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孝嚴交代趙三才辦的,也不是什麽大事兒,就是這一路上難免有攔駕告官的,對於這種事情,一般無論是各省大員或是藩王,命人嚴查,那涉事之人一般也會選擇盡量趕緊拿錢息事寧人。
不過楊孝嚴這次不一樣,這次楊孝嚴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隻給趙三才交代了一個字,殺。
什麽意思?很簡單,沿路州縣村莊,但凡有人攔駕請冤,那就直接把涉事地點的官員殺了,無論對錯如何,是朝中哪位大人的關係,殺就完了。
一開始,趙三才還真就殺了三四個縣令,到了後麵就沒機會了,各地得了消息哪裏還敢怠慢,知縣知府挨家挨戶的慰問,隻求千萬不要有人去啊。
楊孝嚴這是在主持公道嗎?當然不是,傻子也看得出來,這王爺是在拿他們出氣呢,想來沒有文官摻和,皇上不會輕易趕靠山王走的。
想到這,著幫官員就不由的把京城那些尚書閣老的都罵了一遍,心說你們鬥法,遭殃的倒成我們了?
為此,楊孝嚴也直接得罪了一大批人,禦史言官彈劾楊孝嚴的奏章當真能堆出一座山,贏夫一封都沒準備看,隻是吩咐李勤拿去扔了。
李勤說扔了怪可惜的,送禦膳房燒火吧。
被逗樂了的贏夫也就允了,於是這些奏章就都被送到禦膳房當柴火了,這可惹惱了這幫言官,這奏章留中,駁回,批準都可以,唯獨這燒了,這算怎麽回事?
言官是什麽,那是一幫瘋狗啊,楊孝嚴輕易都不願意惹的馬蜂窩,這下這幫人可就炸了,一群人就跪在宮門外鬧事。
結果當天就被錦衣衛全抓了,沒錯,一個不剩的全抓了,他們都忘了一件事,就是那個可怕的錦衣衛大都督回來了。
這幫禦史言官被稱為清貴,何為清貴,第一就是清廉,這些禦史言官,各個都非常清廉,日子都過的很窮,所以他們能如此嬌貴,這幫人打不得罵不得,卻可以天天對朝廷指手畫腳,他們的職責就是這個。
雖然很不討人喜歡,可是曆史上這些禦史言官也的確出過不少大人物,有過不少故事。
不過到了贏夫這,贏夫可不喜歡他們。
要動禦史言官的事兒,贏夫誰都沒說,就連譚正都不知道,等譚正知道的時候,這些人已經被錦衣衛打包下了大牢。
急衝衝進宮的譚正,卻被贏夫賞了個閉門羹,趙小飛笑嗬嗬的在門口就攔著他,說:“譚大人請回吧,陛下說了,這事兒他心裏有數。”
莫名其妙的譚正,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麽,怎麽感覺事情的發展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呢?
贏夫心裏自然有數,這些人到了錦衣衛大牢,自然不會全部用刑,其他人隻是普通審問,最多嚇唬一下看看有沒有意外收獲。
終點是那幾個錦衣衛已經掌握了足夠證據的,這些人將會受到慘無人道的折磨,贏夫要好好嚇一嚇這些言官,告訴他們刑不上士大夫的道理,在錦衣衛這裏走不通。
這些言官雖然在天京城清貴,可是其中有幾個人,家中何止萬畝良田?還有的比如是什麽工部尚書的弟弟,說是分家了,這年頭分家了就代表兩人經濟分開了,所以工部尚書有錢歸有錢,跟他弟弟沒關係。
沒關係?鬼信,這特麽不就是演的嗎,這種也是重點要教訓的對象,不過會比前麵那種輕一些,也好警告一下這些六部大員,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在老家什麽樣。
這一通折騰下來,贏夫不信著幫言官還不聽話。
爽啊,贏夫現在心裏隻有這兩個字,誰也不用問誰也不用管的感覺真好,這些日子,譚正跟孔穗都被贏夫攔在了宮外,原本這倆人應該是輪換辦公,一人一天的。
內閣的所有事,贏夫全都暫時接管了,理由也好,熟悉政務,另有重要任務交給愛卿。
什麽任務?諸位愛卿不是總說朕沒有個孩子,國無太子不穩啊,你們還不趕緊給我找媳婦去?也不用你們找,錦衣衛大都督王地藏之女,朕看就挺好,你們著手把這事兒辦了吧,辦好了再回內閣。
可憐孔穗跟譚正,怎麽也沒想到自己就這樣從一國閣老變成了倆幹婚慶的。
而此刻的楊淩霄與楊孝嚴,兩個人一路駕馬往江南去,看著方向,其實楊淩霄猜得出來,這是要去看看吳王。
畢竟變成樹了,這事兒也太匪夷所思了,倆人本來就都是便裝,雖然其實那天應該穿正裝的,可是楊孝嚴估計早決定了要帶兒子走一趟江南,所以早早交代了都穿便服。
倆人如同尋常人家的父子一般,不過路上交流很少,倆人到底還是比較生分。
九年了,從楊孝嚴進京那年算,那年是天禧十七年,今年是天禧二十六年。
頭四年楊淩霄跟著李小鳳出去去了,天禧二十一年楊淩霄回來,然後倆人依舊是聚多離少,滿打滿算到今天,二人相處的時間不過一年,這還要得益於那次出征句高麗的半年時間。
所以其實兩個人其實都很想親近對方,但是又親近不起來。往日總有歐陽仲趙三才之類的跟著,楊孝嚴倒也沒覺得什麽。
這次隻有二人,楊孝嚴才發現,二人真的是生分的很,楊淩霄喜歡什麽他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排他也不知道。
這孩子倒是不挑,很少有意見,隻是越這樣越讓楊孝嚴心裏不得勁。
凡事都讓楊淩霄做主吧,楊淩霄也是老實的去該幹嘛幹嘛,依舊讓楊孝嚴難以有什麽機會,這不由讓楊孝嚴有些生氣。
可是他不能生氣啊,原本就是為了彌補一下兒子不是嗎?
楊淩霄呢,其實他知道自家老爹這是什麽意思,隻是他也不好意思,畢竟頭一次就倆人這麽出來,若是換了贏夫說不定要比楊淩霄更習慣一些,畢竟贏夫跟楊孝嚴倆人出過門。
反正就這麽一路湊合唄,倆人走的也不慢,沒幾天的時間就進了金陵城。
來到吳王府,二人見到了那顆所為吳王所化的樹,這一看,楊孝嚴也信了,畢竟,那樹幹的形狀,很明顯能看出來,是一個人懷中抱著孩子。
而且就算隻是模糊的輪廓,楊孝嚴也認得出來,那是李秀秀。
楊淩霄伸手摸了摸樹幹,扭頭看向楊孝嚴,不解的問道:“這真是王叔?”
楊孝嚴歎了口氣點了點頭,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二人在金陵吳王府停留了幾天,剛好這幾天朝廷在與王府交接事物,楊孝嚴正好此時出現,也不知是湊巧還是故意,反正原本這事兒絕對不會這麽順利,現如今短短兩天的時間,就幾乎全部辦好了。
另外吳王府上不是還有不少長生境的高手嗎,楊孝嚴全打包了也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就說讓他們都去湖東找張雲龍,以後跟著張雲龍。
這些人哪裏敢說半個不字?一年前那場武備詔世間,他們的宗門哪個沒有被整頓一番乖乖交出秘籍?惹誰他們也不能惹靠山王啊。
辦完這些事兒,楊孝嚴又讓人找了個香爐,放在李秀秀變的那顆樹前,要給李秀秀上柱香。
楊淩霄說:“這不合適吧?畢竟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死了啊。”
楊孝嚴說:“就當算吧,沒死最好,若是真的就這麽沒了,那以後不一定有機會來了,到時候連炷香都沒給他上過,到了下麵見麵要落埋怨的。”
楊淩霄嘴角不由的抽了抽,心說自家老爹這個腦回路果然還是清奇啊!
不過楊孝嚴這次不一樣,這次楊孝嚴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隻給趙三才交代了一個字,殺。
什麽意思?很簡單,沿路州縣村莊,但凡有人攔駕請冤,那就直接把涉事地點的官員殺了,無論對錯如何,是朝中哪位大人的關係,殺就完了。
一開始,趙三才還真就殺了三四個縣令,到了後麵就沒機會了,各地得了消息哪裏還敢怠慢,知縣知府挨家挨戶的慰問,隻求千萬不要有人去啊。
楊孝嚴這是在主持公道嗎?當然不是,傻子也看得出來,這王爺是在拿他們出氣呢,想來沒有文官摻和,皇上不會輕易趕靠山王走的。
想到這,著幫官員就不由的把京城那些尚書閣老的都罵了一遍,心說你們鬥法,遭殃的倒成我們了?
為此,楊孝嚴也直接得罪了一大批人,禦史言官彈劾楊孝嚴的奏章當真能堆出一座山,贏夫一封都沒準備看,隻是吩咐李勤拿去扔了。
李勤說扔了怪可惜的,送禦膳房燒火吧。
被逗樂了的贏夫也就允了,於是這些奏章就都被送到禦膳房當柴火了,這可惹惱了這幫言官,這奏章留中,駁回,批準都可以,唯獨這燒了,這算怎麽回事?
言官是什麽,那是一幫瘋狗啊,楊孝嚴輕易都不願意惹的馬蜂窩,這下這幫人可就炸了,一群人就跪在宮門外鬧事。
結果當天就被錦衣衛全抓了,沒錯,一個不剩的全抓了,他們都忘了一件事,就是那個可怕的錦衣衛大都督回來了。
這幫禦史言官被稱為清貴,何為清貴,第一就是清廉,這些禦史言官,各個都非常清廉,日子都過的很窮,所以他們能如此嬌貴,這幫人打不得罵不得,卻可以天天對朝廷指手畫腳,他們的職責就是這個。
雖然很不討人喜歡,可是曆史上這些禦史言官也的確出過不少大人物,有過不少故事。
不過到了贏夫這,贏夫可不喜歡他們。
要動禦史言官的事兒,贏夫誰都沒說,就連譚正都不知道,等譚正知道的時候,這些人已經被錦衣衛打包下了大牢。
急衝衝進宮的譚正,卻被贏夫賞了個閉門羹,趙小飛笑嗬嗬的在門口就攔著他,說:“譚大人請回吧,陛下說了,這事兒他心裏有數。”
莫名其妙的譚正,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麽,怎麽感覺事情的發展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呢?
贏夫心裏自然有數,這些人到了錦衣衛大牢,自然不會全部用刑,其他人隻是普通審問,最多嚇唬一下看看有沒有意外收獲。
終點是那幾個錦衣衛已經掌握了足夠證據的,這些人將會受到慘無人道的折磨,贏夫要好好嚇一嚇這些言官,告訴他們刑不上士大夫的道理,在錦衣衛這裏走不通。
這些言官雖然在天京城清貴,可是其中有幾個人,家中何止萬畝良田?還有的比如是什麽工部尚書的弟弟,說是分家了,這年頭分家了就代表兩人經濟分開了,所以工部尚書有錢歸有錢,跟他弟弟沒關係。
沒關係?鬼信,這特麽不就是演的嗎,這種也是重點要教訓的對象,不過會比前麵那種輕一些,也好警告一下這些六部大員,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在老家什麽樣。
這一通折騰下來,贏夫不信著幫言官還不聽話。
爽啊,贏夫現在心裏隻有這兩個字,誰也不用問誰也不用管的感覺真好,這些日子,譚正跟孔穗都被贏夫攔在了宮外,原本這倆人應該是輪換辦公,一人一天的。
內閣的所有事,贏夫全都暫時接管了,理由也好,熟悉政務,另有重要任務交給愛卿。
什麽任務?諸位愛卿不是總說朕沒有個孩子,國無太子不穩啊,你們還不趕緊給我找媳婦去?也不用你們找,錦衣衛大都督王地藏之女,朕看就挺好,你們著手把這事兒辦了吧,辦好了再回內閣。
可憐孔穗跟譚正,怎麽也沒想到自己就這樣從一國閣老變成了倆幹婚慶的。
而此刻的楊淩霄與楊孝嚴,兩個人一路駕馬往江南去,看著方向,其實楊淩霄猜得出來,這是要去看看吳王。
畢竟變成樹了,這事兒也太匪夷所思了,倆人本來就都是便裝,雖然其實那天應該穿正裝的,可是楊孝嚴估計早決定了要帶兒子走一趟江南,所以早早交代了都穿便服。
倆人如同尋常人家的父子一般,不過路上交流很少,倆人到底還是比較生分。
九年了,從楊孝嚴進京那年算,那年是天禧十七年,今年是天禧二十六年。
頭四年楊淩霄跟著李小鳳出去去了,天禧二十一年楊淩霄回來,然後倆人依舊是聚多離少,滿打滿算到今天,二人相處的時間不過一年,這還要得益於那次出征句高麗的半年時間。
所以其實兩個人其實都很想親近對方,但是又親近不起來。往日總有歐陽仲趙三才之類的跟著,楊孝嚴倒也沒覺得什麽。
這次隻有二人,楊孝嚴才發現,二人真的是生分的很,楊淩霄喜歡什麽他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排他也不知道。
這孩子倒是不挑,很少有意見,隻是越這樣越讓楊孝嚴心裏不得勁。
凡事都讓楊淩霄做主吧,楊淩霄也是老實的去該幹嘛幹嘛,依舊讓楊孝嚴難以有什麽機會,這不由讓楊孝嚴有些生氣。
可是他不能生氣啊,原本就是為了彌補一下兒子不是嗎?
楊淩霄呢,其實他知道自家老爹這是什麽意思,隻是他也不好意思,畢竟頭一次就倆人這麽出來,若是換了贏夫說不定要比楊淩霄更習慣一些,畢竟贏夫跟楊孝嚴倆人出過門。
反正就這麽一路湊合唄,倆人走的也不慢,沒幾天的時間就進了金陵城。
來到吳王府,二人見到了那顆所為吳王所化的樹,這一看,楊孝嚴也信了,畢竟,那樹幹的形狀,很明顯能看出來,是一個人懷中抱著孩子。
而且就算隻是模糊的輪廓,楊孝嚴也認得出來,那是李秀秀。
楊淩霄伸手摸了摸樹幹,扭頭看向楊孝嚴,不解的問道:“這真是王叔?”
楊孝嚴歎了口氣點了點頭,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二人在金陵吳王府停留了幾天,剛好這幾天朝廷在與王府交接事物,楊孝嚴正好此時出現,也不知是湊巧還是故意,反正原本這事兒絕對不會這麽順利,現如今短短兩天的時間,就幾乎全部辦好了。
另外吳王府上不是還有不少長生境的高手嗎,楊孝嚴全打包了也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就說讓他們都去湖東找張雲龍,以後跟著張雲龍。
這些人哪裏敢說半個不字?一年前那場武備詔世間,他們的宗門哪個沒有被整頓一番乖乖交出秘籍?惹誰他們也不能惹靠山王啊。
辦完這些事兒,楊孝嚴又讓人找了個香爐,放在李秀秀變的那顆樹前,要給李秀秀上柱香。
楊淩霄說:“這不合適吧?畢竟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死了啊。”
楊孝嚴說:“就當算吧,沒死最好,若是真的就這麽沒了,那以後不一定有機會來了,到時候連炷香都沒給他上過,到了下麵見麵要落埋怨的。”
楊淩霄嘴角不由的抽了抽,心說自家老爹這個腦回路果然還是清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