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茹卻若無其事,轉身招呼同學們列隊走出新劇場。


    在外麵,一個梳著大背頭的老師又給列隊站著的廣大小同學們訓話半天。


    “同學們,這次觀影,是一次大好的受教育的機會。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應該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們製度的優越性,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


    我去,這都能看出來啊。


    “廣大同學們回去之後,每人都要寫一篇觀後感。500字啊!”


    下麵一片哀歎:500字啊!


    當年念書時,這也是童建軍最頭疼的課外作業。


    硬著頭皮陪老師跟同學們訓了會兒話,然後就地解散了。


    童建軍也跟著熙熙攘攘的小同學後麵往家走去。


    他還是穿過水上公園往家走。


    走到那座拱橋上,正長出一口氣時,就聽到身後一陣急促腳步聲。


    回頭一看,田茹已經追上來了。


    “當兵的!你不等我了嗎?”


    我去,不愧是老師啊,活學活用。


    “這會兒天挺亮的,人也挺多的……”


    童建軍嘴裏說著,還是駐足等著田茹過來。


    到了近前,田茹伸手挽著童建軍的胳膊跟他一起並肩走了。


    走了會兒,田茹又想起什麽,到童建軍另一邊了。


    “嗯,留給你自己,這邊我胳膊給你用。”


    童建軍忍不住有些感動,甚至想伸出自己唯一的胳膊把這個懂事兒的女孩兒摟在自己的懷裏。


    兩人緊緊挨著走著,熱切地聊著電影,不時爆發起歡聲笑語。


    直到走到馬路上還依依不舍。


    田茹歎口氣:“哎呀,明天又得上班了。”


    “是啊,一個星期要是休兩天就好了。”


    “明天我六點才能下班……”


    童建軍一聽不由得有些緊張:“六點鍾天有點黑了,你還是從大道走吧,別從水上公園穿過來。”


    “大道太繞了,還是從水上公園走順路。”


    “安全第一,別為了省時間……”


    “沒事的,走了啊!”


    “別啊!你!”


    田茹嘻嘻哈哈,揮揮手走了。


    童建軍無奈地歎口氣。


    第二天,童建軍五點下班後,就急匆匆地趕往水上公園了。


    雖然田茹說她6點下班,誰知道會不會提前。


    到了水上公園,童建軍還是站在拱橋上。


    這裏視線最好,可以看到公園的各個角落。


    尤其入口處。


    田茹從光明小學下班時,一定會從那邊出來。


    哪怕天黑了,也隱約能認出來。


    童建軍是從單位過來的,依然穿著警服。


    為了不影響警容,他特地帶上了假臂。


    平時,童建軍還真不愛戴這假臂。


    因為這玩意就是個擺設,不僅沒用,還是個累贅。


    它就像跟棍子一樣,幾乎不能做任何動作。


    連打彎兒都得用另一隻手來幫助。


    童建軍在橋上站了會兒,就看到假山那邊有幾個小二流子在鬼鬼祟祟、探頭探腦。


    童建軍目光炯炯地看了會兒,他們幾個立刻向一旁走去了。


    六點剛過,總算看到田茹過來了。


    她笑嘻嘻地:“我就知道你會來接我。”


    童建軍歎息:“你真是懶,非得走近路。”


    “必須地!我明天還會下班這麽晚。”


    說著,田茹快步向前了。


    童建軍大步追上去,伸手想拉她一把,田茹卻反手拉住他的大手。


    “哈哈,你唯一的手被我抓住了。”


    童建軍忍不住有些激動,從來不會說的話也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


    “我雖然隻有這一隻手,但隻要你需要,我隻給你一個人用。”


    “嘿嘿,土味兒情話啊。”


    “啥叫土味兒情話?”


    “不告訴你!”


    田茹說著,向前跑去了。


    童建軍連忙追上去。


    溫永貴跟蔬菜公司、東山村共建冷庫的事兒經過一番協商後,終於初步敲定下來了。


    三方各出資十萬元在東山村大石坑裏建5個冷庫。


    用來儲藏蔬菜、水果、肉類和水產等。


    這算是全市重大利民工程了。


    市裏的領導特地到現場視察一番。


    溫永貴特地讓童建國也到現場看看。


    “哎呀,老溫啊,這是你張羅的事兒,我就不用摻和了吧。”


    “是市裏領導點名想讓你過來,我也木法子啊。”


    “一定是你小子在他們麵前提起我了。”


    果不其然,童建國到了現場,市裏分管副食供應的楚主任就迎上來說:“小童啊!你這個提議好啊!”


    “哪裏,我隻是提了個由頭兒而已,是老溫,陳書記,還有嚴經理他們獨具慧眼。這才因地製宜、變廢為寶。”


    “說得好!真是獨具慧眼啊!”


    東山村有五個大石坑。


    準備建冷庫的這個大石坑尤其大。


    最近幾年東山村的石頭已經采挖的差不多了,這幾個大石坑就廢棄了。


    就像健全集體上一塊兒大瘡疤。


    填埋吧,體量太大,費工費時。


    放著吧,還有安全隱患。


    用來建冷庫是再好不過了。


    既省電,還可以利用當地的建築材料。


    楚主任拿著望遠鏡四下看著:“隻是,不知道施工難度會不會很大?”


    陳書記搖搖頭:“不會,而且因為材質穩固,還省了打地基了,搭建腳手架也方便。”


    東山村是出了名的建築隊輸出村子,當書記的當然也很懂建築。


    童建國指著大坑中心的那一潭清水:“而且建築施工用水也是現成的。”


    大坑中心的那個小湖也有些年月了。


    曾經是城市周邊幾個野泳地之一。


    童建國下鄉之前,就是在這個小湖裏學會了遊泳。


    這小湖看著不大,但其實儲水量不小。


    湖底呈鍋底形,離岸一兩米就不露頭了。


    最深處有五六米深。


    大家一邊四下參觀著,陳書記一邊介紹施工計劃。


    “下個星期就開始正式施工,夏天之前應該就能完成框架,爭取年底之前投入使用。”


    “好!隨著冷庫的建成,全市人民有望在春節之前就能吃上新鮮的蔬菜了。”


    三方建冷庫,除了蔬菜公司和罐頭廠使用一小部分倉儲空間,剩下的都可以出租出去。


    像漁業公司,肉聯廠等等。


    所獲利潤都可以分配給三方。


    絕對算是一樁多贏共贏的買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激情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鶴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鶴梁並收藏重返激情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