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肯定。
是的,很多人都不奢求能得到多大的回報,隻希望有一點微薄的肯定。
李宜祿的記憶往前穿越,回到了讀初一那年。
他清楚的記得,當時他的英語測試憑自己的能力考上了九十分,可班主任卻懷疑他是抄襲的。
那種莫名的不信任,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刺痛,時至今日,都如針一般在刺痛著自己,提醒著自己,對所有願意付出的人,他都應該相信。
至少要給予他們肯定。
嘲諷打擊一個人很容易,但帶來的隻有一時的歡愉,除此之外,並無任何益處。
而肯定、鼓勵、支持……這些積極的話語,這些正能量更能讓人一個人堅定步伐,大步向前。
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打著開玩笑的幌子去擠兌、調侃某一個人,他們以為他們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其實隻是五十步笑百步,那個被調侃的人隻是不小心踏入了另一個更深的坑。
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為什麽不支援一下呢?
李宜祿經常回憶起當時課堂上的情境,每一次複盤都有很多體驗。
有一次複盤,是他在高中的一堂課上,有一位老師引用了一位上海名師的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
當時那位老師還給自己找借口道,他能說這樣的話是因為他的學生都是優秀的,要是換作你們,你們是他的學生,他不著氣死都算好的,還能說出這樣的大話?
言外之意就是那個老師隻是依仗了優秀的學生資源,其實本身並無多少能耐。
李宜祿對此並不認可,很想說你和他的差距從你這句話的格局就看出來了,名師之所以是名師,是他們懂得因材施材,而你們這些庸師之所以混跡在鄉鎮中學,就是因為你們水平不夠,畢竟略微優秀一點的老師都被調到了市裏,留在鎮鄉的又能有多高的水平?
隻會說學生笨,而不知道給一點鼓勵。
李宜祿心想,如果自己是一名老師,哪怕自己的學生真的是抄出來的成績,自己也會鼓勵他,給他戴上一頂高帽,讓他在未來的學習中,全身心的投入,即使下一次他考砸了,但他一直努力下去,未償不能取得好的成績。
所以在生活中,李宜祿從不去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心,而是鼓勵。
但凡生活有一點希望,誰會放棄自己?
給每一個人生路上正在十字關頭,不知如何選擇或者是正處於人生低穀的人一點希望,難道不是生命中最大的溫暖和最大的愛心?
回到家中,李宜祿再次進行複盤,突然聯想到村裏的父老鄉親,想著他們的生命軌跡,試著換位思考他們的心路曆程。
或許他們需要的也是鼓勵。
他們不敢創業,隻是因為他們沒有走過這條路,對於未知的路程,人們心裏沒底,總是充滿畏懼,那自己何不給他們一點鼓勵?
率先進入腦海的就是陳霖,他有豐富的養雞經驗,也在家裏嚐試過養雞,因為失敗導致負債,如果為了還款在外打工,那何不勸說他回來,和季宇航一起做?
不過這個問題先得和季宇航通氣,問他有沒有人才需求,否則先把陳霖叫回來,季宇航又不要他,那就更打擊人的自信心了。
李宜祿一看時間還早,才九點過,馬上給季宇航發了微信,問他休息了沒有?
季宇航回道:“在看書,還沒有休息。”
李宜祿馬上撥了電話過去,單刀直入主題,問他差不差人,如果需要自己隊裏有一個有豐富養雞廠工作經驗的同鄉,可以幫他介紹。
季宇航剛創業,當然缺人,馬上同意,並向李宜祿表示感謝。
李宜祿得了準信,說明天給他回話,因為今天太晚。
李宜祿沒有陳霖的電話,他計劃明天一早就去問他父親陳萬山要。
農村人,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休息得都比較早,第二天起得卻很早,所以這會他不便過去打擾陳萬山一家休息。
休息好,精神才好,第二天天剛亮,李宜祿就直奔陳萬山家。
宋琳在廚房燒水,而陳萬山在洗臉,夫婦兩人見到李宜祿忙熱情歡迎,讓他到屋裏坐。
李宜祿道:“陳霖哥在家嗎?”
宋琳道:“他在養雞廠上班,脫不開身,回來一天,墳都沒有去上就趕回去了。”
養雞是一項很磨人的工作,一天要喂幾次,每次都要定時定量,不能喂得太飽,也不能不喂,一刻都離不開人。
李宜祿道:“孃孃,那你把他的電話給我一下,我有事問問他。”
宋琳好奇地道:“你有哪樣事,給我說,我幫你轉告他。”
陳萬山將帕子擰幹,說道:“你這婆娘真是話多,叫你給他你就給他就行了。”
李宜祿道:“沒別的事,就是請教一下養雞方麵的。”
宋琳點頭道:“那我找一下手機,看看他的電話是多少。”
李宜祿從宋琳處得了電話,向兩位老人告別,剛離家陳家院子,馬上就撥通了電話。
陳霖正在喂雞,說一會再回給他。
李宜祿不耽誤時間,又趕往自己的工場,監督工程進度。
無煙炭廠的基礎已經做好,正在硬化地坪,因為加工設備較重,有固定的位置,需要特殊處理,所以在設備進場前要把基礎做紮實。
所有的水泥、鋼筯俱是按廠家的要求下的料,施工由陳傳文親自把關。
李宜祿剛到,陳傳文就來到現場,先打招呼問吃了早餐沒有,然後說道:“大棚初十的天就拉過來,三天時間就可以全部安完。”
他即是施工方,也是業主,所以極為用心。
以前走到哪裏,雖然別人當麵會喊他陳總,背底裏少不了說他就是一土包工頭,如果這個廠子能做大,那他作為股東之一,以後身份就更多了。
如果這個廠能成功做起來,他決定以後青杠村的產業都插一腳,遍地撒網,遍地開花,成為名副其實的陳大老總。
李宜祿道:“反正工程這一塊我是一點不懂,你要多費心,牢把質量關,設備等過完年,初七之後廠家就發貨,應該在大年前能運過來。”
陳傳文道:“那我們是不是應該組織招收工人了?”
李宜祿道:“這你不用擔心,楊哥這邊已經安排下去了。”
木材加工廠此時還未開工,冷冷清清,楊宇也沒有到工地來。
陳傳文道:“核心技術一定要掌握在我們自己人的手中。”
無煙炭廠的核心技術無疑就是生產工藝,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雖然技術門檻低,但也是一門技術,陳傳文覺得自己人永遠靠得住。
他擔心有些員工學了技術就借口漲價,要高工資,否則就要摞挑子。
他手底下就曾經有這麽一個鋼筋工,紮鋼筋說白了也沒多少技術含量,但那人就是自以為了不得,非要加錢,否則不幹。
陳傳文當時氣得馬上就把他開除,然後打電話從外麵借了人過來。
李宜祿道:“放心吧,入職之後會簽合同的,不像你們做工程,有項目的時候就臨時招一個人過來,我們這是長期崗位。”
話音剛落,電話就響了起來,正是陳霖忙完事情給他回的電話。
李宜祿接通電話,等陳霖說完,回道:“陳霖哥,我想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咱們村要建一個大的養雞廠……”
那一頭陳霖正在吃早餐,聽到這個消息,不明白為什麽李宜祿要通知自己,難道是要請自己回去?
“需要我幫忙嗎?不過我在這邊已經穩定下來了,可能幫不了什麽。”
在哪打工都是一樣,這邊養雞廠已經成規模,收入穩定,陳霖不想再冒風險去加入一個剛創業的公司。
萬一失敗了,他又回到現在的養雞廠?
這又不是自己家開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沒有老板喜歡進進出出的員工,都希望員工能把企業當作家,穩定發展。
不等李宜祿說完,陳霖直接婉拒。
是的,很多人都不奢求能得到多大的回報,隻希望有一點微薄的肯定。
李宜祿的記憶往前穿越,回到了讀初一那年。
他清楚的記得,當時他的英語測試憑自己的能力考上了九十分,可班主任卻懷疑他是抄襲的。
那種莫名的不信任,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刺痛,時至今日,都如針一般在刺痛著自己,提醒著自己,對所有願意付出的人,他都應該相信。
至少要給予他們肯定。
嘲諷打擊一個人很容易,但帶來的隻有一時的歡愉,除此之外,並無任何益處。
而肯定、鼓勵、支持……這些積極的話語,這些正能量更能讓人一個人堅定步伐,大步向前。
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打著開玩笑的幌子去擠兌、調侃某一個人,他們以為他們站在了道德的至高點,其實隻是五十步笑百步,那個被調侃的人隻是不小心踏入了另一個更深的坑。
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為什麽不支援一下呢?
李宜祿經常回憶起當時課堂上的情境,每一次複盤都有很多體驗。
有一次複盤,是他在高中的一堂課上,有一位老師引用了一位上海名師的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不會教的老師。
當時那位老師還給自己找借口道,他能說這樣的話是因為他的學生都是優秀的,要是換作你們,你們是他的學生,他不著氣死都算好的,還能說出這樣的大話?
言外之意就是那個老師隻是依仗了優秀的學生資源,其實本身並無多少能耐。
李宜祿對此並不認可,很想說你和他的差距從你這句話的格局就看出來了,名師之所以是名師,是他們懂得因材施材,而你們這些庸師之所以混跡在鄉鎮中學,就是因為你們水平不夠,畢竟略微優秀一點的老師都被調到了市裏,留在鎮鄉的又能有多高的水平?
隻會說學生笨,而不知道給一點鼓勵。
李宜祿心想,如果自己是一名老師,哪怕自己的學生真的是抄出來的成績,自己也會鼓勵他,給他戴上一頂高帽,讓他在未來的學習中,全身心的投入,即使下一次他考砸了,但他一直努力下去,未償不能取得好的成績。
所以在生活中,李宜祿從不去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心,而是鼓勵。
但凡生活有一點希望,誰會放棄自己?
給每一個人生路上正在十字關頭,不知如何選擇或者是正處於人生低穀的人一點希望,難道不是生命中最大的溫暖和最大的愛心?
回到家中,李宜祿再次進行複盤,突然聯想到村裏的父老鄉親,想著他們的生命軌跡,試著換位思考他們的心路曆程。
或許他們需要的也是鼓勵。
他們不敢創業,隻是因為他們沒有走過這條路,對於未知的路程,人們心裏沒底,總是充滿畏懼,那自己何不給他們一點鼓勵?
率先進入腦海的就是陳霖,他有豐富的養雞經驗,也在家裏嚐試過養雞,因為失敗導致負債,如果為了還款在外打工,那何不勸說他回來,和季宇航一起做?
不過這個問題先得和季宇航通氣,問他有沒有人才需求,否則先把陳霖叫回來,季宇航又不要他,那就更打擊人的自信心了。
李宜祿一看時間還早,才九點過,馬上給季宇航發了微信,問他休息了沒有?
季宇航回道:“在看書,還沒有休息。”
李宜祿馬上撥了電話過去,單刀直入主題,問他差不差人,如果需要自己隊裏有一個有豐富養雞廠工作經驗的同鄉,可以幫他介紹。
季宇航剛創業,當然缺人,馬上同意,並向李宜祿表示感謝。
李宜祿得了準信,說明天給他回話,因為今天太晚。
李宜祿沒有陳霖的電話,他計劃明天一早就去問他父親陳萬山要。
農村人,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休息得都比較早,第二天起得卻很早,所以這會他不便過去打擾陳萬山一家休息。
休息好,精神才好,第二天天剛亮,李宜祿就直奔陳萬山家。
宋琳在廚房燒水,而陳萬山在洗臉,夫婦兩人見到李宜祿忙熱情歡迎,讓他到屋裏坐。
李宜祿道:“陳霖哥在家嗎?”
宋琳道:“他在養雞廠上班,脫不開身,回來一天,墳都沒有去上就趕回去了。”
養雞是一項很磨人的工作,一天要喂幾次,每次都要定時定量,不能喂得太飽,也不能不喂,一刻都離不開人。
李宜祿道:“孃孃,那你把他的電話給我一下,我有事問問他。”
宋琳好奇地道:“你有哪樣事,給我說,我幫你轉告他。”
陳萬山將帕子擰幹,說道:“你這婆娘真是話多,叫你給他你就給他就行了。”
李宜祿道:“沒別的事,就是請教一下養雞方麵的。”
宋琳點頭道:“那我找一下手機,看看他的電話是多少。”
李宜祿從宋琳處得了電話,向兩位老人告別,剛離家陳家院子,馬上就撥通了電話。
陳霖正在喂雞,說一會再回給他。
李宜祿不耽誤時間,又趕往自己的工場,監督工程進度。
無煙炭廠的基礎已經做好,正在硬化地坪,因為加工設備較重,有固定的位置,需要特殊處理,所以在設備進場前要把基礎做紮實。
所有的水泥、鋼筯俱是按廠家的要求下的料,施工由陳傳文親自把關。
李宜祿剛到,陳傳文就來到現場,先打招呼問吃了早餐沒有,然後說道:“大棚初十的天就拉過來,三天時間就可以全部安完。”
他即是施工方,也是業主,所以極為用心。
以前走到哪裏,雖然別人當麵會喊他陳總,背底裏少不了說他就是一土包工頭,如果這個廠子能做大,那他作為股東之一,以後身份就更多了。
如果這個廠能成功做起來,他決定以後青杠村的產業都插一腳,遍地撒網,遍地開花,成為名副其實的陳大老總。
李宜祿道:“反正工程這一塊我是一點不懂,你要多費心,牢把質量關,設備等過完年,初七之後廠家就發貨,應該在大年前能運過來。”
陳傳文道:“那我們是不是應該組織招收工人了?”
李宜祿道:“這你不用擔心,楊哥這邊已經安排下去了。”
木材加工廠此時還未開工,冷冷清清,楊宇也沒有到工地來。
陳傳文道:“核心技術一定要掌握在我們自己人的手中。”
無煙炭廠的核心技術無疑就是生產工藝,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雖然技術門檻低,但也是一門技術,陳傳文覺得自己人永遠靠得住。
他擔心有些員工學了技術就借口漲價,要高工資,否則就要摞挑子。
他手底下就曾經有這麽一個鋼筋工,紮鋼筋說白了也沒多少技術含量,但那人就是自以為了不得,非要加錢,否則不幹。
陳傳文當時氣得馬上就把他開除,然後打電話從外麵借了人過來。
李宜祿道:“放心吧,入職之後會簽合同的,不像你們做工程,有項目的時候就臨時招一個人過來,我們這是長期崗位。”
話音剛落,電話就響了起來,正是陳霖忙完事情給他回的電話。
李宜祿接通電話,等陳霖說完,回道:“陳霖哥,我想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咱們村要建一個大的養雞廠……”
那一頭陳霖正在吃早餐,聽到這個消息,不明白為什麽李宜祿要通知自己,難道是要請自己回去?
“需要我幫忙嗎?不過我在這邊已經穩定下來了,可能幫不了什麽。”
在哪打工都是一樣,這邊養雞廠已經成規模,收入穩定,陳霖不想再冒風險去加入一個剛創業的公司。
萬一失敗了,他又回到現在的養雞廠?
這又不是自己家開的,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沒有老板喜歡進進出出的員工,都希望員工能把企業當作家,穩定發展。
不等李宜祿說完,陳霖直接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