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社的社員們在這種集中式、浸泡式的學習模式下,大家的創作熱情一時高漲無比。短短兩天的時間,到了周一中午,二十多個社員都寫出了不少於五千字的小說開頭,交到了歐陽靜的手上,希望得到林歆的批閱和點評。
但此時的林歆,卻無心看文,而是坐在電腦前,等待著“西江藍江影業”的中高層會議結果。
成年人的世界裏,兩個生意上的合夥人,無論有什麽樣的矛盾,老死不相往來也好,視對方為仇寇也罷,甚至見麵就打上一架——隻要不打死打殘——最終大家還是會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談完了,再一起賺錢。
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個道理,林歆早就知道了。所以哪怕小說被魔改成那個樣子,她也一直隻是聯係和等待那位小野老師;直到這種等待已經變成絕望,心理底線被全盤擊破,才又重新找了“西江藍江影業”。
雖然把話說得很決絕,但林歆其實是留有餘地的。隻要小野老師願意好好修改劇本,這個事情就算是過去了。是的,隻要“好好修改劇本”,甚至連道歉,甚至說一句軟話都不用——在林歆看來,那些都沒有任何意義。
而“西江藍江影業”,現在看來,應該是站在林歆這一邊的。畢竟那樣的劇本,就算是拿去審批,過關的概率也相當渺茫。但無論當初和小野是怎樣簽的合同,真金白銀付出,加之單方麵毀約的違約金,這也絕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換人的希望,也同樣渺茫;最大的可能,就是公司方麵講點軟話,希望小野能把劇本修改得可以過審。
是的,“可以過審”。質量什麽的,就不必再提了。
因此,雖然同樣是修改,但林歆和“西江藍江影業”的訴求是不一樣的。如果把改編權看成一個孩子,二者的想法,大約相當於親生的和領養的。
然而,林歆也知道,雖然自己說什麽“反正合同也沒簽”,但這種話,也隻能嚇嚇企鵝上,和自己聯係的那個新人。她的文上了拍賣會,版權就已經在網站那裏了——合同是網站和影視公司簽的,她有分成,但版權這種東西,肯定已經不在她手裏了。雖說合同上寫得明明白白,“網站會尊重作者方麵的意見”,但這個尊重嘛,嗬嗬,今天天氣真不錯。
但林歆並不知道,這個會議,開成了什麽樣子。
西江藍江影業,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董事長劉長生在別的項目上發了大財,出於對影視的熱愛,再又拉了一些投資,就弄出來這麽一個公司。股東們都是朋友,也都對劉董事長信任有加,倒沒有像其他商戰文那樣,跑來公司指手劃腳。但是,劉董事長畢竟是個外行人。
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以極高的待遇,挖來了好幾個混得還不錯的內行。然後,問題就出在這裏了,如果隻挖來一個,什麽事情都由他說了算,劉董事長就必然會被架空,成為一個橡皮圖章和出錢的冤大頭;但挖來的人多了……“混得還不錯”這幾個字,就說明了這幾個被挖來的先生們,各有各的關係戶。
華夏國的現狀,依然是一個人情社會;何況公司初創,資金有限,項目目前就隻有兩個,一個是劉董事長帶著一個高層,親自跟進的某大製作電影的錄製;一個就是林歆這本小說的電視劇——林歆當時沒有猜錯,那位現在還在她企鵝上的“西江藍江影業”,真真的是個新人,隻有往上麵打報告的權力;但架不住其他中高層都有點閑得發黴,居然對買斷林歆小說改編權的這個報告,來了一個全票通過。
至於為什麽買斷這個文而不是其他,理由也很簡單,公司資金的大頭,在劉董事長的電影那邊,公司帳上剩下那百八十萬的,連個好點的演員都請不起,而仙俠的特效和都市的道具,這些都是花錢的大頭,根本就不夠燒。看來看去,也就林歆這個純純的校園文,可以節省攝製經費了——馬上就要到暑假了,隨便找個學校當場景,租金和道具,都便宜到近乎為零,何況拍電視這種事情,對很多師生來說還是很新奇的,隨便給點錢就會來演,這就連群演的錢都省下了;
而學生群演們,甚至還可以自帶校服、自己回家吃飯,節省非常大的一筆服裝和盒飯開銷——至於他們能演得怎麽樣,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當時大家就像分豬肉一樣,把這個劇的方方麵麵,給分得明明白白。你找導演,我找編劇,他找劇務,男主是老四的,女主由老五來找,盒飯訂老六家的,服裝從老七那邊走……是的,學生群演們會自帶服裝和回家吃飯,但其他導演、劇務、攝像、燈光、演員們……總是要的吧?
而且,隻要大家不說,劉董事長怎麽會知道有多少人吃飯多少人穿衣?不要小看盒飯和服裝這兩塊,隻要列支出來,拋開那些灰色收入不提,這兩塊就是明麵上最來錢的地方。
這些中高層們把利益都已經分配得妥妥當當,就等著開拍了。然後,老二聯係的編劇突然掉鏈子了。
這不是坑爹嗎?
這個會,一早上的功夫,都是大家在輪流聲討老二。是的,這是成年人的世界,大家隻管罵,罵完了,編劇這一塊的利益,還得是他的。要不然,他掀桌不幹,其他那些計劃內的進項,還有之前聯係的那些人,可就全泡湯了。
然而,對老二來說,換編劇是不可能的了。換了,這一通罵不是白挨了麽?何況,小野那麽上道,兩萬一集,總共二十四萬的編劇費用,他簽的合同是中介拿七成,自己隻拿三成——嗯,必須要說明的是,那家做中介的公司,是老二兒子的同學開的,和他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所以,在罵爽了之後,其他人宣布散會,去吃午餐;老二則陰沉著臉,給小野打了一個電話。
但此時的林歆,卻無心看文,而是坐在電腦前,等待著“西江藍江影業”的中高層會議結果。
成年人的世界裏,兩個生意上的合夥人,無論有什麽樣的矛盾,老死不相往來也好,視對方為仇寇也罷,甚至見麵就打上一架——隻要不打死打殘——最終大家還是會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談完了,再一起賺錢。
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個道理,林歆早就知道了。所以哪怕小說被魔改成那個樣子,她也一直隻是聯係和等待那位小野老師;直到這種等待已經變成絕望,心理底線被全盤擊破,才又重新找了“西江藍江影業”。
雖然把話說得很決絕,但林歆其實是留有餘地的。隻要小野老師願意好好修改劇本,這個事情就算是過去了。是的,隻要“好好修改劇本”,甚至連道歉,甚至說一句軟話都不用——在林歆看來,那些都沒有任何意義。
而“西江藍江影業”,現在看來,應該是站在林歆這一邊的。畢竟那樣的劇本,就算是拿去審批,過關的概率也相當渺茫。但無論當初和小野是怎樣簽的合同,真金白銀付出,加之單方麵毀約的違約金,這也絕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換人的希望,也同樣渺茫;最大的可能,就是公司方麵講點軟話,希望小野能把劇本修改得可以過審。
是的,“可以過審”。質量什麽的,就不必再提了。
因此,雖然同樣是修改,但林歆和“西江藍江影業”的訴求是不一樣的。如果把改編權看成一個孩子,二者的想法,大約相當於親生的和領養的。
然而,林歆也知道,雖然自己說什麽“反正合同也沒簽”,但這種話,也隻能嚇嚇企鵝上,和自己聯係的那個新人。她的文上了拍賣會,版權就已經在網站那裏了——合同是網站和影視公司簽的,她有分成,但版權這種東西,肯定已經不在她手裏了。雖說合同上寫得明明白白,“網站會尊重作者方麵的意見”,但這個尊重嘛,嗬嗬,今天天氣真不錯。
但林歆並不知道,這個會議,開成了什麽樣子。
西江藍江影業,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董事長劉長生在別的項目上發了大財,出於對影視的熱愛,再又拉了一些投資,就弄出來這麽一個公司。股東們都是朋友,也都對劉董事長信任有加,倒沒有像其他商戰文那樣,跑來公司指手劃腳。但是,劉董事長畢竟是個外行人。
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以極高的待遇,挖來了好幾個混得還不錯的內行。然後,問題就出在這裏了,如果隻挖來一個,什麽事情都由他說了算,劉董事長就必然會被架空,成為一個橡皮圖章和出錢的冤大頭;但挖來的人多了……“混得還不錯”這幾個字,就說明了這幾個被挖來的先生們,各有各的關係戶。
華夏國的現狀,依然是一個人情社會;何況公司初創,資金有限,項目目前就隻有兩個,一個是劉董事長帶著一個高層,親自跟進的某大製作電影的錄製;一個就是林歆這本小說的電視劇——林歆當時沒有猜錯,那位現在還在她企鵝上的“西江藍江影業”,真真的是個新人,隻有往上麵打報告的權力;但架不住其他中高層都有點閑得發黴,居然對買斷林歆小說改編權的這個報告,來了一個全票通過。
至於為什麽買斷這個文而不是其他,理由也很簡單,公司資金的大頭,在劉董事長的電影那邊,公司帳上剩下那百八十萬的,連個好點的演員都請不起,而仙俠的特效和都市的道具,這些都是花錢的大頭,根本就不夠燒。看來看去,也就林歆這個純純的校園文,可以節省攝製經費了——馬上就要到暑假了,隨便找個學校當場景,租金和道具,都便宜到近乎為零,何況拍電視這種事情,對很多師生來說還是很新奇的,隨便給點錢就會來演,這就連群演的錢都省下了;
而學生群演們,甚至還可以自帶校服、自己回家吃飯,節省非常大的一筆服裝和盒飯開銷——至於他們能演得怎麽樣,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當時大家就像分豬肉一樣,把這個劇的方方麵麵,給分得明明白白。你找導演,我找編劇,他找劇務,男主是老四的,女主由老五來找,盒飯訂老六家的,服裝從老七那邊走……是的,學生群演們會自帶服裝和回家吃飯,但其他導演、劇務、攝像、燈光、演員們……總是要的吧?
而且,隻要大家不說,劉董事長怎麽會知道有多少人吃飯多少人穿衣?不要小看盒飯和服裝這兩塊,隻要列支出來,拋開那些灰色收入不提,這兩塊就是明麵上最來錢的地方。
這些中高層們把利益都已經分配得妥妥當當,就等著開拍了。然後,老二聯係的編劇突然掉鏈子了。
這不是坑爹嗎?
這個會,一早上的功夫,都是大家在輪流聲討老二。是的,這是成年人的世界,大家隻管罵,罵完了,編劇這一塊的利益,還得是他的。要不然,他掀桌不幹,其他那些計劃內的進項,還有之前聯係的那些人,可就全泡湯了。
然而,對老二來說,換編劇是不可能的了。換了,這一通罵不是白挨了麽?何況,小野那麽上道,兩萬一集,總共二十四萬的編劇費用,他簽的合同是中介拿七成,自己隻拿三成——嗯,必須要說明的是,那家做中介的公司,是老二兒子的同學開的,和他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所以,在罵爽了之後,其他人宣布散會,去吃午餐;老二則陰沉著臉,給小野打了一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