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軍剛領車曇進來,常隊的手下就把飯菜送過來了。


    看見車曇,常隊主動說:“正好,小劉怕我們不夠吃,還特地多給咱們打了一份。”


    “其實,吃不了多少……”


    童建軍訕訕地說。


    幾個人中,也就童建軍牛高馬大飯量大。


    辦公室很寬敞,一人守著一張桌子,各自吃起來。


    童建軍剛舉起筷子,車曇便端著飯菜過來了。


    “童大哥,我吃不完……”


    “不用了……”


    童建軍還想謙讓。


    車曇說:“我是怕浪費。”


    “好吧。”


    車曇撥了一大半飯給童建軍,又撥菜。


    不等童建國歉然,車曇就一句跟一句。


    “我不愛吃油膩的,不愛吃韭菜,還有這個茄子……”


    “地方挺寬敞,你就坐這裏咱倆一塊兒吃吧。”


    “好啊,好啊!”


    在三裏屯這邊,童建國和老何也在熱情招呼著來來往往的食客們。


    駐京辦的五層小樓已經建好了。


    四周圈著兩米高的白色院牆。


    隻有大樓臨街的一麵開著一扇大門。


    門口掛著兩個牌子,大牌子上寫著:藍都大酒店。


    小牌子寫著:藍城市駐京辦事處。


    老何招呼一會兒客人,又回頭看看牌子上的字,連連點頭:“令尊的書法功力見長啊!”


    “是啊,老爺子一天到晚也沒別的事兒,就在家裏鼓搗書法。啟功、康生這種都不怎麽學了,現在專門臨摹宋徽宗、蔡京他們幾個。”


    “宋徽宗還有書法啊?”


    “當然有了,水平相當不錯呢。還有那四大奸臣,個頂個都是高手!”


    “哈哈,看來哪個年代都一樣,那些舞文弄墨的人下場就是撲街。”


    “哈哈,還是像您這樣有技術好!”


    “唉,我哪有啥技術。”


    “起碼在烹飪這一塊兒您是門兒清,就憑您找的這幾個廚師,就感覺是那麽回事。”


    “感覺是不錯,誰知道是不是真行?”


    “看時刻的表情應該是真行,我都迫不及待想品嚐品嚐了。”


    “是啊,都這會兒了,你那個小哥們兒呢?”


    “那不嗎?”


    童建國說著,向不遠處招招手。


    崔軍小跑著過來了。


    到了近前,童建國介紹說:“這是我們藍城市的政府代表崔軍同誌。”


    “你好!”


    “你好!”


    “這是我連襟老何,也是這個酒店的總經理。”


    “哪裏,隻是代管而已,走,咱們到樓上去。”


    走進大廳,崔軍四下尋摸幾眼,不由得壓低聲音感歎:“人這麽多啊!”


    “是啊!這個地點不錯!”


    老何一臉的喜色。


    “還有很多老外呢!”


    崔軍當年就在首都上的大學。


    那會兒他也沒見過這麽多老外。


    這邊畢竟離使館區近,老外自然比較多。


    樓上人也不少,大廳基本坐滿了,包間倒還剩幾間。


    三人來到包間坐下,服務員趕緊端茶過來了。


    等菜的功夫,老何介紹一番:“咱們一樓二樓是飯店,三到五樓是客房,統統都是標間,最大的是四人間。”


    童建國接著說:“以後咱們藍城的子弟到首都來,這裏就是家了,住店費一律五折。”


    “好啊,建國你真為咱們市辦了件大事。”


    “唉!共贏共贏嘛!”


    幹了這麽多企業,童建國眼下依然沒有實現財務自由。


    因為他根本沒法把企業賺的錢都揣到自己口袋裏。


    別說他了,連王十倒賣玉米賺的300萬都隻能用來開公司了,揣到自己口袋裏的錢寥寥無幾。


    給他老婆買一台洗衣機都算是改善生活了。


    除了工資,童建國能多拿的就是獎金。


    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後,還有分紅。


    實際上,獎金這東西六七十年代就有。


    比如像本市的重型機械廠,職工獎金就分為三個級別。


    分別是5元、10元、15元。


    職工們常常為這五塊十塊的爭的臉紅脖子粗。


    重型機械廠甚至發生過一次人命事件。


    一位工人認為自己的獎金評低了一級,跟領導發生爭吵,最後上吊自殺。


    進入80年代,各企業的獎金也越來越高。


    甚至超過了工資。


    比如,童建國剛創立紅星箱包的時候,工資頂格也隻能拿七八十塊錢,獎金大概也這麽多。


    後來,社會上開始出現年終獎的概念,紅星箱包也迅速跟進。


    童建國一年能賺到3000多塊錢了。


    這是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也賺不到的錢。


    接下來幾年,童建國的收入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一年五六千,一年萬八千,一年兩三萬……


    其實,進入八十年代以來,社會上各企業職工的工資也是飛快上漲的。


    比如80年代以前,工資最高的八級大工匠一個月才能拿60多塊錢。


    到了這會兒,一般青工連工資帶獎金都能拿七八十元,好點的能拿100多元。


    這會兒,報刊雜誌、電視、收音機裏頻繁出現了一個詞匯——“紅眼病”。


    就是批評那些看別人收入高眼紅的人。


    批評來批評去,這種人就漸漸消失了,或者被動隱藏起來了。


    起碼社會的總體趨勢已經越來越能接受高收入了。


    今年紅星皮具就更加地大手筆。


    光是童建國一個人,連年終獎加分紅就拿了十一萬元。


    其他幾個大股東也基本都是八九萬、七八萬、五六萬的。


    一張張的大團結,要真發現金的話,童建國和大股東們都得拎著旅行箱來裝。


    為了減輕財務人員負擔,高岩特地給大家發了匯兌支票。


    大家都不差錢,別人都直接把錢轉到存折裏了。


    就王胖子賤兮兮地拎著旅行箱去銀行取錢。


    搞的櫃台的小姑娘一個勁兒跟他套近乎,想知道他是不是單身。


    童建國直接把存折遞到趙君麵前。


    這回趙君不再問“犯不犯錯誤”之類傻話了。


    而是捂在胸口前,生怕跑掉了似得。


    童建國提醒她:“來年還得使它買房子……”


    趙君大夢初醒:“一下就沒了……”


    童建國買兩套房子,加起來140平米,再便宜也得十來萬。


    “千金散盡還複來!”


    “哼!我覺得在這住挺好的。”


    “孩子越來越大了,太擠了。”


    “我看你就是想騰給你老弟……”


    “小氣!這點錢算啥,過幾天,罐頭廠、拉鏈廠,還有我老妹兒飼料廠都會給我發獎金,比這少不了多少。”


    “那也要攢起來,光是利息一年都好幾千呢!”


    “攢啥都不如攢房子!”


    其實,童建國說得是反話。


    在這個年代,比房子保值的東西可多了去了。


    袁大頭,眼下兩三塊錢一枚。


    30年後至少能漲100倍。


    猴票兒,1980年童建國六塊四一版買了100版。


    眼下80多塊錢一版,30年後能漲到150萬一版。


    至於童建國買的那些古董、古玩之類的。


    千倍的漲幅都是比較差的,一般都得幾千倍上萬倍的漲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激情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鶴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鶴梁並收藏重返激情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