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溝通完後,驛長又百般周到地將我們安排在了驛站中的四間上房內,又是叫吃食、又是叫熱水。我們也奔波勞累了數日,終於得以好好洗漱一番,末了收拾結束後又在宋軼房內相聚。
大家一見麵,我便忍不住道:“那驛長嘴裏是不是半句實話都沒有。”
宋軼歎了口氣,點點頭,“外派的弟子大多有此陋習,不喜多費周折精力調查事情。更何況此處臨近皇都,他處事又更圓滑些,頗有些靠不住。”
謝浥塵也與我一樣是第一次接望帖,此時插言問:“那驛長不是說我們可以差遣驛站內的弟子?不如我們拜托那些弟子們幫忙調查下常福的下落?”
昭哥撇嘴,“拜托,我們人生地不熟來到這,誰聽我們差遣啊?那驛長沒有親自下令,就是不想把人借給我們。咱們根本一個人毛都使喚不動。”她扭頭對宋軼道,“我看就直接衝到臨江館,問他們要人。”
宋軼搖頭,“不可,先不要打草驚蛇。況且那驛長有一句話說得對,此處是唐、燕兩門的交界處,又臨近皇都,咱們做事不可太過高調、太傷和氣。”
我們商議了一下,決定還是先按照那驛長給我們的地址去找五年前寫帖子的老伯。
我來時看濱江城如此繁華,以為整座城池都是如此。誰知按著驛長給我們的地址找到城南,卻見放眼望去到處是低矮的木屋草房,街上走過的市民大多也麵有菜色,神色鬱鬱,全不似初見濱江城時的繁茂。
那老伯住的地方在一條窄小到僅供一人通過的幽黑小巷子裏。從外麵看那棟木房早就陳舊發黴了,連頂都掉了一塊,門插破得幾乎人吹口氣就能倒。
謝浥塵走上去,還是頗有禮貌地敲了敲門,叫道:“有人嗎?老伯在嗎?”
無人應答。謝浥塵又叫了一次。
“別叫啦。”昭哥沒好氣道,“裏麵要是有人,可能早就爛掉了。找鄰居問一下吧。”
我們從小巷上拐出來,卻見巷子斜對麵正好是一個掛著破布簾的商鋪,門口挑著一塊髒兮兮的匾額上寫“懸壺濟世百年醫館”。我們相互對視了一眼,走過去挑開布簾走進了醫館內。
一進去,撲麵而來便是一股不知是藥、還是黴的臭味。我一邊捂住口鼻一邊上下打量。說這是醫館,其實不過就是一間破爛小房子,內裏擺了兩個藥箱和一個診台,靠東的香案上供著一副華佗的畫像。一看就是江湖郎中招搖撞騙的行頭。
聽到有人進來,從診台裏冒出一個髒兮兮、黑乎乎的人影,睡眼惺忪的衝我們道:“上午不開診,下午再來。”
謝浥塵上前兩步,溫聲道:“大夫,請問一下,您可知斜對麵弄堂裏住的老伯現下哪兒?”
那人影不耐煩得擺手,“不知道不知道,不抓藥看病就趕緊走。”
謝浥塵二話不說,從袖裏掏出一串銅錢放在了油膩膩的診台上。
那人影猛一探頭,我才看清他是個胡子又髒又亂的枯瘦男人。他一把抓起那串銅錢,臉上頓時堆起和謝浥塵媲美的和煦微笑:“哎呀,你們問老董頭啊?嘿,那老家夥跑了有四五年了,房子都爛了,早不在這住了!可憐人喲,可憐人。”
謝浥塵追問道:“那你可知道他去了哪裏?”
“誰知道哇!”那人一拍大腿,“誰都不敢問啊,他可是得罪了當地的武林大戶。大家當時都不敢與他說話呢,怕沾了晦氣。”
我們心中一凜,這人竟像是知道當年內情。昭哥追問道:“你知道他家出了什麽事?”
那人“嘿”了聲,“怎麽不知道。當年他給另一個武林大門派寫信陳冤,還是我給代的筆呢!”
“……你是那秀才?”昭哥驚愕,“你放著好好地仕途不考,來這裏當什麽江湖郎中?”
那人一咂嘴,“你這大姑娘說話輕鬆。仕途險惡,懂不懂啊!哪有我現在賣個大補丸逍遙自在?那老董頭要不是惹上了有勢力有背景的門派,至於落得家都回不了的地步嗎?”
“你說他惹上了有背景的門派?可是臨江館?可失蹤的不是他兒子麽,怎麽能算是他惹上了臨江館?”
“你這小兄弟說話忒大架子。人家臨江館好心收你當徒弟不錯了,耍刀弄槍講得不就是生死自負麽!你兒子死了,那說難聽點那就是個糟踐命。他老董頭倒好,還去人家高門府邸上鬧騰,不是得罪了人家是什麽?幸虧臨江館上下都和氣,不與他計較,不然早就被人砍死了。”
我們四人,“……”
我心思一動,又追問了一句:“董家那被臨江館收為徒弟的兒子,你可見過?”
“見過,怎麽沒見過?白白淨淨的,長得忒秀氣。眉心還有個紅痣,像個童子似得,難怪被大門派看上了。”
更多的卻問不出什麽了,我們便打算就此離去。
那人估計收了謝浥塵的賞錢,有心再多撈點,跟在後麵殷勤道:“幾位大俠是來調查老董頭的事情?哎怎麽過去五年了還查啊。臨江館的人都不錯,可和善了。你們有時間,還不如去看看隔壁城,老傳來點‘黑山老妖吸人精’‘鬼娃索命’的故事,老嚇人了。”
昭哥冷冷回頭,“我們是來討債的。姓董那老頭欠了錢沒還。”
後麵瞬間便清淨了。
雖然已做好了那老伯可能已不住在原處的準備,但此時確定了情況,我們還是有點一籌莫展。本來就線索極少的望帖,現在更是沒什麽頭緒了。
宋軼歎了口氣,“既然如此,我們便去臨江館問問吧。四人一起去有些引人注目,我和昭哥先回去看能不能打聽下常樂的下落。浥塵,你和孝嫻一起去臨江館探聽些情況吧。記住,點到為止即可。”
臨江館自然坐落在整個城內最繁華的所在。門前往來車流不息,幹淨氣派的大門外懸著兩個喜慶的大紅燈籠,一左一右兩個石獅子,還有幾個衣著整潔鮮亮的弟子站在門口。一看就是大門派的作風。
此番由我出馬,尋了門口一個看起來最麵善的弟子搭話,“這位小哥,借問一下。”
那弟子回過頭來,笑容和善,竟比唐門守門的弟子態度不知好上多少,“這位姑娘,請問有什麽事?”
我按著商量好的話術道:“我們是貴派弟子的舊友。郊遊路過此地,想與他相見一麵,不知能不能麻煩小哥通報一下?”
那弟子答應的竟很爽快,“不知你那朋友姓氏名誰?”
“他姓董,名思遠。”
那弟子轉身進去查看了。片刻後出來,笑容不改道:“這位姑娘,不好意思。今日習武廳已經下鑰了,我沒法進去找人。幾位還是先請回吧,過幾日再來。”
雖然遭到拒絕是意料之中,但我還是想爭取兩句,“我們明日或就走了,能否通融?”
那弟子搖搖頭,“不好意思。門規森嚴,還請諒解。”
我們與謝浥塵對視了一下,都從互相眼中看出了無可奈何。正打算現行打道回府,卻忽聽身後傳來了一陣騷動。
隨著一陣清脆的馬蹄聲,打街盡頭來了一座雙白馬所拉的車輿。卻見那車輿四周無壁,而是加了層疊的輕紗綢緞做幔。馬車跑動起來時,紗幔浮動,若浮雲流水,整個車駕仿佛乘風而來,當真是風流至極。
周遭之人仿佛都認識這是何人的車輿,紛紛駐足觀看。在街上百姓的低聲議論之中,幾個臨江館的弟子已匆匆跑過去,搬了下馬凳放好,靜侯在一旁。
我們都麵麵相覷:難道是哪個臨江館的大人物回來了?
卻見一隻白得幾乎透明的手先伸了出來,輕輕挑起了帷幔。那手形若秀竹,骨肉均勻,五指纖長宛若新蔥。在世人還未見他麵孔之前,這隻手便已頗具風姿。
在萬眾目光之中,一身材秀頎的少年緩緩從車輿中走出,踏著下馬凳不急不緩得走了下來。他的身姿可謂優美,細腰長腿,但卻又不似尋常學武人的健碩挺拔,偏帶了幾分慵懶。踩在下馬凳上的那幾步,仿佛名門貴女提足踏於白玉台上。
那少年外麵穿了件比我還厚的絳紫色鬥篷,脖頸處一圈雪白的狐毛趁得整張臉更是麵若冠玉。可他下馬車時我看見,那鬥篷裏他卻和大部分濱江城人一般,穿了件極薄的石灰色袍子。那袍子質地滑若流水,在他動作間,衣料便極貼合得順著腰腿優美的弧度傾瀉下來。
當真是風姿綽約。
那少年垂頭緩步走來,在眾臨江館弟子的簇擁下往門內去,在路過我們時腳步卻忽然一頓,抬眼看來。卻聽他用清貴微糜的少年音問道:“這兩位是?”
旁邊忙有弟子答道:“是來找人的。找董思遠。”
那少年輕輕“哦”了一聲,“董思遠。”
此時離近看,我才看清這少年相貌,真的是清秀端麗。雖說是長相不俗,但他身上格外出眾的卻是那種風姿——極矜貴卻又帶著幾分厭世的慵懶。
而那張臉上,最奪目的莫過於一雙漂亮的眼睛,抬眼望人時便輕易能讓人心醉。隻是或許是瞳仁過大的緣故,讓那雙眼睛略顯的有些沉鬱。
我聽他似乎對這名字有反應,連忙道:“勞煩問下,能否通報董思遠,讓他出來見我們下?我們都是他舊時故友。”
那少年看著我,輕扯了下嘴角,似是笑了,“本門規定,門下弟子不能輕易外出。就算是父母親來也不行。幾位,還是早早回去吧。”
說罷,他漠然抬手扶了扶脖頸處的狐毛,舉步向臨江館內走去。
隨著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內,周遭議論的百姓也緩緩散去了。我連忙拉了一人來問,“麻煩問下大嬸,剛才這少年是誰?”
“你不認識?那可是臨江館館主的大徒弟,叫樓台月的啊。嘖嘖那孩子長可真是好看,哪次出門入門不引得一條街的大姑娘圍觀?”
原來是臨江館館主的大徒弟。樓台月。
大家一見麵,我便忍不住道:“那驛長嘴裏是不是半句實話都沒有。”
宋軼歎了口氣,點點頭,“外派的弟子大多有此陋習,不喜多費周折精力調查事情。更何況此處臨近皇都,他處事又更圓滑些,頗有些靠不住。”
謝浥塵也與我一樣是第一次接望帖,此時插言問:“那驛長不是說我們可以差遣驛站內的弟子?不如我們拜托那些弟子們幫忙調查下常福的下落?”
昭哥撇嘴,“拜托,我們人生地不熟來到這,誰聽我們差遣啊?那驛長沒有親自下令,就是不想把人借給我們。咱們根本一個人毛都使喚不動。”她扭頭對宋軼道,“我看就直接衝到臨江館,問他們要人。”
宋軼搖頭,“不可,先不要打草驚蛇。況且那驛長有一句話說得對,此處是唐、燕兩門的交界處,又臨近皇都,咱們做事不可太過高調、太傷和氣。”
我們商議了一下,決定還是先按照那驛長給我們的地址去找五年前寫帖子的老伯。
我來時看濱江城如此繁華,以為整座城池都是如此。誰知按著驛長給我們的地址找到城南,卻見放眼望去到處是低矮的木屋草房,街上走過的市民大多也麵有菜色,神色鬱鬱,全不似初見濱江城時的繁茂。
那老伯住的地方在一條窄小到僅供一人通過的幽黑小巷子裏。從外麵看那棟木房早就陳舊發黴了,連頂都掉了一塊,門插破得幾乎人吹口氣就能倒。
謝浥塵走上去,還是頗有禮貌地敲了敲門,叫道:“有人嗎?老伯在嗎?”
無人應答。謝浥塵又叫了一次。
“別叫啦。”昭哥沒好氣道,“裏麵要是有人,可能早就爛掉了。找鄰居問一下吧。”
我們從小巷上拐出來,卻見巷子斜對麵正好是一個掛著破布簾的商鋪,門口挑著一塊髒兮兮的匾額上寫“懸壺濟世百年醫館”。我們相互對視了一眼,走過去挑開布簾走進了醫館內。
一進去,撲麵而來便是一股不知是藥、還是黴的臭味。我一邊捂住口鼻一邊上下打量。說這是醫館,其實不過就是一間破爛小房子,內裏擺了兩個藥箱和一個診台,靠東的香案上供著一副華佗的畫像。一看就是江湖郎中招搖撞騙的行頭。
聽到有人進來,從診台裏冒出一個髒兮兮、黑乎乎的人影,睡眼惺忪的衝我們道:“上午不開診,下午再來。”
謝浥塵上前兩步,溫聲道:“大夫,請問一下,您可知斜對麵弄堂裏住的老伯現下哪兒?”
那人影不耐煩得擺手,“不知道不知道,不抓藥看病就趕緊走。”
謝浥塵二話不說,從袖裏掏出一串銅錢放在了油膩膩的診台上。
那人影猛一探頭,我才看清他是個胡子又髒又亂的枯瘦男人。他一把抓起那串銅錢,臉上頓時堆起和謝浥塵媲美的和煦微笑:“哎呀,你們問老董頭啊?嘿,那老家夥跑了有四五年了,房子都爛了,早不在這住了!可憐人喲,可憐人。”
謝浥塵追問道:“那你可知道他去了哪裏?”
“誰知道哇!”那人一拍大腿,“誰都不敢問啊,他可是得罪了當地的武林大戶。大家當時都不敢與他說話呢,怕沾了晦氣。”
我們心中一凜,這人竟像是知道當年內情。昭哥追問道:“你知道他家出了什麽事?”
那人“嘿”了聲,“怎麽不知道。當年他給另一個武林大門派寫信陳冤,還是我給代的筆呢!”
“……你是那秀才?”昭哥驚愕,“你放著好好地仕途不考,來這裏當什麽江湖郎中?”
那人一咂嘴,“你這大姑娘說話輕鬆。仕途險惡,懂不懂啊!哪有我現在賣個大補丸逍遙自在?那老董頭要不是惹上了有勢力有背景的門派,至於落得家都回不了的地步嗎?”
“你說他惹上了有背景的門派?可是臨江館?可失蹤的不是他兒子麽,怎麽能算是他惹上了臨江館?”
“你這小兄弟說話忒大架子。人家臨江館好心收你當徒弟不錯了,耍刀弄槍講得不就是生死自負麽!你兒子死了,那說難聽點那就是個糟踐命。他老董頭倒好,還去人家高門府邸上鬧騰,不是得罪了人家是什麽?幸虧臨江館上下都和氣,不與他計較,不然早就被人砍死了。”
我們四人,“……”
我心思一動,又追問了一句:“董家那被臨江館收為徒弟的兒子,你可見過?”
“見過,怎麽沒見過?白白淨淨的,長得忒秀氣。眉心還有個紅痣,像個童子似得,難怪被大門派看上了。”
更多的卻問不出什麽了,我們便打算就此離去。
那人估計收了謝浥塵的賞錢,有心再多撈點,跟在後麵殷勤道:“幾位大俠是來調查老董頭的事情?哎怎麽過去五年了還查啊。臨江館的人都不錯,可和善了。你們有時間,還不如去看看隔壁城,老傳來點‘黑山老妖吸人精’‘鬼娃索命’的故事,老嚇人了。”
昭哥冷冷回頭,“我們是來討債的。姓董那老頭欠了錢沒還。”
後麵瞬間便清淨了。
雖然已做好了那老伯可能已不住在原處的準備,但此時確定了情況,我們還是有點一籌莫展。本來就線索極少的望帖,現在更是沒什麽頭緒了。
宋軼歎了口氣,“既然如此,我們便去臨江館問問吧。四人一起去有些引人注目,我和昭哥先回去看能不能打聽下常樂的下落。浥塵,你和孝嫻一起去臨江館探聽些情況吧。記住,點到為止即可。”
臨江館自然坐落在整個城內最繁華的所在。門前往來車流不息,幹淨氣派的大門外懸著兩個喜慶的大紅燈籠,一左一右兩個石獅子,還有幾個衣著整潔鮮亮的弟子站在門口。一看就是大門派的作風。
此番由我出馬,尋了門口一個看起來最麵善的弟子搭話,“這位小哥,借問一下。”
那弟子回過頭來,笑容和善,竟比唐門守門的弟子態度不知好上多少,“這位姑娘,請問有什麽事?”
我按著商量好的話術道:“我們是貴派弟子的舊友。郊遊路過此地,想與他相見一麵,不知能不能麻煩小哥通報一下?”
那弟子答應的竟很爽快,“不知你那朋友姓氏名誰?”
“他姓董,名思遠。”
那弟子轉身進去查看了。片刻後出來,笑容不改道:“這位姑娘,不好意思。今日習武廳已經下鑰了,我沒法進去找人。幾位還是先請回吧,過幾日再來。”
雖然遭到拒絕是意料之中,但我還是想爭取兩句,“我們明日或就走了,能否通融?”
那弟子搖搖頭,“不好意思。門規森嚴,還請諒解。”
我們與謝浥塵對視了一下,都從互相眼中看出了無可奈何。正打算現行打道回府,卻忽聽身後傳來了一陣騷動。
隨著一陣清脆的馬蹄聲,打街盡頭來了一座雙白馬所拉的車輿。卻見那車輿四周無壁,而是加了層疊的輕紗綢緞做幔。馬車跑動起來時,紗幔浮動,若浮雲流水,整個車駕仿佛乘風而來,當真是風流至極。
周遭之人仿佛都認識這是何人的車輿,紛紛駐足觀看。在街上百姓的低聲議論之中,幾個臨江館的弟子已匆匆跑過去,搬了下馬凳放好,靜侯在一旁。
我們都麵麵相覷:難道是哪個臨江館的大人物回來了?
卻見一隻白得幾乎透明的手先伸了出來,輕輕挑起了帷幔。那手形若秀竹,骨肉均勻,五指纖長宛若新蔥。在世人還未見他麵孔之前,這隻手便已頗具風姿。
在萬眾目光之中,一身材秀頎的少年緩緩從車輿中走出,踏著下馬凳不急不緩得走了下來。他的身姿可謂優美,細腰長腿,但卻又不似尋常學武人的健碩挺拔,偏帶了幾分慵懶。踩在下馬凳上的那幾步,仿佛名門貴女提足踏於白玉台上。
那少年外麵穿了件比我還厚的絳紫色鬥篷,脖頸處一圈雪白的狐毛趁得整張臉更是麵若冠玉。可他下馬車時我看見,那鬥篷裏他卻和大部分濱江城人一般,穿了件極薄的石灰色袍子。那袍子質地滑若流水,在他動作間,衣料便極貼合得順著腰腿優美的弧度傾瀉下來。
當真是風姿綽約。
那少年垂頭緩步走來,在眾臨江館弟子的簇擁下往門內去,在路過我們時腳步卻忽然一頓,抬眼看來。卻聽他用清貴微糜的少年音問道:“這兩位是?”
旁邊忙有弟子答道:“是來找人的。找董思遠。”
那少年輕輕“哦”了一聲,“董思遠。”
此時離近看,我才看清這少年相貌,真的是清秀端麗。雖說是長相不俗,但他身上格外出眾的卻是那種風姿——極矜貴卻又帶著幾分厭世的慵懶。
而那張臉上,最奪目的莫過於一雙漂亮的眼睛,抬眼望人時便輕易能讓人心醉。隻是或許是瞳仁過大的緣故,讓那雙眼睛略顯的有些沉鬱。
我聽他似乎對這名字有反應,連忙道:“勞煩問下,能否通報董思遠,讓他出來見我們下?我們都是他舊時故友。”
那少年看著我,輕扯了下嘴角,似是笑了,“本門規定,門下弟子不能輕易外出。就算是父母親來也不行。幾位,還是早早回去吧。”
說罷,他漠然抬手扶了扶脖頸處的狐毛,舉步向臨江館內走去。
隨著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內,周遭議論的百姓也緩緩散去了。我連忙拉了一人來問,“麻煩問下大嬸,剛才這少年是誰?”
“你不認識?那可是臨江館館主的大徒弟,叫樓台月的啊。嘖嘖那孩子長可真是好看,哪次出門入門不引得一條街的大姑娘圍觀?”
原來是臨江館館主的大徒弟。樓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