他抬起頭的時候,卻看到房可壯欲言又止、臉色鐵青的樣子,他連忙拉了一把房大君子的衣袖,示意他朝著朱守成空空如也的位置看看,房可壯這才反應了過來,悻悻地低下了頭.......
隻是大家都知道了,這次之後,大明軍政將徹底洗牌了,不再是以文禦武,甚至不再是文貴武賤了。
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們,沒有了禦武的權柄,哪裏還是武夫的對手?豈不知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嘛?
甚至要不了多久,這些低賤的武夫就可以跟自己這些高貴的文官平起平坐了,而到了那時,就要回到前宋以前武貴文賤的時代了.......
大昏君終於從震驚中走出來,掃視了一圈眾人,裝模作樣的沉吟片刻,將叩擊把手的手指收了回來,雙手一握,良久後才沉重道:
“孫先生是先帝老師,自是國之棟梁,想來這話應該是代表了天下讀書人的意見的,那麽朕也不好推脫了......唔,內閣擬票吧,嗬嗬~”
眾人再次被雷倒了,世人皆說陛下無恥,今日再一次見證了什麽叫無恥之極,居然還能這樣理解孫承宗,孫帝師那是代表天下讀書人嘛?這不是把他往火架上烤嘛?
知道有人可以背鍋了,眾人則齊聲道:
“聖明無過陛下,臣等附議孫大人!”
至於說寒門有沒有上升通道跟他們有什麽關係呢?他們早已經從寒門脫變成了“豪門”了,再說了,寒門也得有門才叫寒門,佃戶算寒門嘛?
擬票自然是非常順利且迅速的,一會兒便弄好了,跟之前幾次一樣,擬票批紅便昭告天下了,另外還會被謄寫數十份被八百裏加急送往大明兩京十三省及剛納入版圖的部分蒙古。
所以今天也注定是大明“郵政”最為繁忙的一天了......
大昏君則是擺了擺手,隻是淡淡一笑,他知道這些渣渣怎麽想的,以為自己會讓孫承宗背鍋,可他們哪裏知道,自己現在還需要別人來背鍋嘛?
朕既天子,言出法隨了解下!
隻是孫承宗這番言論的確出乎了他的預料,他雖然是能臣賢臣,但終究是傳統科舉士大夫,不是唐以前的軍功貴族,更不是秦統一六國前的“士”,甚至也不是穿越客,居然能說出這樣幾乎是叛經離道的大逆之言。
看來今後一段時間他都是天下讀書人攻擊的對象了,甚至比老黃這樣的奸佞小人更加遭人恨。
不過大昏君冷靜下來,一想也明白了許多,那就是這位實幹家前後督師遼東六年之久,想來也知道以東林君子為首的嘴炮文官是最為沒用的,而且不但沒用,還經常撤前線的後腿,很多時候本來可以取勝的戰役,被他們一攪和,不但勝不了,而且還大敗而歸,沒有全軍覆滅那是太祖保佑了。
所以孫承宗必然是這段日子痛定思痛的思考了許久,最後才做出了這個大膽的決定,否則以他的為人斷不會輕易說出這段話的。
大昏君想到這裏便咳嗽一聲,看到殿內安靜了許多,便出聲道:
“孫先生此計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是以朕打算授先生為太子太傅,諸卿可有異議?”
老黃聽到天子這番安排頓時眼眸中閃過一絲羨慕嫉妒之意,隨即瞥了眼旁邊沒什麽表情的孫承宗......
隻是大家震驚之餘,也為天子的胸襟感到吃驚,原本以為會讓孫承宗出來背鍋的,沒想到居然給了一個太子太傅,這可是文官的最高榮譽了。
孫承宗隻是淡淡道:“謝陛下!”
大昏君:好歹你也拍一下朕的馬屁不是?朕都給你這麽大的頭銜了......
心裏這麽想,但是嘴上卻道:
“朕記得孫先生的嫡長孫叫孫之沆吧,今年十四歲了,是高陽生員,也就是說還沒有什麽正式的功名,那就再授之沆為高陽男爵,”
之所以授其嫡長孫爵位,隻是因為其長子孫銓已經是山東宛陽縣知縣了。
嘩啦~
這位爺也忒得陛下恩寵了吧,要知道當今首輔的長子也僅僅是個騎士爵位啊。
就在眾人的羨慕嫉妒恨的眼光中,孫承宗再次不緊不慢出班道:
“老臣替孫兒謝陛下隆恩~”
眾人:你倒是不矯情啊,一點也不知道推脫下的。
大昏君大笑道:“哈哈,孫先生不必如此,朕向來都是功有賞、過有罰的,先生為我大明奔走數十載,也該是朕重賞的時候了,要不然讓天下人說朕是刻薄之君了,哈哈哈......”
他笑聲剛聽,就聽見眾人山呼萬歲了,不過他大概也知道這些人的想法,那就是當今天子真的不是刻薄寡恩之君,也是個跟著混非常有前途的天子。
這樣的天子誰不愛之?忠之?
至於東林君子們,他們現在的力量可以說忽略不計了,所以他們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當然了,對於奸佞小人們來說,跟著當今天子可能沒有以前好混日子了,因為要會做人會辦事。
好在陛下他老人家基本不過問政事,一心隻想抓住軍權......
實際上,大昏君不想過問政事純粹是因為心累,跟一般科舉士大夫混,對於他來說是沒有什麽前途的,一年的稅賦才不過幾百萬的樣子,這點銀子夠他幹什麽?還不夠他被氣的。
至於廢除官紳不納稅的事情,他壓根就不想浪費時間,真要搞起來,也是可以的,但是沒有個十幾年二十多年就別想搞定了。
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開幾個商市呢......
“陛下,老臣附議,,孫大人之計乃是關係到我大明千秋萬代......”
老黃果斷出口了,這下可好了,當朝的兩位內閣大佬都讚成了此事,而且還是首輔和次輔,這下該怎麽辦?
不過東林君子們看到溫體仁和張君林也附議了此事,大家隻得敢怒不敢言了,楊一鵬隻是臉上裝出一副狠狠的樣子,心裏卻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已經投靠這狗昏君了,哦,是明君聖主。
當他抬起頭的時候,卻看到房可壯欲言又止、臉色鐵青的樣子,他連忙拉了一把房大君子的衣袖,示意他朝著朱守成空空如也的位置看看,房可壯這才反應了過來,悻悻地低下了頭.......
隻是大家都知道了,這次之後,大明軍政將徹底洗牌了,不再是以文禦武,甚至不再是文貴武賤了。
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們,沒有了禦武的權柄,哪裏還是武夫的對手?豈不知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嘛?
甚至要不了多久,這些低賤的武夫就可以跟自己這些高貴的文官平起平坐了,而到了那時,就要回到前宋以前武貴文賤的時代了.......
大昏君終於從震驚中走出來,掃視了一圈眾人,裝模作樣的沉吟片刻,將叩擊把手的手指收了回來,雙手一握,良久後才沉重道:
“孫先生是先帝老師,自是國之棟梁,想來這話應該是代表了天下讀書人的意見的,那麽朕也不好推脫了......唔,內閣擬票吧,嗬嗬~”
眾人再次被雷倒了,世人皆說陛下無恥,今日再一次見證了什麽叫無恥之極,居然還能這樣理解孫承宗,孫帝師那是代表天下讀書人嘛?這不是把他往火架上烤嘛?
知道有人可以背鍋了,眾人則齊聲道:
“聖明無過陛下,臣等附議孫大人!”
至於說寒門有沒有上升通道跟他們有什麽關係呢?他們早已經從寒門脫變成了“豪門”了,再說了,寒門也得有門才叫寒門,佃戶算寒門嘛?
擬票自然是非常順利且迅速的,一會兒便弄好了,跟之前幾次一樣,擬票批紅便昭告天下了,另外還會被謄寫數十份被八百裏加急送往大明兩京十三省及剛納入版圖的部分蒙古。
所以今天也注定是大明“郵政”最為繁忙的一天了......
大昏君則是擺了擺手,隻是淡淡一笑,他知道這些渣渣怎麽想的,以為自己會讓孫承宗背鍋,可他們哪裏知道,自己現在還需要別人來背鍋嘛?
朕既天子,言出法隨了解下!
隻是孫承宗這番言論的確出乎了他的預料,他雖然是能臣賢臣,但終究是傳統科舉士大夫,不是唐以前的軍功貴族,更不是秦統一六國前的“士”,甚至也不是穿越客,居然能說出這樣幾乎是叛經離道的大逆之言。
看來今後一段時間他都是天下讀書人攻擊的對象了,甚至比老黃這樣的奸佞小人更加遭人恨。
不過大昏君冷靜下來,一想也明白了許多,那就是這位實幹家前後督師遼東六年之久,想來也知道以東林君子為首的嘴炮文官是最為沒用的,而且不但沒用,還經常撤前線的後腿,很多時候本來可以取勝的戰役,被他們一攪和,不但勝不了,而且還大敗而歸,沒有全軍覆滅那是太祖保佑了。
所以孫承宗必然是這段日子痛定思痛的思考了許久,最後才做出了這個大膽的決定,否則以他的為人斷不會輕易說出這段話的。
大昏君想到這裏便咳嗽一聲,看到殿內安靜了許多,便出聲道:
“孫先生此計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是以朕打算授先生為太子太傅,諸卿可有異議?”
老黃聽到天子這番安排頓時眼眸中閃過一絲羨慕嫉妒之意,隨即瞥了眼旁邊沒什麽表情的孫承宗......
隻是大家震驚之餘,也為天子的胸襟感到吃驚,原本以為會讓孫承宗出來背鍋的,沒想到居然給了一個太子太傅,這可是文官的最高榮譽了。
孫承宗隻是淡淡道:“謝陛下!”
大昏君:好歹你也拍一下朕的馬屁不是?朕都給你這麽大的頭銜了......
心裏這麽想,但是嘴上卻道:
“朕記得孫先生的嫡長孫叫孫之沆吧,今年十四歲了,是高陽生員,也就是說還沒有什麽正式的功名,那就再授之沆為高陽男爵,”
之所以授其嫡長孫爵位,隻是因為其長子孫銓已經是山東宛陽縣知縣了。
嘩啦~
這位爺也忒得陛下恩寵了吧,要知道當今首輔的長子也僅僅是個騎士爵位啊。
就在眾人的羨慕嫉妒恨的眼光中,孫承宗再次不緊不慢出班道:
“老臣替孫兒謝陛下隆恩~”
眾人:你倒是不矯情啊,一點也不知道推脫下的。
大昏君大笑道:“哈哈,孫先生不必如此,朕向來都是功有賞、過有罰的,先生為我大明奔走數十載,也該是朕重賞的時候了,要不然讓天下人說朕是刻薄之君了,哈哈哈......”
他笑聲剛聽,就聽見眾人山呼萬歲了,不過他大概也知道這些人的想法,那就是當今天子真的不是刻薄寡恩之君,也是個跟著混非常有前途的天子。
這樣的天子誰不愛之?忠之?
至於東林君子們,他們現在的力量可以說忽略不計了,所以他們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當然了,對於奸佞小人們來說,跟著當今天子可能沒有以前好混日子了,因為要會做人會辦事。
好在陛下他老人家基本不過問政事,一心隻想抓住軍權......
實際上,大昏君不想過問政事純粹是因為心累,跟一般科舉士大夫混,對於他來說是沒有什麽前途的,一年的稅賦才不過幾百萬的樣子,這點銀子夠他幹什麽?還不夠他被氣的。
至於廢除官紳不納稅的事情,他壓根就不想浪費時間,真要搞起來,也是可以的,但是沒有個十幾年二十多年就別想搞定了。
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開幾個商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