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
朱大昏君不可置否,輕輕點了點頭,就在他帶著眾人想要進一步觀察一下這所貴族小學的時候,不知道在哪裏傳來了“叮叮叮”的聲音,朗朗的讀書聲戛然而止……
“下課嘍……哈哈哈……”
瞬間各個教室的門大開,跑出了無數歡天喜地的孩童,讓朱大昏君仿佛又回到了前世的兒時……
“陛下,要不要見見校長?”張世澤輕聲地對朱大昏君說道:
“他是臣的堂叔……”
“不用了!”朱大昏君當然知道這所學校的校長是誰了,名叫張之桓,是已故英國公張之極的弟弟,原本起碼有個世襲千戶守備之類的官職,不過朱大昏君的衛所改革卻讓這些勳臣失去了機會,所以怎麽安排這些人就是個大問題了。
好在這難不倒陰險狡詐的朱大昏君,因此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勳臣子弟和宗室都有了相應的安排,比如教師、訴狀師、稅務官(警)、商人、商市股東(議政院議員)等,拉一派打一派再穩定一派。
最後便是讓他們或者他們的子侄接受良好的教育,讓他們繼續為半封建半資本主義大明添磚加瓦……這也是朱大昏君不願意“革”這些舊派既得利益者的原因之一,否則他靠一群農奴、匠奴發展工商業?殖民?
至於某些人說這些人是酒廊飯袋什麽,其實人家隻是不會打仗而已,他這些年皇帝坐下來也知道,如今的大明宗室、勳臣可是有非常多的著名學者、科學家、哲學家……
畢竟把人家當豬養嘛,人家沒事幹隻能窩在家裏要麽造小人,要麽“奇技淫巧”……
所以怎麽“用”這些人,就成了朱大昏君發掘的一個重大“財路”,這些人用好了他的朱氏王朝才能走上邪惡的資本主義康莊大道啊,否則他能依靠誰?
這會兒他已經和幾個臣子騎上了高頭大馬,朝著市區走去了,不過大道上都是絡繹不絕的人群,都是一些剛剛從田間地頭忙活完的農人。
蘇觀生與朱大昏君馬並馬前行著,看到天子在東張西望,便低聲在他身邊道:
“這些農人應該是附近莊園或是大農場上的長工,他們都是沒有土地的……哎……”
“原來是農業工人啊……”朱大昏君用細不可聞的聲音嘟囔了一句,然後看著蘇觀生道:
“這些農人過的怎麽樣?”
“那自是比過去好多了,隻是……”
“隻是什麽?”朱大昏君似乎漠不關心的樣子,很有一點鐵石心腸的樣子,不過看在眼裏的蘇觀生和張煌言卻心中苦笑連連……這位難道不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嘛?
想到這裏的蘇觀生卻是暗自搖了搖頭,看了一眼張煌言,然後又對著朱大昏君道:
“隻是他們沒有立錐之地啊……”
“嗬嗬,蘇卿不是說他們的日子比過去好了嗎?怎麽?”朱大昏君依舊東張西望地看著行色匆匆的路人,頭也不回,隻是他不知道兩位能臣賢臣的目光多麽複雜了。
“陛下,”這個時候張煌言已經跟了上來,他打算冒死進諫一番,便拿出了直柬名臣的樣子在馬背上拱手道:
“這些農人的生活好是好了,可是他們這樣的好日子是沒有保障的,這是建立在其家中有輕壯且善於農事之人的基礎上的,現在的騎士、士爵、農場主並不喜歡養閑人啊,也不會像過去一樣將田土租給這些農人,而是采用雇傭的方式……
如果這些農人將來有什麽天災人禍,或是這些家中的頂梁柱生一場不大不小的病,那豈不是……”
蘇觀生這個堂堂的“三不要老爺”聽張煌言這麽一說,心中也頓時泛起了決死之諫,便看了一眼張煌言,把話頭接了過來,對著剛剛回頭麵無表情的朱大昏君道:
“我大明向來都是以農為本,要是這樣下去,那不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了嘛?長此以往終究是大明之禍啊…...”
他說到這裏便
“臣不才,願冒死相諫,望陛下三思!”
“嗬嗬!”朱大昏君不可置否,他才不會因此龍顏大怒呢,而是左右看了兩人一眼,笑道:
“蘇卿,張卿,朕問你們,這些農人過去過的怎麽樣?現在又怎麽樣?朕即便是將土地分給他們又能守到幾時?而且民間向來都有將土地家產析產繼承的傳統,即便是朕這個皇帝也不能一道聖旨改變啊……”
他說到這裏便看了一眼身後的張世澤、沐天波、鄭森一眼,然後臉上換上了一絲得意,繼續笑著對兩人道:
“而朕卻可以用一紙詔書讓騎士、士爵,男爵以上的貴族行嫡長子繼承製度,因為他們都是朕的家臣……所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這個道理了!但朕卻管不到平頭百姓身上啊,因此隻能緩慢引導之……”
實際上,蘇觀生和張煌言並不是要朱大昏君真的平分土地,要不然他們就是天下所有人的大敵了——尤其是天下讀書人啊,而且也不一定能得到天子的好。
他們隻是以一個傳統士大夫的眼光看著農人無片瓦立錐之地,便以為此政必不長久,必然會引起社會的劇烈震動,到時候身為傳統士大夫的他們也會殃及魚池——這也是每逢天災之時,士大夫家族都會自覺開倉放糧救濟災民的原因所在,否則一旦鬧起來他們失去的便不是幾石粗穀雜食了……
從這個方麵來說,士大夫地主老財並沒有朱大昏君剛來大明時認知的那麽差,至少他當了這麽多年的皇帝,從每次蝗災、旱災之類的天災中知道了這一點。
而且如今的大明行的是“中央地方兩稅分離”,因此這些年地方每每遇到大災也能從容調度賑濟,即便是小冰河時期北方糧食欠收、崇禎六年的蝗災、崇禎七年由旱災引起的蝗災……也能讓地方衙門承擔一部分,朝廷承擔一部分,並沒有引起多大的災難。
更加難得是,因為沒有大麵積的受饑食子、食野菜、餓死人等原因,這個時空的大明並沒有如曆史上那樣在崇禎十三年開始發生大麵積的瘟疫等疾病……
朱大昏君不可置否,輕輕點了點頭,就在他帶著眾人想要進一步觀察一下這所貴族小學的時候,不知道在哪裏傳來了“叮叮叮”的聲音,朗朗的讀書聲戛然而止……
“下課嘍……哈哈哈……”
瞬間各個教室的門大開,跑出了無數歡天喜地的孩童,讓朱大昏君仿佛又回到了前世的兒時……
“陛下,要不要見見校長?”張世澤輕聲地對朱大昏君說道:
“他是臣的堂叔……”
“不用了!”朱大昏君當然知道這所學校的校長是誰了,名叫張之桓,是已故英國公張之極的弟弟,原本起碼有個世襲千戶守備之類的官職,不過朱大昏君的衛所改革卻讓這些勳臣失去了機會,所以怎麽安排這些人就是個大問題了。
好在這難不倒陰險狡詐的朱大昏君,因此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勳臣子弟和宗室都有了相應的安排,比如教師、訴狀師、稅務官(警)、商人、商市股東(議政院議員)等,拉一派打一派再穩定一派。
最後便是讓他們或者他們的子侄接受良好的教育,讓他們繼續為半封建半資本主義大明添磚加瓦……這也是朱大昏君不願意“革”這些舊派既得利益者的原因之一,否則他靠一群農奴、匠奴發展工商業?殖民?
至於某些人說這些人是酒廊飯袋什麽,其實人家隻是不會打仗而已,他這些年皇帝坐下來也知道,如今的大明宗室、勳臣可是有非常多的著名學者、科學家、哲學家……
畢竟把人家當豬養嘛,人家沒事幹隻能窩在家裏要麽造小人,要麽“奇技淫巧”……
所以怎麽“用”這些人,就成了朱大昏君發掘的一個重大“財路”,這些人用好了他的朱氏王朝才能走上邪惡的資本主義康莊大道啊,否則他能依靠誰?
這會兒他已經和幾個臣子騎上了高頭大馬,朝著市區走去了,不過大道上都是絡繹不絕的人群,都是一些剛剛從田間地頭忙活完的農人。
蘇觀生與朱大昏君馬並馬前行著,看到天子在東張西望,便低聲在他身邊道:
“這些農人應該是附近莊園或是大農場上的長工,他們都是沒有土地的……哎……”
“原來是農業工人啊……”朱大昏君用細不可聞的聲音嘟囔了一句,然後看著蘇觀生道:
“這些農人過的怎麽樣?”
“那自是比過去好多了,隻是……”
“隻是什麽?”朱大昏君似乎漠不關心的樣子,很有一點鐵石心腸的樣子,不過看在眼裏的蘇觀生和張煌言卻心中苦笑連連……這位難道不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嘛?
想到這裏的蘇觀生卻是暗自搖了搖頭,看了一眼張煌言,然後又對著朱大昏君道:
“隻是他們沒有立錐之地啊……”
“嗬嗬,蘇卿不是說他們的日子比過去好了嗎?怎麽?”朱大昏君依舊東張西望地看著行色匆匆的路人,頭也不回,隻是他不知道兩位能臣賢臣的目光多麽複雜了。
“陛下,”這個時候張煌言已經跟了上來,他打算冒死進諫一番,便拿出了直柬名臣的樣子在馬背上拱手道:
“這些農人的生活好是好了,可是他們這樣的好日子是沒有保障的,這是建立在其家中有輕壯且善於農事之人的基礎上的,現在的騎士、士爵、農場主並不喜歡養閑人啊,也不會像過去一樣將田土租給這些農人,而是采用雇傭的方式……
如果這些農人將來有什麽天災人禍,或是這些家中的頂梁柱生一場不大不小的病,那豈不是……”
蘇觀生這個堂堂的“三不要老爺”聽張煌言這麽一說,心中也頓時泛起了決死之諫,便看了一眼張煌言,把話頭接了過來,對著剛剛回頭麵無表情的朱大昏君道:
“我大明向來都是以農為本,要是這樣下去,那不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了嘛?長此以往終究是大明之禍啊…...”
他說到這裏便
“臣不才,願冒死相諫,望陛下三思!”
“嗬嗬!”朱大昏君不可置否,他才不會因此龍顏大怒呢,而是左右看了兩人一眼,笑道:
“蘇卿,張卿,朕問你們,這些農人過去過的怎麽樣?現在又怎麽樣?朕即便是將土地分給他們又能守到幾時?而且民間向來都有將土地家產析產繼承的傳統,即便是朕這個皇帝也不能一道聖旨改變啊……”
他說到這裏便看了一眼身後的張世澤、沐天波、鄭森一眼,然後臉上換上了一絲得意,繼續笑著對兩人道:
“而朕卻可以用一紙詔書讓騎士、士爵,男爵以上的貴族行嫡長子繼承製度,因為他們都是朕的家臣……所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這個道理了!但朕卻管不到平頭百姓身上啊,因此隻能緩慢引導之……”
實際上,蘇觀生和張煌言並不是要朱大昏君真的平分土地,要不然他們就是天下所有人的大敵了——尤其是天下讀書人啊,而且也不一定能得到天子的好。
他們隻是以一個傳統士大夫的眼光看著農人無片瓦立錐之地,便以為此政必不長久,必然會引起社會的劇烈震動,到時候身為傳統士大夫的他們也會殃及魚池——這也是每逢天災之時,士大夫家族都會自覺開倉放糧救濟災民的原因所在,否則一旦鬧起來他們失去的便不是幾石粗穀雜食了……
從這個方麵來說,士大夫地主老財並沒有朱大昏君剛來大明時認知的那麽差,至少他當了這麽多年的皇帝,從每次蝗災、旱災之類的天災中知道了這一點。
而且如今的大明行的是“中央地方兩稅分離”,因此這些年地方每每遇到大災也能從容調度賑濟,即便是小冰河時期北方糧食欠收、崇禎六年的蝗災、崇禎七年由旱災引起的蝗災……也能讓地方衙門承擔一部分,朝廷承擔一部分,並沒有引起多大的災難。
更加難得是,因為沒有大麵積的受饑食子、食野菜、餓死人等原因,這個時空的大明並沒有如曆史上那樣在崇禎十三年開始發生大麵積的瘟疫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