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宋一航並不需要住院,吃完午飯稍一會兒,宋思嫻就給他辦了出院手續,把人領回了家。
宋一航是真的困,回到家就睡了,一直到晚飯宋思嫻去敲他的門。
“吃飯了。”
“……知道了。”
去給宋文峰和方苓玉送飯回來,幾個大爺正在小區門口坐著看晚間新聞。
小區門口放電子屏是市裏的規定,特別是育考過後,白天全是關於珍惜美好生活的電視劇。
新聞裏那看了幾百年的女主持人嚴肅說道“育考過後24小時,全國各省市安樂科接收到安樂申請已達2471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2人。”
一個大爺歎氣“嗨,才這幾個人,今年考試這麽難才隻比去年多了12個人。”
其他人紛紛回應“是啊,這跟難度相比不科學。”
“去年比這多兩千多個名額呢。”
“也不知道是去年的人太脆弱,還是今年的人太堅強。”
幾個大爺笑成一團“說不準明天會多,後麵超越也是有可能的。”
宋思嫻提著飯盒過去,幾個大爺還跟她打了招呼“思嫻啊,你爸媽今天忙吧?”
“嗯,還挺忙的。”宋思嫻禮貌微笑“一航還在家等我,我就先上去了。”
“趕緊去吧,一航這小子不常回家。”
“嗯,大爺再見。”
對不相幹生命的冷漠,亦是整個世界的通病。
這種冷漠,在過去表現在看見別人離奇死亡視頻的驚呼與調笑,在現在則是對數字的輕描淡寫。
死亡,是全球人口統計網上跳動的字數。
死亡,是交流間的談資與笑柄。
死亡,是教育機構營造的焦慮。
死亡,是媒體的狂歡。無論冷語與溫情,都帶著目的。
對死亡,唯獨缺少了敬重。
隔天把宋一航送回研究所,宋思嫻就回到了學校。還有一個月就要期末考試了,她需要準備出考試試題了。
關於育考的課題,研究所已經代她的項目組跟公安那邊打過招呼了,隨時去都可以查閱以往卷宗,那邊還答應研究所,可以幫忙提供相關人員的聯係方式。
雖說社會學在幾百年裏發展了很多,但基本方式很難改變,比如這些機密性文件,還是得去到保密機構內被監督查閱。
時間過得飛快,言勳的第一位“客人”來了。
進到注射室的是一位老人,以及他的兒子兒媳。需要注射的是老人,兒子兒媳隻是陪同。
言勳核對完相關證件之後,又瀏覽了大概的申請資料,例行將家屬請到門外,向老人詢問了幾個問題。
“請問您是王盛德先生本人嗎?”
“是的。”
“資料上您寫的安樂原因是活太久了厭倦了,請問是原因否屬實?”
“是。”
“資料上說您的孫子今年參加了育考,隻考了一科,請問,您是否是因為孫子的生育資格才選擇的安樂?”
為了人口換新,這個世界存在著一個默許:如果三代內有人安樂,那麽該家庭可在一個月內申請兩個生育資格,凡符合體檢標準,百分百申請通過。
“不是,那隻是碰巧,我看見他垂頭喪氣的更煩了,便宜他了。”
哪怕知道事實如此又怎樣,原因直接大喇喇地寫在上麵也會審核通過,前麵的說辭,不過是給社會道德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您是被迫的嗎?”
“不是。”
“您確定要安樂嗎?”
“確定。”
“在安樂之前我需要告知您,安樂一旦開始,臨時反悔是不一定能搶救回來的。”
“我知道。”
“好的。”言勳收起資料將門外的兩人請進屋。
“我想一個人進去,靜靜。”老人拒絕了兒子兒媳一同去注射室。
兒子兒媳看向言勳。
“你們的決定。”
言勳的男助手已經先行進到了注射室開啟儀器。
“那我們,就在外麵吧,嗯……喊我們。”兒子說著話,眼裏開始有些濕潤。
“走吧。”言勳前方邁步,老人在後麵跟著。
戴好儀器,老人看向門外的方向,突然朝言勳笑了“下一個就是他們了。”說完就閉上了眼,嘴角還留著笑意。
言勳忽然覺得這個世界很寒冷:社會冷,親情也冷。
注射鍵按下的那一刻,他心緒複雜地望向那跳動的心電圖,然後看著它漸漸平緩成為一條直線。
打印機工作的聲音響起。
他把注射器和其他儀器收好。
“言醫生,報告。”助手將整理好的報告遞給他。
“嗯。”
兩分鍾後,注射室傳來夫妻的痛哭聲,言勳在工作桌前打出了死亡醫學證明,簽了字,在外間等待著他們出來。
醫院的係統是跟公安聯網的,很快,全國人口統計網站上的某個數字跳動了一下,緊接著全球人口統計網上,那數字也跳動了幾下。
一個數字減少了。
又一個數字增加了。
一個父親消失了。
另一個父親即將來到。
宋一航是真的困,回到家就睡了,一直到晚飯宋思嫻去敲他的門。
“吃飯了。”
“……知道了。”
去給宋文峰和方苓玉送飯回來,幾個大爺正在小區門口坐著看晚間新聞。
小區門口放電子屏是市裏的規定,特別是育考過後,白天全是關於珍惜美好生活的電視劇。
新聞裏那看了幾百年的女主持人嚴肅說道“育考過後24小時,全國各省市安樂科接收到安樂申請已達2471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2人。”
一個大爺歎氣“嗨,才這幾個人,今年考試這麽難才隻比去年多了12個人。”
其他人紛紛回應“是啊,這跟難度相比不科學。”
“去年比這多兩千多個名額呢。”
“也不知道是去年的人太脆弱,還是今年的人太堅強。”
幾個大爺笑成一團“說不準明天會多,後麵超越也是有可能的。”
宋思嫻提著飯盒過去,幾個大爺還跟她打了招呼“思嫻啊,你爸媽今天忙吧?”
“嗯,還挺忙的。”宋思嫻禮貌微笑“一航還在家等我,我就先上去了。”
“趕緊去吧,一航這小子不常回家。”
“嗯,大爺再見。”
對不相幹生命的冷漠,亦是整個世界的通病。
這種冷漠,在過去表現在看見別人離奇死亡視頻的驚呼與調笑,在現在則是對數字的輕描淡寫。
死亡,是全球人口統計網上跳動的字數。
死亡,是交流間的談資與笑柄。
死亡,是教育機構營造的焦慮。
死亡,是媒體的狂歡。無論冷語與溫情,都帶著目的。
對死亡,唯獨缺少了敬重。
隔天把宋一航送回研究所,宋思嫻就回到了學校。還有一個月就要期末考試了,她需要準備出考試試題了。
關於育考的課題,研究所已經代她的項目組跟公安那邊打過招呼了,隨時去都可以查閱以往卷宗,那邊還答應研究所,可以幫忙提供相關人員的聯係方式。
雖說社會學在幾百年裏發展了很多,但基本方式很難改變,比如這些機密性文件,還是得去到保密機構內被監督查閱。
時間過得飛快,言勳的第一位“客人”來了。
進到注射室的是一位老人,以及他的兒子兒媳。需要注射的是老人,兒子兒媳隻是陪同。
言勳核對完相關證件之後,又瀏覽了大概的申請資料,例行將家屬請到門外,向老人詢問了幾個問題。
“請問您是王盛德先生本人嗎?”
“是的。”
“資料上您寫的安樂原因是活太久了厭倦了,請問是原因否屬實?”
“是。”
“資料上說您的孫子今年參加了育考,隻考了一科,請問,您是否是因為孫子的生育資格才選擇的安樂?”
為了人口換新,這個世界存在著一個默許:如果三代內有人安樂,那麽該家庭可在一個月內申請兩個生育資格,凡符合體檢標準,百分百申請通過。
“不是,那隻是碰巧,我看見他垂頭喪氣的更煩了,便宜他了。”
哪怕知道事實如此又怎樣,原因直接大喇喇地寫在上麵也會審核通過,前麵的說辭,不過是給社會道德的一塊遮羞布而已。
“您是被迫的嗎?”
“不是。”
“您確定要安樂嗎?”
“確定。”
“在安樂之前我需要告知您,安樂一旦開始,臨時反悔是不一定能搶救回來的。”
“我知道。”
“好的。”言勳收起資料將門外的兩人請進屋。
“我想一個人進去,靜靜。”老人拒絕了兒子兒媳一同去注射室。
兒子兒媳看向言勳。
“你們的決定。”
言勳的男助手已經先行進到了注射室開啟儀器。
“那我們,就在外麵吧,嗯……喊我們。”兒子說著話,眼裏開始有些濕潤。
“走吧。”言勳前方邁步,老人在後麵跟著。
戴好儀器,老人看向門外的方向,突然朝言勳笑了“下一個就是他們了。”說完就閉上了眼,嘴角還留著笑意。
言勳忽然覺得這個世界很寒冷:社會冷,親情也冷。
注射鍵按下的那一刻,他心緒複雜地望向那跳動的心電圖,然後看著它漸漸平緩成為一條直線。
打印機工作的聲音響起。
他把注射器和其他儀器收好。
“言醫生,報告。”助手將整理好的報告遞給他。
“嗯。”
兩分鍾後,注射室傳來夫妻的痛哭聲,言勳在工作桌前打出了死亡醫學證明,簽了字,在外間等待著他們出來。
醫院的係統是跟公安聯網的,很快,全國人口統計網站上的某個數字跳動了一下,緊接著全球人口統計網上,那數字也跳動了幾下。
一個數字減少了。
又一個數字增加了。
一個父親消失了。
另一個父親即將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