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杳記得,她是八歲那年遇到師父的,就在她自己的床前。她還很清晰的記得,那晚她做了一個噩夢,是一個她從前做過的噩夢。
按理來說,儲夢枕在空間尚有富餘的時候並不會釋放相同的夢境,讓夢主重複做同一個夢境,但她確實做了。但正因為她記得她做過,所以在夢中,她避開了所有的危機,將所有的選擇重新做了一遍,成功翻身把歌唱。
然後,夢境就平淡地結束了,她毫無征兆的睜開了眼,像是假寐一般。於是,她就看到了站在她床前的人。
那是一個全身黑衣,帶著大兜帽的男人,帽簷下露出的皮膚都有著數不清的褶皺,蒼老如百歲老人,初一看比她夢裏最可怕的地獄閻王還要可怕的模樣。但也許是方才夢境裏的勝利,給了她天不怕地不怕的自信,她竟是一點都沒有慌張害怕,靜靜地坐了起來,問他是誰。
那人露出的嘴角笑了起來,顯得褶皺更多了,但聲音卻和喜歡曬太陽的普通爺爺一樣,慈祥和藹,讓人覺得親近。他說,他是造夢的人,他覺得吳杳根骨清奇,非常適合造夢,想要收她為徒。
如果換了一個成年人聽到這話,保準是要嗤笑一聲,將此人視作江湖上的三流騙子打出門去的。但聽到這話的是剛剛打了勝仗的小吳杳,她覺得造夢的老先生一定是看到了她剛剛威風凜凜的樣子,所以非常爽快地就答應了,還學著話本說的那樣,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地在她的床上施了拜師禮。
黑衣人看著這麽一個小小的人兒一本正經卻歪歪扭扭地拜師動作,笑的更開心了,連說乖徒兒。
但吳杳沒想到,那一晚看到的和藹師父都是假象,不過是為了把她騙上賊船罷了,此後的每一天他都是拉長著老臉一眼不錯地盯著吳杳練功,從簡單的基本功開始——控製情緒。師父每晚都會幻化出數十個幻夢來教吳杳自己克服自己的情緒。
這些夢境大多都是從踩空階梯到掉下山崖,從被野狗追逐到被雄獅追咬,從被刺客追殺到被惡鬼纏身,無所不用其極地讓她感受驚嚇、害怕、無助,直到她可以準確判斷、麵不改色地從萬丈的瀑布飛身而下,冷靜沉著地應對一切未知的危險。
吳杳沒想到,九年後的今天,師父已經不在了,她卻又一次體驗了從高空墜落的失重感。
長敬要說完全不害怕那是假的,躍出山崖前他以為這不過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就像是陳宅裏那次,邁進夢眼所在的主屋。躍出後他才明白夢眼萬千變化,是生門也可能是死門,足有一百種方法讓他心生絕望。
他原先想的簡單,既都是月亮搗的鬼,那破了這月亮,就是破了夢,但這看著仿佛觸手可及的月亮卻是望山跑死馬的遙不可及。墜空的感覺著實不太好受。
不會就這麽栽在這了吧?而且還帶著仙姑一起……
長敬歉然地看向被她一把拽在身邊的吳杳,卻發現吳杳直直地看著那輪月亮,眼裏灑滿了月光,像是在回憶起什麽有趣的事,整張臉都柔和起來,嘴角的笑意傳到了眼尾,倏地轉頭看向長敬,四目相對。
“李長敬,謝謝你。”
長敬一臉疑惑,還沒等他想沒明白,腳踏實地的感覺又突然幸福地降臨了。
吳杳似是早已知道結局,不僅沒有墜空的驚慌,也沒有平安落地時的慶幸,又恢複了淡然的神色,沒有說話,隻瞥了一眼長敬的左手。
長敬立即會意,鬆開了緊握著的吳杳右手腕。
吳杳自然地撫過那處手腕,心中有一絲絲陌生的暖意流過,但很快被織夢術的事掩蓋而過,眉心微蹙。
雖然吳杳完全沒有逃出生天的感覺,但長敬卻著實有種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樂天,他環顧了下四周,發現他們竟然又回到了後山山腳下,正是他們出發的地方。
“你是如何想到月亮就是破夢的夢眼之處的?”吳杳若有所思地問道。
長敬又是習慣性撓了撓頭,赧然一笑:“其實我也不知道,隻是覺得這月亮有些異常,直覺它就是出口,就是這個念頭帶著我們奔月了。”
吳杳聯想到先前在夢境中,長敬看到的那個會變臉的“假吳杳”,心中已有一個九成把握的結論——長敬應是有破夢的天賦。
師父曾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世上隱藏著許多對夢境有天賦之力的人,譬如千年前的澹台女,譬如吳杳,也譬如長敬。許多人因為終其一生也遇不到一次幻夢,故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現自己還有這樣的潛能。而像吳杳這樣的人更是幸運,她遇到了一個伯樂,是師父帶她打開了夢境的世界,開發了她控夢的天賦。
因此,在五大控夢術中她最擅長的便是織夢術。織夢術首先要求術者有過人的控製力,不僅是控製別人的夢境,更難的是可以控製自己的夢境,如此才可以隨心所欲地從任何人類夢境提取所需片段,編織一個全新的夢境。
而長敬所展現出來的能力並非控製力,而是洞察力。雖然長敬自己對此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但他總能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助其脫離險境。第一次是在陳宅,他可以看到連吳杳都看不到的夢主所在,這固然有夢主刻意隱藏的因素在,但他一眼便可以發覺絕非運氣而已。
第二次是在吳杳自己的家,長敬第一次看到吳杳的相貌,竟絲毫不受控夢術修習者必然產生的視覺幻象影響,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本貌,這非天賦不可做到。此次夢境的編織者定然是漏算了這一點,聰明反被聰明誤,他製造的“假吳杳”自然是會變臉的吳杳,沒想到卻成了長敬發現的破綻。
第三次就是最後的破夢關鍵了,吳杳並非完全沒有想到月亮的詭異之處,但她卻沒有那樣的直覺和信心可以令其作出奔月的決定。
不得不說,長敬的天賦是獨天得厚的。
吳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個發現長敬破夢天賦的人,但她既然發現了,自然不能隱瞞,所有織夢淵所需的人才都應當得到相應的重視和培養。她心下做了決定,此次暗境事件和長敬的事都必須上報上一級織夢閣。
十日後,溫江城枕月舍。
自織夢淵入世以來,便是以不成文的規定將東西兩大帝國分為兩個最大的區域,各設立一個總管該區域的織夢閣,內稱東殿和西殿,其下是再將帝國內的全部疆域劃分為上下左右四個分閣。每個分閣平均統管六座城池左右,有些分閣雖然管治的城池數量較少,但土地麵積與百姓人數都是相當的。
最後才是每座城池各自設立一個織夢閣,最直接地管理百姓日常的夢境事務。其等階總得來看便是織夢淵之下東西閣,四分閣次之,以城池為單位的織夢閣最末。吳杳便是這末端的閣主,有何重要事務她都務須上報分閣決策,例如人才吸納,閣內叛鬼。
與織夢淵按照城池和區域劃分分支機構不同,枕月舍的每家分店都無任何等階上的分別,反倒是看產出的儲夢枕品質和銷出的儲夢枕數量決定著他們的影響力。例如帝國都城因富人雲集,高階儲夢枕銷量更好,則都城的枕月舍分店掌櫃提出的建議便更有分量。
也因此,枕月舍內隻有掌櫃和閣老兩個等階,掌櫃的負責枕月舍的日常經營,閣老負責重大事項的決策。無論大小的織夢閣都分別設有五長老製衡權力,民主決策,枕月舍則是隻有七大長老共同謀定帝國全境內的一切事務,一旦做下安排,便是通達全亞安大陸上的每一家枕月舍統一貫徹實施。
兩大組織不同的管控模式都各自有其背後的原因在。枕月舍的身份更像是一個單純的商人,製作和銷售的儲夢枕是如柴米油鹽般的必需品,沒有太多政治因素和維穩要求掣肘,因此可以使用統一的管理模式。
織夢淵則不同,上到帝國首腦,下到市井乞兒,每日都會有夢境產生,有夢境就需要織夢閣的織者管理和分配資源,更需要日夜保護百姓平安度過每夜夢境,而澹台女發明的五大控夢術全部掌握在織夢淵手中。
換言之,若織夢淵變惡了,全亞安大陸人的性命都可以輕易被捏在手中。因此,織夢淵需要保證全境織者恪守入淵盟誓,絕不濫用五大控夢術,任何一次的術法施展都必須為民益、為民安。如此一來,分層設閣,分權而治雙管齊下更能確保不會因一人之惡而致使大局陷危。
然而,自吳杳上報溫江城分屬的右分閣十日後,她依舊沒有得到任何答複。如此要事,按說分閣得到消息後沒有立即作出決策安排也屬正常,派人到溫江城探查虛實亦無不可,但毫無動靜就屬異常了。
吳杳沒有想到的是,分閣其實對此事早有定奪,隻是這第一手消息先是到了溫江城的枕月舍。
溫江城的枕月舍排麵並不如何富麗堂皇,走的古色質樸風格。麵客的堂屋後有一間不起眼的暗室,一盞燭燈,一搖椅,一白紙扇,一老者已獨坐了一刻鍾,似是等人,又似是自娛。
忽而燭燈芯火一閃,有一黑影不知從何處閃現,徑直無聲無息地落在了廊柱下,單膝跪守,掩在燭光照不見的陰影裏,椅上老者依舊閉著眼搖著紙扇,似是毫無感知。
“稟舍老,右分閣已確定派出一支七人小隊前往溫江城,名義上是閣內術法交流,實則是為了追查那件事,此舉一虛一實皆出自那人之手,恐其早有對策在心,不會輕易讓我們動了他的手腳。”
“另外,右分閣已經首肯李長敬進入織夢閣,隻要其通過首次織者考核再歃血宣誓即可。”
黑衣人的每一個字都極輕,但又清晰可聞,隻是語氣毫無起伏,一身死氣,也不管老者是否聽到,說完便顧自原路消失,未留下一絲痕跡。
老者微不可見地彎了彎嘴角,輕聲念叨了兩個字,無人聽見,看嘴型卻是“長敬”二字。
又是半月時光匆匆而過,吳杳早已回到織夢閣處理日常事務,她雖依舊每夜巡遊,卻未再發現任何異常。
那日後山暗境一事發生後,吳杳並未聲張,最有可能在溫江城內設下暗境的人便是她織夢閣的人,尋常織者亦無此能力編織暗境,那麽首當其衝的便是除她之外的四大閣老之一。當然,也不排除是其他城池的織夢閣閣老特意跑到了溫江城的後山做出此事掩人耳目。
吳杳秘密地寫了一封信條,連帶著舉薦長敬一事一並說了,動用了閣老的特權,單章蓋印飛鴿傳信於右分閣。隻有閣主在必要時有此權力,如其他事項需上報則必須經五位閣老共同蓋印方才生效。
書寫前,吳杳仔細梳理了此件事的來龍去脈。首先,最初是她發現城內百姓無端出現許多異常的黃粱夢,如陳家老母年過九旬突發夢魘,纏身數日不得解,吳杳助其蘇醒一次,一月後又再次陷入夢魘,並形成幻夢外化,無端使旁人誤入,若不是長敬和吳杳發現及時,不止是陳老太太恐將就此喪命,也可能對其他無關的陳家數人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此類事項還有許多,認真說起來,長敬的爺爺李運弘,一個數年未做過一夢的近百之人忽然又開始每日正常做起白雲夢也算一件怪事,隻是目前隻有益處並無壞處,暫且不論。除此之外,吳杳還遍走各巷探查過大大小小十餘次黃粱夢,並無十分危急的情形,但又說不出的怪異。
此後便是織夢閣的另一閣老時玉發現了一批古怪的百姓,他們無端增加了兌換長夢丸的次數,並且從其儲夢枕中取出的夢境都奇異地出現了一個相同的地點,也就是城南後山的樹林。為此吳杳特地走了一趟後山,竟讓她發現了暗境的存在。
最奇怪的便是這個暗境好像就是專門為她和長敬而設的,也就是說有人知道他們會來後山,也知道那些人做了何夢,或者說是刻意讓吳杳發現這一點,並引誘她來到了後山,掉入某人布置好的陷阱。
可是長敬的到來,不過是吳杳一時的突發奇想,並非早已決定。難道是有人臨時編織的暗境?可是幻夢中如此針對的安排卻像是深思已久,甚至知道長敬和吳杳因何事相識以及仙姑的戲稱……
那麽,這個暗境真的是想要將吳杳和長敬置之死地嗎?如此做有何好處?一個平民一個織夢閣閣主看似毫無牽連。如若並不想謀害吳杳和長敬,那設置這個暗境又有何意?豈不是故意露出馬腳,刻意讓吳杳發現織夢閣內出了內鬼上報嗎?
吳杳思前想後,仍覺得眼前一片迷霧,但越想心中越是不安,仿佛有一張巨網早已編織完成,她的每一步都被對方先行料準,如何都逃脫不過。
而且這張網裏,還不止她一人。吳杳與長敬的相識本是偶然,但卻被對手利用其中,無辜牽扯他人本就不是吳杳的作風,她本想與長敬保持距離,避免將危險殃及他,但未曾想到長敬竟有破夢的天賦,這讓她出於織夢閣閣主的身份,如何也舍棄不下人才。
最終,吳杳將事件的前後因果,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惑都寫進了密信,懇請分閣能予以重視,盡快派人支援處理,以免事態擴大危及百姓。同時,也提到了長敬,既然他已入局,便希望借其天賦,願能化險為夷。
終於,在此信傳出的第二十五天,溫江城迎來了一支出人意料的隊伍。
今日的溫江城早早地打開了城門,往常最熱鬧的西街早市竟空無一人,一消息不太靈通的哥們攔街問了一個行動不太便利的大叔問詢,原來今日有貴客遠來溫江城拜訪本城織夢閣,大家夥都上直通城門的東街瞧熱鬧去了。這哥們才一拍腦門恍然大悟,趕緊也放下手上活計跑去了東街看看到底來了什麽稀罕人物。
“哥,我們為什麽要來這種窮鄉僻壤做術法交流呀?這麽個破地方能出什麽厲害的人物。”
正說著,東街上就有十餘人騎著高頭駿馬緩緩從擁擠的東街中央走過。雖說這一行人都騎著馬,但明眼人一瞧便知道騎在最前頭的七人才是這支隊伍的核心人物。
這七人均穿著織夢淵統一製式的黑金長袍,寬大的帽簷遮掩著大半張臉,但卻好似絲毫不影響他們視物。除了這七人,跟在後麵的幾人均是穿著灰色的長袍,雖然也都戴著兜帽,乍一看除了服色差異外並沒有什麽差別,但前頭七人卻像天生自帶磁場一般,引人往他們身上瞧去。
方才說話的便是這七人中,騎馬走在最前頭的三人中靠左的一位姑娘。聽聲音格外年輕,似最多不過二八年華。
“師父如此安排,必然有他的道理,我們隻管照做便是了。”此時說話的正是騎在首位的黑袍男子,他並未回頭,但語氣間卻頗為寵溺。
“師妹,待會兒你莫要亂跑,與我在一塊便好。”右側的第二位黑袍人也是一位年輕女子,她見身旁的女子不滿地撇了撇嘴角,便又開口柔聲說道。
“誰要和你在一塊,沒的又讓你讀了往夢,去師父那告狀。”最先說話的那位姑娘賭氣般的回嘴,也不管隊形了,自輕拍了馬匹,快騎兩步,與最前頭的那位男子並排騎行。
那男子顯然也是聽到了身後兩位姑娘間的對話,無奈的一笑,未再言語。
先前被回絕了好意的那位女子也未露出任何不滿的神色,像是早已習慣對方的脾氣,也不在意自己一人成行,依舊緩緩騎著。
除了這三人,隊伍中便再無人說話,隱隱有以這三人為主的架勢。
另一頭,沒事就愛往東街上瞎跑的長敬今日卻是乖巧地呆在藥鋪裏,一邊擺弄著藥草翻曬,一邊估摸著時間,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長敬啊,換好衣服了嗎?今天你就要參加織者的首次考核了,可得穿精神點……”
爺爺從主屋裏走出來,一瞧長敬,果真穿了與平時半舊的藍布長衫不同的純白月衫,這套衣物顯然極為合身,襯得長敬長身玉立,麵潤如玉。若是長敬不開口,手中再拿個墜玉的紙扇,便像是大戶人家出來的文氣公子哥了。
“爺爺,反正我就算通過了考核也是要換織夢閣普通織者統一的灰色長袍的,現在就算穿成皇帝老兒也沒用呀。”
這話還要說回三天前,吳杳提前得到了右分閣的回複,告知她分閣特遣的交流隊伍會於今日正午前到達溫江城,而她舉薦的長敬也將在同一天接受織者考核。
吳杳收了信,知道這是分閣變相地派了自己人來選人,如果資質一般,也就順勢留在了溫江城的織夢閣,如果長敬真的天賦異稟,怕是就要直接把長敬帶到右分閣去了。
當年,吳杳本也是有機會到右分閣去的,是師父一力要求將她留在身邊當做下一任閣主培養。師父總說,有時候小池塘養魚有小池塘的好,沒必要非去那魚龍混雜的地方求生存,反倒本末倒置,將精力浪費在無謂之處。
直到吳杳從師父手中接過了閣主之位,她才明白肩上的擔子有多重。織夢淵入世百年,體係內有數不清的門道和規矩,並不是隻要一心修習控夢術就足夠的。
複雜的組織環境往往會使最簡單的行為原則越施行越背離,就像中央下達的一條簡單命令,當通過層層管事人傳到地方上的時候就變了樣。這也是為什麽師父希望吳杳留在溫江城最直接地管理地方事務的原因,他不希望吳杳將心思用在與他人的比較和等階攀升上,隻有心思專一的人才能將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但從整體來看,織夢淵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吸入,才可以實現這個龐大的組織長治久安,因此長敬對於織夢淵來說依舊是不可多得的。對於長敬自己來說,這也將是一個打開新世界的機會。如此想著,吳杳便第二次來到了長敬家的藥鋪,告訴了他這個消息。
剛剛得知這個消息的長敬,第一反應是眼前的這個人不會又是個“假吳杳”吧,我和仙姑怎麽可能成為同一個世界的人呢?我連藥理都記不全,我能有什麽天賦?之前的事都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才對……
吳杳還需要回去籌備分閣交流隊的安頓事宜,也顧不上長敬內心有多震驚,告知了他今日要到織夢閣來參加考核就走了,留下長敬在風中淩亂。
倒是長敬的爺爺知道了這消息,樂的連拍了長敬三掌,中氣十足地說有子孫能入織夢淵是祖上冒了青煙。長敬是個樂天派,無奈接受現實後便也不甚在意了,隻有一件事讓他頗放不下心。
“爺爺,你就我一個孫子,若是我走了,誰給你每日曬藥、端茶倒水、洗被曬衣、做飯打掃?”長敬認真地說道。
爺爺一擺手,毫不在意道:“我身體好著呢,自己能做事,你就放心去好了,保準你月假回來,我還能抽棍子削你!但你要是今天不去,我現在就削你!”
“別別,我去就是了,等我走了您老就可勁兒想我吧!”長敬嬉笑著,誇張得跳遠了,心裏知道爺爺哪會真打,不過是怕他放心不下自己罷了。
告別了爺爺,長敬深吸了一口氣,向織夢閣走去。
結果被人潮堵在了半路上。
吳杳並沒有跟長敬說今日還有什麽人會來織夢閣,於是他一臉莫名的抓了個鄰舍詢問了,才知道他大概是除爺爺外,整個溫江城最後一個知道這事的人了。
被長敬拉著問的那位大哥正巧是個話多的,不用長敬多問,就自己一股腦得全倒了出來:
“小兄弟,你別瞧今天來我們溫江城的這支隊伍,隻有十餘人,那可都是最富庶的雲陵城來的人,還不是普通人,都是織夢淵直屬右分閣的織者,領頭那個還是閣老呢,跟咱溫江城織夢閣的閣主平階!聽說啊,他們這回來咱這裏,是為了和咱們閣主切磋交流術法的。你瞧前頭那七人趾高氣揚的模樣,定是瞧不起咱們呢,看閣主不給他們打趴下,掙回臉!”
長敬聽著這位大哥一會兒誇雲陵來的人多麽厲害,一會兒又禁不住拿織夢閣閣主吳杳來比較貶低,自相矛盾,有些哭笑不得。
在普通百姓心裏,其實隻有最簡單的心思,就是不能讓人瞧不起去,他們並不知道織夢淵體係內是如何分等階的,也不知道高階的織者厲害在哪裏,甚至以為他們切磋交流術法就像江湖人士打群架似的武鬥。
再加上吳杳在溫江城的低調謙和,做實事留下的好名聲,街上隨便拉個人怕是心裏都會覺得這雲陵來的人更厲害,但又頑固地相信他們的閣主一定不會輸。
告別了這位兄台,得知了這行雲陵來的隊伍和自己是一個目的地後,長敬這個天生的樂天派都無端有些緊張起來,不知是因為自己,還是因為聽了大哥話,假想吳杳今日要與人比試。
長敬一邊想著,一邊穿過層層人群,趕在隊伍前來到了織夢閣。
作為一個在溫江城生活了十八年的土著,他早已見過織夢閣無數次,但他卻是近幾個月才有幸進去過幾回而已,還是托了爺爺又開始重新做夢的福,讓他借著幫爺爺兌換長夢丸的功夫,好好打量了下這裏。
織夢閣本身就是一個全木質搭建的閣樓,分五層,約十餘米高,是整座城市的塔尖,可以俯覽全城的景象。閣樓從外看來並不是十分寬大,但走進閣內就會發現內有乾坤。最初的織夢閣設計者將閣樓建成了外方內圓的結構,便是為了擴充它的容量,使其可以同時接納數十名民眾而不顯擁擠。
因此,走進織夢閣的第一層便可以看到閣內設置了多間相隔的取夢室,安排有專人一對一接待民眾去隔間裏取夢,再按照夢境數量和品質兌換長夢丸。
站在第一層的中央,抬頭往上看,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座織夢閣都是中空的,可以從第一層望見其上每一層閣樓的邊緣都有雕著古樸紋路的扶欄,層層環繞而上,仿佛延伸出數十層之多。
最高處,則是閣樓的頂端位置,安置的多彩琉璃瓦,白日裏可反射日光照進閣內,映得閣內五彩斑斕,如夢如幻,夜間則可吸收柔和的月光和璀璨的星光,無需一盞燭燈,閣內便如廣寒仙境一般明亮清幽。
長敬走進織夢閣的時候正巧趕上吳杳攜其餘四位閣老從樓上下來,顯然是準備迎接雲陵來的同僚。
吳杳一行皆是黑金長袍,與東街上正往這裏趕來的頭七人一樣。說來也奇怪,長敬總是可以在一片黑衣袍中一眼認出吳杳。事實上,對於織夢閣自己人來說,即使隔著兜帽也可以清晰地看見他人的相貌,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除了身材明顯有差異的男女外,基本看不出太大區別,更不好區分辨認了。
“你在這裏等我。”吳杳從階梯上下來,略停頓了下,對站在門邊的長敬說了句等我,便又帶著眾人走到門外去了。
長敬一向是既來之則安之的性格,也沒有覺得有何不妥,便聽話地站在原地等著。
原來長敬和雲陵來的人隻是前後腳的功夫,差不多一個時間到了織夢閣。
“終於到了,一路上被當猴子看似的,可憋死我了。”
長敬正想往外看看熱鬧呢,突然眼前的光線就是一黑,一個嬌小的身影伴著清脆的話音輕快地進了門,一手掀開了連衣帽轉過身,是個長相十分伶俐可愛的小姑娘。
跟在她身後進來的又是兩個黑袍人,但並沒有摘下兜帽,看身形應當是一男一女。聽見前麵女子的話,兩人隻無奈的搖了搖頭。
接著又魚貫而入了四個黑袍人,四個灰袍人,最後才是這裏的主人吳杳五人,可以說是給足了他們麵子。
最先進來的那個女子見所有人都到齊了,便又嬌俏的說道:“這裏都是自己人,戴不戴帽子都沒區別,各位哥哥姐姐不如都摘了帽子說話吧,整天瞧著不是黑就是灰,也太悶了。”
“林瑤,不能這麽沒規矩,這不是在家裏,先過來見禮。”第二個進來的黑袍男子看似嚴厲地說了一句那位喚作林瑤的姑娘,但卻沒有讓她把帽子戴上,隻拉了她過來麵向吳杳等人。
林瑤悄悄衝男子的背影擺了個鬼臉,不等男子說話,又搶先開口道:“你們這裏誰是閣主呀?”
吳杳身後一位年長一點的閣老聽見這小姑娘如此沒禮貌,一腳邁出就想要出言訓斥。吳杳不動聲色地攔住了他,不卑不亢地說道:“我是溫江城織夢閣閣主吳杳,歡迎各位來到溫江城。”
男子怕林瑤又要無禮,趕忙開口道:“我是雲陵此行的隊長林奕,也是織夢淵右分閣的閣老之一。我們一路聽說吳閣主是整個西岩帝國織夢淵西殿曆史上最年輕的閣主,果不其然。”
吳杳聽完隻微微一笑,也未辯駁什麽,朝林奕施了點頭禮。
長敬皺了眉,林奕這人麵上雖然謙和,但言語間亦是有些自持身份的高傲,先是以自己的右分閣閣老的地位壓吳杳一下,又是特意誇了吳杳年輕,但又不提其他,仿佛料定了吳杳年紀輕輕無甚作為,花架子罷了。
“有我年輕嗎?”林瑤似是沒遮沒攔慣了,兀自嘀咕了一句,又朝吳杳打招呼道:“你好,我是織夢淵右分閣的林瑤,林奕的妹妹。”
吳杳看著林瑤玩笑似的招呼,平靜地說道:“據我所知,林姑娘隻是右分閣的織者,既不是閣主也不是閣老。如此,你見我應當施全禮。”
是了,吳杳曾簡單地跟長敬說過,織夢淵內隻有閣老以上的人才有等階之分。譬如東西閣閣老就要高於四分閣的閣老,四分閣的閣老自然也高於地方織夢閣的閣老。但下一階的閣主是與上一階的閣老平階的,例如林奕作為右分閣的閣老便是與織夢閣閣主的吳杳平階。
但是實際掌控的權力就大不相同了。據說織夢淵最早這樣規定,便是為了防止各等階的同僚爭權奪利,欺壓地方。但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織夢淵內如今仍是有不少人捧高踩低,地方閣主等階雖高,有一定話語權,但終究不過是管治一城而已,分閣的閣老等階相同卻是可以與分閣閣主一並管理六城。
而閣老以下,統稱織者,任你再厲害也無等階之分,無任何實權,低於任何等階的閣主和閣老。如此,若林奕作為整個雲陵隊伍的隊長,等階最高的話,隊伍裏的大多數人都是要對她施全禮的,包括林瑤。
“你!不過是一個破地方上的閣主,神氣什麽,等我以後做了分閣閣……”林瑤的脾氣屬於一點就著的類型,目中無人慣了,一聽吳杳拿等階壓她就要跳腳。一旁的林奕顯然極為熟悉她的性格,趕在她把話說完前將她一把拉到了身後。
氣氛正有些尷尬的時候,先前與林奕一同走進來但一直未說話的女子忽然說道:“我是右分閣織者趙清語,見過吳閣主。”
趙清語的性格與林奕林瑤這對兄妹都不同,因為戴著兜帽,長敬未見其貌,隻聽她嗓音溫婉,語氣恭敬地朝吳杳作揖,真心實意地施了全禮。
吳杳本就不是刻薄的性子,人家待她以禮,她自以禮還之,略托了趙清語作揖的手,點頭示意。
接著其餘幾人便順勢也介紹了自己。
“我是右分閣織者令冰,見過吳閣主。”
“我是右分閣織者範銘瑞,見過吳閣主。”
“我是抱山嶺織夢閣閣主李思。”
“我是照日堡織夢閣閣主徐明磊。”
“……”
長敬聽了這一通花名,隻堪堪記住了這黑袍七人的名諱,沒想到其中竟還有兩座城池織夢閣的閣主,亦是與吳杳平階,屬於真正的同僚。但因為抱山嶺與照日堡均未與溫江城接壤,因此幾人此前並無來往。看他們報名的順序,也是隱隱以右分閣為尊。
吳杳一一客氣地回了禮,也向雲陵等人介紹了她身後的四位閣老。
“這幾位是時玉,周老,陳老,文老。”
眾人均點頭示意。一般五十歲以上的閣老便僅以姓氏相稱,以示尊重。
林瑤見吳杳背後有三位“老家夥”,便越發不把吳杳當回事,隻覺得吳杳肯定是有什麽後台才坐上的閣主之位,平日裏定是全靠幾位長輩管治手下。
“都見過禮了,可以把帽子摘了吧?”林瑤掐著大家說完話的時間,又攛掇起來。
林奕知道自家妹妹肯定是未如意的事便會一直吵嚷,故第一個主動摘下了兜帽,露出正臉來。他的五官與林瑤十分相似,隻是更為硬朗些,也算是劍眉星目,儀表堂堂。林奕略有些歉然地看向吳杳,算是替林瑤的魯莽道歉。
摘不摘帽子真不是吳杳會在乎的事,吳杳隻簡單道:“無妨,大家隨意。”
趙清語等人這才徐徐摘下兜帽來。吳杳這側的人卻沒有動手,主隨客便罷了。
長敬所站的位子是樓梯口的夾角處,頗不顯眼,又正好是在眾人的背後,正想悄悄挪去看一眼他們後續要做什麽,便突然被一句驚聲止回了原地。
“呀!這兒怎麽還有個人鬼鬼祟祟!”
長敬:“……”
按理來說,儲夢枕在空間尚有富餘的時候並不會釋放相同的夢境,讓夢主重複做同一個夢境,但她確實做了。但正因為她記得她做過,所以在夢中,她避開了所有的危機,將所有的選擇重新做了一遍,成功翻身把歌唱。
然後,夢境就平淡地結束了,她毫無征兆的睜開了眼,像是假寐一般。於是,她就看到了站在她床前的人。
那是一個全身黑衣,帶著大兜帽的男人,帽簷下露出的皮膚都有著數不清的褶皺,蒼老如百歲老人,初一看比她夢裏最可怕的地獄閻王還要可怕的模樣。但也許是方才夢境裏的勝利,給了她天不怕地不怕的自信,她竟是一點都沒有慌張害怕,靜靜地坐了起來,問他是誰。
那人露出的嘴角笑了起來,顯得褶皺更多了,但聲音卻和喜歡曬太陽的普通爺爺一樣,慈祥和藹,讓人覺得親近。他說,他是造夢的人,他覺得吳杳根骨清奇,非常適合造夢,想要收她為徒。
如果換了一個成年人聽到這話,保準是要嗤笑一聲,將此人視作江湖上的三流騙子打出門去的。但聽到這話的是剛剛打了勝仗的小吳杳,她覺得造夢的老先生一定是看到了她剛剛威風凜凜的樣子,所以非常爽快地就答應了,還學著話本說的那樣,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地在她的床上施了拜師禮。
黑衣人看著這麽一個小小的人兒一本正經卻歪歪扭扭地拜師動作,笑的更開心了,連說乖徒兒。
但吳杳沒想到,那一晚看到的和藹師父都是假象,不過是為了把她騙上賊船罷了,此後的每一天他都是拉長著老臉一眼不錯地盯著吳杳練功,從簡單的基本功開始——控製情緒。師父每晚都會幻化出數十個幻夢來教吳杳自己克服自己的情緒。
這些夢境大多都是從踩空階梯到掉下山崖,從被野狗追逐到被雄獅追咬,從被刺客追殺到被惡鬼纏身,無所不用其極地讓她感受驚嚇、害怕、無助,直到她可以準確判斷、麵不改色地從萬丈的瀑布飛身而下,冷靜沉著地應對一切未知的危險。
吳杳沒想到,九年後的今天,師父已經不在了,她卻又一次體驗了從高空墜落的失重感。
長敬要說完全不害怕那是假的,躍出山崖前他以為這不過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就像是陳宅裏那次,邁進夢眼所在的主屋。躍出後他才明白夢眼萬千變化,是生門也可能是死門,足有一百種方法讓他心生絕望。
他原先想的簡單,既都是月亮搗的鬼,那破了這月亮,就是破了夢,但這看著仿佛觸手可及的月亮卻是望山跑死馬的遙不可及。墜空的感覺著實不太好受。
不會就這麽栽在這了吧?而且還帶著仙姑一起……
長敬歉然地看向被她一把拽在身邊的吳杳,卻發現吳杳直直地看著那輪月亮,眼裏灑滿了月光,像是在回憶起什麽有趣的事,整張臉都柔和起來,嘴角的笑意傳到了眼尾,倏地轉頭看向長敬,四目相對。
“李長敬,謝謝你。”
長敬一臉疑惑,還沒等他想沒明白,腳踏實地的感覺又突然幸福地降臨了。
吳杳似是早已知道結局,不僅沒有墜空的驚慌,也沒有平安落地時的慶幸,又恢複了淡然的神色,沒有說話,隻瞥了一眼長敬的左手。
長敬立即會意,鬆開了緊握著的吳杳右手腕。
吳杳自然地撫過那處手腕,心中有一絲絲陌生的暖意流過,但很快被織夢術的事掩蓋而過,眉心微蹙。
雖然吳杳完全沒有逃出生天的感覺,但長敬卻著實有種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樂天,他環顧了下四周,發現他們竟然又回到了後山山腳下,正是他們出發的地方。
“你是如何想到月亮就是破夢的夢眼之處的?”吳杳若有所思地問道。
長敬又是習慣性撓了撓頭,赧然一笑:“其實我也不知道,隻是覺得這月亮有些異常,直覺它就是出口,就是這個念頭帶著我們奔月了。”
吳杳聯想到先前在夢境中,長敬看到的那個會變臉的“假吳杳”,心中已有一個九成把握的結論——長敬應是有破夢的天賦。
師父曾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世上隱藏著許多對夢境有天賦之力的人,譬如千年前的澹台女,譬如吳杳,也譬如長敬。許多人因為終其一生也遇不到一次幻夢,故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現自己還有這樣的潛能。而像吳杳這樣的人更是幸運,她遇到了一個伯樂,是師父帶她打開了夢境的世界,開發了她控夢的天賦。
因此,在五大控夢術中她最擅長的便是織夢術。織夢術首先要求術者有過人的控製力,不僅是控製別人的夢境,更難的是可以控製自己的夢境,如此才可以隨心所欲地從任何人類夢境提取所需片段,編織一個全新的夢境。
而長敬所展現出來的能力並非控製力,而是洞察力。雖然長敬自己對此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但他總能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助其脫離險境。第一次是在陳宅,他可以看到連吳杳都看不到的夢主所在,這固然有夢主刻意隱藏的因素在,但他一眼便可以發覺絕非運氣而已。
第二次是在吳杳自己的家,長敬第一次看到吳杳的相貌,竟絲毫不受控夢術修習者必然產生的視覺幻象影響,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本貌,這非天賦不可做到。此次夢境的編織者定然是漏算了這一點,聰明反被聰明誤,他製造的“假吳杳”自然是會變臉的吳杳,沒想到卻成了長敬發現的破綻。
第三次就是最後的破夢關鍵了,吳杳並非完全沒有想到月亮的詭異之處,但她卻沒有那樣的直覺和信心可以令其作出奔月的決定。
不得不說,長敬的天賦是獨天得厚的。
吳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個發現長敬破夢天賦的人,但她既然發現了,自然不能隱瞞,所有織夢淵所需的人才都應當得到相應的重視和培養。她心下做了決定,此次暗境事件和長敬的事都必須上報上一級織夢閣。
十日後,溫江城枕月舍。
自織夢淵入世以來,便是以不成文的規定將東西兩大帝國分為兩個最大的區域,各設立一個總管該區域的織夢閣,內稱東殿和西殿,其下是再將帝國內的全部疆域劃分為上下左右四個分閣。每個分閣平均統管六座城池左右,有些分閣雖然管治的城池數量較少,但土地麵積與百姓人數都是相當的。
最後才是每座城池各自設立一個織夢閣,最直接地管理百姓日常的夢境事務。其等階總得來看便是織夢淵之下東西閣,四分閣次之,以城池為單位的織夢閣最末。吳杳便是這末端的閣主,有何重要事務她都務須上報分閣決策,例如人才吸納,閣內叛鬼。
與織夢淵按照城池和區域劃分分支機構不同,枕月舍的每家分店都無任何等階上的分別,反倒是看產出的儲夢枕品質和銷出的儲夢枕數量決定著他們的影響力。例如帝國都城因富人雲集,高階儲夢枕銷量更好,則都城的枕月舍分店掌櫃提出的建議便更有分量。
也因此,枕月舍內隻有掌櫃和閣老兩個等階,掌櫃的負責枕月舍的日常經營,閣老負責重大事項的決策。無論大小的織夢閣都分別設有五長老製衡權力,民主決策,枕月舍則是隻有七大長老共同謀定帝國全境內的一切事務,一旦做下安排,便是通達全亞安大陸上的每一家枕月舍統一貫徹實施。
兩大組織不同的管控模式都各自有其背後的原因在。枕月舍的身份更像是一個單純的商人,製作和銷售的儲夢枕是如柴米油鹽般的必需品,沒有太多政治因素和維穩要求掣肘,因此可以使用統一的管理模式。
織夢淵則不同,上到帝國首腦,下到市井乞兒,每日都會有夢境產生,有夢境就需要織夢閣的織者管理和分配資源,更需要日夜保護百姓平安度過每夜夢境,而澹台女發明的五大控夢術全部掌握在織夢淵手中。
換言之,若織夢淵變惡了,全亞安大陸人的性命都可以輕易被捏在手中。因此,織夢淵需要保證全境織者恪守入淵盟誓,絕不濫用五大控夢術,任何一次的術法施展都必須為民益、為民安。如此一來,分層設閣,分權而治雙管齊下更能確保不會因一人之惡而致使大局陷危。
然而,自吳杳上報溫江城分屬的右分閣十日後,她依舊沒有得到任何答複。如此要事,按說分閣得到消息後沒有立即作出決策安排也屬正常,派人到溫江城探查虛實亦無不可,但毫無動靜就屬異常了。
吳杳沒有想到的是,分閣其實對此事早有定奪,隻是這第一手消息先是到了溫江城的枕月舍。
溫江城的枕月舍排麵並不如何富麗堂皇,走的古色質樸風格。麵客的堂屋後有一間不起眼的暗室,一盞燭燈,一搖椅,一白紙扇,一老者已獨坐了一刻鍾,似是等人,又似是自娛。
忽而燭燈芯火一閃,有一黑影不知從何處閃現,徑直無聲無息地落在了廊柱下,單膝跪守,掩在燭光照不見的陰影裏,椅上老者依舊閉著眼搖著紙扇,似是毫無感知。
“稟舍老,右分閣已確定派出一支七人小隊前往溫江城,名義上是閣內術法交流,實則是為了追查那件事,此舉一虛一實皆出自那人之手,恐其早有對策在心,不會輕易讓我們動了他的手腳。”
“另外,右分閣已經首肯李長敬進入織夢閣,隻要其通過首次織者考核再歃血宣誓即可。”
黑衣人的每一個字都極輕,但又清晰可聞,隻是語氣毫無起伏,一身死氣,也不管老者是否聽到,說完便顧自原路消失,未留下一絲痕跡。
老者微不可見地彎了彎嘴角,輕聲念叨了兩個字,無人聽見,看嘴型卻是“長敬”二字。
又是半月時光匆匆而過,吳杳早已回到織夢閣處理日常事務,她雖依舊每夜巡遊,卻未再發現任何異常。
那日後山暗境一事發生後,吳杳並未聲張,最有可能在溫江城內設下暗境的人便是她織夢閣的人,尋常織者亦無此能力編織暗境,那麽首當其衝的便是除她之外的四大閣老之一。當然,也不排除是其他城池的織夢閣閣老特意跑到了溫江城的後山做出此事掩人耳目。
吳杳秘密地寫了一封信條,連帶著舉薦長敬一事一並說了,動用了閣老的特權,單章蓋印飛鴿傳信於右分閣。隻有閣主在必要時有此權力,如其他事項需上報則必須經五位閣老共同蓋印方才生效。
書寫前,吳杳仔細梳理了此件事的來龍去脈。首先,最初是她發現城內百姓無端出現許多異常的黃粱夢,如陳家老母年過九旬突發夢魘,纏身數日不得解,吳杳助其蘇醒一次,一月後又再次陷入夢魘,並形成幻夢外化,無端使旁人誤入,若不是長敬和吳杳發現及時,不止是陳老太太恐將就此喪命,也可能對其他無關的陳家數人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此類事項還有許多,認真說起來,長敬的爺爺李運弘,一個數年未做過一夢的近百之人忽然又開始每日正常做起白雲夢也算一件怪事,隻是目前隻有益處並無壞處,暫且不論。除此之外,吳杳還遍走各巷探查過大大小小十餘次黃粱夢,並無十分危急的情形,但又說不出的怪異。
此後便是織夢閣的另一閣老時玉發現了一批古怪的百姓,他們無端增加了兌換長夢丸的次數,並且從其儲夢枕中取出的夢境都奇異地出現了一個相同的地點,也就是城南後山的樹林。為此吳杳特地走了一趟後山,竟讓她發現了暗境的存在。
最奇怪的便是這個暗境好像就是專門為她和長敬而設的,也就是說有人知道他們會來後山,也知道那些人做了何夢,或者說是刻意讓吳杳發現這一點,並引誘她來到了後山,掉入某人布置好的陷阱。
可是長敬的到來,不過是吳杳一時的突發奇想,並非早已決定。難道是有人臨時編織的暗境?可是幻夢中如此針對的安排卻像是深思已久,甚至知道長敬和吳杳因何事相識以及仙姑的戲稱……
那麽,這個暗境真的是想要將吳杳和長敬置之死地嗎?如此做有何好處?一個平民一個織夢閣閣主看似毫無牽連。如若並不想謀害吳杳和長敬,那設置這個暗境又有何意?豈不是故意露出馬腳,刻意讓吳杳發現織夢閣內出了內鬼上報嗎?
吳杳思前想後,仍覺得眼前一片迷霧,但越想心中越是不安,仿佛有一張巨網早已編織完成,她的每一步都被對方先行料準,如何都逃脫不過。
而且這張網裏,還不止她一人。吳杳與長敬的相識本是偶然,但卻被對手利用其中,無辜牽扯他人本就不是吳杳的作風,她本想與長敬保持距離,避免將危險殃及他,但未曾想到長敬竟有破夢的天賦,這讓她出於織夢閣閣主的身份,如何也舍棄不下人才。
最終,吳杳將事件的前後因果,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惑都寫進了密信,懇請分閣能予以重視,盡快派人支援處理,以免事態擴大危及百姓。同時,也提到了長敬,既然他已入局,便希望借其天賦,願能化險為夷。
終於,在此信傳出的第二十五天,溫江城迎來了一支出人意料的隊伍。
今日的溫江城早早地打開了城門,往常最熱鬧的西街早市竟空無一人,一消息不太靈通的哥們攔街問了一個行動不太便利的大叔問詢,原來今日有貴客遠來溫江城拜訪本城織夢閣,大家夥都上直通城門的東街瞧熱鬧去了。這哥們才一拍腦門恍然大悟,趕緊也放下手上活計跑去了東街看看到底來了什麽稀罕人物。
“哥,我們為什麽要來這種窮鄉僻壤做術法交流呀?這麽個破地方能出什麽厲害的人物。”
正說著,東街上就有十餘人騎著高頭駿馬緩緩從擁擠的東街中央走過。雖說這一行人都騎著馬,但明眼人一瞧便知道騎在最前頭的七人才是這支隊伍的核心人物。
這七人均穿著織夢淵統一製式的黑金長袍,寬大的帽簷遮掩著大半張臉,但卻好似絲毫不影響他們視物。除了這七人,跟在後麵的幾人均是穿著灰色的長袍,雖然也都戴著兜帽,乍一看除了服色差異外並沒有什麽差別,但前頭七人卻像天生自帶磁場一般,引人往他們身上瞧去。
方才說話的便是這七人中,騎馬走在最前頭的三人中靠左的一位姑娘。聽聲音格外年輕,似最多不過二八年華。
“師父如此安排,必然有他的道理,我們隻管照做便是了。”此時說話的正是騎在首位的黑袍男子,他並未回頭,但語氣間卻頗為寵溺。
“師妹,待會兒你莫要亂跑,與我在一塊便好。”右側的第二位黑袍人也是一位年輕女子,她見身旁的女子不滿地撇了撇嘴角,便又開口柔聲說道。
“誰要和你在一塊,沒的又讓你讀了往夢,去師父那告狀。”最先說話的那位姑娘賭氣般的回嘴,也不管隊形了,自輕拍了馬匹,快騎兩步,與最前頭的那位男子並排騎行。
那男子顯然也是聽到了身後兩位姑娘間的對話,無奈的一笑,未再言語。
先前被回絕了好意的那位女子也未露出任何不滿的神色,像是早已習慣對方的脾氣,也不在意自己一人成行,依舊緩緩騎著。
除了這三人,隊伍中便再無人說話,隱隱有以這三人為主的架勢。
另一頭,沒事就愛往東街上瞎跑的長敬今日卻是乖巧地呆在藥鋪裏,一邊擺弄著藥草翻曬,一邊估摸著時間,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長敬啊,換好衣服了嗎?今天你就要參加織者的首次考核了,可得穿精神點……”
爺爺從主屋裏走出來,一瞧長敬,果真穿了與平時半舊的藍布長衫不同的純白月衫,這套衣物顯然極為合身,襯得長敬長身玉立,麵潤如玉。若是長敬不開口,手中再拿個墜玉的紙扇,便像是大戶人家出來的文氣公子哥了。
“爺爺,反正我就算通過了考核也是要換織夢閣普通織者統一的灰色長袍的,現在就算穿成皇帝老兒也沒用呀。”
這話還要說回三天前,吳杳提前得到了右分閣的回複,告知她分閣特遣的交流隊伍會於今日正午前到達溫江城,而她舉薦的長敬也將在同一天接受織者考核。
吳杳收了信,知道這是分閣變相地派了自己人來選人,如果資質一般,也就順勢留在了溫江城的織夢閣,如果長敬真的天賦異稟,怕是就要直接把長敬帶到右分閣去了。
當年,吳杳本也是有機會到右分閣去的,是師父一力要求將她留在身邊當做下一任閣主培養。師父總說,有時候小池塘養魚有小池塘的好,沒必要非去那魚龍混雜的地方求生存,反倒本末倒置,將精力浪費在無謂之處。
直到吳杳從師父手中接過了閣主之位,她才明白肩上的擔子有多重。織夢淵入世百年,體係內有數不清的門道和規矩,並不是隻要一心修習控夢術就足夠的。
複雜的組織環境往往會使最簡單的行為原則越施行越背離,就像中央下達的一條簡單命令,當通過層層管事人傳到地方上的時候就變了樣。這也是為什麽師父希望吳杳留在溫江城最直接地管理地方事務的原因,他不希望吳杳將心思用在與他人的比較和等階攀升上,隻有心思專一的人才能將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但從整體來看,織夢淵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吸入,才可以實現這個龐大的組織長治久安,因此長敬對於織夢淵來說依舊是不可多得的。對於長敬自己來說,這也將是一個打開新世界的機會。如此想著,吳杳便第二次來到了長敬家的藥鋪,告訴了他這個消息。
剛剛得知這個消息的長敬,第一反應是眼前的這個人不會又是個“假吳杳”吧,我和仙姑怎麽可能成為同一個世界的人呢?我連藥理都記不全,我能有什麽天賦?之前的事都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才對……
吳杳還需要回去籌備分閣交流隊的安頓事宜,也顧不上長敬內心有多震驚,告知了他今日要到織夢閣來參加考核就走了,留下長敬在風中淩亂。
倒是長敬的爺爺知道了這消息,樂的連拍了長敬三掌,中氣十足地說有子孫能入織夢淵是祖上冒了青煙。長敬是個樂天派,無奈接受現實後便也不甚在意了,隻有一件事讓他頗放不下心。
“爺爺,你就我一個孫子,若是我走了,誰給你每日曬藥、端茶倒水、洗被曬衣、做飯打掃?”長敬認真地說道。
爺爺一擺手,毫不在意道:“我身體好著呢,自己能做事,你就放心去好了,保準你月假回來,我還能抽棍子削你!但你要是今天不去,我現在就削你!”
“別別,我去就是了,等我走了您老就可勁兒想我吧!”長敬嬉笑著,誇張得跳遠了,心裏知道爺爺哪會真打,不過是怕他放心不下自己罷了。
告別了爺爺,長敬深吸了一口氣,向織夢閣走去。
結果被人潮堵在了半路上。
吳杳並沒有跟長敬說今日還有什麽人會來織夢閣,於是他一臉莫名的抓了個鄰舍詢問了,才知道他大概是除爺爺外,整個溫江城最後一個知道這事的人了。
被長敬拉著問的那位大哥正巧是個話多的,不用長敬多問,就自己一股腦得全倒了出來:
“小兄弟,你別瞧今天來我們溫江城的這支隊伍,隻有十餘人,那可都是最富庶的雲陵城來的人,還不是普通人,都是織夢淵直屬右分閣的織者,領頭那個還是閣老呢,跟咱溫江城織夢閣的閣主平階!聽說啊,他們這回來咱這裏,是為了和咱們閣主切磋交流術法的。你瞧前頭那七人趾高氣揚的模樣,定是瞧不起咱們呢,看閣主不給他們打趴下,掙回臉!”
長敬聽著這位大哥一會兒誇雲陵來的人多麽厲害,一會兒又禁不住拿織夢閣閣主吳杳來比較貶低,自相矛盾,有些哭笑不得。
在普通百姓心裏,其實隻有最簡單的心思,就是不能讓人瞧不起去,他們並不知道織夢淵體係內是如何分等階的,也不知道高階的織者厲害在哪裏,甚至以為他們切磋交流術法就像江湖人士打群架似的武鬥。
再加上吳杳在溫江城的低調謙和,做實事留下的好名聲,街上隨便拉個人怕是心裏都會覺得這雲陵來的人更厲害,但又頑固地相信他們的閣主一定不會輸。
告別了這位兄台,得知了這行雲陵來的隊伍和自己是一個目的地後,長敬這個天生的樂天派都無端有些緊張起來,不知是因為自己,還是因為聽了大哥話,假想吳杳今日要與人比試。
長敬一邊想著,一邊穿過層層人群,趕在隊伍前來到了織夢閣。
作為一個在溫江城生活了十八年的土著,他早已見過織夢閣無數次,但他卻是近幾個月才有幸進去過幾回而已,還是托了爺爺又開始重新做夢的福,讓他借著幫爺爺兌換長夢丸的功夫,好好打量了下這裏。
織夢閣本身就是一個全木質搭建的閣樓,分五層,約十餘米高,是整座城市的塔尖,可以俯覽全城的景象。閣樓從外看來並不是十分寬大,但走進閣內就會發現內有乾坤。最初的織夢閣設計者將閣樓建成了外方內圓的結構,便是為了擴充它的容量,使其可以同時接納數十名民眾而不顯擁擠。
因此,走進織夢閣的第一層便可以看到閣內設置了多間相隔的取夢室,安排有專人一對一接待民眾去隔間裏取夢,再按照夢境數量和品質兌換長夢丸。
站在第一層的中央,抬頭往上看,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座織夢閣都是中空的,可以從第一層望見其上每一層閣樓的邊緣都有雕著古樸紋路的扶欄,層層環繞而上,仿佛延伸出數十層之多。
最高處,則是閣樓的頂端位置,安置的多彩琉璃瓦,白日裏可反射日光照進閣內,映得閣內五彩斑斕,如夢如幻,夜間則可吸收柔和的月光和璀璨的星光,無需一盞燭燈,閣內便如廣寒仙境一般明亮清幽。
長敬走進織夢閣的時候正巧趕上吳杳攜其餘四位閣老從樓上下來,顯然是準備迎接雲陵來的同僚。
吳杳一行皆是黑金長袍,與東街上正往這裏趕來的頭七人一樣。說來也奇怪,長敬總是可以在一片黑衣袍中一眼認出吳杳。事實上,對於織夢閣自己人來說,即使隔著兜帽也可以清晰地看見他人的相貌,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除了身材明顯有差異的男女外,基本看不出太大區別,更不好區分辨認了。
“你在這裏等我。”吳杳從階梯上下來,略停頓了下,對站在門邊的長敬說了句等我,便又帶著眾人走到門外去了。
長敬一向是既來之則安之的性格,也沒有覺得有何不妥,便聽話地站在原地等著。
原來長敬和雲陵來的人隻是前後腳的功夫,差不多一個時間到了織夢閣。
“終於到了,一路上被當猴子看似的,可憋死我了。”
長敬正想往外看看熱鬧呢,突然眼前的光線就是一黑,一個嬌小的身影伴著清脆的話音輕快地進了門,一手掀開了連衣帽轉過身,是個長相十分伶俐可愛的小姑娘。
跟在她身後進來的又是兩個黑袍人,但並沒有摘下兜帽,看身形應當是一男一女。聽見前麵女子的話,兩人隻無奈的搖了搖頭。
接著又魚貫而入了四個黑袍人,四個灰袍人,最後才是這裏的主人吳杳五人,可以說是給足了他們麵子。
最先進來的那個女子見所有人都到齊了,便又嬌俏的說道:“這裏都是自己人,戴不戴帽子都沒區別,各位哥哥姐姐不如都摘了帽子說話吧,整天瞧著不是黑就是灰,也太悶了。”
“林瑤,不能這麽沒規矩,這不是在家裏,先過來見禮。”第二個進來的黑袍男子看似嚴厲地說了一句那位喚作林瑤的姑娘,但卻沒有讓她把帽子戴上,隻拉了她過來麵向吳杳等人。
林瑤悄悄衝男子的背影擺了個鬼臉,不等男子說話,又搶先開口道:“你們這裏誰是閣主呀?”
吳杳身後一位年長一點的閣老聽見這小姑娘如此沒禮貌,一腳邁出就想要出言訓斥。吳杳不動聲色地攔住了他,不卑不亢地說道:“我是溫江城織夢閣閣主吳杳,歡迎各位來到溫江城。”
男子怕林瑤又要無禮,趕忙開口道:“我是雲陵此行的隊長林奕,也是織夢淵右分閣的閣老之一。我們一路聽說吳閣主是整個西岩帝國織夢淵西殿曆史上最年輕的閣主,果不其然。”
吳杳聽完隻微微一笑,也未辯駁什麽,朝林奕施了點頭禮。
長敬皺了眉,林奕這人麵上雖然謙和,但言語間亦是有些自持身份的高傲,先是以自己的右分閣閣老的地位壓吳杳一下,又是特意誇了吳杳年輕,但又不提其他,仿佛料定了吳杳年紀輕輕無甚作為,花架子罷了。
“有我年輕嗎?”林瑤似是沒遮沒攔慣了,兀自嘀咕了一句,又朝吳杳打招呼道:“你好,我是織夢淵右分閣的林瑤,林奕的妹妹。”
吳杳看著林瑤玩笑似的招呼,平靜地說道:“據我所知,林姑娘隻是右分閣的織者,既不是閣主也不是閣老。如此,你見我應當施全禮。”
是了,吳杳曾簡單地跟長敬說過,織夢淵內隻有閣老以上的人才有等階之分。譬如東西閣閣老就要高於四分閣的閣老,四分閣的閣老自然也高於地方織夢閣的閣老。但下一階的閣主是與上一階的閣老平階的,例如林奕作為右分閣的閣老便是與織夢閣閣主的吳杳平階。
但是實際掌控的權力就大不相同了。據說織夢淵最早這樣規定,便是為了防止各等階的同僚爭權奪利,欺壓地方。但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織夢淵內如今仍是有不少人捧高踩低,地方閣主等階雖高,有一定話語權,但終究不過是管治一城而已,分閣的閣老等階相同卻是可以與分閣閣主一並管理六城。
而閣老以下,統稱織者,任你再厲害也無等階之分,無任何實權,低於任何等階的閣主和閣老。如此,若林奕作為整個雲陵隊伍的隊長,等階最高的話,隊伍裏的大多數人都是要對她施全禮的,包括林瑤。
“你!不過是一個破地方上的閣主,神氣什麽,等我以後做了分閣閣……”林瑤的脾氣屬於一點就著的類型,目中無人慣了,一聽吳杳拿等階壓她就要跳腳。一旁的林奕顯然極為熟悉她的性格,趕在她把話說完前將她一把拉到了身後。
氣氛正有些尷尬的時候,先前與林奕一同走進來但一直未說話的女子忽然說道:“我是右分閣織者趙清語,見過吳閣主。”
趙清語的性格與林奕林瑤這對兄妹都不同,因為戴著兜帽,長敬未見其貌,隻聽她嗓音溫婉,語氣恭敬地朝吳杳作揖,真心實意地施了全禮。
吳杳本就不是刻薄的性子,人家待她以禮,她自以禮還之,略托了趙清語作揖的手,點頭示意。
接著其餘幾人便順勢也介紹了自己。
“我是右分閣織者令冰,見過吳閣主。”
“我是右分閣織者範銘瑞,見過吳閣主。”
“我是抱山嶺織夢閣閣主李思。”
“我是照日堡織夢閣閣主徐明磊。”
“……”
長敬聽了這一通花名,隻堪堪記住了這黑袍七人的名諱,沒想到其中竟還有兩座城池織夢閣的閣主,亦是與吳杳平階,屬於真正的同僚。但因為抱山嶺與照日堡均未與溫江城接壤,因此幾人此前並無來往。看他們報名的順序,也是隱隱以右分閣為尊。
吳杳一一客氣地回了禮,也向雲陵等人介紹了她身後的四位閣老。
“這幾位是時玉,周老,陳老,文老。”
眾人均點頭示意。一般五十歲以上的閣老便僅以姓氏相稱,以示尊重。
林瑤見吳杳背後有三位“老家夥”,便越發不把吳杳當回事,隻覺得吳杳肯定是有什麽後台才坐上的閣主之位,平日裏定是全靠幾位長輩管治手下。
“都見過禮了,可以把帽子摘了吧?”林瑤掐著大家說完話的時間,又攛掇起來。
林奕知道自家妹妹肯定是未如意的事便會一直吵嚷,故第一個主動摘下了兜帽,露出正臉來。他的五官與林瑤十分相似,隻是更為硬朗些,也算是劍眉星目,儀表堂堂。林奕略有些歉然地看向吳杳,算是替林瑤的魯莽道歉。
摘不摘帽子真不是吳杳會在乎的事,吳杳隻簡單道:“無妨,大家隨意。”
趙清語等人這才徐徐摘下兜帽來。吳杳這側的人卻沒有動手,主隨客便罷了。
長敬所站的位子是樓梯口的夾角處,頗不顯眼,又正好是在眾人的背後,正想悄悄挪去看一眼他們後續要做什麽,便突然被一句驚聲止回了原地。
“呀!這兒怎麽還有個人鬼鬼祟祟!”
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