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曹軍士卒的怒吼,烏巢守軍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很快,便發生了崩潰,逃無可逃的他們選擇了棄甲投降。
烏巢失守!
...
“伯言、文謙當記首功!”聽聞薛議繞後燒糧成功,而樂進又陣俘淳於瓊後,曹操高興的喊了出來。
淳於瓊很快便被押到了曹操麵前。
望著一身是傷的“老朋友”,曹操感慨道:“昔年洛陽一別,未想有今日之變!仲簡!可服之?”
淳於瓊沉默不言。
曹操笑了笑,亦欲活之:“何故不答?”
淳於瓊這才開口道:“勝負在天!”說罷看了一眼許攸,“何故問之?”語氣充滿了不服。
許攸被淳於瓊的目光盯的毛骨悚然,望著連鼻子都被割下的淳於瓊,進言曹操,說道:“明旦鑒於鏡,此益不忘人。”(一旦淳於瓊望向鏡子,不會忘記今天的恥辱的。)
許攸的話,明顯的誅心之言,意欲殺掉淳於瓊。
淳於瓊聞言大笑:“許攸!大將軍待汝可薄耶!?汝臨陣叛敵,親族必見誅於審配之手!吾先去一步,於九泉之下,待汝之親族隨吾同去!許攸!汝恃才傲物、吾咒汝必誅於孟德之手!”
淳於瓊一心求死,許攸臉色一陣青白,無言以對。
曹操見此,命人拉著大笑的淳於瓊出了大帳。
...
薛議自密道而出。
見四下無人防守,立刻組織人馬順著深處摸了過去,很快邊找到了袁軍的糧草囤積之處。
守衛的士卒僅僅隻有五人。
見到薛議等“袁軍士卒”到此,伍長開口問道:“前方戰事吃緊,爾等來此作甚?”
薛議不答,疾步靠近了對方,把握好了距離,直接就抽出了武器,直奔對方而去。
當先的突襲就砍倒一人。
剩下的士卒也被迅速的處理幹淨。
望著半倉的糧草,薛議立刻下令澆上了火油等易燃物,從薛福手裏接過從袁軍處弄來的火把,聽著不遠處,營口前方陣陣的喊殺聲,薛議將火把拋向了糧倉。
“此戰的終結!就由我薛議開始!”
“乎!”火苗一瞬間就躥了起來,很快就躥得老高。
附近的袁軍感覺到了不對,立馬過來查看,但毫無組織的他們,很快又被薛議的精兵擊潰。
濃煙、伴隨著烈火,將烏巢的袁軍糧食,全都化為了灰燼!
所有的袁軍士卒都明白,袁軍!要斷糧了。
不久之後,伴隨著曹軍的歡呼:“烏巢已破!”
薛議終於露出了笑容。
...
來救援烏巢的袁軍,見烏巢燃起了衝天的大火,哪裏還不明白烏巢已破,深感無力的他們立刻放棄了救援行動,退了回去。
曹純自然沒有再追。
...
官渡。
消息傳播的速度,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快。
位於曹操本陣戰鬥的雙方差不多是同時收到了曹操攻破烏巢的消息。
曹軍自然是備受鼓舞,士氣愈發高昂。
望著動蕩不安的士卒,高覽暗自焦急。“儁乂,大軍無糧矣!士卒皆知!為之奈何?”
張郃搖了搖頭,收到消息的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不如降曹?”高覽突然建議道。
張郃一愣,望著高覽,久久沒有言語。
...
曹洪自手下收到了張郃、高覽等袁軍將領的請降書。一開始,是擔心對方是詐降,不敢輕易答複。
但是在對方燒掉了攻城器具之後,荀攸等人開始進言:“郃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
曹洪這才答應了張郃等人的請降。
張郃、高覽投降之後,第一時間便是掉轉槍頭,進攻袁紹。
...
袁紹大軍在烏巢被毀,張郃等將又率軍反戈一擊的情況下,直接崩潰,士氣全無。
任憑袁紹如何呼喊,都阻止不了已經崩潰的大軍。
不得已,袁紹立馬乘夜帶著長子袁譚渡河逃亡至黎陽。
而留在河岸這邊八萬多無船可渡的士卒,選擇了投降曹操。
沮授,也被曹軍俘虜。
...
“沮授未降!沮授未降!”
被送到曹操眼前,沮授當著曹操的麵,還在高呼,“授不降也,為軍所執耳!”
曹操與之有舊,也起了愛才之心。對著沮授說道:“分野殊異,遂用圮絕,不圖今日乃相擒也!”
沮授聞言,說道:“將軍(袁紹)失策,以取奔北。授智力俱困,宜其見擒耳。”
曹操笑道:“吾聞本初無謀,不用君計,而奪君之權矣!今喪亂過紀,國家未定,君之才能,當相與圖之。”
沮授道:“叔父、母、弟,縣命袁氏,若蒙公靈,速死為福。”
曹操知道沮授的意思了,感歎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
沮授:“心如歸雁!死不足然!”
曹操默然。
...
東阿縣。
“老爺!老爺!劉娘子生了!母子平安!”薛四高興的向著薛房稟告這一消息。
薛房緊皺的眉頭終於張開,吐出一個字:“善!!”
...
曹操在官渡擊敗了袁紹。
又在袁紹北逃的路途之中,俘虜了包括輔兵在內的八萬袁軍士卒,按說,應該高興才是,但是如今,大帳之中的氛圍,卻明顯有些沉悶。
王必首先開口:“高覽、張郃二將新降,萬於人馬加入我軍,糧草恐不能持久。”
張郃、高覽的投降,帶來了萬於士兵,但是這些士兵是要開口吃飯的呀,曹操軍糧草本就不多,現在一下子多了這麽口,還不包括哪些降卒,後勤的壓力,一下子就湧了上來。
曹操直奔主題:“諸君以為,降卒如何處置?”
這次討論的主要問題還是這八萬降卒的問題。
荀攸說道:“我軍無糧,恐難以久留,而其眾家人在北,亦無心留於此也!”
王必接著補充道:“縱然使其北歸,恐亦無感恩之心,徒為袁氏增力也!”
糧草的問題,導致曹操不可能留著他們。
接受投降,一是糧草負擔不起,二是降卒的親人們都在北邊,忠誠度也是個問題。
就如同王必所言,就算放了,他們也還是會被袁紹繼續征召,來對抗曹操。
王必、荀攸的意思,曹操已經了然於胸,他們隻是沒有明言,這些人得全部處理。
薛議沒有在這裏,並不知曉,八萬餘降卒的命運,就在這小小的大帳之中,被寥寥數人定下。
烏巢失守!
...
“伯言、文謙當記首功!”聽聞薛議繞後燒糧成功,而樂進又陣俘淳於瓊後,曹操高興的喊了出來。
淳於瓊很快便被押到了曹操麵前。
望著一身是傷的“老朋友”,曹操感慨道:“昔年洛陽一別,未想有今日之變!仲簡!可服之?”
淳於瓊沉默不言。
曹操笑了笑,亦欲活之:“何故不答?”
淳於瓊這才開口道:“勝負在天!”說罷看了一眼許攸,“何故問之?”語氣充滿了不服。
許攸被淳於瓊的目光盯的毛骨悚然,望著連鼻子都被割下的淳於瓊,進言曹操,說道:“明旦鑒於鏡,此益不忘人。”(一旦淳於瓊望向鏡子,不會忘記今天的恥辱的。)
許攸的話,明顯的誅心之言,意欲殺掉淳於瓊。
淳於瓊聞言大笑:“許攸!大將軍待汝可薄耶!?汝臨陣叛敵,親族必見誅於審配之手!吾先去一步,於九泉之下,待汝之親族隨吾同去!許攸!汝恃才傲物、吾咒汝必誅於孟德之手!”
淳於瓊一心求死,許攸臉色一陣青白,無言以對。
曹操見此,命人拉著大笑的淳於瓊出了大帳。
...
薛議自密道而出。
見四下無人防守,立刻組織人馬順著深處摸了過去,很快邊找到了袁軍的糧草囤積之處。
守衛的士卒僅僅隻有五人。
見到薛議等“袁軍士卒”到此,伍長開口問道:“前方戰事吃緊,爾等來此作甚?”
薛議不答,疾步靠近了對方,把握好了距離,直接就抽出了武器,直奔對方而去。
當先的突襲就砍倒一人。
剩下的士卒也被迅速的處理幹淨。
望著半倉的糧草,薛議立刻下令澆上了火油等易燃物,從薛福手裏接過從袁軍處弄來的火把,聽著不遠處,營口前方陣陣的喊殺聲,薛議將火把拋向了糧倉。
“此戰的終結!就由我薛議開始!”
“乎!”火苗一瞬間就躥了起來,很快就躥得老高。
附近的袁軍感覺到了不對,立馬過來查看,但毫無組織的他們,很快又被薛議的精兵擊潰。
濃煙、伴隨著烈火,將烏巢的袁軍糧食,全都化為了灰燼!
所有的袁軍士卒都明白,袁軍!要斷糧了。
不久之後,伴隨著曹軍的歡呼:“烏巢已破!”
薛議終於露出了笑容。
...
來救援烏巢的袁軍,見烏巢燃起了衝天的大火,哪裏還不明白烏巢已破,深感無力的他們立刻放棄了救援行動,退了回去。
曹純自然沒有再追。
...
官渡。
消息傳播的速度,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快。
位於曹操本陣戰鬥的雙方差不多是同時收到了曹操攻破烏巢的消息。
曹軍自然是備受鼓舞,士氣愈發高昂。
望著動蕩不安的士卒,高覽暗自焦急。“儁乂,大軍無糧矣!士卒皆知!為之奈何?”
張郃搖了搖頭,收到消息的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不如降曹?”高覽突然建議道。
張郃一愣,望著高覽,久久沒有言語。
...
曹洪自手下收到了張郃、高覽等袁軍將領的請降書。一開始,是擔心對方是詐降,不敢輕易答複。
但是在對方燒掉了攻城器具之後,荀攸等人開始進言:“郃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
曹洪這才答應了張郃等人的請降。
張郃、高覽投降之後,第一時間便是掉轉槍頭,進攻袁紹。
...
袁紹大軍在烏巢被毀,張郃等將又率軍反戈一擊的情況下,直接崩潰,士氣全無。
任憑袁紹如何呼喊,都阻止不了已經崩潰的大軍。
不得已,袁紹立馬乘夜帶著長子袁譚渡河逃亡至黎陽。
而留在河岸這邊八萬多無船可渡的士卒,選擇了投降曹操。
沮授,也被曹軍俘虜。
...
“沮授未降!沮授未降!”
被送到曹操眼前,沮授當著曹操的麵,還在高呼,“授不降也,為軍所執耳!”
曹操與之有舊,也起了愛才之心。對著沮授說道:“分野殊異,遂用圮絕,不圖今日乃相擒也!”
沮授聞言,說道:“將軍(袁紹)失策,以取奔北。授智力俱困,宜其見擒耳。”
曹操笑道:“吾聞本初無謀,不用君計,而奪君之權矣!今喪亂過紀,國家未定,君之才能,當相與圖之。”
沮授道:“叔父、母、弟,縣命袁氏,若蒙公靈,速死為福。”
曹操知道沮授的意思了,感歎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
沮授:“心如歸雁!死不足然!”
曹操默然。
...
東阿縣。
“老爺!老爺!劉娘子生了!母子平安!”薛四高興的向著薛房稟告這一消息。
薛房緊皺的眉頭終於張開,吐出一個字:“善!!”
...
曹操在官渡擊敗了袁紹。
又在袁紹北逃的路途之中,俘虜了包括輔兵在內的八萬袁軍士卒,按說,應該高興才是,但是如今,大帳之中的氛圍,卻明顯有些沉悶。
王必首先開口:“高覽、張郃二將新降,萬於人馬加入我軍,糧草恐不能持久。”
張郃、高覽的投降,帶來了萬於士兵,但是這些士兵是要開口吃飯的呀,曹操軍糧草本就不多,現在一下子多了這麽口,還不包括哪些降卒,後勤的壓力,一下子就湧了上來。
曹操直奔主題:“諸君以為,降卒如何處置?”
這次討論的主要問題還是這八萬降卒的問題。
荀攸說道:“我軍無糧,恐難以久留,而其眾家人在北,亦無心留於此也!”
王必接著補充道:“縱然使其北歸,恐亦無感恩之心,徒為袁氏增力也!”
糧草的問題,導致曹操不可能留著他們。
接受投降,一是糧草負擔不起,二是降卒的親人們都在北邊,忠誠度也是個問題。
就如同王必所言,就算放了,他們也還是會被袁紹繼續征召,來對抗曹操。
王必、荀攸的意思,曹操已經了然於胸,他們隻是沒有明言,這些人得全部處理。
薛議沒有在這裏,並不知曉,八萬餘降卒的命運,就在這小小的大帳之中,被寥寥數人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