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龍也找了個借口離開,隻留下蔡致良與鄭一鳴密談。


    “遠東銀行的事,知會花旗銀行了?”


    鄭一鳴道:“已經詢問過,不過第一太平集團也正在尋求收購遠東銀行?”


    “第一太平集團的胃口倒是挺大,不是月前剛收購了康年銀行?”蔡致良皺了皺眉頭,第一太平集團可是個龐然大物,東南亞一帶有數的大財團。


    康年銀行去年的時候,因一筆1.6億的債務破產後,被政府接管,於上個月出售給第一太平集團。


    鄭一鳴道:“據說,此次也是由政府出麵促成。”


    “看來,我們還是晚了一步,要是早點出麵就好了。”蔡致良也是無奈,未能提前準備。


    “七十年代末,政府放開銀行執照,一度使港城銀行多過米鋪。但是近些年,隨香港銀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加上經營不善,處於垂死邊緣,僅僅被政府接管的就有四五家。我已經委托萬寶國際,尋求收購恒隆銀行。”鄭一鳴早有準備。


    “恒隆銀行?”蔡致良想了半天,終於想起這麽一家銀行來。


    恒隆銀行跟康寧銀行一樣,都是小銀行,最多也就五個億的價值,或許股災之後,價值更低,畢竟股災會導致大量違約,無法償還的債務。


    恒隆銀行創辦於1935年,是一家曆史悠久的華資銀行,1976年,菲律賓福建僑商莊榮坤、莊清泉收購恒隆銀行80%的股權。恒隆銀行在70年代發展很快,卻又在80年代初的地產大潮中投機過度,以至於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先是謝利源金鋪倒閉之後,市場盛傳謝利源與恒隆銀行關係密切,觸發了恒隆銀行的擠兌風潮。兩日之內,被提走的款項接近1億元。幸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發表聲明,全力支持恒隆銀行,擠兌風潮暫時平息。


    兩個月之後(1982年11月),大來財務公司因為欠多家銀行共計6.5億港幣無法償還,而被迫清盤。而恒隆的兩名董事,同時也是大來財務公司的董事,因此恒隆銀行的清償能力再次受到質疑。


    到了1983年9月,恒隆銀行的一張支票遭到了渣打銀行的拒付。香港政府為避免觸發金融危機,動用外匯基金全麵接管了恒隆銀行。


    直到上個月,經過四年的發展,恒隆銀行終於取得被接管以來的首次盈利,並收回壞賬4億元。


    若是平時,蔡致良自然是機會不大,但是現在港府馬上就要麵臨救市,必然會麵臨資金的缺口,這便是蔡致良的機會。


    恒隆銀行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蔡致良問道:“有結果了?”


    鄭一鳴道:“據梁先生說,政府沒有拒絕……就是梁博濤。”


    “也算是個好消息。”蔡致良點點頭,沒有拒絕便是有戲。


    “不錯。”鄭一鳴讚同道:“還得看下周一開市後,股市的走勢,如果暴跌的話,我們的機會就更大了。”


    “港人需要的是信心,是看得見的大規模投資,而不隻是股市。股市自然要托住,但我們這點資金還不夠塞牙的,能傳遞給大眾的,就是我們投資香港的信心。”蔡致良為自己找了一個借口。


    隨後,蔡致良與鄭一鳴重新討論了之前投資計劃。擴大公司最快捷的辦法便是收購,包括投資公司和貿易公司。當然,有一家自己的銀行,行事會更加便利。


    “那資金方麵……”金河投資現在缺資金啊。


    蔡致良道:“馬丁說的很有道理,美元近期貶值的可能性很大,而港幣是盯著美元的,所以我已經兌換成日元,想來美國政府現在已經著手穩定貨幣了,再等一等,你也盡快著手平倉,隨著各大公司回購股票,日經指數應該會很快恢複升值。”


    因為交易所關閉,之前做空日經指數,到現在還沒有來得及平倉。


    “隻好先這樣了。”鄭一鳴點點頭,匯率的變動他也是知曉的。從23日起,心慌意亂的投資者又開始在外匯市場上拋售美元,搶購硬通貨,造成美元大幅貶值,相較於之前與日元1兌140的匯率,現在已經是1兌132了。


    商議過後,蔡致良跟趙寶秀打了聲招呼,晚上就住在九龍這邊。


    周末,明秀日報推出了頭版,以《香港新首富的誕生》為題,報道了李超人從做塑料花開始,一直到今天的成就,而後以長實上個月的集資為引子,在未來可能的收益,斷定李超人的財富很快就會超過包船王。


    首富永遠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蔡致良再傳奇,也不過是後生晚輩,哪裏比得上首富易主來的有吸引力。


    雖然覺得有貓膩,但是文章有理有據,一本正經的例舉數據,似乎真的就是那麽回事。之前報道李超人眼光獨到的很多,但是沒有人將他跟首富聯係在一起。


    紛紛擾擾中,已經有媒體質問聯交所主席李福照停市四天是否太長,如此的金融幹預手段有損香港“自由經濟港”的形象。


    今天的《南華早報》報道,“香港政府召集期貨交易所的官員,召開了一係列應對危機的會議,研究在周一市場重開的時候避免崩潰的一攬子措施。但金融專家們悲觀地預測,除非在本周末找到一種有效的解決危機的方法,否則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信用將會崩潰。”


    為了在開市以前加強市場信心,香港政府著手了一係列的準備。政府將安排向期貨交易所提供二十億港幣的貸款救助。其中的一半來自政府的直接撥款,香港期貨交易所的股東以及股票經紀公司將負責另一半的資金支持。很多金融分析師對於這個及時的救助政策表示樂觀。


    另一方麵,香港銀行公會與匯豐、渣打銀行也宣布26日起將銀行利率由8.5厘下調到7.5厘,以刺激股市。


    蔡致良數日沒有回家,趙寶秀打電話讓他回去一趟。


    回家時已經是晚上八點了,卻是發現外公趙洪德也在,還有大舅媽夏秋,蔡致良一愣,也明白跟大舅有關,想來大舅在證券市場的投資打水漂了。


    “外公,大舅媽……”蔡致良打了聲招呼。


    “阿良回來了,吃過了沒有?”趙洪德拍了拍沙發,示意蔡致良坐到他身邊。


    蔡致良坐在沙發上,問道:“已經吃過了,您什麽時候來的?”


    聊了幾句近況,趙洪德才在夏秋不間斷的眼神的示意下,問道:“阿良,明天的股市,你怎麽看?”


    蔡致良也不清楚大舅到底入手了多少,道:“大概率會下跌。”


    “政府說要投入三十億救市,也不能阻止下跌嗎?”夏秋盯著蔡致良,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可惜,蔡致良說卻道:“也有可能,隻是幾率很小。”


    夏秋的臉色一時晦暗難明,若是一周以前蔡致良說這話,她肯定是不在意的,但現在卻不得不重視。


    趙洪德斟酌道:“阿良,你也知道,你大舅此次購入大量的期貨,萬一明天出現恐慌性拋售的話,可能會出現違約的風險,還得靠你解救一下,這距離月底也沒有幾天了。”


    估計這是趙寶成的原話,期貨合約月底到期。


    蔡致良問道:“大舅入手多少,100萬?”


    趙洪德道:“有200多萬,其他還有借給朋友的幾十萬,一共267萬。”


    “他哪兒來的那麽多現金?”蔡致良不了解,但不代表趙寶秀不清楚,趙寶成的資產可能超過200萬的,但是現金肯定沒這麽多。她有些懷疑是趙洪德出錢了,卻轉身來找自己兒子解決。畢竟當初她是勸過的,趙洪德也是答應過,要製止趙寶成的。


    夏秋道:“你弟弟把店鋪抵押出去了,又從母親與阿和那裏借了幾十萬。”


    這話說的,好像是大夥串通起來害她與趙寶成似的。


    蔡致良道:“外公,明天一開市就讓大舅砸盤,無論是股票,期貨還是大宗商品,能收回多少是多少,就別想著補倉了,這是股災,補得越多隻能賠的越多。”


    “股災都過去一周了,全球的股市都已經平穩了,你就幫幫你大舅,我和你大舅都會記著你的好。”夏秋不以為然,道:“你這次賺了幾十億,隻需要幾十萬就可以,不然的話,我和你表弟表妹就隻能喝西北風了。”


    “這錢可以借,但是你和大舅要想好了,萬一明天股市跳水,就是再多一倍的資金也不夠。”說實話,如果不是當著趙洪德的麵,蔡致良是不願意借的,這錢注定是要打水漂了,趙寶成不撞南牆是不會回頭的。


    “明天的股市真有可能跳水嗎?”趙洪德問了一句。


    蔡致良解釋道:“外公,香港作為自由的金融貿易港,外資占據了市場的一半。此次停市,嚴重打擊了本港的信譽,明天一開市,外資必然會大舉外逃,暴跌的可能性極大。明天讓大舅開市之前到公司找我,盡可能拋掉手裏的期貨股票,還可能挽回一些損失,不然的話,再砸200萬都不夠,還不如直接違約呢。”


    蔡致良隻是建議,也不好替他們做決斷,而夏秋頓時沉默不語,這是她之前沒有想到的,趙寶成隻是告訴她,股市可能輕微下跌,但是趙寶成說話的分量明顯不如蔡致良的。


    “既是如此,我讓阿成明天去你公司,快刀斬亂麻……”趙洪德很快做出決定。


    “爸……”夏秋有些急了,這可是幾百萬呢,說沒就沒了。


    “不要再說了,讓阿成記住這個教訓。”趙洪德長輸出一口氣,看著身旁的外孫,曾經那個失去父親,還需要他遮風擋雨的孩子,已經成為一方巨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出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衛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衛公並收藏走出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