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童建國從後視鏡打量幾眼,突然就認出這家夥了。


    這不就是那位白手起家的夥計王實嗎?


    這會兒他還是個小鮮肉,但標誌性的歪脖子和有點扁的臉,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來。


    所以,童建國直接就把他帶到僻靜街道上了。


    老姚和“孫紅雷”剛一鬆手,他就來勁了,挺起他的歪脖子:“既然知道老子的背景,你們就趕緊放了老子,或許老子會替你們美言幾句……”


    童建國冷笑:“放了你什麽意思?我們隻是請你過來聊聊天。”


    “誰要跟你聊天?”


    王實說著,作勢要下車。


    “你確定不聊嗎?”


    “你,你什麽意思?”


    童建國的不卑不亢反而讓他有些疑忌了。


    “我問你,你是哪個單位的?”


    “要你管?”


    “你是深鎮外經委的對不對?”


    “是又什麽樣?”


    “那你們有什麽資格跑到這裏來收糧食?”


    “我,我們本來就是搞貿易的。”


    “糧食可以拿來搞貿易嗎?”


    “我們是深鎮特區!”


    “特區?到了咱這地兒就得遵守咱這裏的法規,你有糧食運輸加工許可證嗎?”


    說著,身旁的童建義從公文包裏拿出許可證在王實眼前晃了晃,王實頓時啞口無言了。


    在所有倒把裏麵,倒糧食是滔天大罪。


    雖然王實有老爸和老丈人撐腰,但眼下非常時期,要真有人較起真兒來,他也吃不了兜著走。


    童建國和童建義私自收糧雖然也有點違規,但他們屬於糧食加工運輸企業,怎麽也比王實這種強。


    童建國把王實說得啞口無言,老姚和“孫紅雷”在一旁也頓時來了精神,兩頭往裏擠一擠。


    “你踏馬狂什麽狂?我們老大找你聊天不行啊?”


    “行,行,行。”


    王實連連點頭。


    “那麽緊張幹嗎?還能不能愉快地聊天了?”


    “不緊張,不緊張。”


    “嗯,這就對了嘛。其實,我是想跟你合作的。”


    “您盡管說,隻要我能辦到……”


    “你能從南方跑到咱這旮遝來,應該是有點關係的。”


    “確實有些關係……”


    “你倒騰你的玉米,我們搞我們的加工運輸。咱們海魚不犯河魚,但你得給我們留點活路。”


    “不敢!不敢!”


    “嗯?”


    “不,不,我的意思不敢不留活路。”


    “我們要的也不多,就要……”


    童建國剛想伸出一根手指,童建義直朝他眨巴眼,童建國又伸出了兩根手指:“我們就要兩個車皮的玉米。”


    “行,行,沒問題。”


    “另外,鐵路方麵……”


    “這也沒問題,你們想什麽時候發貨都沒問題……”


    “那當然了,你老爸那啥,你懂得。”


    “唉,你什麽都知道啊。”


    “我還知道你將來會創辦大公司,當上大老板。”


    “真的啊?謝謝!”


    “最後娶回小老婆!”


    “不會的!”


    王實漲紅了臉。


    “拋棄糟糠之妻是卑鄙小人所謂,生孩子不長皮眼!”


    “哈哈哈哈!禍不及家人!禍不及家人!玉米和車皮的事兒就拜托你了啊!”


    “沒問題。”


    有王實幫忙,童建義順利弄到兩車皮的苞米,而且過了三四天就運到藍城了。


    童建義就開始指揮工人大張旗鼓地生產起來。


    天氣漸冷之前,童建義的“豪宅”也正式投入使用了。


    他們一家三口,還有倪彩霞、耿俊鋒都搬了過來。


    耿俊鋒轉入光明小學六年級讀書。


    1982年以後,小學由五年製改為六年製了。


    等過了1983年以後,中學也將由原來的五年製改為六年製,分成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小學、中學都分別增加一年了,童建國以為幼兒園的課程會更少、更簡單點。


    結果卻發現寶貝兒們的書包越來越大了。


    童建國三個寶貝兒,老大童安南是79年上半年生的,老二童箏和團團都是80年下半年生的。


    80年代以前,幼兒園和托兒所是兩回事。


    托兒所美其名曰就是收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兒的。


    幼兒園的孩子則多少有點自理能力,可堪造就。


    80年代以後,幼兒園就越來越複雜了。


    有托兒所,有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


    童建國的三個寶貝兒剛開始隻背一個小小的軍用書包,帶的也大多是吃的、玩的。


    現在,老大安南已經升入中班,童箏和團團也進入小班了。


    每個人都背著一個小書包,眼瞅著一天天鼓起來了。


    老大安南還額外背著個軍用水壺。


    幼兒園的其他小孩子都背茶缸。


    拴在書包搭扣上,跑的時候叮當叮當響。


    可趙君嫌茶缸不衛生,也不保溫。


    就讓安南背著軍用水壺,和弟弟妹妹們一塊兒用。


    “媽蛋,真不輕啊……”


    一大早,童建國送三個寶貝兒上幼兒園時,拎了拎他們的書包感歎道。


    趙君不以為意:“別家的孩子都是這樣的啊。”


    “太重了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


    “不會吧,咱小時候不就這麽過來的嗎?”


    “你上幼兒園要背書包啊?咱背書包都多大了?”


    北方孩子都是8歲上學,像趙君他們部隊大院孩子略早點,也是7歲。


    可現在的孩子,三四歲就背上書包了。


    上學之前有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


    孩子將來要是不厭學都屬於天賦異稟那種了。


    還美其名曰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80後真是悲催的一代。


    剛上學趕上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風潮。


    上大學時趕上擴招。


    畢業了,已經不包分配了,還趕上了第一波滅世大疫。


    等若幹年後,人到中年,孩子不大不小時,又迎來第二波滅世大疫。


    “不行,我的寶貝兒不能像別人那樣。”


    “別胡說八道!趕緊走吧!”


    趙君直向童建國使眼色。


    童建國是小孩子脾氣,動不動就在孩子麵前口無遮攔。


    趙君怕影響到管教孩子,背地裏沒少跟童建國急。


    她還以為童建國長記性了,結果還是這副德行。


    童建國一邊把三個寶貝兒扶到車上,一邊念叨著:“嗯!過幾天爸爸就給你們換新包包!”


    “好啊!好啊!粑粑要有新包包咯!”


    三個小家夥歡快地手舞足蹈。


    其實,童建國才沒有口無遮攔呢。


    製作小孩子專用書包早在他的議事日程中了。


    最近也已經開始正式運作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激情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鶴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鶴梁並收藏重返激情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