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了這麽久,從去年十月份確定拍攝《六指琴魔》開始算起,已經過去五個月了。今天,《六指琴魔》正式拜神開機。


    開機儀式就在邵氏片場,儀式結束之後,程曉東開始指揮劇組人員搭設布景,率先拍攝的是呂麟和譚月華在客棧相遇,各方勢力爭搶天魔琴的場景。


    “北美那邊的上映時間確定了?”


    蔡致良沒有幹涉導演的拍攝,站在一旁與章婉婷說著《秋天的童話》在北美上映的事情。


    年後,江之強多方交涉,出讓了大部分利益,終於敲定了這部電影在北美的上映時間。


    “下個月中旬上映,不過隻有五十家影院。”章婉婷笑著點點頭,言語之中卻又有些遺憾。


    蔡致良道:“港片在北美本就水土不服,能有五十家影院放映就不錯了。”


    港片在北美的觀影人群主要是華裔,此次《秋天的童話》就主要是在華人聚集區周圍的影院上映,更確切的說,主要是在紐約唐人街周邊。


    章婉婷本身就是美國留學的海歸,對此也有所了解,道:“此次多虧了江先生,否則的話,還不知道要拖到什麽時候。電影在北美的首映,你要過去一趟嗎?”


    “我就不過去了。”蔡致良搖搖頭,即便是他親自過去也無濟於事,道:“我得盯著這部電影,直到殺青。劇本的翻譯工作,安樂影業已經搞定,改天一起審核一下。”


    “好的。”之前《秋天的童話》從翻譯到配音,章婉婷已經十分熟悉,問道:“你準備在北美發行這部武俠電影?”


    “是啊,他麵對的不僅僅是華裔,而是整個北美。”蔡致良肯定的點點頭,問道:“你覺得怎麽樣?”


    章婉婷笑著直搖頭,道:“北美觀眾喜歡的是李小龍那種拳拳到肉的功夫片,就像史泰龍的《第一滴血》係列。這種武俠片打鬥場麵或許更加飄逸,但在北美沒什麽市場。”


    蔡致良道:“《六指琴魔》的定位也不一定必須是功夫片,它可以是科幻片。”


    “科幻片?”章婉婷愣了一下,道:“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我覺得《倩女幽魂》更適合。”


    蔡致良道:“也可以試試,不過《倩女幽魂》裏麵的打鬥場麵不算精彩,而東西方的思維方式迥異,我覺得《六指琴魔》更合適。”


    兩人談話的功夫,演員已經完成化妝,開始今天的拍攝。港城的電影工業已經十分成熟,程小東又是經驗豐富的導演,隻要按照劇本完成拍攝,便是大功告成。


    或許是剛開機的緣故,演員還未進入狀態,不是很順利,ng了好幾次也沒能解決表演的問題。


    蔡致良站在一旁,並未幹涉,仔細地觀察著拍攝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這將是他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工作。隨著蔡氏影業去年的成功,凡是他有意參與投資的電影,都得到製片公司的重視,而將他拒之門外,好在他已經完成資本的積累,以後蔡氏影業的利潤將大部分來自於自製的電影。他需要做的,便是盡可能的壓縮成本。


    直到晚上收班時,也沒有太大的進展,隻能第二天接著拍。一連數日,蔡致良都在片場,監督拍攝進度和每一筆費用的支出。


    這天午飯時,程曉東遞過來幾張分鏡頭腳本。蔡致良大致瀏覽了一遍,有些不太明白,不確定地問道:“這是特效鏡頭?”


    程曉東解釋道:“是的,這是布蘭德的建議,原先的鏡頭需要改進,否則後期製作時比較麻煩。”


    布蘭德??懷特是徐可從北美請來的特效師,負責《倩女幽魂》的特效工作,被蔡致良請來執導《六指琴魔》的特效。


    “按照他的說法,需要增加多少預算?”資金的使用,材質蔡致良最關心的問題。


    “五萬,也不多。”程曉東顯然已經精確計算過,給出了一個比較準確的預算。


    五萬多嗎,確實不多,但是很多個五萬加起來,就是一筆龐大的數字了。這也是蔡致良這些天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大多時候都是超支,就沒有節支的時候,相當一部分原因在於蔡致良對業務的不熟悉,即使有章婉婷在一旁協助。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蔡致良想要精益求精,製作出一部經典的作品,以至於對成本的控製很不理想。


    現在又要超支了,怎麽辦呢?


    蔡致良思索片刻,道:“拍攝兩組鏡頭,是否增加特效,後期製作時在討論吧。”


    說的有些模棱兩可,最終還是得看總體的成本。


    程曉東也沒再說什麽,這也隻是一個建議。


    蔡致良隨後問道:“安樂影業那邊翻譯出來的劇本,布蘭德看過沒有?”


    安樂影業的速度很快,一周左右的時間,已經完成了翻譯工作,隻等電影製作完畢,便可以開始配音。


    “看過了。”程曉東點點頭,道:“由於拍攝特效的緣故,我之前就已經和他討論過相關的內容。”


    蔡致良接著問道:“他看的懂嗎,從一個美國人的角度?”


    與好萊塢大片在這裏的遭遇想比,港片在北美的遭遇更差。除了十年前,李小龍曾經掀起一陣功夫片熱之外,港片在北美再沒能翻起一點浪花。


    說到打開北美市場方麵,港城的電影公司中,最有魄力的無疑是嘉禾公司。最近十年,嘉禾投資數億資金,拍攝了十幾部電影,意圖打開北美市場,順便將程龍推向好萊塢。


    但是,成功的電影都是徹頭徹尾的好萊塢電影,程龍在其中難有發揮的餘地,而純粹的港片依舊在北美沒有市場。


    程曉東道:“布蘭德認為,電影中臉譜化的創意非常好。”


    “臉譜化?”蔡致良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程曉東解釋道:“就是人物的造型裝扮,就像鬼聖和烈火老祖,一白一紅,很容易分辨。以往港片在北美冷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北美觀眾認為亞裔都長著一副相似的麵孔,分不清楚人物之間的關係。”


    蔡致良隨即抽出一張腳本,上麵繪著一個異常豐滿的女人,問道:“比如這個造型嗎?”


    程曉東道:“這就是布蘭德畫的,赫青花的造型。”


    就像華人看歐美人一樣,歐美的觀眾看華人時,也感覺是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區分不開。


    程曉東繼續道:“三個女性角色,黃雪梅的英氣,譚月華的靈動,加上赫青花的性感,各有千秋。”


    “這都已經開拍一周了,之前拍攝的膠片,要作廢嗎?”想到這又是一筆支出,蔡致良就有些肉疼,當然,他也可以拒絕。


    程曉東顯然預料到了蔡致良的反應,早有準備,道:“隻需要後期補拍幾個鏡頭就行了,後期靠剪輯完全可以解決問題。”


    蔡致良終究有些猶豫,沒有立即答複。


    港片最大的市場依然是本埠,其次是台灣,東南亞,偶爾會加上rb和韓國,都是亞洲人,不存在北美那種分不清人物的現象。


    本埠的市場偏小,因此必須要控製成本,因此特效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低成本喜劇在港城大行其道,觀眾對特效也沒什麽要求,不像北美,已經被《星球大戰》等特效大片養刁了。


    將電影發行到北美,隻是一種嚐試,遠遠沒有到投入巨資,以迎合北美市場的必要,這是得不償失的。但是,萬一成功了呢。北美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代表著巨大的利益,哪怕隻是咬下一小塊,就足以使蔡致良賺的盤滿缽滿。


    蔡致良現在就很矛盾,陷入了既想得到收益,卻又不想付出的尷尬境地。於是下午,蔡致良離開劇組,召集章婉婷和趙碩在公司商議。


    兩人的意見很統一,人物造型方麵可以協調,但是特效方麵完全沒有必要。應該按照原計劃拍攝,不能再增加成本。相較於兩年前邵氏的武俠電影,《六指琴魔》已經嚴重超支,即便有邵氏幫忙在東南亞發行,能否收回成本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尤其是趙碩,認為武俠功夫片在港城已經沒落,這部電影也就是一次試水,不值得投入更多的資本。


    最終,留給蔡致良更多的是,糾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出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衛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衛公並收藏走出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