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納機械廠位於德國西部的北威州,一個叫丁斯拉肯的城市,魯爾工業區的邊緣地帶。如此一來,行程就顯得複雜了許多,蔡致良與朱國信一行人先從曼徹斯特坐飛機至多特蒙德,依舊需要從倫敦中轉,隨後坐車前往丁斯拉肯。雖然朱國信已經安排好行程,但一路行程實在是難以言說。一個字,真累。


    趕到瓦格納機械廠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


    “這是瓦格納機械公司ceo康拉德??施密特。”朱國信為蔡致良介紹道,“二十年前,正是在康拉德帶領下,生產出了第一代瓦格納汽車,創造了五萬輛的年銷量。”


    “歡迎蔡先生來瓦格納。”康拉德??施密特已經是一個老頭子,個子高大,留著濃密的胡須。


    “你好,施密特先生。”蔡致良與康拉德??施密特握手。


    “這是總工程師弗雷德??費舍爾,曾經先後就職於大眾、歐寶,在汽車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如今歐寶汽車的底盤就是費舍爾先生主導設計的。”


    朱國信為蔡致良介紹現場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蔡致良很客氣地一一與之握手。


    簡單寒暄過後,眾人前往會議室,康拉德??施密特開始為蔡致良一行介紹瓦格納機械公司的曆史。


    相關資料蔡致良已經看過,瓦格納機械公司創建於1910年,最初是一家生產軸承的工廠。隨著一戰的爆發,德國的戰敗,一度陷入破產的境地。但是在希特勒時代,瓦格納公司迎來大發展,甚至能夠在二戰期間為軍隊生產坦克,最後被炸成一片廢墟。二戰之後,隨著聯邦德國的快速崛起,瓦格納機械廠也開始恢複元氣,憑借過往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在汽車零部件供應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自六十年代起,康拉德??施密特就任瓦格納機械公司ceo之後,開始不滿足於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地位,開始設計製造了第一代瓦格納汽車,最高曾達到5萬輛的年銷量。這帶給瓦格納機械公司極大的信心,但是隨著第二代瓦格納汽車的推出,市場反應不佳,銷量一落千丈,之後不久全球爆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汽車業陷入衰退,第三代瓦格納汽車也因此胎死腹中。


    石油危機導致汽車行業十年的蕭條,瓦格納機械公司不得不退出汽車行業,安心做一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但是隨著近幾年汽車行業的複蘇,康拉德??施密特再次將目光轉向整車領域,奈何董事會阻力重重,不再像二十年之前那樣全力支持他,所以引進合作夥伴便成為重中之重。雖然市場複蘇,但是近幾年北美三大車企在歐洲攻城略地,日係車也加大宣傳規模,以至於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也是董事會最大的顧慮。


    而朱國信尋求合作的意向,為康拉德??施密特帶來說服董事會的希望,因為朱國信可以為瓦格納機械公司帶來快速增長的東方市場,最大程度的減輕董事會的顧慮,畢竟在這個年代,德係車還是有口皆碑的。而準備進入汽車領域的金河投資還是一窮二白,隻有蔡致良的一個想法。當然,收購東來貿易行之後,也不能算一無所有了,畢竟擁有了兩家汽車銷售公司。


    隨後,在康拉德??施密特的介紹下,蔡致良參觀了瓦格納機械廠,包括衝壓,焊接、塗裝等車間。


    一進衝壓車間,二三十台衝壓設備同時動作,聲音之大差點把耳膜震穿。蔡致良沒有去過汽車生產車間,不知道噪聲是否也如此地一般轟鳴,一時不察之下有些耳鳴反應。


    “這是衝壓車間,有三台萬噸級的衝壓設備,汽車上60%~70%的零件都是用衝壓工藝生產出來的,這裏都可以生產。”康拉德??施密特有些自得,道:“這是汽車兩側板,年初以來陸續接到歐寶汽車公司的訂單。”


    “汽車兩側板?”蔡致良有些驚訝,在他的印象中,車身應該是汽車公司自產範圍。


    “是的,還有頂蓋以及各種鈑金件。”


    蔡致良問了一句,問道:“兩側板的訂單很多嗎?”


    “隻是近兩年比較多。”康拉德??施密特介紹道:“隨著汽車市場複蘇,通用汽車雖然已經加大在歐寶汽車的投入,以作為其在歐洲市場的橋頭堡,但是產能依然不足,便將一部分訂單外包給瓦格納機械廠。近幾年,很多汽車廠都是這樣。”


    這種現象很容易調查,康拉德??施密特也沒有隱瞞什麽,或許也正是供不應求的現象,無時不刻刺激著康拉德的神經。


    一路參觀下來,蔡致良跟朱國信說了一句,道:“這家機械廠規模也還可以。”


    蔡致良需要的就是這種工廠,有造車的技術和經驗,但是狀況不是很好,否則的話也不會找他合作。現如今,雙方皆有所求,正好形成一定的優勢互補。


    在一處空地上麵,按照康拉德??施密特的介紹,這是瓦格納機械廠自己製造的汽車,以展示其設計製造能力,並為蔡致良一行介紹汽車性能。


    “能試駕一下嗎?”蔡致良沒有理會那些參數,汽車好不好,開過才知道。


    “當然,這又不是空殼子。”康拉德??施密特隨即遞過一把鑰匙,道:“這是鑰匙。”


    蔡致良自然是不會駕駛,畢竟是右座的,已經荒疏了很多年,接過鑰匙後,問楊德山道:“能開嗎?”


    “可以。”楊德山點點頭,接過了鑰匙。


    發車啟動之後,繞著機械廠跑了幾圈,但是場地畢竟有限,汽車跑起來不是很順暢。不過,蔡致良的意思也僅是檢驗一下汽車的大致水平,不出現什麽大問題就好,畢竟目的也不是做高端的汽車。


    “像這樣的一輛汽車,成本大概在什麽水平?”蔡致良指著正在行駛的汽車問道。


    “換算出美元的話,大概2.5萬美元左右,畢竟隻是一輛汽車,如果是大批量生產的話,成本還可以再降低,能夠降到1萬美元以內。”蔡致良需要什麽層次的汽車,康拉德??施密特自然早已經知曉。


    楊德山穩穩地將車停下,沒有高評價,道:“一般。”


    “一般就好。”蔡致良點點頭,一切還得專業人員過來核驗,今天隻是檢查一下汽車的主要功能,能在路上行駛即可,裏麵的零部件還可以再減一減,成本還可以再降一降。


    考察萬瓦格納機械廠,雙方簽署了一份共同設計製造汽車的意向合同,至於雙方以什麽樣的方式合作,出資比例,場址選擇還需要繼續談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出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衛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衛公並收藏走出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