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宴結束後,李承乾被皇帝召到後殿,不為了別的,就為馮盎送的禮,數量之大,價值之高,絕對是諸臣中的魁首,甚至比有些小國送的都多。有道是是無利不起早,僅僅是一場壽宴,如果沒有其他的目的,李世民不相信他能下這麽大的本兒。今晚,高明與他相談甚歡,那一定知道他的打算,看看這老狐狸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這不說不要緊,一說馮盎為自己的孫女瞄上中山王妃的位子,皇帝這還沒發話,長孫皇後先不幹了,隻聽她憤恨的說:姓馮的老頭兒好不知休,為了常保祿位,算計到吃奶的娃娃身上了,這就馮氏的家教。不行,她不能接受與這樣的人家聯姻。


    更何況,現在馮家的小丫頭還小,天知道長大以後是什麽模樣和脾氣,要是歸攏不好,是個惹是生非,攪家不嫌的角色,那他孫兒是要吃苦頭。李象是嫡長孫,給他定親是國事不假,也是家事,作為孩子的祖母,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如此馬虎的就定下來。


    說完話,長孫皇後還對懷裏的小家夥傷心地說:我孫兒才多大啊,就讓這些老家夥惦記上了,太可憐了。


    對於長孫皇後的護犢子,李世民父子隻能相視一笑,李泰和李恪都如今都有了兒子,可在長孫眼中,似乎看不到那兩個小的一樣,心心念念的就是李象,絲毫她看不見一視同仁的胸襟。所以宮裏就流傳出了一種說法,皇後娘娘愛屋及烏,她獨喜太子,自然也喜歡他兒子。


    “對對對,觀音婢說的都對,馮盎那個老混蛋太不是東西了,竟然把主意打到象兒的身上,其臉皮之厚比之長安的城牆也不逞多讓!”,安撫了長孫皇後兩句後,李世民把頭扭了過來,問道:“高明,你是他父親,也是有發言權的,你說說是否應該答應此事呢!”


    發言權?那是啥玩意,這個詞兒咋這麽陌生呢,孤連自己的婚事都沒作了主,您老人家會真心聽咱的意見嗎?還不是想不費一兵一足就削平嶺南,瓦解馮家的在當地的影響。


    想通了這一點後,李承乾笑了笑,隨即慢條斯理的說:“父皇,馮盎的打算自然不用說,他提出來的時候也很有規矩,隻是希望父皇再考慮人選的時候能捎上他們馮家,絕對不敢有拂逆父皇的想法。”


    “不過,馮家在嶺南“已立三世”,施行仁政,當地軍民無不馬首是瞻。朝廷要想在真正意義上解決嶺南的問題,那不能光靠武力威懾和政事施壓,所以兒臣以為可以考慮他的建議。”,李承乾的話還沒說完,長孫皇後的眼睛就瞪圓,嚇得李承乾不敢賣關子了,趕緊解釋他的用意。


    馮盎的請求乍聽上去,確實有些無禮,即使壓力再大,也不該在這個時候提這樣的法子來化解危機。可這恰恰也給了朝廷一個新的機會,既然有互利共贏的機會,那為什麽要動武力呢!


    和馮盎說明白,且先以皇後的名義把馮家丫頭招進宮中教養,如果合適,成年之後,即冊封為中山王正妃,先穩住馮家。隨後把李象的封邑改到嶺南,由朝廷派員直接官吏封地的事宜。


    有了這十多年的緩衝期,即使這中間出現了什麽變故,比如說馮家的丫頭不合適,馮家因為換家主有了異心,那都不要緊,朝廷可以遊刃有餘的應該各種突發情況。......


    對於這種解決方法,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馮盎沒有資格和朝廷談條件,但朝廷也要盡可能把代價降到最低,馮家護國有功,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和平解決嶺南的問題,是首選。


    高明是成熟了不少,這要是換做貞觀初年,他肯定請旨帶兵打過去了,就像岷州戰役時那樣。看來多年的從政和軍旅生涯讓他的頭腦,在軍政上的認知日漸圓滑成熟,恩,不錯。


    看到皇帝滿意,李承乾又有把頭扭向了長孫皇後:“母後,成與不成將來都是您一句話的事,這主動權永遠在您手中,何必計較一時的意氣的。再說了,這小家夥是個兒子,左右都不吃虧,您說是不是!”


    聽完李承乾的沒理辯三分,長孫皇後白了他一眼,抱起李象就向後麵走去,臨走的時候還留下了一句:你也不是個好東西。


    嗬嗬......,對於妻子和兒子之間互動,李世民從來都不管,況且這小子聰明,辦什麽事多年來都無往而不利。有了皇後這有事沒事敲打一番,讓他知道該收斂的時候要收斂也挺好的。


    “行,就按你說的辦,馮盎呢,安排他三日後覲見,你替朕敲打他一下,嶺南水性好的人有很多,這要是不用,那太可惜了。”


    皇帝的話讓李承乾想到李靖拿來的那本奏章,看來父皇原本就想把新組建水師放上一支在嶺南,用以壓縮馮家在嶺南的勢力。現在有了這麽光明正大的理由,他怎麽會輕易放過呢。


    所幸來個雙管齊下,這樣一來時間和風險成本也會大大降低,用心良苦啊。估計老馮也是察覺到大限快到了,所以才主動求和的。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失去點權力不怕,隻要能保住馮家就行。老頭子有三十多個兒子,家中吃飯的那麽多,這要是端不好這碗皇糧,那可比誰死的都慘。


    一想到這裏,李承乾的腦海裏想打另一個人,那就是契毖何力,論生兒子,能和馮盎有一戰之力的就隻有他一個,把這兩個家夥弄到一起喝一頓酒,那會是個什麽樣的場景的。


    再說,既然阿使那步真送上門來,那大唐也不好一直作壁上觀,不管西突厥的異動,有這個汗國在,關中始終處在其兵鋒之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李承乾自認為沒那麽大的心,必要找機會拔出這個拤在嗓子癢的魚刺,要不然睡覺都不安心。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博弈,李承乾絲毫不在意會不會有人說他是趁人之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皇儲李承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叔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叔摯並收藏貞觀皇儲李承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