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蔡致良抵達新加坡,除了坐鎮此地的趙思琦以及即將在此大展拳腳的力微電子科技集團,天門置業的鄭一鳴,明秀報社的陳強,恒隆銀行的溫國良,金河證券楚天行也先後抵達,畢竟此次力微電子科技投資建廠,可以看做是金河投資大舉進軍新加坡市場的先兆,一來可以展示金河投資的實力,二來也希望達成更多的合作協議,不能浪費機會。


    也不僅僅這些再新加坡有業務的公司,遠在泰國的樂青吟不涉及這邊的投資,也來了新加坡。


    “蔡先生……”還未走進會議室,樂青吟已經等在那裏了。


    “緬甸那邊的局勢如何了?”蔡致良饒有興致地問了一句,就在三個月前,泰國不出意外地發生政變,軍方再次接管了政府。


    “曼穀有點騷動,至於曼穀之外的地方……”樂青吟攤開雙手,笑道:“沒有一絲波瀾。”


    “這麽平靜嗎?”蔡致良自問自答道:“倒是件幸事。”


    近三年的時間,金河投資在那邊的投資規模迅速擴張,長久的動亂也會損害金河投資的利益。


    “是啊,或許還有一種如釋重負感。”樂青吟點點頭,道:“您知道,自從廷素拉暖拒絕連任總理之後,政變就如一柄懸在頭頂的利劍,不知道什麽時候會落下來,因為差猜總理上任之後,同軍方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隻是政變之後,泰國政局越發晦暗不明,各國投資者多數還在觀望,乃至逐步減少投資,甚至撤出投資。”


    當時投資泰國之際,正值國家大選,蔡致良有同樣的憂慮,最終還是派遣樂青吟到泰國,隨著近兩年泰國經濟的突飛猛進,金河投資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至於投資,也不是開始於今年,或者說軍方政變之後,而是自前年就開始顯現,在八十年代外來投資高潮的衝擊下,泰國國內的交通運輸,港口,電訊,電力出現“局促”現象,而且熟練工人,技術人員緊缺,土地成本與工資水平大幅度增加,以至於投資開始轉向擁有製造成本優勢的地方,就像當初這部分投資湧向泰國一般。


    “蔡先生,蔡先生……”


    走進會議室,蔡致良走到自己的位置,擺擺手,道:“都坐吧……”


    等眾人都坐下之後,韋敏開始介紹明天的行程:“明天早上9點……”


    可能是擔心在座不清楚,韋敏專門解釋了一下


    韋敏接著道:“10點,會見新加坡半導體產業發展基金會主席陳鑫,南洋理工學院彭明煜博士,就有關半導體產業規劃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會談,下午同新加坡發展銀行的總裁,新加坡華僑銀行的總經理會麵,並簽署融資協議,總理吳作棟先生也會到場,隨後訪問華僑銀行總部拜訪陳振傳主席,出席晚上7點的酒會。”


    力微電子科技8英寸晶圓廠是蔡致良此行的重點,明天的行程變圍繞此展開,從政府,行業協會,再到金融銀行,科研機構。


    無論是日本,韓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崛起,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各國政府不遺餘力的支持,如今力微電子科技也選擇了新加坡,自然也由此獲得了新加坡政府的支持。而力微電子科技的晶圓廠也無法獨立存在,也需要整個產業的合理規劃。


    此次8英寸晶圓廠,將由新加坡發展銀行,華僑銀行以及香港的恒隆銀行為力微電子科技提供信貸支持,再有新加坡半導體發展基金會的支持,淡馬錫的投資,力微電子科技集團得以2.6億美元的投資,控製這個近10億美元的大工程。


    而至於南洋理工學院,在曾經的南洋大學舊址上建立的工科學院,很快就會改名為南洋理工大學,彭明煜博士的研究團隊不僅與力微電子科技合作,進行半導體技術開發,將為力微電子科技培養大量所必需的技術人才,畢竟僅僅依靠全球招募,還是無法滿足力微電子科技長遠的需求。


    這也是蔡致良一直以來的憂慮,畢竟數以十億計的資金,必需的配套工程,包括原料和製程設備,以及大量相關技術的技術人員,已經超出一個公司所能夠完成的範疇。


    “顧教授。”蔡致良還是習慣如此稱呼顧遠德,力微電子科技集團的董事長,畢竟在技術方麵,廖成凱還差得多,道:“現在研發進展到哪一步了?”


    對於力微電子科技集團來說,生死存亡的事情,不是眼下的晶圓廠,而是16m芯片的開發進度。


    “蔡先生,按照當前研發進度,力微電子科技有望在10月份開發出第一塊16mdram內存芯片樣品。”


    如今的力微電子科技集團,即將於7月以0.5微米的製程,開始量產4m的dram存儲芯片,並繼續加緊攻克16m技術。0.5微米的製程技術,還得感謝台灣工研院。


    顧遠德道:“此次融資,力微電子科技集團解決資金短缺之後,在研發16m技術的同時,同時進行64m技術的開發。”


    得益於美日之間的貿易爭端,以及九十年代初的經濟泡沫的破滅,日本六大半導體公司大量縮減半導體產業的投資,並開始大量裁員,力微電子科技集團能夠以較為優惠的價格獲得相應的技術授權,並且招募了以木村博士為首的大量科研人員,極大地加快了16m技術的研發進度,這也是能夠在新加坡立足的根本。


    即便如此,以力微電子科技的開發進展,如顧遠德所說的最理想情況,也晚於韓國不到1年半的時間,而相較於日本第一次展示16m的dram芯片樣品,已經過去了4年。


    “不論如何,不能晚於這個時間了,你們想辦法。”


    這個行業就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落後,贏者通吃,如今產能即將大幅度提升,就缺技術了,蔡致良隻能這樣劃定紅線,否則的話僅僅每年的技術授權就可以拖垮力微電子,曾經台灣的dram公司都是這麽破產的。


    “顧教授,老廖,1987年底的時候,隻能說是恰逢其會,因為美日兩國因此展開數次貿易大戰,讓我認為這個行業是有大發展的,就投資了這個行業,畢竟當時金河在金融市場上大賺了一筆,同樣需要長遠的投資規劃。所以同德州儀器合作,有了金河德州電子廠的投產。這個過程,天行和老廖是最清楚的,我當時就想,即便是將來未能如我們所願,將生產線賣掉,還是可以收回成本的,甚至還能略有盈餘。”


    蔡致良說著當初投資dram工廠的來龍去脈,敲著桌子,說道:“現在形勢不同了,這10億美元砸下去,就沒有退路了,力微電子科技集團必須拿出破釜沉舟的決心,然後在這個市場上生存下去。”


    等到這座規劃中的晶圓廠投產,力微電子科技集團將不再是一個局限於台灣一隅之地,微不足道的半導體企業,畢竟這筆10億美元的融資,是今年dram芯片行業最大的一筆投資,比日本六大半導體企業都要多。


    “現在新加坡政府在金融和人才方麵的支持,是力微電子科技集團所能爭取的最好的條件和發展良機,不要辜負它。”


    如果沒能抓住這次機會,力微電子科技集團將不會再得到同等絕佳的機會,也將如同它的前輩,德州儀器一般黯然退出這個行業,甚至力微電子科技沒有這個機會,隻能宣告破產。


    “蔡先生,力微電子科技集團已經準備好了。”廖成凱才是負責運營的總經理,道:“隨著明年年初8英寸晶圓廠開始投產,製造成本將會進一步降低,哪怕日韓再次開啟價格大戰,我們有把握應對。”


    如今的日本半導體企業元氣大傷,暫時無力發起價格大戰,而韓國三星雖然逆勢而起,產能和成本尚未建立起絕對的優勢,所以力微電子科技集團短時間內不必擔心芯片價格的閃崩。


    這也是力微電子科技集團最後的機會,絕對是不可辜負的良機。


    “台灣那邊還是要多方維護,尤其是那些電子廠。”


    畢竟工廠都在新竹,客戶也都是台灣的各大電子廠,在計算機與元器件行業,產值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蔡致良道:“至於工研院那邊,等力微電子科技再次擴建時,希望他們能夠滿足力微電子科技的要求。”


    經過十年的發展,台灣已經積累了雄厚的半導體工業基礎,而且還在去年投資兩億美元,攻克4m,16m技術以及0.5微米製程,遠不是新加坡能比的,所以拒絕力微電子科技集團的略微苛刻的要求,也就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按照工研院的進度,下半年可以完成4m技術的研製。”對於工研院的研究計劃,作為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力微電子科技集團自然也知之甚詳。


    “產能太小了。”蔡致良直搖頭,如果沒有這座晶圓廠的投產,即便力微電子科技集團有再先進的技術,也無法轉化為利潤。


    力微電子科技集團在新竹的工廠,經過兩次擴建之後,已經是台灣最大的dram芯片生產商,占據著六成以上的產能,其餘工廠可想而知,根本不足以同韓國三星,日本nec,東芝這樣的大企業競爭,而在dram行業,無力競爭,就意味著隻能在價格戰中破產,沒有例外。


    “蔡先生,晶圓廠投產之後,僅僅4m的芯片,月產量將會達到1000萬,最高可以達到1800萬以上。”顧遠德總算說了句非常提振士氣的話,雖然同日本nec等大企業還有一定差距,卻也不再那麽懸殊,這就看良品率,展示技術能力的時候。


    “產能還是要繼續擴大,明天要同陳先生談一談此事。”蔡致良說的陳先生自然是半導體發展基金會的主席,道:“我也會在適當時候,跟淡馬錫的執行長談一談,讓他們思想上有所準備。”


    力微電子科技集團改組之後,淡馬錫將以14%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此次8英寸晶圓廠投產,對於力微電子科技集團來說,等於重新起航,意義非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出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衛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衛公並收藏走出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