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兩天,蔡致良接到鄧英傑的電話,道:“阿良,成交了。”


    “多謝了。”


    茶樓的事情,蔡致良沒有出麵,卻還是委托了鄧英傑出麵交涉,促成了茶樓的易手,畢竟鄧英傑如今已經開始接手家裏的生意,人脈廣闊。


    “晚些時候,我去你那邊。”


    鄧英傑道:“今天不行,明天吧,有些私事需要處理一些。明天上午吧,就約在茶樓。”


    “行,那就茶樓見。”


    掛斷電話,蔡致良思索著,紅梅電器的問題似乎有些嚴重啊,隨即叫來楚天行,道:“成洺全已經出售了茶樓的股份。”


    楚天行問道:“我們需要收手嗎?”


    “你看著吧。”蔡致良搖搖頭,道:“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收拾一個成洺全,還是有些力有未逮,不過也不能讓他舒服,盡量三兩年之內不要成為麻煩。”


    照蔡致良的意思,是想趁他病,要他命的,可惜實力還是有些欠缺。


    蔡致良說下午有事,確實是真有事情。當天下午,蔡明和的案子經過數輪審訊,證據不足,被釋放了。


    “阿良啊……”在回去的車上,蔡明和歎了一口氣。


    “三叔,您說。”


    “這個世界雖然不是涇渭分明的。”蔡明和難得用了一回成語,道:“但關鍵時候,不能成為你的朋友,那便是敵人。”


    “我知道。”


    對於此次蔡明和的遭遇,蔡致良是做了細致調查的,雖然表麵上方建霖並沒有做什麽,卻無疑是知情者,但是也沒有提醒即將成為姻親的蔡家,不知道是否存了坐山觀虎鬥的心思。


    蔡致良此番話,值得便是這個意思,在關鍵時候,方建霖就是敵人。


    三月的天氣,天空中飄著雨。


    蔡致良第二天趕到茶樓的時候,王誌強與高威已經在候著了。


    “強叔,阿威,我大伯和三叔到了嗎?”蔡致良說的自然是蔡明樂。


    茶樓的另一小半股份是屬於蔡明樂、蔡明和兄弟的,而蔡致良想把股份集中起來,成立一個公司。


    “剛才來過電話,阿樂已經在路上了。”解決了茶樓的歸屬,王誌強心情不錯,不複之前的愁眉苦臉。


    “我之前提的建議,昨天忘了問,你們跟大伯商量過了嗎?”蔡致良的提議,是以後社團如何生存,搜集消息的安保公司。


    明秀報社去年年底,收購了一家娛樂小報,社團魚龍混雜,正好用來搜集消息。而社團的另一個功能就是收保護費,既然收了保護費,那自然就得保護商家不受侵犯。


    所以蔡致良給了社團兩個選擇,出售各種小道消息和組建安保公司。


    王誌強道:“打探消息是沒有問題的,隻是安保公司有點困難,我們也不適合做這個。”


    蔡致良笑道:“社團之前不就是收保護費,看場子,做保安應該算是老本行,又有什麽困難的。”


    “你又何必明知故問,這看場子,能跟做保安一樣?”王誌強道,“這些人自由散漫慣了,哪裏是服管教的人哪。”


    “慢慢來吧,就算是打探消息,也要服從管教的,不然這消息就不是騙別人,而是騙自己了。”


    說話間,蔡明樂到了,決定將兄弟二人持有的股份轉給侄子,以後就任由蔡致良折騰了,隻需要保證那些老兄弟的基本生活條件,這對於如今的蔡致良簡直不值一提,但是對蔡明樂來講,就有些負擔不起了,還是放手的好。原先三五萬就能解決問題,如今已經漲到每月二十萬了,畢竟社團散了,更多的人失去了收入來源。


    說起蔡致良的計劃,蔡明樂道:“別說做保安了,這些人你不了解,就是打探些消息都費事。社團的消息,這跟報紙刊登的新聞完全是兩回事,否則的話,社團早就去賣報紙了。”


    “試試吧。”對於結果,蔡致良也無法預料,道:“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準備找一些私家偵探和飛虎隊的退役警官,對現有人員培訓一兩個月,總有幾個符合條件的。”


    聽完這話,蔡明樂將蔡致良拉到一邊,這可不是簡單的安置,而是重建社團組織了,道:“阿良,既然已經退出來了,就別再陷進去了。”


    “我心裏有數,哪裏會再次陷進去。”蔡致良自然不會陷進去,但是香港即將迎來十年的混亂局麵,我不犯人的前提是人不犯我,必要的實力還是要有的。


    “都是跟隨我們蔡家多年的老部下,讓他們安穩地養老,才是你爺爺最大的心願。”蔡明樂始終有些不放心。


    “大伯,就是打探一些消息,又不是打打殺殺。就像這次對付紅梅電器的事情,不還是辦的漂漂亮亮的。”蔡致良道,“我計劃在將軍澳那邊建影視城,他們到時候可以到那邊維持秩序,沒有什麽危險的。再說了,這樣的一條街,他們要是守不住,別人也會過來向他們收保護費的。”


    “唉……”蔡明樂一時間不知說什麽好。


    “強叔,樂叔……”這是鄧英傑趕到了,“和叔沒來?”


    “他今天隨三叔去掃墓了。”蔡明樂道:“阿傑,這次真是多虧有你,真不知道怎麽感謝才好。”


    “樂叔嚴重了。”鄧英傑握住蔡明樂的手,道:“我爺爺說,當年老兄弟們一起鑄就了勝和的十載輝煌,都是有功之臣,如今能夠盡一份綿薄之力,是鄧家的應盡之意。”


    鄧英傑沒有多做停留,處理完股權轉讓,很快便告辭了,婉拒了蔡明樂的飯局,“我今天還有事需要處理,改天吧。”


    蔡明樂見挽留不住,隻得道:“那改天,阿良,你送送阿傑。”


    走到停車場,鄧英傑問道:“阿良,你準備重建四平嗎?”


    “人心已經散了,重建也隻能是徒勞。”這是蔡致良第二次聽到這話,道:“隻是自保而已,現在的形勢是越來越亂了,隻希望能夠守住這半條街。如果整日無所事事的閑逛,等強叔壓不住的時候,就是大麻煩。”


    “股災之後,就已經有著苗頭了,去年本以為新督上任,至少能夠維持一兩年的平靜。”鄧英傑也是感慨了一聲,“你三叔的事情?”


    “嗯,一直有陳律師出麵,證據不足。”蔡致良簡單介紹了事情的經過。


    鄧英傑道:“那我也找陳律師谘詢一下,看看我小叔的案件,有沒有轉圜的餘地。”


    “臨走前,有英國佬想趁機再撈一筆,總會有辦法的。”蔡致良提醒了一句。


    “你花了多少?”鄧英傑低聲問道,他也是花了錢的。


    “不一定是錢的問題,你得看他需要什麽?”蔡致良又自嘲道:“其實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隻是花的地方不一樣罷了。”


    “行,我理會的。”


    沒聊幾句,蔡致良問道:“你們在將軍澳那邊的勢力如何?”


    鄧英傑道:“那裏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又沒什麽油水,都是些不入流的馬仔,怎麽了?”


    蔡致良道:“那邊有tvb的片場,新城鎮建設也已經開始,怎麽會沒有油水呢?”


    鄧英傑嗤笑一聲,道:“女王封的爵士,邵先生又豈是吃素的。”


    “我準備在那邊買塊地皮,建影視城,需要一些人手,幫著維持一下治安。”蔡致良說的治安,不是指平時的小偷小摸,而是防止過來收保護費的社團。


    “已經開建了嗎?”


    “沒有。”蔡致良道,“土地還沒有審批下來,不過也就月內的事,最晚八九月份就要動工了。”


    政府同意的土地,與蔡致良的預期有些差距,趙碩還在協調。


    “行,到時讓趙碩通知我。”鄧英傑已經與蔡氏影業合作了近一年的時間。劇組想要避免社團的騷擾,就得找一些熟人協調,原本蔡氏影業這邊的劇組,都是蔡明和在協調,而從去年開始,就由鄧英傑在負責。彼此相處一年多,合作也還比較順利。


    送走鄧英傑,李桂龍也到了,後麵還跟著兩個人,朱宇文和劉振清。朱宇文就是去年,幫助蔡致良調查方向明的那個私家偵探,而劉振清是蔡致良跟蔡明樂提到的飛虎隊的退役警官,是蔡明潮的朋友,期初在隆昌大廈做安保,再過幾個月就會接手明朝大廈的安保。


    等蔡明樂離開後,眾人圍坐一桌,開始討論接下來的培訓事宜,定下一個章程,由王誌強負責執行,三個月之後再看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出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衛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衛公並收藏走出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