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次打井修渠大大緩解了關中的旱情,莊稼地的禾木在一條條溝渠的滋潤下恢複了生機。


    在老百姓眼中這場天災是過去了,可是在朝廷上這又僅僅是個開始。


    百官們紛紛向進言皇帝,希望皇帝能祭天並且下詔罪己。


    理由嘛,很充分日蝕的出現就是警世人說明皇帝施政的有失德行的。


    要不怎麽連年降下災禍呢,不管是為了大唐的國祚,還是天下百姓的福祉,請皇帝無論如何到要諫納。


    承慶殿


    鬧出了這麽大的一件事,李世民不得不結束在翠微宮的休養返回長安。看著堆在案上的奏本,李世民一臉陰鬱的坐在那一言不發。


    而小胖子李泰跪在下麵已經一個多時辰了,從他顫抖雙腿就能看出來他快堅持不住了。汗水已經把他衣領和後背都弄濕了,但他還是一動都不敢動。


    他愛幹淨李承乾是知道的,換做平時他早在就香湯沐浴了,可今天卻不一樣,小胖子惹得禍可不小。


    這次朝廷恩科的籌備是他主持的,主考是他的老師蕭瑀,而那些想讓自家的子弟入仕的人最近對他可是緊著巴結。


    這酒喝多了難免失言,在一次宴席上李泰就話裏話外的表示皇帝對世家已經忍無可忍了,這次大考就是要從中遴選大量的人才,替換這些礙眼的家夥。


    這樣年複一年,用不了幾年就將朝中這些世家門閥出身的官員全部替換掉。


    他這話可捅了馬蜂窩,想全換掉,那你們李家是不想混了。也不自己好好的思量下自己有沒有那副好牙口。


    這幾百年來那家皇帝做到了,楊廣倒是想了用高句麗的戰爭消耗他們,後果怎麽樣,把自己報銷了吧。


    皇權和世家的矛盾幾百年來互有勝負,這本來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可現在下好了,讓李泰直接給捅破了。


    正好借著和尚道士們宣傳的上天示警為理由趁機發難,給皇帝點眼色看看,好讓李世民和李淵一樣知難而退。


    當然這些天像讓本來篤信仙神的百姓和官員們更加確信無疑。要不然怎麽連年鬧災荒呢,不是蝗災就旱災的,所以也就跟著鬧了起來。


    “父皇,四弟都跪了這麽長時間了,讓起來活動活動吧。”


    李承乾是看不下去,他和李泰是有默契的,就拿上次洛陽的事來說吧,李泰不也是幫了他嘛。


    李承乾不說還好,聽他求情李世民就更生氣了。關中打井抗旱的差事他是辦的不錯,但也沒少惹事啊。


    那些親王公主跑到自己這來又是哭又是鬧,弄的李世民今年這個暑避的這個憋屈。


    “你還求情兒,別以為朕不知道這些起哄的臣子有的也是為了你爭糧的事。你說這事怎麽處理。”


    李世民將手裏的茶盞放下,嗬斥著李承乾。


    “祭天就祭天唄,反正現在井和渠都修好了,什麽時候下雨也就不重要了。


    能答應求雨就不錯了,非得要下罪己詔,那就是給臉不要臉,這天災又不是您招來了。


    那些和尚道士說什麽就是什麽了,他們那隻耳朵聽見那些所謂的神說的。要下也可以啊,讓那些相信神怪的大臣把神仙請來,隻要能請來,別說一篇,十篇都行。”


    李承乾這純粹是耍無賴,這倒和程知節辦事風格十分相似。不過他說的也對,要是請不來那就把嘴閉上,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此的逼迫君父就不怕掉了腦袋嗎?


    “眼下前線戰事吃緊,朝廷的主要精力是要放在打仗上,且讓他們得意一時嘛,等我們收拾完頡利,攜大勝之威大刀破斧的改革誰有能怎麽樣呢。”


    李承乾的話著時說到他要害上,楊廣當年為什麽失敗,這些人拖後腿占了很大的因素。一旦北境開戰,必須保證國內朝局的穩定。如果前線戰事僵持不下,國內再起紛亂,那楊廣就自己的前車之鑒。


    恩,李世民點點頭,但有了李泰這件事,那這次大考勢必會成為士庶兩族又一次激勵的交鋒,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祭天求雨可以,你也知道他們真正的目的並不在此,朕不希望考場上再起波瀾。”


    “父皇,那四弟是不是可以起來了。”


    看到他這麽無賴,李世民也不知道怎麽說這個兒子好,隨即擺了擺手讓李泰起來。


    李承乾上前一把扶起李泰,隨後轉身說道:“增加一倍的進士名額,按照這些學子的身份文牒,將他們分成兩撥,分開就不會出事了吧。”


    李承乾這個注意好,士族學子一個榜,寒門學子一個榜。誰也礙不著誰的事,考不上那就是你自己水平的問題了,到時候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聽到沒有,你大哥給你出了個好主意,還不滾下去辦。另外新建禮賢館你要好生經營,再出現一點紕漏兒,朕扒了你的皮。”


    是,是,李泰給了李承乾使了個眼神就退了出去。


    長安的圜丘共有四層,全用土堆砌而成,高約八米,最底層的麵徑約五十四米,第二層麵徑約四十米,第三層約二十九米,第四層(即頂層)約二十米。


    各層高一米辦米至兩米不等,頂層圓心位置可見一小凹坑。


    西圜丘共有十二陛(十二條登上圜丘的台階),將整個壇體分為十二個扇形,寓意為“十二辰”,


    即子、醜、寅、卯等,暗指天上的十二個方位,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最寬最長,是皇帝登壇的階道。


    曆代的天子都極為重視祭天,所以每年都要來天壇,祭天的日子要選好,“冬至”是白天時間最短的一日,又是“三陽開泰”之意。


    每年的冬至就是國家盛大的祭天日,皇帝必須親自完成這一艱苦而神聖的任務。


    可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這要是換成以往,李世民這個虛榮心極強的人樂樂嗬嗬的帶著大臣來個一日遊。


    天還沒亮的時候,那些太監宮女們就緊著在他身邊忙活著,這也讓本來就有起床氣的李世民更加惱火了。接連打了了三個太監的梃仗才讓他的心情稍微好一點。


    禮部的司禮官已經安排好一係列繁瑣的準備工作,李世民看都沒看那些禮官的準備,扭身上車就走了。


    看著皇帝興致不高,那些禮部官員自然也不會自討沒趣,跟著車隊從遠在長安城北的寢宮往南郊的天壇趕。


    皇帝出行排場很大,頗為壯觀,一行人馬浩浩蕩蕩,沿著朱雀大街往南出明德門,再向東拐,就來到了天壇,這一路實在算不得短,皇帝的車馬大概要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


    等到鼓樂、大臣,以及所有相關人員都各就各位了,祭天儀式便正式開始。


    李世民獨自站在圜丘之頂,視野開闊,仰望蒼穹如蓋。以天壇為中心,長安城和關中沃野就在眼底,而他站在這裏,為國家的康泰,祭天求雨。


    在他麵前是“昊天上帝”的牌位,李世民手中捧著為上天獻納的玉璧,此刻,天壇的每一階上都站著禮部的官員,祭祀與他們位置相對應的二十八星宿,天壇以外應該有三道環形的矮牆,將天壇層層圍住。


    於是,李世民按照司禮大臣的指引登壇、獻禮、退壇、再登壇……如此經過一個複雜的祭天過程。


    隨後獻給昊天的犧牲、玉帛等祭品要在天壇東南方向的燎壇內焚燒,煙火升騰達上天,使天帝及諸神聞到氣味,享用祭品。


    在返駕途中,李承乾被叫到攆上,看著皇帝的臉都能擰水來,李承乾拿起了墩子坐在李世民腳邊一句話也不說。


    稍時,終於從思緒中走出來的李世民看了李承乾一眼後,抓起茶幾上的茶水就一飲而盡,一副預言與止的樣子。


    “父皇,什麽旨意您下就是。”


    和他做了幾年的父子,李承乾當然知道皇帝這幅表情肯定是有什麽不好說。


    半晌後.....


    “承乾,朝廷現在情況你也清楚,北伐頡利這仗不容有失。朕想讓你出任監軍,隨李靖出征,這是國運之戰,不可馬虎,所以還是要你去戰場上再走一遭了。”


    嗨,以為什麽事,不就是隨軍出征嘛,你就是不說咱也得去啊。


    他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讓他把大唐所有的家底都交給李靖他不放心。畢竟李靖不是秦王府出來的,玄武門的時候還作壁上觀。


    要不是李世民惜才,老小子早下去見他老舅韓擒虎了,還能高官厚祿的養著他。


    李世民原來一直以為李承乾隨軍不過是想過過帶兵的癮,讓朝中的那些老將不至於太過輕視他,可誰能想到他是真敢掏刀子上啊。


    自從鐵門關一役後,李世民不止一次表示以後不會讓他再上戰場了。但現在的形勢讓他不得不自食其言。


    “父皇,您就是不說兒臣也是要請命的。以前一直侯君集說過大將軍用兵是如何的玄妙,這次能隨同在大將軍身邊學習排兵布陣之道,兒臣幸甚。”


    李世民拍了拍在腳邊的李承乾,隨後說道:“秋糧收上來,你就隨軍出征吧。”


    “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皇儲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叔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叔摯並收藏貞觀皇儲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