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住的破落院裏,林雪蘭剛燒好熱水,又忙著燒火做飯,要伺候好兩個小祖宗可不太容易。
“出去,不準偷看!”鄒瑤半推半趕將楊啟趕出了房門。
“哼,你這麽小,有啥好看的。”歪著腦袋,楊啟往房裏麵瞄了幾眼,見什麽都看不到,便怏怏地吹著口哨,到院子裏玩去了。
在楊啟蹲在院子裏圖圖畫畫的時候,院門處悄悄地探出一個腦袋,眼珠滴溜溜轉了一圈,很快就瞧見了楊啟的小背影,忙出聲喚道:“啟兒,快過來,阿姊給你帶好吃的來了。”
聲音宛如百靈鳥般,清脆悅耳。
“是鈺兒姐姐!”小臉上一喜,楊啟飛快起身,小跑著來到院門處,往遠處望了望,見沒人跟來,這才衝著門口站著的少女笑道:“鈺兒姐,你又偷溜出來了,小心乃翁罰你。”
楊鈺剛滿十二,卻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聞言,伸手敲打了下楊啟的小腦袋,輕斥道:“胡鬧,什麽乃翁,那是咱爹!手伸出來。”
見楊啟縮著手一副怕疼的樣子,她不禁噗嗤一笑道:“傻弟弟,阿姊是要給你蜜餞,哪是打你,看把你嚇的……”說著將一口鼓鼓的荷包塞到楊啟手上,叮囑道:“快收起來,別讓旁人瞧見了。”
“謝阿姊。”楊啟小臉通紅,縮回手將裝有蜜餞的荷包收進兜裏。
“好了,阿姊要趕回去完成課業了,不然一會先生發現了定向爹爹告狀,阿姊就有苦頭吃了。”吐了吐舌頭,楊鈺最後摸了摸楊啟的腦袋,這才邁著輕快的步伐離去。
望著阿姊離去的背影,楊啟眼角微濕,在楊家,除了阿娘,就阿姊對他最好。
雖然楊鈺出身正房,和楊啟並非一個娘生的,但自從去年知道自己還有這麽一個不受待見的弟弟以來,就隔三差五跑來看他,還經常帶來好吃的零食和玩物,久而久之,兩姐弟的感情越來越好。
“啟兒,你在哪?”身後傳來林雪蘭的呼喊。
“阿娘,我在這。”大聲回了一句,楊啟收拾好心情,轉身朝屋子走去。
不大的外房裏,擺著一張三尺長的食案,食案上擺好了飯盆和菜肴,林雪蘭和鄒瑤已經落座。
此時,鄒瑤已將身子洗的幹幹淨淨,乖巧地跪坐在席墊上,雙手置於膝上,烏黑漂亮的秀發在腦後綁成一個小馬尾,漂亮的小臉蛋粉嫩嫩的,和純淨明亮的眸子完美的組合在一起,猶如一個瓷娃娃。
楊啟一進來就發現形勢不對,原本自己的位置被鄒瑤霸占了,而且她身上竟然還穿著自己平日裏都舍不得穿的新皮裘。
“阿娘,你這是有了女兒忘了兒啊!”走到席墊前入座,楊啟一臉不甘心地說道。
“又說瞎話,瑤兒可是你未來的媳婦,阿娘不疼她誰疼她?”瞪了兒子一眼,林雪蘭敲了敲箸子道:“好了,開飯。”
兩個小家夥互視一眼,爭先恐後地伸出箸子去夾菜,雖然鄒瑤夾菜的動作不慢,但吃菜時卻是小口小口的,頗為淑女。
反觀楊啟,像是在賭氣一般,菜到碗裏拌著米飯扒拉著下肚,一盤菜很快就見底了。
其實這也不怪楊啟,雖然他年紀小,但由於經常練習煉金術的緣故,身體需要補充大量的能量,因此飯量大得驚人。林雪蘭也很好奇兒子小小的身體,飯量卻這般大,別人家的孩子一日兩餐就差不多了,她家的孩子一日三餐,不,有時四餐都不夠。
林雪蘭自然不會去責怪孩子飯量大,隻能自己多拚一些,起早貪黑的刺繡換錢,隻為讓兒子能夠每天吃飽。
鄒瑤剛半碗米飯下肚,抬頭便瞧見桌上的菜肴全被掃光了,小臉頓時布滿了委屈。
鄒瑤委屈的小模樣,落在林雪蘭眼裏,令她心疼不已,“瑤兒,啟兒他不是欺負你,他平時食量也是這般大,你莫怪他,伯母一會單獨給你做些點心。”
鄒瑤十分懂事的點點頭,楊啟這才想起自己對麵還坐著個小媳婦,而自己一不留神竟把媳婦的菜一起吃了,即便他臉皮再厚,此刻也是一臉尷尬。
突然想起剛剛阿姊給的蜜餞,連忙拿出來,討好地遞過去,“這個給你,裏麵有新鮮的蜜餞。”
蜜餞在這個年代可是最上層的零食,尤其受女孩子喜愛,果然,鄒瑤接過荷包後,小臉馬上轉陰為晴。
林雪蘭瞧在眼裏,喜在心裏,笑道:“你倆雖有婚約,但年紀尚小,以後便暫時以姐弟相稱,等長大後再改口也不遲。”
“知道了,阿娘!”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異口同聲回答。
夜漸漸深了,林雪蘭放下手中的刺繡,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吹了燈火上床歇息。
床是北方常見的火炕,表麵鋪的是用高梁秸子編的炕席,下方是用磚頭和泥土砌成的大炕,連通煙囪和爐灶,方便取暖。
炕上十分寬敞,楊啟和鄒瑤分睡兩端,林雪蘭躺在中間,替兩個小家夥蓋緊褥子後,忽聞熟睡中的鄒瑤在夢中哭喊:“阿娘,不要丟下瑤兒,瑤兒不要一個人走……”
林雪蘭十分清楚鄒瑤夢中所喊的阿娘並非自己,而是她的親生母親,想到她小小年紀便失去了雙親,不由對她更是愛憐,輕輕地替她逝去眼角的淚痕,擁著她入睡……
相處了一段時間後,鄒瑤和楊啟熟絡了起來,兩人基本都是形影不離,不是楊啟喜歡和鄒瑤呆在一塊,而是鄒瑤總是像個跟屁蟲似的跟在他後麵。
麵對一個有阿娘撐腰的未來媳婦,楊啟是打不得罵不得,隻能選擇妥協。
轉眼已到十月初冬,長安城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雪雖不大,卻也讓這座城銀裝素裹,平添了幾分妖嬈。
但楊啟不喜歡冬日,因為他怕冷,一到冬天基本不愛出門,都是躲在炕上,可偏偏昨日他老爹突然宣布要入京,而且日子已經定好了,就在這月十五。
楊啟本以為他和阿娘不受父親待見,可以不用跟著去洛陽,卻被阿娘明確告知,這次整個楊府都要遷往京師。
更糟的消息傳來,鄒瑤身份特殊不能隨同入京,需前往五台山投靠她外祖,而楊啟也要一同前往五台山學藝。
“出去,不準偷看!”鄒瑤半推半趕將楊啟趕出了房門。
“哼,你這麽小,有啥好看的。”歪著腦袋,楊啟往房裏麵瞄了幾眼,見什麽都看不到,便怏怏地吹著口哨,到院子裏玩去了。
在楊啟蹲在院子裏圖圖畫畫的時候,院門處悄悄地探出一個腦袋,眼珠滴溜溜轉了一圈,很快就瞧見了楊啟的小背影,忙出聲喚道:“啟兒,快過來,阿姊給你帶好吃的來了。”
聲音宛如百靈鳥般,清脆悅耳。
“是鈺兒姐姐!”小臉上一喜,楊啟飛快起身,小跑著來到院門處,往遠處望了望,見沒人跟來,這才衝著門口站著的少女笑道:“鈺兒姐,你又偷溜出來了,小心乃翁罰你。”
楊鈺剛滿十二,卻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聞言,伸手敲打了下楊啟的小腦袋,輕斥道:“胡鬧,什麽乃翁,那是咱爹!手伸出來。”
見楊啟縮著手一副怕疼的樣子,她不禁噗嗤一笑道:“傻弟弟,阿姊是要給你蜜餞,哪是打你,看把你嚇的……”說著將一口鼓鼓的荷包塞到楊啟手上,叮囑道:“快收起來,別讓旁人瞧見了。”
“謝阿姊。”楊啟小臉通紅,縮回手將裝有蜜餞的荷包收進兜裏。
“好了,阿姊要趕回去完成課業了,不然一會先生發現了定向爹爹告狀,阿姊就有苦頭吃了。”吐了吐舌頭,楊鈺最後摸了摸楊啟的腦袋,這才邁著輕快的步伐離去。
望著阿姊離去的背影,楊啟眼角微濕,在楊家,除了阿娘,就阿姊對他最好。
雖然楊鈺出身正房,和楊啟並非一個娘生的,但自從去年知道自己還有這麽一個不受待見的弟弟以來,就隔三差五跑來看他,還經常帶來好吃的零食和玩物,久而久之,兩姐弟的感情越來越好。
“啟兒,你在哪?”身後傳來林雪蘭的呼喊。
“阿娘,我在這。”大聲回了一句,楊啟收拾好心情,轉身朝屋子走去。
不大的外房裏,擺著一張三尺長的食案,食案上擺好了飯盆和菜肴,林雪蘭和鄒瑤已經落座。
此時,鄒瑤已將身子洗的幹幹淨淨,乖巧地跪坐在席墊上,雙手置於膝上,烏黑漂亮的秀發在腦後綁成一個小馬尾,漂亮的小臉蛋粉嫩嫩的,和純淨明亮的眸子完美的組合在一起,猶如一個瓷娃娃。
楊啟一進來就發現形勢不對,原本自己的位置被鄒瑤霸占了,而且她身上竟然還穿著自己平日裏都舍不得穿的新皮裘。
“阿娘,你這是有了女兒忘了兒啊!”走到席墊前入座,楊啟一臉不甘心地說道。
“又說瞎話,瑤兒可是你未來的媳婦,阿娘不疼她誰疼她?”瞪了兒子一眼,林雪蘭敲了敲箸子道:“好了,開飯。”
兩個小家夥互視一眼,爭先恐後地伸出箸子去夾菜,雖然鄒瑤夾菜的動作不慢,但吃菜時卻是小口小口的,頗為淑女。
反觀楊啟,像是在賭氣一般,菜到碗裏拌著米飯扒拉著下肚,一盤菜很快就見底了。
其實這也不怪楊啟,雖然他年紀小,但由於經常練習煉金術的緣故,身體需要補充大量的能量,因此飯量大得驚人。林雪蘭也很好奇兒子小小的身體,飯量卻這般大,別人家的孩子一日兩餐就差不多了,她家的孩子一日三餐,不,有時四餐都不夠。
林雪蘭自然不會去責怪孩子飯量大,隻能自己多拚一些,起早貪黑的刺繡換錢,隻為讓兒子能夠每天吃飽。
鄒瑤剛半碗米飯下肚,抬頭便瞧見桌上的菜肴全被掃光了,小臉頓時布滿了委屈。
鄒瑤委屈的小模樣,落在林雪蘭眼裏,令她心疼不已,“瑤兒,啟兒他不是欺負你,他平時食量也是這般大,你莫怪他,伯母一會單獨給你做些點心。”
鄒瑤十分懂事的點點頭,楊啟這才想起自己對麵還坐著個小媳婦,而自己一不留神竟把媳婦的菜一起吃了,即便他臉皮再厚,此刻也是一臉尷尬。
突然想起剛剛阿姊給的蜜餞,連忙拿出來,討好地遞過去,“這個給你,裏麵有新鮮的蜜餞。”
蜜餞在這個年代可是最上層的零食,尤其受女孩子喜愛,果然,鄒瑤接過荷包後,小臉馬上轉陰為晴。
林雪蘭瞧在眼裏,喜在心裏,笑道:“你倆雖有婚約,但年紀尚小,以後便暫時以姐弟相稱,等長大後再改口也不遲。”
“知道了,阿娘!”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異口同聲回答。
夜漸漸深了,林雪蘭放下手中的刺繡,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吹了燈火上床歇息。
床是北方常見的火炕,表麵鋪的是用高梁秸子編的炕席,下方是用磚頭和泥土砌成的大炕,連通煙囪和爐灶,方便取暖。
炕上十分寬敞,楊啟和鄒瑤分睡兩端,林雪蘭躺在中間,替兩個小家夥蓋緊褥子後,忽聞熟睡中的鄒瑤在夢中哭喊:“阿娘,不要丟下瑤兒,瑤兒不要一個人走……”
林雪蘭十分清楚鄒瑤夢中所喊的阿娘並非自己,而是她的親生母親,想到她小小年紀便失去了雙親,不由對她更是愛憐,輕輕地替她逝去眼角的淚痕,擁著她入睡……
相處了一段時間後,鄒瑤和楊啟熟絡了起來,兩人基本都是形影不離,不是楊啟喜歡和鄒瑤呆在一塊,而是鄒瑤總是像個跟屁蟲似的跟在他後麵。
麵對一個有阿娘撐腰的未來媳婦,楊啟是打不得罵不得,隻能選擇妥協。
轉眼已到十月初冬,長安城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雪雖不大,卻也讓這座城銀裝素裹,平添了幾分妖嬈。
但楊啟不喜歡冬日,因為他怕冷,一到冬天基本不愛出門,都是躲在炕上,可偏偏昨日他老爹突然宣布要入京,而且日子已經定好了,就在這月十五。
楊啟本以為他和阿娘不受父親待見,可以不用跟著去洛陽,卻被阿娘明確告知,這次整個楊府都要遷往京師。
更糟的消息傳來,鄒瑤身份特殊不能隨同入京,需前往五台山投靠她外祖,而楊啟也要一同前往五台山學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