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日,袁顯一直跟著周瑜三人,或是遊曆舒城周邊,或是談古論今,發表自己的觀點。
漸漸的,袁顯憑借著現代知識觀點的新穎,讓周瑜孫策對自己有了欽佩之意,這對他來說可是個好消息。
秋風蕭瑟,看著眼前滾滾流逝的江水,袁顯的心思也跟著湧動,人生一世不過百年,是隨波逐流還是流芳千古,隻在一念之間。
“文烈兄,你在看什麽?”
袁顯聞言回頭,周瑜和孫策都站在他身後看著他。
“我在看長江水。”
“哦?長江水有什麽好看的?”孫策有些好奇。
袁顯沒有回答,而是看向周瑜,“公瑾,咱們已經相處這麽多天了,你還沒說過你的誌向呢?”
“瑜中人之資,恐不入公子耳。”周瑜淡笑著回答。
“公瑾過謙了,這麽多天相處下來,難道我還不能初步了解你?你的未來必定不凡。”
袁顯說完緊盯著周瑜,周瑜抬頭與他對視,過了片刻,周瑜轉過頭看向無盡長江。
“瑜雖庸人,亦知忠孝仁義,也有淩雲之誌,平亂世,救蒼生,扶大廈之將傾,挽社稷於危難。”
“難公瑾覺得何為大廈?何為社稷?”袁顯盯著周瑜問道。
周瑜皺眉,抬頭看向袁顯,拱手道:“請袁公子賜教。”
袁顯轉過頭望向江麵,“在我看來,華夏民族就是大廈,天下百姓就是社稷。”
周瑜不語,也隨著袁顯的目光看向江麵上,孫策瞧見兩人的動作,無語道:“我說你們兩裝什麽深沉?”
兩人都沒有回答孫策,而是互相對視片刻,周瑜率先收回目光,“袁公子誌向宏大,你想過如何才能實現嗎?”
“‘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禦天下之力,定可無往而不利。”
“好一個‘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袁公子如若不嫌瑜資質愚鈍,瑜願隨公子左右,進獻綿薄之力。”周瑜朝袁顯拜道。
聽了周瑜的話,袁顯心頭大喜,哈哈,自己這次的目標達成了。
袁顯扶住周瑜的手,笑著說道:“若得公瑾相助,我便更有信心了。”
一旁的孫策這時站了出來,撇撇嘴說道:“我說,你們是不是忘了這裏還有一個人?”
袁顯周瑜兩人齊齊轉過頭看向他,孫策見狀,眼神遊離,他這是有些不好意思,“那什麽……也算我一個!”
一陣寂靜過後,袁顯回過神來,“伯符你是說……”
孫策點點頭,“不錯,聽完你們兩人的話,我覺得很有意思,既然是要幹大事業,怎麽能少的了我呢?”
“我與公瑾、伯符相遇,看來是上天賜予的緣分,既然是要共謀大事,不如在此結義,加深我們之間的關係,也不負這天賜緣分。”
“兄所言極是!”周瑜孫策對視一眼朝袁顯說道。
三人吩咐隨從去準備祭祀用的物品,在江邊焚香作祭。
一切準備就緒,三人一字排開,跪於地,三拜畢,誓曰:
“皇天在上,今袁顯、孫策、周瑜在此結為異姓兄弟,今後相互扶持,救萬民於水火,扶民族於危難,不求同生,惟願共死,若違此誓,天誅地滅,人神共戮。”
誓畢,三人起身,互通生辰,袁顯是熹平二年六月出生,孫策和周瑜都是熹平四年出生,孫策略大於周瑜,因此袁顯為兄,孫策次之,周瑜為弟。
三人既結為兄弟,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們出則同車,入則同榻,相互之間對未來深入交流,關係愈發親密。
時間飛快流逝,轉眼到了初平二年三月,董卓已經西退長安,孫堅率先進入洛陽。
廬江舒縣,周氏府邸前,四個年輕人正在相互拜別,氣氛十分融洽。
“兄長,你要去北方?”周瑜看著袁顯問道。
“正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我在南方長大,想去北方走走,增長一些見識。”
“如今世道混亂,匪寇橫行,兄長當三思而行,君子不立於危牆,兄長何必涉險?”周瑜勸解到。
“公瑾不必擔心,我不會以身犯險的,我們之間可是有過約定,顯絕不失約,你們多保重。”
周瑜也沒有在說什麽,他知道,袁顯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既然他已經決定了,想必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而一旁的孫策到時沒說什麽,他自己到是想和袁顯一同出去,可是還有家人在這裏,他的父親沒有回來之前他可不能外出。
“伯符、公瑾,我走了,你們可要多保重,我們還要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呢。”袁顯十分鄭重的說著。
“兄長,你也多保重,我們等著你回來!”孫策周瑜二人齊聲說道。
袁顯點點頭,又朝一旁的周暉拱手道:“朝陽兄,我們有緣再會。”
“文烈,保重!”
周暉沒有再送,孫策周瑜二人則跟著袁顯出了城,他們一直送到舒城外的古亭才停下。
“兄長,你說的對,我們現在還是太年輕了,正是需要積累知識的時候,你此去珍重!”
三人再次道別後,袁顯也不猶豫,再不走的話今日估計就走不了了,策馬快速離開。
等到袁顯的身影消失在眼前,孫策和周瑜才轉身往回走。
……
袁顯出了舒城,帶著鄭奇往徐州而去,他遊曆的路線早就規劃好了,想要起事,除了人手之外,需要大量的錢糧,袁家雖然有這些東西,可是明顯不會給自己,所以他要自己去拉讚助。
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徐州糜家,其次則是河北甄家,第一目標之所以是糜家,是因為糜家的勢力主要在南方,而自己規劃中的地盤在江東,正好合作。
曆史上劉備之所以多次全軍覆沒都還能重新站起來,除了他“漢室宗親”這個名頭之外,就是靠著糜家的資產。
一路上,袁顯也沒有特意急著去趕路,而是邊走邊了解淮南的一些狀況。
既然選擇江東做後方,可不能像曆史上東吳那樣偏安一隅,不得寸進,而要解決這樣的困境,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要控製淮南。
淮南地區富庶,曆史上袁術坐擁淮南就能傭兵三四十萬,需要曹操呂布孫策三方合力圍剿,由此可見一斑。
初平二年五月,徐州郯城,曆時近兩個月時間,袁顯終於趕到了徐州州府,他並沒有急著去拜見糜竺,而是打算先在徐州摸摸情況。
漸漸的,袁顯憑借著現代知識觀點的新穎,讓周瑜孫策對自己有了欽佩之意,這對他來說可是個好消息。
秋風蕭瑟,看著眼前滾滾流逝的江水,袁顯的心思也跟著湧動,人生一世不過百年,是隨波逐流還是流芳千古,隻在一念之間。
“文烈兄,你在看什麽?”
袁顯聞言回頭,周瑜和孫策都站在他身後看著他。
“我在看長江水。”
“哦?長江水有什麽好看的?”孫策有些好奇。
袁顯沒有回答,而是看向周瑜,“公瑾,咱們已經相處這麽多天了,你還沒說過你的誌向呢?”
“瑜中人之資,恐不入公子耳。”周瑜淡笑著回答。
“公瑾過謙了,這麽多天相處下來,難道我還不能初步了解你?你的未來必定不凡。”
袁顯說完緊盯著周瑜,周瑜抬頭與他對視,過了片刻,周瑜轉過頭看向無盡長江。
“瑜雖庸人,亦知忠孝仁義,也有淩雲之誌,平亂世,救蒼生,扶大廈之將傾,挽社稷於危難。”
“難公瑾覺得何為大廈?何為社稷?”袁顯盯著周瑜問道。
周瑜皺眉,抬頭看向袁顯,拱手道:“請袁公子賜教。”
袁顯轉過頭望向江麵,“在我看來,華夏民族就是大廈,天下百姓就是社稷。”
周瑜不語,也隨著袁顯的目光看向江麵上,孫策瞧見兩人的動作,無語道:“我說你們兩裝什麽深沉?”
兩人都沒有回答孫策,而是互相對視片刻,周瑜率先收回目光,“袁公子誌向宏大,你想過如何才能實現嗎?”
“‘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禦天下之力,定可無往而不利。”
“好一個‘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袁公子如若不嫌瑜資質愚鈍,瑜願隨公子左右,進獻綿薄之力。”周瑜朝袁顯拜道。
聽了周瑜的話,袁顯心頭大喜,哈哈,自己這次的目標達成了。
袁顯扶住周瑜的手,笑著說道:“若得公瑾相助,我便更有信心了。”
一旁的孫策這時站了出來,撇撇嘴說道:“我說,你們是不是忘了這裏還有一個人?”
袁顯周瑜兩人齊齊轉過頭看向他,孫策見狀,眼神遊離,他這是有些不好意思,“那什麽……也算我一個!”
一陣寂靜過後,袁顯回過神來,“伯符你是說……”
孫策點點頭,“不錯,聽完你們兩人的話,我覺得很有意思,既然是要幹大事業,怎麽能少的了我呢?”
“我與公瑾、伯符相遇,看來是上天賜予的緣分,既然是要共謀大事,不如在此結義,加深我們之間的關係,也不負這天賜緣分。”
“兄所言極是!”周瑜孫策對視一眼朝袁顯說道。
三人吩咐隨從去準備祭祀用的物品,在江邊焚香作祭。
一切準備就緒,三人一字排開,跪於地,三拜畢,誓曰:
“皇天在上,今袁顯、孫策、周瑜在此結為異姓兄弟,今後相互扶持,救萬民於水火,扶民族於危難,不求同生,惟願共死,若違此誓,天誅地滅,人神共戮。”
誓畢,三人起身,互通生辰,袁顯是熹平二年六月出生,孫策和周瑜都是熹平四年出生,孫策略大於周瑜,因此袁顯為兄,孫策次之,周瑜為弟。
三人既結為兄弟,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們出則同車,入則同榻,相互之間對未來深入交流,關係愈發親密。
時間飛快流逝,轉眼到了初平二年三月,董卓已經西退長安,孫堅率先進入洛陽。
廬江舒縣,周氏府邸前,四個年輕人正在相互拜別,氣氛十分融洽。
“兄長,你要去北方?”周瑜看著袁顯問道。
“正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我在南方長大,想去北方走走,增長一些見識。”
“如今世道混亂,匪寇橫行,兄長當三思而行,君子不立於危牆,兄長何必涉險?”周瑜勸解到。
“公瑾不必擔心,我不會以身犯險的,我們之間可是有過約定,顯絕不失約,你們多保重。”
周瑜也沒有在說什麽,他知道,袁顯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人,既然他已經決定了,想必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而一旁的孫策到時沒說什麽,他自己到是想和袁顯一同出去,可是還有家人在這裏,他的父親沒有回來之前他可不能外出。
“伯符、公瑾,我走了,你們可要多保重,我們還要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呢。”袁顯十分鄭重的說著。
“兄長,你也多保重,我們等著你回來!”孫策周瑜二人齊聲說道。
袁顯點點頭,又朝一旁的周暉拱手道:“朝陽兄,我們有緣再會。”
“文烈,保重!”
周暉沒有再送,孫策周瑜二人則跟著袁顯出了城,他們一直送到舒城外的古亭才停下。
“兄長,你說的對,我們現在還是太年輕了,正是需要積累知識的時候,你此去珍重!”
三人再次道別後,袁顯也不猶豫,再不走的話今日估計就走不了了,策馬快速離開。
等到袁顯的身影消失在眼前,孫策和周瑜才轉身往回走。
……
袁顯出了舒城,帶著鄭奇往徐州而去,他遊曆的路線早就規劃好了,想要起事,除了人手之外,需要大量的錢糧,袁家雖然有這些東西,可是明顯不會給自己,所以他要自己去拉讚助。
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徐州糜家,其次則是河北甄家,第一目標之所以是糜家,是因為糜家的勢力主要在南方,而自己規劃中的地盤在江東,正好合作。
曆史上劉備之所以多次全軍覆沒都還能重新站起來,除了他“漢室宗親”這個名頭之外,就是靠著糜家的資產。
一路上,袁顯也沒有特意急著去趕路,而是邊走邊了解淮南的一些狀況。
既然選擇江東做後方,可不能像曆史上東吳那樣偏安一隅,不得寸進,而要解決這樣的困境,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要控製淮南。
淮南地區富庶,曆史上袁術坐擁淮南就能傭兵三四十萬,需要曹操呂布孫策三方合力圍剿,由此可見一斑。
初平二年五月,徐州郯城,曆時近兩個月時間,袁顯終於趕到了徐州州府,他並沒有急著去拜見糜竺,而是打算先在徐州摸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