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從商場兩隊合並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團隊的磨合已經差不多了,大家都熟悉了起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相處的不錯。
當初趙平等人跟隨潘正陽六人從商場搬入服務中心後勤樓之後,潘正陽把原本閑置的三樓的辦公室全部改造成了宿舍,加上原有的宿舍,每個宿舍兩到三個人合住。倉庫裏麵有閑置的鐵架床,不夠的就用辦公桌拚湊,完美解決了住宿問題。
後勤樓的環境要比超市倉庫大家擠在一塊用紙箱子湊活要強太多了,趙平等人都有了重生的感覺。再加上前方辦公大樓和後勤大院院牆形成的防護壁壘,安全性也大大上升。
大家可以放心的活動、交談,圓圓和另一個小男孩樂樂兩個孩子甚至可以開開心心的在院子裏跑來跑去,總算找回了正常童年的歡樂。
潘正陽給新人們舉行了歡迎儀式,正式歡迎大家的加入。
第二天的全體會議上,經潘正陽提議,大家推選五人組成團隊的代表,這五個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管理層。
潘正陽總覽全局,正式成為團隊領袖,負責團隊重大事項會議的召開和日常事務決策。
李亞琴依然是管理著物資的消耗和分配,帶領女同胞們給大家清洗衣物、打掃衛生,再就是負責夥食問題,相當於“後勤部長”。
夫妻兩人一手掌權一手掌錢,地位很是牢固。
林濤負責戰鬥小組,直接指揮戰鬥和管理日常訓練。整個隊伍現在共有成年男性十四人,除去潘正陽和趙平外,12人均是青壯年,分成兩個小隊,由潘順和張宇各領一隊。林濤按照以前在部隊的訓練方案製定合適的訓練計劃,戰鬥小組全員訓練。
戰鬥小組的職責是負責團隊安全保衛和對外作戰,包括對抗威脅後勤大院安全的喪屍和外出尋找物資。當然,還有一項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任務,那就是防範可能存在的其他的不懷好意的幸存者。
趙平負責工具器械、武器裝備、車輛等的管理。大家製作的一些盾牌、短矛、短刀等武器裝備,全部集中在一起,這些裝備的申領、維修或者更換都要經過趙平。並且,汽車和汽油的使用也是趙平管理,相當於“軍需處長”,職權不小。
劉英負責團隊全部九名女性的權益維護,女性在這種團隊中難免有不方便的地方,需要有人時刻關注。
劉英五十多歲,是原來超市幸存者中的一員。災變之前是c縣一所高中的語文老師,知書達理。原來在超市倉庫也經常配合趙平給大家做思想工作,安撫情緒、調節矛盾,“婦女主任”這個位置由她來做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劉英和陸妤還有樂樂的母親張曉負責圓圓和樂樂的教育工作。劉英本身就是教師,陸妤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張曉也是大學本科畢業。環境再艱難也不能忘掉孩子的知識教育,這三個人相互配合,暫時教育兩個幼兒園小盆友已經足夠了。
這樣,五個人組成團隊代表小組,除去極其重大的事關整個團隊安危的事項由全體成員討論表決外,其他重要的、個人不能決定的事項均由五人舉手表決。
每人一票,票權相等。五人中,三人是潘正陽團隊老人,兩人是新人,控製權並沒有旁落,而且對新加入的成員也算是有了交待。
真正的公平公正很難做到,而且團隊的規則和秩序依然很粗糙。
五個管理人員,隻有職權沒有職務,團隊其他成員稱呼他們是用“潘哥”“亞琴姐”來稱呼。潘正陽並沒有給每個人“加官進爵”,每個人手下也並沒有固定的“職員”,就好像,戰鬥小組的成員同樣可能去幫忙打掃衛生、製作工具。
這樣的模糊設定,是防止大家產生層次感。
團隊成員男女老小加在一塊兒一共25人,雖然規模比以前大很多,但依然是個小團隊,真正的一板一眼的條條框框並不適合。就像是一個剛剛成立的創業公司,正所謂“大公司靠製度,小公司靠人情。”
冰冷的製度在這種末世環境隻會讓大家難以產生認同和歸屬感。在這個小團體,大家靠感情維係,親如一家反而更加穩固。大家互幫互助,有勁往一塊使,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參與感。
當然,這種管理模式隨著團隊的日漸成熟和未來隊伍規模的擴大,肯定會被製度管理所取代,但那是後話,暫且不提。
至少,經過這一個月的磨合,團隊氛圍其樂融融,在這個大家庭中,每個人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定和歡樂。
早上吃完早飯後,戰鬥小組在巡視檢查大院的安全後,開始訓練,大家製作了簡單的作訓器材和地形。
體能訓練,搏擊和武器訓練,有模有樣,經常能引起一眾女同胞的喝彩,大家訓練起來也更有勁了。
女同胞們同樣也會鍛煉。雖然不會像戰鬥小組那樣高強度正規訓練,但是每天早上也和戰鬥小組一起晨跑,兩個小孩子也不例外。
身體素質在這種末世直接影響生存的幾率,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陸妤、趙潔等五名年輕女性後來還組成一個女子戰隊,在工作完成後,也會進行一些強度不大的訓練。
在末世,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
題外話,陸妤和趙潔兩人的關係有些微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畢竟某人……
趙潔自從陸妤到來後,尤其是潘順對陸妤表現出來的那種親近,都讓她倍感壓力。
陸妤對潘順也是同樣如此,態度愈發親昵,閑暇時刻,潘順陸妤加上圓圓三人常常一起散步,好像一家三口,沒少被大家打趣。
回歸正題,女同胞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和縫縫補補。還有整理倉庫裏的物資,清點庫存等等。剩下的時間,大部分都是盯著戰鬥小組的男同胞們,圍觀他們的訓練然後喊“666”,這也是大家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
大家現在的唯一任務就是生存,目標很單一,拋開生死壓力,大家都要比在末世之前輕鬆很多。
這一個月的時間裏,團隊的磨合已經差不多了,大家都熟悉了起來。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相處的不錯。
當初趙平等人跟隨潘正陽六人從商場搬入服務中心後勤樓之後,潘正陽把原本閑置的三樓的辦公室全部改造成了宿舍,加上原有的宿舍,每個宿舍兩到三個人合住。倉庫裏麵有閑置的鐵架床,不夠的就用辦公桌拚湊,完美解決了住宿問題。
後勤樓的環境要比超市倉庫大家擠在一塊用紙箱子湊活要強太多了,趙平等人都有了重生的感覺。再加上前方辦公大樓和後勤大院院牆形成的防護壁壘,安全性也大大上升。
大家可以放心的活動、交談,圓圓和另一個小男孩樂樂兩個孩子甚至可以開開心心的在院子裏跑來跑去,總算找回了正常童年的歡樂。
潘正陽給新人們舉行了歡迎儀式,正式歡迎大家的加入。
第二天的全體會議上,經潘正陽提議,大家推選五人組成團隊的代表,這五個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管理層。
潘正陽總覽全局,正式成為團隊領袖,負責團隊重大事項會議的召開和日常事務決策。
李亞琴依然是管理著物資的消耗和分配,帶領女同胞們給大家清洗衣物、打掃衛生,再就是負責夥食問題,相當於“後勤部長”。
夫妻兩人一手掌權一手掌錢,地位很是牢固。
林濤負責戰鬥小組,直接指揮戰鬥和管理日常訓練。整個隊伍現在共有成年男性十四人,除去潘正陽和趙平外,12人均是青壯年,分成兩個小隊,由潘順和張宇各領一隊。林濤按照以前在部隊的訓練方案製定合適的訓練計劃,戰鬥小組全員訓練。
戰鬥小組的職責是負責團隊安全保衛和對外作戰,包括對抗威脅後勤大院安全的喪屍和外出尋找物資。當然,還有一項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任務,那就是防範可能存在的其他的不懷好意的幸存者。
趙平負責工具器械、武器裝備、車輛等的管理。大家製作的一些盾牌、短矛、短刀等武器裝備,全部集中在一起,這些裝備的申領、維修或者更換都要經過趙平。並且,汽車和汽油的使用也是趙平管理,相當於“軍需處長”,職權不小。
劉英負責團隊全部九名女性的權益維護,女性在這種團隊中難免有不方便的地方,需要有人時刻關注。
劉英五十多歲,是原來超市幸存者中的一員。災變之前是c縣一所高中的語文老師,知書達理。原來在超市倉庫也經常配合趙平給大家做思想工作,安撫情緒、調節矛盾,“婦女主任”這個位置由她來做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劉英和陸妤還有樂樂的母親張曉負責圓圓和樂樂的教育工作。劉英本身就是教師,陸妤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張曉也是大學本科畢業。環境再艱難也不能忘掉孩子的知識教育,這三個人相互配合,暫時教育兩個幼兒園小盆友已經足夠了。
這樣,五個人組成團隊代表小組,除去極其重大的事關整個團隊安危的事項由全體成員討論表決外,其他重要的、個人不能決定的事項均由五人舉手表決。
每人一票,票權相等。五人中,三人是潘正陽團隊老人,兩人是新人,控製權並沒有旁落,而且對新加入的成員也算是有了交待。
真正的公平公正很難做到,而且團隊的規則和秩序依然很粗糙。
五個管理人員,隻有職權沒有職務,團隊其他成員稱呼他們是用“潘哥”“亞琴姐”來稱呼。潘正陽並沒有給每個人“加官進爵”,每個人手下也並沒有固定的“職員”,就好像,戰鬥小組的成員同樣可能去幫忙打掃衛生、製作工具。
這樣的模糊設定,是防止大家產生層次感。
團隊成員男女老小加在一塊兒一共25人,雖然規模比以前大很多,但依然是個小團隊,真正的一板一眼的條條框框並不適合。就像是一個剛剛成立的創業公司,正所謂“大公司靠製度,小公司靠人情。”
冰冷的製度在這種末世環境隻會讓大家難以產生認同和歸屬感。在這個小團體,大家靠感情維係,親如一家反而更加穩固。大家互幫互助,有勁往一塊使,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參與感。
當然,這種管理模式隨著團隊的日漸成熟和未來隊伍規模的擴大,肯定會被製度管理所取代,但那是後話,暫且不提。
至少,經過這一個月的磨合,團隊氛圍其樂融融,在這個大家庭中,每個人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定和歡樂。
早上吃完早飯後,戰鬥小組在巡視檢查大院的安全後,開始訓練,大家製作了簡單的作訓器材和地形。
體能訓練,搏擊和武器訓練,有模有樣,經常能引起一眾女同胞的喝彩,大家訓練起來也更有勁了。
女同胞們同樣也會鍛煉。雖然不會像戰鬥小組那樣高強度正規訓練,但是每天早上也和戰鬥小組一起晨跑,兩個小孩子也不例外。
身體素質在這種末世直接影響生存的幾率,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陸妤、趙潔等五名年輕女性後來還組成一個女子戰隊,在工作完成後,也會進行一些強度不大的訓練。
在末世,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
題外話,陸妤和趙潔兩人的關係有些微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畢竟某人……
趙潔自從陸妤到來後,尤其是潘順對陸妤表現出來的那種親近,都讓她倍感壓力。
陸妤對潘順也是同樣如此,態度愈發親昵,閑暇時刻,潘順陸妤加上圓圓三人常常一起散步,好像一家三口,沒少被大家打趣。
回歸正題,女同胞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和縫縫補補。還有整理倉庫裏的物資,清點庫存等等。剩下的時間,大部分都是盯著戰鬥小組的男同胞們,圍觀他們的訓練然後喊“666”,這也是大家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
大家現在的唯一任務就是生存,目標很單一,拋開生死壓力,大家都要比在末世之前輕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