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


    長沙郡。


    長沙太守張羨與同郡人桓階坐而論勢。


    張羨本就與劉表不對付,所以歎息道:“劉荊州與曹公相難,不知伯緒以為如何?”(桓階字伯緒)


    桓階勸說道:“夫舉事而不本於義,未有不敗者也。故齊桓率諸侯以尊周,晉文逐叔帶以納王。今袁氏反此,而劉牧應之,取禍之道也。明府必欲立功明義,全福遠禍,不宜與之同也。”


    張羨明白了桓階的意思,但是還是問道:“然則何向而可?”


    桓階建議:“明府不聞趙儼之事乎?曹公雖弱,仗義而起,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而討有罪,孰敢不服?今若舉四郡保三江以待其來,而為之內應,不亦可乎!”


    張羨點點頭:“善。”


    (趙儼之事:趙儼字伯然,潁川陽翟人也。避亂荊州,與杜襲、繁欽通財同計,合為一家。曹操始迎獻帝都許,儼謂欽曰:“曹鎮東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吾知歸矣。”)


    於是建安三年中,張羨舉長沙等三郡對抗抗劉表,同時派遣使者出使朝廷,向著朝廷表明忠心。


    ...


    關中。


    朝廷派遣尚書郎衛覬以治書侍禦史使益州,令益州牧劉璋出兵討伐劉表。


    結果衛覬到達長安之後,發現進蜀之路已經被張魯所阻,道路不通之下,衛覬無法進入巴蜀,於是留鎮關中。


    當時,朝廷才討伐李傕勢力不久,關中紛亂,百姓流離,而關中諸將多引流民為自己的部曲,擴大勢力。


    衛覬見到這種情形寫信給荀彧:“關中膏腴之地,頃遭荒亂,人民流入荊州者十餘萬家,聞本土安寧,皆企望思歸。而歸者無以自業,諸將各競招懷,以為部曲。


    郡縣貧弱,不能與爭,兵家遂強。一旦變動,必有後憂。夫鹽,國之大寶也,自亂來散放,宜如舊置使者監賣,以其直益市犁牛。若有歸民,以供給之。勤耕積粟,以豐殖關中。遠民聞之,必日夜競還。


    又使司隸校尉留治關中以為之主,則諸將日削,官民日盛,此強本弱敵之利也。”(把流民統一到政府控製之下,而不是軍閥手中。)


    荀彧將這件事告之了曹操。


    確實,當初在許討論的時候,曹操一方,並沒有意識到關中的問題,以為在朝廷剿滅李傕、郭汜勢力之後,關中當是比較安穩的,沒想到衛覬的發現,提醒了尚不知情的曹操等人,關中的軍閥,極有可能再次膨脹為李傕那樣的超級割據勢力,曹操極為重視,當即召集謀士們,商討起衛覬的方案,得到了一致同意。


    曹操:“關中之事,不容小覷,且托鍾繇、衛覬。”


    曹操聽從了衛覬的建議,始遣謁者仆射監鹽官,讓司隸校尉鍾繇治弘農。


    至此,關中的形式才得以好轉,軍閥的勢力,得到了有效的遏製。


    ...


    益州。


    蜀郡。


    成都。


    劉璋真的就不知道朝廷派出的使者嗎?裝糊塗罷了,利用父親在時的張魯,斷絕朝廷的信息及任命,自己做益州的土皇帝,這手他也會。


    但是,他的日子也不好過,張魯的種種行為,已經表明他已然不將自己這個“主人”放在眼裏了,雖然自己人質在手(張魯的弟弟與母親在成都。),但是還要有所防備。


    而朝廷的使者所為何來,他心裏自然是門清的,荊州劉表早些年就以同樣的理由彈劾過自己的父親劉焉,自己上位之時劉表還找了自己麻煩,如今,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機會。


    (荊州別駕劉闔曾經在劉表的授意下,同扈帽聯合煽動甘寧等人謀奪益州。)


    於是吩咐道:“可使趙韙領兵,南擊劉表。”


    馬上就有人提醒道:“趙韙多次上書請求明公,東州兵暴虐,巴蜀之民不安,望明公察之!”


    劉璋也是頭疼,骨子裏的軟弱也就體現了出來,東州兵是父親劉焉在時招募的,如今和益州本地人關係,可謂勢如水火,而自己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趙韙就這一事已經多次上書,要求自己出麵解決這個矛盾,可自己哪有本事解決這一矛盾呢,隻能當做看不見,拖著了...


    輕咳一聲:“此事容後再議,先傳吾令。”


    “諾!”


    ...


    冀州。


    鄴城。


    袁紹開口道:“孟德新敗宛城,天下側目。”


    屬下們自然意會,紛紛大笑起來。


    袁紹又說道:“先是我修書與公孫瓚,公孫瓚未有回信,不曾聞耶?”


    郭圖:“恐知之,避而不談也!”


    “何意?我有意與之和解,其不從耶?”袁紹疑惑道。


    田豐:“公孫瓚自以兵精糧廣,屯守自固,觀天下變,其心昭然。”


    “當伐之?”袁紹其實已經心裏有了打算,但還是問了出來。


    “當伐之!”沮授定言。


    “可聯絡烏桓眾部,幽州鮮於輔等人可為援,故大司馬劉虞之子劉和,亦可為援。”逄紀建議,可以聯絡四方反對公孫瓚的勢力,一起討伐。


    袁紹點點頭。


    陳琳:“將軍起並州之眾,青州之精,冀州之士,率三軍之勇,統幕府之眾,討伐不臣,為朝正綱,當可定北還!”


    袁紹大笑,“甚是!”


    建安三年中,袁紹起兵,攻打公孫瓚。


    ...


    揚州。


    江東。


    孫策打敗了被袁術、陳瑀煽動的丹陽豪強不久之後。朝廷的使者到達了孫策所在的會稽。


    詔孫策以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同時“策被詔敕,與司空曹公、衛將軍董承、益州牧劉璋等並力討袁術、劉表。”


    孫策謝過使者,表示為漢室出力絕無二話。


    但是,在此之前,首先得收拾了幕後黑手,陳瑀。


    江表傳:陳瑀陰圖襲策,遣都尉萬演等密渡江,使持印傳三十餘紐與賊丹楊、宣城、涇、陵陽、始安、黟、歙諸險縣大帥祖郎、焦已及吳郡烏程嚴白虎等,使為內應,伺策軍發,欲攻取諸郡。策覺之,遣呂範、徐逸攻瑀於海西,大破瑀,獲其吏士妻子四千人。


    《山陽公載記》曰:瑀單騎走冀州,自歸袁紹,紹以為故安都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將軍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魏左將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魏左將軍並收藏三國將軍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