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是孫興勃,練的是螳螂拳。在仉雲燕眼神飄忽之際,他便嗅到危險的味道,等仉雲燕突然出手時,他已飄到了半空中。
孫興勃手按馬背,將身子一提,像一隻風箏般隨風飄起,讓仉雲燕的拳腳盡數落空。
鍾以士走在後麵,看得真切,明白孫興勃的輕功已達到形意合一的臻境。
所謂形意合一,即先修意到形到,趨於化境之外,便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形在意先。遇事全憑潛意識的自覺反應,根本不需要意識來控製行動。因為意識的觸發終究還是要慢一步的。
仉雲燕不知天高地厚,竟去偷襲人老成精的孫興勃,豈不是作死。
鍾以士正要叫仉雲燕小心,孫興勃已經祭出螳螂拳的奪命殺招“七星殺”,雙掌化二刀,二刀化四式,四式化八法,八法又化十六陣,一連串的“勾——摟——采——掛——刁——纏——劈——滑——”疾風驟雨般,向著仉雲燕傾瀉而下。
在外麵看,隻見孫興勃的掌氣,不見仉雲燕的身形,他若不能破陣而出,外頭的人想救他都無能為力。
張士德和另一師弟護著謝玉春快走兩步,意欲為仉雲燕留足擺腿抽身的餘地,卻未料無形中卻幫了孫興勃的忙,讓他手臂舒展,出擊更加毫無顧忌。
鍾以士暗道不好,仉雲燕恐怕是必死無疑。
“七星殺”之犀利,鍾以士是知道的。當年,鍾以士的父親跟隨大刀王五習武時,師徒二人曾將各門各派武功一一演練過,鍾以士親見過師爺如何拆招螳螂拳,且專講過這招奪命“七星殺”,並許以八個字“欲解七星,先死後生”。意思是,想要破解“七星殺”,必是報以必死之心,方能向死而生。
這是一種搏命的自救方式,而且拚得是對手惜命,主動撤招,若對方不怕死,隻有兩敗俱傷。
仉雲燕本就不以上路功夫見長,麵對“七星殺”變幻莫測的招式,立時就懵了,胡亂招架兩式,左臂上已被擊斷。
“呀——”
仉雲燕負痛大叫,聲音淒厲,鍾以士不忍卒聞,不及多想,衝口道:“快立擎天柱!”
所謂“立擎天柱”,乃是不辨對手拳腳來處的被動應對招式,也是受死之式,就是雙手高舉護頭,挺立不動。就好比餓虎撲食,羔羊突然呆立不動,餓虎會有一瞬間的愣神。
鍾以士要的是抓住這一瞬間,來個火中取栗,切身進去拖仉雲燕出來。
仉雲燕已六神無主,人如木偶,鍾以士叫他做什麽,他便木然聽命,悚然而立。孫興勃果然遲疑了一下,鍾以士果斷潛入兩人之間,左擋孫興勃,右護仉雲燕,分開二人。
她不及孫興勃快,孫興勃是神有遲滯,意未收功,出掌便要有落處,一掌劈在了鍾以士的肩上。
鍾以士一縮身,後背上又接了一掌,口中登時噴出一股鮮血,人便昏了過去。
仉雲燕被鍾以士一推,借勢向後急撤兩步,右手一揚,將袖中的十餘枚飛針盡數射向孫興勃。
這些飛針有的喂了毒,有的是淨針,仉雲燕不知孫興勃會否中針,也不知他中的是不是毒針,此時隻想將他嚇退,口中大喊:“羅鍋兒,你中了小爺的毒針,看你還能活多久!”
兩三步的距離,孫興勃要躲過十餘枚飛針,顯然不能夠,任他左躲右閃,終於還是在腿上中了一針。
孫興勃覺得腿上一麻,罵道:“小小的年紀竟如此歹毒,留你活在世上也是害人,待老夫取你的狗命。”
張士德持刀上來打橫,道:“孫老前輩,多有得罪!我叫師弟將解藥給你,畢竟,畢竟……先保住你自己的性命要緊。”
另一師弟趕緊過來抱起鍾以士,搭在馬背上。仉雲燕向山道上丟下一個小瓷瓶兒,道:“羅鍋兒,想活命的快去找一碗狗血,配上這藥喝了,否則不出一個時辰,你必七竅流血而亡,若不信,可去遇空寺看一眼‘歸正道人’。”
隻要中了仉雲燕的毒針,會立時喪命,孫興勃雖中了飛針,卻麵色無異,表明他中的不是毒針。仉雲燕怕他醒悟過來,所以要他去尋狗血,為眾人留足抽身的時間。
孫興勃當然不敢拿命去賭,一瘸一拐向遇空寺疾行,尋狗血去了。
張士德扶起仉雲燕,急速下山,走到空闊路上,上馬狂奔,到了一處縣城,先找個客棧住下,再去請來郎中為鍾、仉二人療傷。
謝玉春吃了些熱乎飯,漸漸恢複了體力,腦子也清醒了許多。回想驚心動魄的一日,覺得事有詭異,自己想要受些折磨,便有了這場磨難;想要見些血光,便親見連番斬殺。究竟是前世業障太深,還是自己闖入了玄機的漩渦?為何每思必得!
平常的日子覺得瑣碎無味,一旦平常不在,始覺平常最是美好。謝家鏢局還能回到那平常無奇的日子嗎?
原本用一萬兩銀子可以化解的恩怨,卻因仉雲燕的濫殺,小恩怨變成大仇恨,謝家鏢局勢必要成為全天下武行眼中的敵人。這個結如何解?
仉雲燕雖委實可恨,根源卻在自己身上,所謂上梁不正下梁必歪,若不是自己乖張任性,刻意縱容,仉雲燕又怎敢肆意妄為,惹下這許多事。
謝家鏢局是做生意的,做生意講究的是和氣生財,為此,謝玉田那樣的性情漢子,都不得不處處忍氣吞聲,如今,殺人、毀贖、欺老,一錯再錯,一場腥風血雨將無可避免,謝家鏢局今後如何在江湖上立足?謝玉田該如何收拾這個殘局?
謝玉春越想越怕,越想越覺得愧對二哥,愧對謝家鏢局門下二三百弟子,一時愁苦無落,喝起了悶酒,醉得不醒人事。
這邊謝玉春倍受熬煎,那廂張士德也不好過。一下子傷了兩人,他既要顧這個又要顧那個,身心俱疲。
郎中給仉雲燕接了骨,卻對昏迷不醒的鍾以士束手無策。
張士德知道鍾以士深得師娘的喜愛,又有師父再三囑咐要善待她,如今卻受了孫興勃兩掌,生死難料,他豈能不憂心如焚。
郎中治不了鍾以士的傷,張士德又不知她傷在何處,該去向誰求助,正茫然無措,還是仉雲燕一句話提醒了他。
“師兄,鍾姑姑應是為孫興勃的內力所傷,此處離少林寺極近,何不去少林寺碰碰運氣。”
孫興勃手按馬背,將身子一提,像一隻風箏般隨風飄起,讓仉雲燕的拳腳盡數落空。
鍾以士走在後麵,看得真切,明白孫興勃的輕功已達到形意合一的臻境。
所謂形意合一,即先修意到形到,趨於化境之外,便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形在意先。遇事全憑潛意識的自覺反應,根本不需要意識來控製行動。因為意識的觸發終究還是要慢一步的。
仉雲燕不知天高地厚,竟去偷襲人老成精的孫興勃,豈不是作死。
鍾以士正要叫仉雲燕小心,孫興勃已經祭出螳螂拳的奪命殺招“七星殺”,雙掌化二刀,二刀化四式,四式化八法,八法又化十六陣,一連串的“勾——摟——采——掛——刁——纏——劈——滑——”疾風驟雨般,向著仉雲燕傾瀉而下。
在外麵看,隻見孫興勃的掌氣,不見仉雲燕的身形,他若不能破陣而出,外頭的人想救他都無能為力。
張士德和另一師弟護著謝玉春快走兩步,意欲為仉雲燕留足擺腿抽身的餘地,卻未料無形中卻幫了孫興勃的忙,讓他手臂舒展,出擊更加毫無顧忌。
鍾以士暗道不好,仉雲燕恐怕是必死無疑。
“七星殺”之犀利,鍾以士是知道的。當年,鍾以士的父親跟隨大刀王五習武時,師徒二人曾將各門各派武功一一演練過,鍾以士親見過師爺如何拆招螳螂拳,且專講過這招奪命“七星殺”,並許以八個字“欲解七星,先死後生”。意思是,想要破解“七星殺”,必是報以必死之心,方能向死而生。
這是一種搏命的自救方式,而且拚得是對手惜命,主動撤招,若對方不怕死,隻有兩敗俱傷。
仉雲燕本就不以上路功夫見長,麵對“七星殺”變幻莫測的招式,立時就懵了,胡亂招架兩式,左臂上已被擊斷。
“呀——”
仉雲燕負痛大叫,聲音淒厲,鍾以士不忍卒聞,不及多想,衝口道:“快立擎天柱!”
所謂“立擎天柱”,乃是不辨對手拳腳來處的被動應對招式,也是受死之式,就是雙手高舉護頭,挺立不動。就好比餓虎撲食,羔羊突然呆立不動,餓虎會有一瞬間的愣神。
鍾以士要的是抓住這一瞬間,來個火中取栗,切身進去拖仉雲燕出來。
仉雲燕已六神無主,人如木偶,鍾以士叫他做什麽,他便木然聽命,悚然而立。孫興勃果然遲疑了一下,鍾以士果斷潛入兩人之間,左擋孫興勃,右護仉雲燕,分開二人。
她不及孫興勃快,孫興勃是神有遲滯,意未收功,出掌便要有落處,一掌劈在了鍾以士的肩上。
鍾以士一縮身,後背上又接了一掌,口中登時噴出一股鮮血,人便昏了過去。
仉雲燕被鍾以士一推,借勢向後急撤兩步,右手一揚,將袖中的十餘枚飛針盡數射向孫興勃。
這些飛針有的喂了毒,有的是淨針,仉雲燕不知孫興勃會否中針,也不知他中的是不是毒針,此時隻想將他嚇退,口中大喊:“羅鍋兒,你中了小爺的毒針,看你還能活多久!”
兩三步的距離,孫興勃要躲過十餘枚飛針,顯然不能夠,任他左躲右閃,終於還是在腿上中了一針。
孫興勃覺得腿上一麻,罵道:“小小的年紀竟如此歹毒,留你活在世上也是害人,待老夫取你的狗命。”
張士德持刀上來打橫,道:“孫老前輩,多有得罪!我叫師弟將解藥給你,畢竟,畢竟……先保住你自己的性命要緊。”
另一師弟趕緊過來抱起鍾以士,搭在馬背上。仉雲燕向山道上丟下一個小瓷瓶兒,道:“羅鍋兒,想活命的快去找一碗狗血,配上這藥喝了,否則不出一個時辰,你必七竅流血而亡,若不信,可去遇空寺看一眼‘歸正道人’。”
隻要中了仉雲燕的毒針,會立時喪命,孫興勃雖中了飛針,卻麵色無異,表明他中的不是毒針。仉雲燕怕他醒悟過來,所以要他去尋狗血,為眾人留足抽身的時間。
孫興勃當然不敢拿命去賭,一瘸一拐向遇空寺疾行,尋狗血去了。
張士德扶起仉雲燕,急速下山,走到空闊路上,上馬狂奔,到了一處縣城,先找個客棧住下,再去請來郎中為鍾、仉二人療傷。
謝玉春吃了些熱乎飯,漸漸恢複了體力,腦子也清醒了許多。回想驚心動魄的一日,覺得事有詭異,自己想要受些折磨,便有了這場磨難;想要見些血光,便親見連番斬殺。究竟是前世業障太深,還是自己闖入了玄機的漩渦?為何每思必得!
平常的日子覺得瑣碎無味,一旦平常不在,始覺平常最是美好。謝家鏢局還能回到那平常無奇的日子嗎?
原本用一萬兩銀子可以化解的恩怨,卻因仉雲燕的濫殺,小恩怨變成大仇恨,謝家鏢局勢必要成為全天下武行眼中的敵人。這個結如何解?
仉雲燕雖委實可恨,根源卻在自己身上,所謂上梁不正下梁必歪,若不是自己乖張任性,刻意縱容,仉雲燕又怎敢肆意妄為,惹下這許多事。
謝家鏢局是做生意的,做生意講究的是和氣生財,為此,謝玉田那樣的性情漢子,都不得不處處忍氣吞聲,如今,殺人、毀贖、欺老,一錯再錯,一場腥風血雨將無可避免,謝家鏢局今後如何在江湖上立足?謝玉田該如何收拾這個殘局?
謝玉春越想越怕,越想越覺得愧對二哥,愧對謝家鏢局門下二三百弟子,一時愁苦無落,喝起了悶酒,醉得不醒人事。
這邊謝玉春倍受熬煎,那廂張士德也不好過。一下子傷了兩人,他既要顧這個又要顧那個,身心俱疲。
郎中給仉雲燕接了骨,卻對昏迷不醒的鍾以士束手無策。
張士德知道鍾以士深得師娘的喜愛,又有師父再三囑咐要善待她,如今卻受了孫興勃兩掌,生死難料,他豈能不憂心如焚。
郎中治不了鍾以士的傷,張士德又不知她傷在何處,該去向誰求助,正茫然無措,還是仉雲燕一句話提醒了他。
“師兄,鍾姑姑應是為孫興勃的內力所傷,此處離少林寺極近,何不去少林寺碰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