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縣看到殷年走進書房,便停下手中的筆,殷年現在低沉的狀態,是已經去過流民營了。


    “是不是覺得很糟?”許知縣遞過茶杯。


    殷年接過茶杯,點了點頭。


    “鄢城至少還好些,你看看這些,你便明白我為什麽說好些了。”當他在說鄢城情況要好些時,殷年眼中透出了不相信。便將桌上邸報冊子遞給他。


    殷年接過邸報看得很慢,上麵記錄有各戰場的情況,還有戰時各地方施政方案,還有什麽地方出現盜匪。這些盜匪是流民演變出來的。有些盜匪殺入縣衙殺死朝廷命官的有許多處地方,這樣看的確鄢城的情況還算好的,至少這些流民還沒有比較穩定。


    封國皇宮禦書房,趙勉看著各地傳來的奏章。深吸一口氣盡量平複怒氣。


    “令淩澎來見朕!”趙勉看到這些關於流民進山為寇已經不隻一起兩起。但趙勉沒想到的是這些流寇聚集起來竟敢攻打明州府。


    “諾!”成少監應答後便出宮去了。


    京城淩府,淩澎在院中看著兵書,雖然眼睛盯著兵書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他很後悔為什麽自己會衝動在大殿上打傷那些文官,不然自己現在披甲站在城牆之上!


    正在臆想自己身在戰場之上的淩澎聽下人來報,宮裏來人了。激動的站起來穿著便衣就往會客廳而去,看來陛下終於想起自己來了。


    來到會客廳見到成少監。


    “少監請入坐吧!”


    “淩將軍,咱家是來給陛下帶口諭的,便不坐了!”


    “請問陛下有何口諭?”


    “陛下口諭,令淩澎來見朕!”成少監向右拱手道。


    淩澎跪在地上聽完陛下口諭後便好奇問到成少監:“少監,陛下為何詔我入宮?”


    “淩將軍,咱家無可奉告。你還是親自去問陛下吧!口諭帶到了,咱家便回了!”成少監沒有回答淩澎,便往淩府外走去。


    “看來有轉機了!”


    淩澎笑著換上盔甲後,上馬朝皇宮而去!


    “陛下,淩澎將軍求見!”


    “讓他進來吧!”趙勉批著奏折。


    “宣淩澎將軍覲見!”


    淩澎聽到黃門傳信後,便進入禦書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淩將軍在府上最近反省的怎樣?”趙勉沒有抬頭看淩澎專心的批閱奏折。


    “謝陛下關心,臣這些時日以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還望陛下開恩,讓臣到邊關去吧!”淩澎想起這些日子也沒在反思,他認為人必須保持憤怒。現在關於自己上戰場的事隻好硬著頭皮回稟陛下自己有去反省。


    “淩愛卿,你也為朕信嗎?”趙勉停下手中的毛筆,微眯著眼睛看著淩澎。


    “陛下,臣的確反省了,可能程度還未達到陛下要求那麽無欲無求,作為將軍還是需要血性!”淩澎雖說自己有些魯莽,但這都得看對待何事,如果是上戰場控製情緒是必須的。但在這朝堂上,那些背後捅刀子的人就不必。


    “朕認為每個封國男兒也必有血性,但無所謂魯莽不該有,朕希望你是真血性而不是魯莽!”


    “陛下用了便知臣是真血性還是魯莽!”


    “好,朕便信你一回!朕命你領城防軍細柳營前往明州,剿滅明州一帶的流寇!”趙勉便下令道。


    “臣將萬死不辭!”淩澎聽到是剿匪後心裏有些抵觸,自己想要的是與越國後夏國這樣的軍隊打仗,沒想到陛下卻讓自己去剿匪。


    “那愛卿便去準備吧!”趙勉將毛筆拿起又開始批閱起奏章。


    淩澎跪拜後便退出禦書房,一內侍便通稟趙勉,越國皇帝要見他。


    聽到這,趙勉也沒想起越國皇帝已經去鴻臚寺這麽久了。搖著頭停下批閱奏章:“朕竟然忘了竟還有這麽一號人物,的確該見一見!朕也該盡一盡地主之誼!”雖然雙方談判已經交給丞相去辦,但與越國皇帝還是得見一麵。


    “成少監你去鴻臚寺邀請越國皇帝明日至長樂宮參加晚宴!”趙勉背著手走出禦書房。


    秋天裏的皇宮裏有些清冷,樹葉都快掉光。雖然有些陽光,可這空蕩蕩的皇宮裏風無處不在,趙勉隻好將大氅扯的緊些。皇宮後花園湖中有一處亭子。趙勉揮手讓內侍退下,一個人坐在亭中,他還記得小時候,父皇也喜歡坐在亭中看他玩耍。趙勉看著湖中幹枯的荷葉,可它們夏天時還在爭綠。


    從越國開始攻打封國已經過去快兩個月,戰事雖然平息,可戰爭帶來的後果給趙勉措來了個手不及。從民間到朝堂上,作為皇帝的所要處理的事情變得更多,他感慨為何從古至今皇帝的壽命都不太長久是有原因的。


    夏國張庚回想起那天,他站在夏國金鑾殿上,耶律洪承諾張庚不會與封國開戰後,兩個殿衛直接走到鴻臚寺寺卿楊近山身後將其拖出金鑾殿,年邁的鴻臚寺寺卿楊近山沒有求饒,用怨恨的眼神死死盯著他。


    張庚與封國使團就要離開夏國回封國複命,有人來報說是鴻臚寺寺卿要見他,張庚便出驛館見一見這新上任的夏國鴻臚寺寺卿。


    “張大人好,在下便是新任鴻臚寺寺卿楊功!”楊功笑著拱手到。


    “楊大人,恭喜恭喜!”張庚也拱手到。


    “那在下也得恭喜張大人!”


    “楊大人,要不進驛館坐坐!”張庚邀請到,如果不是張庚知道這楊功是何人,自己也會被這個笑起來很無害的男人給騙過了。


    “張大人不用,在下隻是來與你告別的,現在見了在下便告辭了!”楊功走了幾步突然回頭說道:“張大人,一路平安!”說完就踏上自家的馬車走了。


    在不知情的人眼中,這便是一出好友離別的場景。可張庚明白以後這人便是封國外交上一處高牆,此人便是前任鴻臚寺寺卿楊近山最疼愛的幼子。


    很快封國使團就從夏國京城南門出城了,楊功坐在酒樓裏看著封國使團出城,笑著對身邊的人說道:“去吧,做得隱秘些!”


    身邊那人便領命退下了。


    雖然楊功並不想這麽做,可那位可是隨時看著他,可那位想殺他,自己隻不過成了他手中殺張庚的那把刀而已。其實楊功不恨那位張大人,各自為政罷了,錯就錯在沒遇到一位良主。想到這些楊功用力握緊拳頭。


    “張大人,這次終於可以放心了!”林副使笑著對張庚說道,雖然在夏國這期間過得很凶險,可這結果已經是最好了!


    “林大人,還是改變回去的線路吧!”


    “為何?””林副使一臉疑惑問道,這往流州地界回到封國是最近的路。如果改變路線的話要多走一半的距離。


    “有人會在半道截殺我們!”張庚說得很慢,剛才那張功最後說的話便是在提醒他。


    “大人不會吧!”林副使很吃驚,竟然還有截殺!


    “往陳州吧!”張庚沒有回答,便命林副使去告知使團往另一條路回封國,張庚知道往流州入封國自己這行人必會埋屍他鄉,往陳州回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整個封國使團出了夏國京城五十裏後開始變道往陳州而去。


    封國鄢城縣衙,殷年在許知縣的勸導下已經那麽低沉了,他明白現在改變不了其他,但至少還能改變這鄢城縣流民營的現狀。


    他走出縣衙,門口六個少年看著他,他笑了,至少現在他要改變這六個人,他將六個少年帶到許知縣的書房外。


    “許大人,我想成為第一個認領的人吧!畢竟我是這方案的施行者!”


    “這個提議很好,當然可以啊!如果你不提我便就先認領一些流民了!”許知縣對殷年的這個提議很認同,對於認領這件事就少了許多困難:“那可有人選!”


    “有當然有!你們進來吧!”殷年對外麵的六個少年說道。


    六個少年畏畏縮縮走了進來,許知縣臉上帶著不解,為何是六個少年,一般人不都是選擇強壯些的成年人嗎?


    殷年將第一份認領契約書拿出來,將契約書上的話念給六個少年聽之後。


    “少爺這是真的嗎?”林秀兒吃驚聽完殷年念完後,十分吃驚,她在懷疑自己是否聽錯,剛才聽到的是從永貞十年秋到永貞十一年夏可認領流民,流民提供勞力,認領主家提供飯食,其中要求主家不能打罵、欺負等等,說到底就除勞力之外的事情。如果發現做了違背這份契約書裏麵條款的主家,那麽主家明年將會失去明年減稅和免勞役這項權利,林秀兒覺得這契約書實在是流民的福音。


    “真的!所以你們要簽字嗎?”殷年笑著說道。


    “我不想簽!”林恩低著頭說道,所有的眼睛看向他,他慌忙的解釋道:“我不想簽,是因為不想以流民身份在少爺身邊,隻想成為少爺的仆人而已!”另外五個孩子聽了都跟著點頭道!


    許知縣很好奇為何這些孩子放著幹淨身份不要,卻要一個奴籍!


    “你們想把這個簽,其他的事情等以後再說吧!”殷年看著六個人有些感動,但這不是動搖的,殷年覺得他們現在隻是生活所困而已,定然沒想好。


    “少爺!”六個人便跪在地上,望著殷年,在他們來縣衙前他們已經做好決定了。


    “先把這個簽了,以後便跟著我吧!”殷年一個一個的拉起來後說道。


    “真的嗎?”林秀兒又是那個質疑的人。


    “知縣大人做證!”


    “好好,我作證!”許知縣笑看這幾個孩子。


    六個孩子很快在殷年寫的各自名字上按上手印。最後殷年將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麵按下自己的指印。第一份流民契約書便完成。殷年看著手上契約書裏的文字很感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南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南玉並收藏吾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