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你都應該開始攢稿子了呢!”歐陽靜想都沒想地說。
“哎,這個小說啊,還真是難,比第一本難多了,還是先做做采訪再說吧……”林歆回答的有些有氣無力的。
屋子已經收拾好,兩人走到門外,林歆一邊關宿舍門,一邊對歐陽靜說:“高三就沒有任何社團活動了,這樣挺好,能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和小說上了。”
歐陽靜配合地點了點頭。
“趁著還沒到太緊張的時間,你也抓緊寫一寫自己的那本吧,我認為那個開頭真的很好。”林歆鼓勵著歐陽靜說。
“假期裏,我又往下寫了幾萬字,但是知道你忙,就沒有發給你看。”
“這樣,你直接發給周姐吧,一會兒回來,我把周姐的企鵝賬號發給你,你加上她,直接跟她溝通。你的那個開頭,我記得很清楚,覺得是可以簽約的,不過,你最好還是再讓周姐看一下。”林歆說出自己的想法。
歐陽靜用力的點點頭,即便還沒有加上周姐的企鵝賬號,不知道周姐最終會怎麽評價,但就算隻是得到了林歆的肯定,歐陽靜心裏也是異常開心和備受鼓舞的。因為在眾人眼裏,林歆可是新銳小說天才啊,一本封神的那種。
後天就要開學了,兩人買完東西,歐陽靜把林歆送到門口,笑嗬嗬地話別道:“那就後天見嘍,明天好好休息休息,我的社長大人。”
“以後這個稱呼可是要改掉了,後天見!”林歆邊說,邊拎著手上的購物袋下了車。
宿舍裏,林歆把東西收拾整齊,安靜地坐在自己的書桌前,打來了筆記本電腦。先把周姐的企鵝號給歐陽靜發了過去,又打開了一個空空的文檔,標題上寫下了六個字——高二暑假總結。
……
第二天上午,林歆就接到了田老師的電話。按理說,應該是林歆先來跟田老師和程董事長匯報一下自己已經返校,還有一些近況的。可是,林歆卻行動晚了,原本想著下午再打電話給田老師,卻被田老師先打了進來。
林歆把在劇組時發生的一些事情,包括學到的一些東西,都大致的跟田老師敘述了一遍。有些妙趣橫生的畫麵,把田老師逗得哈哈大笑。就連賀琛和夏明亮也出現在劇組中的事情,林歆也一五一十的和田老師講了。
“賀琛進組,我知道的。他的音樂的確打動了張導,這一點,不能跟你扯上什麽,要是有人為這件事嚼舌根子,在程氏私立中學,我一定不允許!”田老師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這個。
一種被嗬護的安全感在林歆的內心油然而生。
“倒是夏明亮那小子居然跑過去找你,還混了個主演,這真讓人感到意外。不過,這對夏明亮來說,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好事了,文化課不行,走藝術類,還是很不錯的選擇。”田老師接著議論道。
林歆“嗯嗯”的點著頭,她對田老師的為師風格,真是敬佩到骨子裏去了,就衝他剛才評價夏明亮的那幾句話,那一看就是,既對這個學生有非常正確的了解,又替這個學生,從自身條件考慮,規劃著將來的發展方向,這才是一個優秀的老師,該有的模樣啊。
更關鍵的是,他已經有足足半年沒在疊源一中了;而夏明亮,甚至不是他的學生!
兩人又這麽隨意地說了幾句;最後,田老師才說出了打這個電話的原因:“程校長讓我轉告你,這幾天開學,白天她都會很忙;所以,要是方便的話,最好抽個晚上的時間,把采訪給做了。”
“啊,可是……晚上會不會太過打擾了?”林歆有些不安地問道。
“沒什麽的,你當時不是說,這個事挺急的嗎?我看,就今天晚上吧,我去接你,來家裏吃個飯,也算是給你接風洗塵了。”
……
田老師就是那種說到做到的行動派,下午五點半的時候,就和林歆一塊回到了他所謂的“家”裏。
房子應該是剛剛租下來的,家具也都很新;一個小小的廳,一間關著門的臥室;但卻有兩個一東一西、相隔甚遠的書房——這一看就知道,是兩個大忙人,為了不打擾到彼此的工作,而專門選擇的戶型。
房子在學校外邊,但又離學校不是很遠;更絕的是,這個小區有兩個出口,正好是兩條不同的路,通往程氏私立中學的前後門。
這樣,他們就可以一人一條路的進出學校,怎麽也不會被人發現,傳出流言了。
如果是以前,林歆還會以為,這是程董事長臉皮薄;但在劇組這麽久,和天南地北的人打過交道,也算是閱曆大漲的她,才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南北差異,比男女差異,要大得多得多;很可能程董事長根本沒當一回事,隻是自己的這位田老師怕人說閑話而已。
程董事長正在書房的電腦前忙著,田老師招呼一聲,等到她結束手頭的工作,關了電腦,來到客廳,才丟下林歆,去了廚房。
不愧是習慣了當老師的人,程董事長一坐下來,就嚴肅無比地對林歆說道:“通常,這種一對一的專訪,都需要提前出一份采訪綱要,發給被采訪人。一方麵,被采訪人可以打好腹稿,讓采訪更容易進行下去;另一方麵,被采訪人也可以提前說明,哪些問題是敏感問題,自己拒絕回答——就像我和田老師的感情問題,我肯定是不願意你寫進書裏的。”
“啊!”林歆輕呼一聲,原來,看似簡單的采訪,還有這麽大的門道啊!要是程董事長不說,她一輩子都不可能知道!
“我聽說,你是為了寫一本大女主文,才起意要做這個采訪的;那麽,你之前對我有沒有一定的了解,想好了提問的側重點在哪兒嗎?”
林歆繼續羞愧,她也不是什麽新人作者,采訪前要查資料還是知道的;但她能查到百度百科上麵,人盡皆知的那些履曆;加上一些網頁新聞上對這位程董事長的描述,就已經算是極限了。
“哎,這個小說啊,還真是難,比第一本難多了,還是先做做采訪再說吧……”林歆回答的有些有氣無力的。
屋子已經收拾好,兩人走到門外,林歆一邊關宿舍門,一邊對歐陽靜說:“高三就沒有任何社團活動了,這樣挺好,能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和小說上了。”
歐陽靜配合地點了點頭。
“趁著還沒到太緊張的時間,你也抓緊寫一寫自己的那本吧,我認為那個開頭真的很好。”林歆鼓勵著歐陽靜說。
“假期裏,我又往下寫了幾萬字,但是知道你忙,就沒有發給你看。”
“這樣,你直接發給周姐吧,一會兒回來,我把周姐的企鵝賬號發給你,你加上她,直接跟她溝通。你的那個開頭,我記得很清楚,覺得是可以簽約的,不過,你最好還是再讓周姐看一下。”林歆說出自己的想法。
歐陽靜用力的點點頭,即便還沒有加上周姐的企鵝賬號,不知道周姐最終會怎麽評價,但就算隻是得到了林歆的肯定,歐陽靜心裏也是異常開心和備受鼓舞的。因為在眾人眼裏,林歆可是新銳小說天才啊,一本封神的那種。
後天就要開學了,兩人買完東西,歐陽靜把林歆送到門口,笑嗬嗬地話別道:“那就後天見嘍,明天好好休息休息,我的社長大人。”
“以後這個稱呼可是要改掉了,後天見!”林歆邊說,邊拎著手上的購物袋下了車。
宿舍裏,林歆把東西收拾整齊,安靜地坐在自己的書桌前,打來了筆記本電腦。先把周姐的企鵝號給歐陽靜發了過去,又打開了一個空空的文檔,標題上寫下了六個字——高二暑假總結。
……
第二天上午,林歆就接到了田老師的電話。按理說,應該是林歆先來跟田老師和程董事長匯報一下自己已經返校,還有一些近況的。可是,林歆卻行動晚了,原本想著下午再打電話給田老師,卻被田老師先打了進來。
林歆把在劇組時發生的一些事情,包括學到的一些東西,都大致的跟田老師敘述了一遍。有些妙趣橫生的畫麵,把田老師逗得哈哈大笑。就連賀琛和夏明亮也出現在劇組中的事情,林歆也一五一十的和田老師講了。
“賀琛進組,我知道的。他的音樂的確打動了張導,這一點,不能跟你扯上什麽,要是有人為這件事嚼舌根子,在程氏私立中學,我一定不允許!”田老師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這個。
一種被嗬護的安全感在林歆的內心油然而生。
“倒是夏明亮那小子居然跑過去找你,還混了個主演,這真讓人感到意外。不過,這對夏明亮來說,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好事了,文化課不行,走藝術類,還是很不錯的選擇。”田老師接著議論道。
林歆“嗯嗯”的點著頭,她對田老師的為師風格,真是敬佩到骨子裏去了,就衝他剛才評價夏明亮的那幾句話,那一看就是,既對這個學生有非常正確的了解,又替這個學生,從自身條件考慮,規劃著將來的發展方向,這才是一個優秀的老師,該有的模樣啊。
更關鍵的是,他已經有足足半年沒在疊源一中了;而夏明亮,甚至不是他的學生!
兩人又這麽隨意地說了幾句;最後,田老師才說出了打這個電話的原因:“程校長讓我轉告你,這幾天開學,白天她都會很忙;所以,要是方便的話,最好抽個晚上的時間,把采訪給做了。”
“啊,可是……晚上會不會太過打擾了?”林歆有些不安地問道。
“沒什麽的,你當時不是說,這個事挺急的嗎?我看,就今天晚上吧,我去接你,來家裏吃個飯,也算是給你接風洗塵了。”
……
田老師就是那種說到做到的行動派,下午五點半的時候,就和林歆一塊回到了他所謂的“家”裏。
房子應該是剛剛租下來的,家具也都很新;一個小小的廳,一間關著門的臥室;但卻有兩個一東一西、相隔甚遠的書房——這一看就知道,是兩個大忙人,為了不打擾到彼此的工作,而專門選擇的戶型。
房子在學校外邊,但又離學校不是很遠;更絕的是,這個小區有兩個出口,正好是兩條不同的路,通往程氏私立中學的前後門。
這樣,他們就可以一人一條路的進出學校,怎麽也不會被人發現,傳出流言了。
如果是以前,林歆還會以為,這是程董事長臉皮薄;但在劇組這麽久,和天南地北的人打過交道,也算是閱曆大漲的她,才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南北差異,比男女差異,要大得多得多;很可能程董事長根本沒當一回事,隻是自己的這位田老師怕人說閑話而已。
程董事長正在書房的電腦前忙著,田老師招呼一聲,等到她結束手頭的工作,關了電腦,來到客廳,才丟下林歆,去了廚房。
不愧是習慣了當老師的人,程董事長一坐下來,就嚴肅無比地對林歆說道:“通常,這種一對一的專訪,都需要提前出一份采訪綱要,發給被采訪人。一方麵,被采訪人可以打好腹稿,讓采訪更容易進行下去;另一方麵,被采訪人也可以提前說明,哪些問題是敏感問題,自己拒絕回答——就像我和田老師的感情問題,我肯定是不願意你寫進書裏的。”
“啊!”林歆輕呼一聲,原來,看似簡單的采訪,還有這麽大的門道啊!要是程董事長不說,她一輩子都不可能知道!
“我聽說,你是為了寫一本大女主文,才起意要做這個采訪的;那麽,你之前對我有沒有一定的了解,想好了提問的側重點在哪兒嗎?”
林歆繼續羞愧,她也不是什麽新人作者,采訪前要查資料還是知道的;但她能查到百度百科上麵,人盡皆知的那些履曆;加上一些網頁新聞上對這位程董事長的描述,就已經算是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