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蔡致良會麵的兩日之後,凱瑟克同怡和董事鮑威爾,鮑磊,以及法律顧問鄧雅理等人再次討論置地公司的未來。魭


    “置地公司的股份都調查清楚了嗎?”凱瑟克先開口詢問道。


    “截止當前,仍然有23.4%的置地公司股份,被證券公司以及信托人持有,無法進一步確認股東的真實身份。”


    說話的是鮑威爾,自從金河投資宣布持有超過5%的置地公司股權之後,怡和就開始調查置地公司的股權持有人,以便於評估蔡致良及金河投資,索爾投資到底持有多少置地股份,僅有5%,亦或者更多。但是,怡和集團和置地公司並沒有調查證券公司和信托人的權限,也就無法確定這部分股票的真正持有人。


    “還有這麽多?”凱瑟克歎息了一聲,這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同金河投資以及一致行動人宣布的10.2%加起來,基本同怡和集團當前所持有置地公司的股權相當。


    鮑威爾點點頭,道:“除了金河投資,豐隆投資及一致行動人所宣布的10.2%,並未查到所持有的其他股份,很難講在這23.4%的置地公司股份中,是否已經有部分為其所持有。”


    “如果香港證監會同意百慕大當局所製定的監管架構就好了。”鄧雅理感歎了一聲,這是怡和主動建議百慕大根據英國倫敦的合並守則為怡和係公司量身打造的架構,被港監會認為,不足以保證香港股東作為投資者的利益,而否決。


    鄧雅理的另一層含義,則是根據其修訂的百慕大收購守則,拒絕披露所要求資料的股東,公司將奪去該等股份的股票權、抵押股息,甚至限製股份的轉讓,十分有利於怡和。這是怡和遷移注冊地的主要目的,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止來自華資財團的敵意收購。魭


    “置地公司能撐到明年這個時候嗎?”這是怡和集團計劃撤出香港市場的時間,也是百慕大為怡和量身定做的所謂並購守則的生效時間。


    眾人都沒有說話,沉默許久之後,鄧雅理說道:“金河投資沒有發起全麵收購,是否也意味著其財力不足以收購置地公司呢?”


    “凱瑟克先生,匯豐那邊的調查結果如何?”鮑威爾問道。


    “富國銀行與花旗銀行的共同股東中,確實有一家金鹿公司,總裁是一個香港人,所持股份同蔡致良所言大致相當。”


    當日會麵之後,凱瑟克通過匯豐銀行以確認蔡致良所言是否屬實,結果還是令其頗為吃驚的。


    “也就是說,金河投資現在有可能隻是引而不發。”


    這就意味著蔡致良是有這個實力的,而且有能力協助怡和對於洛克菲勒大廈的收購。魭


    鮑威爾繼續說道:“按照當前的股價,如果全麵收購置地公司,怡和需要400億左右的資金。凱瑟克先生,我想確認一下,如果怡和發起全麵收購,匯豐銀行是否會會全力支持怡和?”


    “這是自然,我會同蒲偉士先生詳談的,就如同之前,全力支持怡和退出香港市場的行動一般。”凱瑟克其實也並不確定,這將超過之前約定的範圍,而且退市行動與全麵收購,是完全不同兩種行為,一個隻是資金過渡,而另一個卻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


    怡和係退出香港市場,是所有股東已經達成的共識,匯豐銀行將會為怡和的這次行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凱瑟克先生,事已至此,我也想問一句。”說話的是怡和的理事,鮑磊。


    “請講。”凱瑟克點點頭。


    “金河投資是否僅僅持有置地公司的股份。”鮑磊進而問道:“是否也同樣持有怡和的股份呢?”


    凱瑟克聽完鮑磊的問題,暗自歎息一聲,這大概就是蔡致良所樂意見到的吧,一麵展示自己強橫的實力,而另一方麵又為怡和留有足夠的餘地,畫下了一張十分誘人的大餅,使這些希望撤離香港市場的股東們生不起反抗之意,畢竟這就是生意,隻要能夠保證自己的利益就足夠了,而置地公司的股價正處於曆史最高位。魭


    鮑磊是在問怡和嗎,表麵上是如此的,而一旦金河投資持有怡和的股票,那麽怡和就不可能將大部的資金壓在置地公司身上,以防止金河投資與豐隆集團反手殺一個回馬槍。否則的話問題就更嚴重了,所損失的就不再隻是一個置地公司,而有可能危及整個怡和集團了。


    金河是否持有怡和的股份呢,至少在明麵上是沒有的,但是誰又能保證呢?


    怡和的這次內部會議,凱瑟克並沒有得到自己所期待的支持,相反蔡致良有關北美房地產市場的論斷,獲得了廣泛的討論。


    凱瑟克隨後拜訪了匯豐集團,與蒲偉士會麵。掌控置地公司十餘年之後,凱瑟克左右權衡,不願意放棄,不像十年前那樣直接對外界表達:“大門永遠是打開的,問題在於價格。”


    “如果怡和發起對置地的全麵收購,匯豐銀行有什麽建議?”


    “有兩條建議,供你參考。”蒲偉士沉默片刻之後,說道:“其一,如果怡和發起全麵收購之後,金河投資不一定會知難而退,怡和對此要有所準備。其二,去年美國基準利率已經降至八十年代以來的新低,僅有3%,在持續一年之後,隨著經濟緩慢複蘇,通脹又開始回升,預計美聯儲下一次加息可能就近在眼前了,對於香港的影響,怡和同樣要有所考慮。”


    凱瑟克深吸了一口氣,金河投資與怡和的承壓能力,究竟誰更勝一籌,他實在是不敢保證什麽,畢竟之前的內部會議,眾人並沒有硬抗的意思。魭


    而美國上一次加息,是從1988年開始,持續了一年多之後,不久就發生了日本的經濟危機,至今日本未能緩過來。而一旦美聯儲開始加息之後,美元將會回流美國,進而推動美國經濟的恢複。蔡致良斷言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複蘇,是否也因於此呢。


    但是對於香港的影響,就正好相反了,萬一在怡和完成全麵收購之後,市場暴跌怎麽辦,怡和能夠承受得起這個損失呢?但是,蔡致良就沒有考慮過這種災難性後果嗎,為何此時執意收購置地。


    “以蔡致良今時的地位,應該也得到了美聯儲加息的消息了吧?”凱瑟克道:“我記得匯豐的調查,金鹿投資剛剛投資了ibm。”


    金河投資的實力,凱瑟克隻是有選擇的告知怡和的股東。


    “蔡致良此人,一向謀定而後動。”蒲偉士說道:“去年恒隆銀行收購渣打的時候,說實話,我並不看好,誰知就在那種不利局麵之下,突然發生了孟買事件,使得這場收購變得暢通無阻。”


    “這其中有蔡致良的事?”凱瑟克疑問道,這是個驚人的秘密。


    “並沒有這方麵的證據,隻是太過於巧合,不能不引入遐想。”蒲偉士搖頭,重新將話題拉回正軌,道:“無論蔡致良是否得到消息,他的目的大概率在於收購置地公司之後,進行拆骨,猶如去年的亞洲證券,不僅沒有損害,反而能夠獲取巨大的利益。”魭


    對置地進行拆骨,怡和集團現在就可以做,那麽就同蔡致良的提案沒有好大的區別了。


    華資企業前赴後繼地對置地公司發起攻擊,就在於其所持有的貴重物業,而最終的目的,也是將其進行拆骨,各取所需。而任何一家單獨持有置地公司,都會是很危險的。


    但是對於置地公司的控股方怡和集團,拆骨乃是下策,畢竟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中環的物業每年可以提供不菲的租金,從長遠的收益來看,遠遠超過拆骨所帶來的暫時收益。


    但是,隨著金河投資的介入,怡和再次麵臨艱難的選擇。五年前,凱瑟克擊退了長實,周大福等華資企業,花費巨大的代價保住了置地公司。但是現如今呢,在準備退出香港市場之際,怡和的股東還會堅定支持凱瑟克家族的反擊戰嗎?


    況且,對於怡和來說,這是否有必要。


    等凱瑟克離開之後,蒲偉士也歎了口氣,一旦怡和發起全麵收購,將會給匯豐帶來巨大的壓力,因為怡和所控製的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500億港元,再加上全麵收購置地公司,匯豐銀行將要為此提供的資金,超過1000億港元。


    而近些年,怡和集團在海外的布局談不上多成功,如此一來,全麵收購置地公司所蘊藏的風險,很有可能會把匯豐綁在怡和集團的船上,這是不能接受的。況且,蔡致良已經為怡和留有足夠的餘地。魭


    對於匯豐僅能提供有限的支持,凱瑟克自然能夠意會,似乎也可以看出蒲偉士對於蔡致良隱隱的忌憚之意。


    凱瑟克家族掌控置地公司的曆史,終究要在自己手裏結束嗎?


    很快,西門??凱瑟克又恢複往日的冷靜,回到怡和大廈之後,派鄧雅理知會蔡致良,置地公司將委任他與郭令燦擔任公司董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出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衛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衛公並收藏走出香江最新章節