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騷亂之後,伏德提出:“馬轡不適合用來捆綁天子,不如改用自己手裏的絹。”


    《袁紀·卷28》:董承等以為宜,令劉太守使李樂夜渡具船,舉火為應。上與公卿步出營,臨河欲濟。岸高十餘丈,不得下。議欲續馬轡係帝腰。時後兄伏德扶後,一手挾絹十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儼從人間斫後,左靈曰:“卿是何等人也!”以刀扞之,殺旁侍者,血濺後衣。伏德以馬轡不可親腰,以絹為輦下。


    校尉向弘用絹把劉協綁在身前,然後背朝河岸吊下來,隨後,其他人也陸續小心翼翼爬下。到了河邊,士兵們又爭相上船,董承和李樂就用戈擊打士兵,斬斷的手指落在船上,用手都可以捧起一大把來。


    劉協上船後,同船的有:皇後伏壽、宋都貴人、郭宮人、趙宮人、太尉楊彪、宗正劉艾、執金吾伏完、侍中種輯、羅邵、尚書文禎、郭溥、禦史中丞楊眾、侍郎趙泳、尚書令馮碩、中官仆射伏德、侍郎王稠、羽林郎侯祈、衛將軍董承、南郡太守左靈,其他公府官員數十人。


    其他沒有來得及上船的人,被殺和溺死的人不可勝數。


    《袁紀·卷28》:校尉向弘居前負帝下,至河邊。餘人皆匍匐下,或有從岸上自投,冠幘皆壞。既至河邊,士卒爭赴舟,董承、李樂以戈擊破之。帝乃禦船,同舟渡者皇後、貴人、郭、趙二宮人、太尉楊彪、宗正劉艾、執金吾伏完、侍中種輯、羅邵、尚書文禎、郭溥、中丞楊眾、侍郎趙泳、尚書郎馮碩、中官仆射伏德、侍郎王稠、羽林郎侯祈、衛將軍董承、南郡太守左靈,府史數十人。餘大官及吏民不得渡甚眾,婦女皆為兵所掠奪,凍溺死者不可勝數。


    此時,李傕看見黃河北岸有火光,於是派斥候偵查,才發現劉協等人正在渡河。李傕追至岸邊,對著船高呼:“你們這些人要把天子帶到哪去?!”董承也不回答,同時又擔心李傕會下令放箭攻擊,便將棉被撐開掛在桅杆上。


    《袁紀·卷28》:(李)傕見河北有火,遣騎候之,適見上渡河,呼曰:“汝等將天子去邪?”董承懼射之,以被為幔。


    等船靠了北岸,劉協等人又進入最近的大陽縣,估計覺得縣城不安全,然後又進駐李樂的軍營,此時眾人饑乏不堪,河東郡太守王邑與河內郡太守張楊攜帶補給前來迎駕。


    約十一月二十日,劉協等人王邑至安邑縣安頓下來。


    《袁紀·卷28》:既渡,幸李樂營。河東太守王邑來貢獻,勞百官。


    範書《董卓傳》:既到大陽,止於人家,然後幸李樂營。百官饑餓,河內太守張楊使數千人負米貢餉。帝乃禦牛車,因都安邑。河東太守王邑奉獻綿帛,悉賦公卿以下。


    經曆過昨晚九死一生的渡河,危機並未完全消除,大家並不知道南岸的李傕會在什麽時候渡河追擊。劉協派太仆韓融返回南岸的陝縣,與李傕、郭汜和談,成功的討要回所掠奪的宮人、公卿官員及若幹車輛。


    約十二月四日,劉協在安邑縣加封隨從官員、將領,除去楊奉在東歸出發前已經拜將,其他人分封如下:


    胡才為征北將軍,領並州牧;


    李樂為征西將軍,領涼州牧;


    韓暹為征東將軍,領幽州牧;


    張楊為安國將軍,封晉陽侯;——以上四人假節,開府如三公。


    王邑為鎮北將軍,封安陽亭侯。


    《袁紀·卷28》:拜胡才為征北將軍,領並州牧;李樂為征西將軍,領涼州牧;韓暹為征東將軍,領幽州牧,皆假節,開府如三公。遣太仆韓融至弘農,與(李)傕、(郭)汜連和,還所掠宮人、公卿、百官及乘輿、車駕數乘。


    在如此狼狽不堪的環境中大肆封賞,無非是開空頭支票。當時劉協住在四周籬笆的民居中,門窗敞開,劉協在屋內和群臣開會商議時,士兵們就趴在籬笆上看,你推我攘,取鬧為樂。


    楊奉等人因為某些尚書不按他們的要求提拔其黨羽,便擅自鞭撻甚至殺害尚書;


    司隸校尉管郃出入劉協居處,民兵竟敢阻攔他出行;


    有將領派婢女傳話或者獻酒給劉協,侍中不讓進門,他們就在門口大聲叱罵,無法製止;


    楊奉等人又競相表奏自己的黨羽為官,官印都刻不贏,於是就用錐子來刻字(不講究字體,哪怕歪歪扭扭,隻要能認得出字就行),或者幹脆欠著(官先當著,官印等刻好了再給)。


    陳誌《董卓傳》裴注引《魏書》:乘輿(劉協)時居棘籬中,門戶無關閉。天子與群臣會,兵士伏籬上觀,互相鎮壓以為笑。諸將專權,或擅笞殺尚書。司隸校尉出入,民兵抵擲之。諸將或遣婢詣省合,或自齎酒啖,過天子飲,侍中不通,喧呼罵詈,遂不能止。又競表拜諸營壁民為部曲,求其禮遺。醫師、走卒,皆為校尉,禦史刻印不供,乃以錐畫,示有文字,或不時得也。


    楊奉的部將徐晃因為在東歸出發前曾勸楊奉讚成東歸,因此,封都亭侯。


    董昭隨張楊前來拜見劉協,也被留下,拜為議郎。


    陳誌《徐晃傳》:李傕、郭汜之亂長安也,(徐)晃說(楊)奉,令與天子還雒陽,奉從其計。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


    陳誌《董昭傳》:天子在安邑,(董)昭從河內往,詔拜議郎。


    ...


    涼州。


    就在獻帝東歸之際,韓遂和馬騰也在發生內鬥。


    韓、馬二人開始關係很好,甚至結拜為異姓兄弟(這應該是三國史書中為數不多的結義記載),但是時間長了,一山不容二虎,雙方下屬發生衝突,韓、馬又各自庇護自己人,然後雙方又發展成了仇人。


    按照《典略》的記載,是馬騰先動手,帶兵去攻打韓遂,韓遂敗退後,又糾集其他軍閥回來打馬騰,甚至把馬騰的妻子,兒子殺了。


    陳誌《馬超傳》裴注引《典略》:會三輔亂,(馬騰)不複來東,而與鎮西將軍韓遂結為異姓兄弟,始甚相親,後轉以部曲相侵入,更為讎敵。騰攻遂,遂走,合眾還攻騰,殺騰妻子,連兵不解。


    按照《魏略》的記載,兩人互鬥的時間是發生在建安初(196年)。


    韓遂的部將閻行和馬騰的兒子馬超都是武藝高超之人,有一次在戰場上,閻行還差點把馬超給殺了。


    陳誌《張既傳》裴注引《魏略》:建安初,(韓)約與馬騰相攻擊。騰子超亦號為健。(閻)行嚐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撾超項,幾殺之。


    馬騰的兒子,史書記載除了馬超,還有馬鐵、馬休兩位,被殺的那個兒子就不清楚姓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將軍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魏左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魏左將軍並收藏三國將軍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