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太陽落山,籬笆上晾曬的衣物都幹透了,柳奕收取了東西,坐在門口等著爹媽。
到傍晚近天黑的時候,柳氏才自挑了兩半桶的水回來了。
芳娘先對柳奕道:“你阿爹和著婁家的兩兄弟在說麥收的事,明天去幫著他家整整麥場,人家說咱家地少,到時候緊著先收咱們家的。”
“那好啊,趕緊把糧食收回家,也早點了一樁事。”柳奕知道,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家裏會忙得不得了,爹媽可能有好些時候不能顧家了。
“誰說不是呢。”柳氏心裏莫名也有些緊迫感。
地裏日漸成熟的糧食便是農民一整年的指望,隨著收獲的時節臨近,那種又期待收獲的欣喜、又擔憂怕有閃失的心情,就和等著婦人生孩子一般的焦急。
按照現代說法,好歹就看這麽一哆嗦了,哪怕她家隻哆嗦五畝地,緊張的心情也跟那十幾畝幾十畝地的人家是一樣一樣的。
趁著天長還有些餘暉,母女二人一起把家裏需澆水的瓜菜泛泛澆了一遍。
等著柳全回來之前的功夫,柳氏又燒了些熱水,她們可以輪流洗頭擦個澡。
不是她們矯情,實在這時候民風保守觀念陳舊,沒聽說過哪家女人會鳧水的,哪怕再熱的天,也不可能像男子一般下河洗澡。
好在如今是夏天,水不太冰冷就足以對付,便燒水也費不了多少柴火。
這時候,放在牆邊的大木盆有了用武之地。
也是無奈之舉,家裏的水缸隻那麽大,不緊巴著點,水哪裏夠用。
想照以前洗澡那樣,也不管水費不費,開著花灑淋個痛快;或者泡在浴缸裏高興待多久就待多久,是不可能了。
柳奕想把她娘請出去,可她娘還得看著火呢,索性便由著柳氏幫她洗澡,順帶捉捉頭上的虱子。
除了精細瘦弱的小身板……好像也沒啥好害羞的,姑且讓她享受一下小朋友的特權吧。
小丫頭柳大姊兒,已經長發過腰。
她平日裏素來隻有一個梳成兩隻丫角的發型,按本土叫總角,又有老人笑說那模樣是什麽丱兮1。
這發式雖無論性別貧賤、男女兒童都能梳得,但是柳大姊兒這一把頭發特別稀疏,她娘也紮得盡力,就顯出她的兩隻丫角分外地尖尖細長,還發黃。
別的村童偶爾笑話她,像在頭上長了對兒羊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可那還不都因為她營養不良嗎?
柳奕一定不會承認是自己的發質本來就偏枯黃,有些隨了她的阿娘。
在這一方麵來說,柳大姊兒完全沒有繼承到柳大的基因。
她爹那個發質,可是正經的墨黑色。
幸而她家爹娘都有一對兒雙眼皮,眼睛還不算小,不然她這個形象就比較堪憂了。
柳奕可是在水裏照過的,別的什麽都不說,就自己目前快爬到頭頂的曲折發際線,還有這發型總是讓她暴露在外的光禿禿一個鋥亮腦門,便足夠讓她愁苦了。
柳奕麵不改色地慢慢搓著身上的一層泥垢,柳氏則蹲在她旁邊拿著篦子,一點點梳理那把叫人發愁的長發。
她的舊篦子已斷了兩根齒,但不妨礙正常使用,這個工具的主要功能是可以清理一下虱子的蟲卵。
心理上的老太太柳氏,一邊給女兒篦著頭,一邊生出無限感慨……她絲絲以前的頭發多好啊,看看這孩子現在,肋骨都能數得出根數。
別不是還有點什麽寄生蟲吧?柳媽在心裏犯著嘀咕。
這完全有可能。
畢竟環境差,這裏的孩子又不能從小就吃寶塔糖。
芳娘在腦子裏搜羅出一大堆原身的柳氏不會懂得的、均衡營養的各色理論。
柳媽已經暗暗下定了一個決心,她要再一次努力把這個瘦小的女娃兒養得白白胖胖的。
反正說完就是一句話:得補!
要給孩子補身體,那就得吃好,柳氏首先想到的便是養雞。
到時候抓兩對兒小雞仔來,一公三母,養上五六個月,小母雞就能下蛋抱窩了,他們家便可以開始那“雞生蛋蛋生雞”的營生。
她家雖糧食緊張,可現在農戶自己糊口都困難,也不會用糧食喂雞,都是半散養在野地裏,讓雞仔自去吃蟲。
柳氏早年也飼養過些畜禽,這點記憶還是有,她家院子裏的菜葉也能喂雞,往後間或再給點麩皮,那便滿好了。
不得不說,在這一方麵,柳爹真真是跟她想到了一處,規劃院子的時候,他不是連雞圈的位置都安排好了嗎。
等那雞仔養成了,雞蛋可是優質蛋白,能給孩子補身體不說,有點富餘的話,還能換換鹽巴、針頭線腦等貼補家用。
目前的環境下,養雞的人家多做得如此打算,除為了年節時候能見個葷腥,雞蛋也算是硬通貨。
照柳媽看來,飲食太差、沒有油水,這都不能強求,如果能給孩子保證上每天一隻‘雞子’,便可以直接解決缺乏蛋白質來源的問題。
越想越心潮澎湃,柳氏益發感到時間緊迫,就怕耽誤女兒長身體,好像柳奕一夜之間便要開始竄個頭了一樣。
半盆水從溫熱洗到冷,柳奕見她娘隻顧緊盯著自己,不知在發什麽呆,便擰幹了頭發,自從大木盆裏爬了出來。
這時,院子外已傳來柳大回來的聲音。
“芳娘!”她爹一聲吆喝把柳氏喊回了神,看女兒穿妥了衣裳,忙開門迎了上去。
柳奕看著她媽笑得一臉曖昧,心想這兩人適應得真快,她爹這喊得也忒順口。
柳全樂著回來,手裏竟還拿了一把菜,“婁家大叔人挺好,婁仲、婁奎兄弟兩個也好說話。”
柳氏就著水罐子裏的涼白開,趕緊給他倒了一碗。
柳全接過水咕咚咕咚喝了,又向她道:“婁家,連婁叔他們父子三個,照舊帶著蒯大叔爺倆,加了咱家,今年還要搭上椿二家兩兄弟,攏共八個人,割麥都不用你操心。”
柳氏母女的注意力,卻在他拿回來的菜上頭。
“這叫個蕹菜2。”柳全解釋到,“婁嬸熱情得很,說今年她家也是種個新奇,結果還能吃,就給了一大把。”
“這倒是真稀奇。”柳氏把菜拿在手裏不住地翻看,柳奕也眼瞅著覺得像是空心菜,這東西,在白芸裏可不是常見植物。
到傍晚近天黑的時候,柳氏才自挑了兩半桶的水回來了。
芳娘先對柳奕道:“你阿爹和著婁家的兩兄弟在說麥收的事,明天去幫著他家整整麥場,人家說咱家地少,到時候緊著先收咱們家的。”
“那好啊,趕緊把糧食收回家,也早點了一樁事。”柳奕知道,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家裏會忙得不得了,爹媽可能有好些時候不能顧家了。
“誰說不是呢。”柳氏心裏莫名也有些緊迫感。
地裏日漸成熟的糧食便是農民一整年的指望,隨著收獲的時節臨近,那種又期待收獲的欣喜、又擔憂怕有閃失的心情,就和等著婦人生孩子一般的焦急。
按照現代說法,好歹就看這麽一哆嗦了,哪怕她家隻哆嗦五畝地,緊張的心情也跟那十幾畝幾十畝地的人家是一樣一樣的。
趁著天長還有些餘暉,母女二人一起把家裏需澆水的瓜菜泛泛澆了一遍。
等著柳全回來之前的功夫,柳氏又燒了些熱水,她們可以輪流洗頭擦個澡。
不是她們矯情,實在這時候民風保守觀念陳舊,沒聽說過哪家女人會鳧水的,哪怕再熱的天,也不可能像男子一般下河洗澡。
好在如今是夏天,水不太冰冷就足以對付,便燒水也費不了多少柴火。
這時候,放在牆邊的大木盆有了用武之地。
也是無奈之舉,家裏的水缸隻那麽大,不緊巴著點,水哪裏夠用。
想照以前洗澡那樣,也不管水費不費,開著花灑淋個痛快;或者泡在浴缸裏高興待多久就待多久,是不可能了。
柳奕想把她娘請出去,可她娘還得看著火呢,索性便由著柳氏幫她洗澡,順帶捉捉頭上的虱子。
除了精細瘦弱的小身板……好像也沒啥好害羞的,姑且讓她享受一下小朋友的特權吧。
小丫頭柳大姊兒,已經長發過腰。
她平日裏素來隻有一個梳成兩隻丫角的發型,按本土叫總角,又有老人笑說那模樣是什麽丱兮1。
這發式雖無論性別貧賤、男女兒童都能梳得,但是柳大姊兒這一把頭發特別稀疏,她娘也紮得盡力,就顯出她的兩隻丫角分外地尖尖細長,還發黃。
別的村童偶爾笑話她,像在頭上長了對兒羊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可那還不都因為她營養不良嗎?
柳奕一定不會承認是自己的發質本來就偏枯黃,有些隨了她的阿娘。
在這一方麵來說,柳大姊兒完全沒有繼承到柳大的基因。
她爹那個發質,可是正經的墨黑色。
幸而她家爹娘都有一對兒雙眼皮,眼睛還不算小,不然她這個形象就比較堪憂了。
柳奕可是在水裏照過的,別的什麽都不說,就自己目前快爬到頭頂的曲折發際線,還有這發型總是讓她暴露在外的光禿禿一個鋥亮腦門,便足夠讓她愁苦了。
柳奕麵不改色地慢慢搓著身上的一層泥垢,柳氏則蹲在她旁邊拿著篦子,一點點梳理那把叫人發愁的長發。
她的舊篦子已斷了兩根齒,但不妨礙正常使用,這個工具的主要功能是可以清理一下虱子的蟲卵。
心理上的老太太柳氏,一邊給女兒篦著頭,一邊生出無限感慨……她絲絲以前的頭發多好啊,看看這孩子現在,肋骨都能數得出根數。
別不是還有點什麽寄生蟲吧?柳媽在心裏犯著嘀咕。
這完全有可能。
畢竟環境差,這裏的孩子又不能從小就吃寶塔糖。
芳娘在腦子裏搜羅出一大堆原身的柳氏不會懂得的、均衡營養的各色理論。
柳媽已經暗暗下定了一個決心,她要再一次努力把這個瘦小的女娃兒養得白白胖胖的。
反正說完就是一句話:得補!
要給孩子補身體,那就得吃好,柳氏首先想到的便是養雞。
到時候抓兩對兒小雞仔來,一公三母,養上五六個月,小母雞就能下蛋抱窩了,他們家便可以開始那“雞生蛋蛋生雞”的營生。
她家雖糧食緊張,可現在農戶自己糊口都困難,也不會用糧食喂雞,都是半散養在野地裏,讓雞仔自去吃蟲。
柳氏早年也飼養過些畜禽,這點記憶還是有,她家院子裏的菜葉也能喂雞,往後間或再給點麩皮,那便滿好了。
不得不說,在這一方麵,柳爹真真是跟她想到了一處,規劃院子的時候,他不是連雞圈的位置都安排好了嗎。
等那雞仔養成了,雞蛋可是優質蛋白,能給孩子補身體不說,有點富餘的話,還能換換鹽巴、針頭線腦等貼補家用。
目前的環境下,養雞的人家多做得如此打算,除為了年節時候能見個葷腥,雞蛋也算是硬通貨。
照柳媽看來,飲食太差、沒有油水,這都不能強求,如果能給孩子保證上每天一隻‘雞子’,便可以直接解決缺乏蛋白質來源的問題。
越想越心潮澎湃,柳氏益發感到時間緊迫,就怕耽誤女兒長身體,好像柳奕一夜之間便要開始竄個頭了一樣。
半盆水從溫熱洗到冷,柳奕見她娘隻顧緊盯著自己,不知在發什麽呆,便擰幹了頭發,自從大木盆裏爬了出來。
這時,院子外已傳來柳大回來的聲音。
“芳娘!”她爹一聲吆喝把柳氏喊回了神,看女兒穿妥了衣裳,忙開門迎了上去。
柳奕看著她媽笑得一臉曖昧,心想這兩人適應得真快,她爹這喊得也忒順口。
柳全樂著回來,手裏竟還拿了一把菜,“婁家大叔人挺好,婁仲、婁奎兄弟兩個也好說話。”
柳氏就著水罐子裏的涼白開,趕緊給他倒了一碗。
柳全接過水咕咚咕咚喝了,又向她道:“婁家,連婁叔他們父子三個,照舊帶著蒯大叔爺倆,加了咱家,今年還要搭上椿二家兩兄弟,攏共八個人,割麥都不用你操心。”
柳氏母女的注意力,卻在他拿回來的菜上頭。
“這叫個蕹菜2。”柳全解釋到,“婁嬸熱情得很,說今年她家也是種個新奇,結果還能吃,就給了一大把。”
“這倒是真稀奇。”柳氏把菜拿在手裏不住地翻看,柳奕也眼瞅著覺得像是空心菜,這東西,在白芸裏可不是常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