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聽得斥候繼續道:“曹操所任泰山太守薛悌與其弟薛議將兵千餘人已赴泰山,泰山縣丞等人迎接薛悌赴任,泰山已歸曹操所有!”


    在泰山還是中立的時候,呂布根本不用擔心腹背受敵的問題,現如今,泰山落入曹操之手,薛議的部隊就在泰山,隨時就有可能帶領部隊從後方殺出,不得不防,而呂布的兵力捉襟見肘,根本不可能做到兩麵防守。


    張遼看出了問題所在,開口道:“君侯,今泰山落入曹操之手,其都尉薛議將兵於後,不得不防!”


    陳宮搖了搖頭,替呂布開口說道:“大軍兵不滿萬,曹孟德虎視眈眈,安能分兵!”


    說著看了一眼呂布,見其沒有開口的意思,建議道:“君侯,不若先回東緡,整頓軍備,在圖他策!”


    呂布這才點點頭:“可!”


    ...


    泰山郡。


    奉高縣。


    “兄長,縣中大族的糧草可曾備好?”


    縣府內,薛議問著兄長薛悌,泰山郡和平歸降曹操,縣中大族為了表示自己對曹操的忠誠,主動獻上了一批糧草,雖然不多,但在饑荒遍地,到處缺糧的情況下,愈發顯得難能可貴,投桃報李,曹操當即任命了縣中大族人員為縣丞。


    “已由縣丞處置,約三五日可備好。”薛悌回答道:“二弟可是要興兵夾擊呂布?”


    “然也,雖我部兵少,但士氣正盛,今我可領兵南下任城國,陳宮領任城之軍支援呂布,任城國唾手可得矣,若呂布分兵來援,則正麵曹使君可乘勢攻之,呂布兵少,且士氣不振,猶如困獸,垂死掙紮耳!”


    “善!”薛悌點點頭,建議道:“吾等所將之兵皆為親族,可使薛福等早入軍中。”


    哥哥薛悌的意思很明顯,這種部隊相當於程昱、薛議等人的私人部曲,早點培養點自己人。


    薛議點點頭表示明白,“阿福今年方十二,待其十五,可入軍中!”


    “善!”


    ...


    巨野。


    “夫子,伯言已入泰山!”


    李敢拿著書信,將剛剛得到的好消息告知程昱。


    程昱點點頭:“待收糧之軍回城,我等即可修書伯言,同時出兵,兩相夾擊,呂布必敗無疑!”


    於是,程昱將想法告知了曹操,曹操表示同意。作為計劃的補充,更是要求乘氏縣的李整提供糧草,並出兵配合進攻,三麵出軍。(李乾之子,李乾死後,接管李家軍,李典的哥哥。)


    ...


    乘氏。


    曹操的書信到了李家人手中,除了要求李家供給大軍的部分糧草外,還約定了時間,一起進呂布。


    李典問哥哥李整:“兄長可是答應要出兵攻打呂布?”


    李整點了點頭,示意肯定。


    李典又問道:“豈不是要死許多族人?”


    李整解釋道:“呂布不一定會打,可能直接逃跑。”


    李典這才滿意的點頭。(按李典死時36,而215年健在,此時年齡最大為15,或者更小。)


    ...


    東緡。


    如李整所料,呂布聽聞曹操三路軍隊成包夾之勢來襲,直接放棄了抵抗,帶領部隊逃往徐州,投奔劉備去了。


    曹操占領山陽郡。


    呂布逃往之後,曹操再度率軍包圍濟陰定陶,攻破定陶,派遣曹仁率領別部攻克了(濟陰郡)句陽縣,生擒呂布部將劉何,曹操占領濟陰郡。


    薛議南下任城國,收複任城國。


    兗州隻剩下陳留的張邈之弟張超了!(張邈隨呂布逃亡了。)


    ...


    揚州。


    就在曹操攻破呂布之際,欲相交結的劉繇卻在揚州苦苦支撐。


    袁術派遣孫策作為先鋒進攻劉繇。(戰略簡圖發在書友圈很久很久了,快二個月了,還沒審核過...)


    《江表傳》曰:


    策渡江攻繇牛渚營,盡得邸閣糧穀、戰具,是歲興平二年也。


    時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依繇為盟主,禮據秣陵城,融屯縣南。策先攻融,融出兵交戰,斬首五百餘級,融即閉門不敢動。因渡江攻禮,禮突走,而樊能、於麋等複合眾襲奪牛渚屯。


    (《妃嬪傳》雲:吳景擊笮融、薛禮於秣陵。◎是笮融、薛禮俱屯江南之秣陵。孫策既已渡江攻劉繇之牛渚營,又攻笮融與秣陵縣南,是俱在江南用兵,何以下文又雲“渡江攻禮”?不無可疑。)


    策聞之,還攻破能等,獲男女萬餘人。複下攻融,為流矢所中,傷股,不能乘馬,因自輿還牛渚營。


    或叛告融曰:“孫郎被箭已死。”


    融大喜,即遣將於茲鄉策。策遣步騎數百挑戰,設伏於後,賊出擊之,鋒刃未接而偽走,賊追入伏中,乃大破之,斬首千餘級。策因往到融營下,令左右大呼曰:“孫郎竟雲何!”


    賊於是驚怖夜遁。融聞策尚在,更深溝高壘,繕治守備。


    策以融所屯地勢險固,乃舍去,攻破繇別將於海陵。


    (海陵今江蘇揚州府泰州治,詳見《魏誌·張遼傳》。


    《通鑒》:興平二年,孫策破劉繇別將於梅陵。


    胡注:《唐書·地理誌》宣州南陵縣有梅根鎮,今有梅根港。


    趙一清曰:《方輿紀要》卷二十:雨花台在應天府城南一裏,據岡阜高處,俯瞰城闕,江山四極無不在目,即聚寶山之東嶺也。山麓為梅崗,或謂之梅陵,相傳漢梅鋗屯兵處也。孫策破劉繇別將,即此。然則“海陵”乃“梅陵”之誤。


    或曰:湖孰、江乘屬丹陽,在江南。海陵在江北,《前誌》屬臨淮郡,遠不相及。策方略定丹陽屬縣,無緣分兵轉向江北,其誤無疑。)


    轉攻湖孰、江乘,皆下之。


    《周瑜傳》:


    會策將東渡,到曆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


    《陳誌劉繇傳》:


    術圖為僣逆,攻沒諸郡縣。繇遣樊能、張英屯江邊以拒之。以景、


    賁術所授用,乃迫逐使去。於是術乃自置揚州刺史,與景、賁並力攻英、能等,歲餘不下。漢命加繇為牧,振武將軍,眾萬餘人,孫策東渡,破英、能等。


    繇奔丹徒。


    (說明一下,當時袁術的政治形勢非常糟糕,基本被朝廷定位叛逆,關東這邊也是被袁紹集團壓著打,唯一的盟友公孫瓚也指望不上,隻能南部開拓戰場,解決腹背受敵的隱患,於是有了與劉繇相爭。陳誌所雲‘術圖為僣逆’附會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將軍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魏左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魏左將軍並收藏三國將軍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